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見了你朝霞的顏色)
作者:戴望舒 朝代:近代- 山行(見了你朝霞的顏色)原文:
【山行】
見了你朝霞的顏色, 便感到我落月的沉哀, 卻似曉天的云片, 煩怨飄上我心來。
可是不聽你啼鳥的嬌音, 我就要像流水地嗚咽, 卻似凝露的山花, 我不禁地淚珠盈睫。
我們行在微茫的山徑, 讓夢香吹上了征衣, 和那朝霞,和那啼鳥, 和你不盡的纏綿意。
- 山行(見了你朝霞的顏色)拼音解讀:
-
【shān háng 】
jiàn le nǐ cháo xiá de yán sè , biàn gǎn dào wǒ luò yuè de chén āi , què sì xiǎo tiān de yún piàn , fán yuàn piāo shàng wǒ xīn lái 。
kě shì bú tīng nǐ tí niǎo de jiāo yīn , wǒ jiù yào xiàng liú shuǐ dì wū yān , què sì níng lù de shān huā , wǒ bú jìn dì lèi zhū yíng jié 。
wǒ men háng zài wēi máng de shān jìng , ràng mèng xiāng chuī shàng le zhēng yī , hé nà cháo xiá ,hé nà tí niǎo , hé nǐ bú jìn de chán mián yì 。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
山行(見了你朝霞的顏色)賞析
見了你朝霞的顏色,便感到我落月的沉哀”。非常驚艷的句子,任何愛美的人,站在它面前,都不能不為之驚嘆。驚嘆它的對比-朝霞與落日-明亮與暗淡。我驚嘆于詩人的眼睛,驚嘆于他的思想。…詳情 - 戴望舒
戴望舒(1905.3.5-1950.2.28)筆名有戴夢鷗、江恩、艾昂甫等。生于浙江抗州。是中國現代著名的詩人。1923年,考入上海大學文學系。1925年,轉入震旦大學法文班。1926年同施蟄存、杜衡創辦《瓔珞》旬刊,在創刊號上發表處女詩作《凝淚出門》和譯魏爾倫的詩。1928年與施蟄存、杜衡、馮雪蜂一起創辦《文學工場》。1929年4月,第一本詩集《我的記憶》出版,其中《雨巷》成為傳誦一時的名作,他因此被稱為「雨巷詩人」。1932年參加施蟄存主編的《現代》雜志的編輯工作。11月初赴法留學,入里昂中法大學。1935年春回國。1936年10月,與卞之琳、孫大雨、梁宗岱、馮至等創辦《新詩》月刊。抗戰爆發后,在香港主編《大公報》文藝副刊,發起出版《耕耘》雜志。1938年春在香港主編《星島日報.星島》副刊。1939年和艾青主編《頂點》。1941年底被捕入獄。在獄中寫下了《獄中題壁》、《我用殘損的手掌》、《心愿》、《等待》等詩篇。1949年6月,在北平出席了中華文學藝術工作代表大會。建國后,在新聞總署從事編譯工作。不久在北京病逝。
-
- 《過舊居》初稿(靜掩的窗子隔住了塵封的幸福)
- 雨巷(撐著油紙傘)
- 樂園鳥(飛著)
- 林下的小語(走進幽暗的樹林里)
- 昨晚(我知道昨晚在我們出門的時候)
- 憂郁(我如今已厭看薔薇色)
- 尋夢者(夢會開出花來的)
- 斷章(這問題我不要分明)
- 山行(見了你朝霞的顏色)
-
- 元旦口占用柳亞子懷人韻
- 癸丑夏夜登東鸛山(夜發游山興)
- 再別康橋(輕輕的我走了)
- 十六字令(山,快馬加鞭未下鞍)
- 《過舊居》初稿(靜掩的窗子隔住了塵封的幸福)
- 希望(我從山中來)
- 森林之歌——祭野人山上的白骨(沒有人知道我)
- 五古(去去思君深)
- 七月不遠(七月不遠)
- 訊問(在青麥地上跑著)
- 山行(見了你朝霞的顏色)原文,山行(見了你朝霞的顏色)翻譯,山行(見了你朝霞的顏色)賞析,山行(見了你朝霞的顏色)閱讀答案,出自戴望舒的作品
相關翻譯
相關賞析
作者介紹
戴望舒的詩詞
近代詩詞推薦
詩詞類別
戴望舒的詩詞
- 《《過舊居》初稿(靜掩的窗子隔住了塵封的幸福)》
- 《雨巷(撐著油紙傘)》
- 《樂園鳥(飛著)》
- 《林下的小語(走進幽暗的樹林里)》
- 《昨晚(我知道昨晚在我們出門的時候)》
- 《憂郁(我如今已厭看薔薇色)》
- 《尋夢者(夢會開出花來的)》
- 《斷章(這問題我不要分明)》
- 《山行(見了你朝霞的顏色)》
古文典籍
- 「詩經」
- 「論語」
- 「史記」
- 「周易」
- 「易傳」
- 「左傳」
- 「大學」
- 「中庸」
- 「尚書」
- 「禮記」
- 「周禮」
- 「孟子」
- 「老子」
- 「吳子」
- 「荀子」
- 「莊子」
- 「墨子」
- 「管子」
- 「列子」
- 「宋書」
- 「漢書」
- 「晉書」
- 「素書」
- 「儀禮」
- 「周書」
- 「梁書」
- 「隋書」
- 「陳書」
- 「魏書」
- 「孝經」
- 「將苑」
- 「南齊書」
- 「北齊書」
- 「新唐書」
- 「后漢書」
- 「南史」
- 「司馬法」
- 「水經注」
- 「商君書」
- 「尉繚子」
- 「北史」
- 「逸周書」
- 「舊唐書」
- 「三字經」
- 「淮南子」
- 「六韜」
- 「鬼谷子」
- 「三國志」
- 「千字文」
- 「傷寒論」
- 「反經」
- 「百家姓」
- 「菜根譚」
- 「弟子規」
- 「金剛經」
- 「論衡」
- 「韓非子」
- 「山海經」
- 「戰國策」
- 「地藏經」
- 「冰鑒」
- 「圍爐夜話」
- 「六祖壇經」
- 「睡虎地秦墓竹簡」
- 「資治通鑒」
- 「續資治通鑒」
- 「夢溪筆談」
- 「舊五代史」
- 「文昌孝經」
- 「四十二章經」
- 「呂氏春秋」
- 「了凡四訓」
- 「三十六計」
- 「徐霞客游記」
- 「黃帝內經」
- 「黃帝四經」
- 「孫子兵法」
- 「孫臏兵法」
- 「本草綱目」
- 「孔子家語」
- 「世說新語」
- 「貞觀政要」
- 「顏氏家訓」
- 「容齋隨筆」
- 「文心雕龍」
- 「農桑輯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