憂郁(我如今已厭看薔薇色)
作者:戴望舒 朝代:近代
- 憂郁(我如今已厭看薔薇色)原文:
- 【憂郁】
我如今已厭看薔薇色,
一任她嬌紅披滿枝。
心頭的春花已不更開,
幽黑的煩憂已到我歡樂之夢中來。
我的唇已枯,我的眼已枯,
我呼吸著火焰,我聽見幽靈低訴。
去吧,欺人的美夢,欺人的幻像,
天上的花枝,世人安能癡想!
我頹唐地在挨度這遲遲的朝夕,
我是個疲倦的人兒,我等待著安息。
- 憂郁(我如今已厭看薔薇色)拼音解讀:
- 【yōu yù 】
wǒ rú jīn yǐ yàn kàn qiáng wēi sè ,
yī rèn tā jiāo hóng pī mǎn zhī 。
xīn tóu de chūn huā yǐ bú gèng kāi ,
yōu hēi de fán yōu yǐ dào wǒ huān lè zhī mèng zhōng lái 。
wǒ de chún yǐ kū ,wǒ de yǎn yǐ kū ,
wǒ hū xī zhe huǒ yàn ,wǒ tīng jiàn yōu líng dī sù 。
qù ba ,qī rén de měi mèng ,qī rén de huàn xiàng ,
tiān shàng de huā zhī ,shì rén ān néng chī xiǎng !
wǒ tuí táng dì zài āi dù zhè chí chí de cháo xī ,
wǒ shì gè pí juàn de rén ér ,wǒ děng dài zhe ān xī 。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相關翻譯
-
相關賞析
-
作者介紹
- 戴望舒
戴望舒(1905.3.5-1950.2.28)筆名有戴夢鷗、江恩、艾昂甫等。生于浙江抗州。是中國現代著名的詩人。1923年,考入上海大學文學系。1925年,轉入震旦大學法文班。1926年同施蟄存、杜衡創辦《瓔珞》旬刊,在創刊號上發表處女詩作《凝淚出門》和譯魏爾倫的詩。1928年與施蟄存、杜衡、馮雪蜂一起創辦《文學工場》。1929年4月,第一本詩集《我的記憶》出版,其中《雨巷》成為傳誦一時的名作,他因此被稱為「雨巷詩人」。1932年參加施蟄存主編的《現代》雜志的編輯工作。11月初赴法留學,入里昂中法大學。1935年春回國。1936年10月,與卞之琳、孫大雨、梁宗岱、馮至等創辦《新詩》月刊。抗戰爆發后,在香港主編《大公報》文藝副刊,發起出版《耕耘》雜志。1938年春在香港主編《星島日報.星島》副刊。1939年和艾青主編《頂點》。1941年底被捕入獄。在獄中寫下了《獄中題壁》、《我用殘損的手掌》、《心愿》、《等待》等詩篇。1949年6月,在北平出席了中華文學藝術工作代表大會。建國后,在新聞總署從事編譯工作。不久在北京病逝。
戴望舒的詩詞
-
- 雨巷(撐著油紙傘)
- 樂園鳥(飛著)
- 憂郁(我如今已厭看薔薇色)
- 尋夢者(夢會開出花來的)
- 山行(見了你朝霞的顏色)
- 林下的小語(走進幽暗的樹林里)
- 《過舊居》初稿(靜掩的窗子隔住了塵封的幸福)
- 昨晚(我知道昨晚在我們出門的時候)
- 斷章(這問題我不要分明)
近代詩詞推薦
-
- 漁家傲(白云山頭云欲立)
- 回答(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
- 蛇(我的寂寞是一條長蛇)
- 我是一條小河(我是一條小河)
- 七月不遠(七月不遠)
- 祖國(或以夢為馬)
- 鄉愁(小時候)
- 我們聽著狂風里的暴雨
- 感謝(讓我怎樣感謝你)
- 我為少男少女們歌唱(我為少男少女們歌唱)
- 憂郁(我如今已厭看薔薇色)原文,憂郁(我如今已厭看薔薇色)翻譯,憂郁(我如今已厭看薔薇色)賞析,憂郁(我如今已厭看薔薇色)閱讀答案,出自戴望舒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