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
-
【簡介】
近代,是指中英鴉片戰爭開始(1840年)到五四運動(1919年)這中間的一段時間【1919年到1949年為現代,1949年以后為當代】,歷經清王朝晚期、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時期、北洋軍閥時期和國民政府時期,是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逐漸形成到瓦解的歷史,也是中華民族歷經苦難的一段歷史。
期間,中國人民為反抗列強侵略,爭取民族獨立,進行著英勇的斗爭,開始了救亡圖存的探索。以“自強”“求富”為目的洋務運動客觀上刺激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資產階級維新派為了挽救民族危亡,發展資本主義,進行了維新變法運動。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新文化運動沖擊了封建主義的思想、道德和文化,開啟了思想解放的閘門。中國在飽受列強欺凌、被迫開放的環境中不斷進行著經濟、政治和思想文化的變革,中國的近代化艱難起步,社會結構開始逐步從傳統社會向近代社會轉型。
1919年爆發的五四愛國運動,標志著資產階級領導的舊民主主義革命的結束和無產階級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中國革命的面貌從此煥然一新。第一次國共合作推動了國民革命運動的高漲。國共合作破裂后,中國共產黨為反抗國民黨統治,進行工農武裝革命,開始了中國革命道路的艱難探索。
1931年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九一八事變,中華民族面臨嚴重的民族危機,全國抗日救亡運動不斷高漲。1937年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七七事變,中華民族全面抗戰從此開始。中國人民經過八年浴血奮戰,終于第一次取得了近代以來反侵略戰爭的徹底勝利。
1949年,中國共產黨通過三大戰役和渡江戰役推翻了國民黨的統治,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標志近代中國的結束。
近代詩詞
- 白鳥之死(你若是那含淚的射手)
- 癸丑夏夜登東鸛山(夜發游山興)
- 吹簫人的故事(我唱這段故事)
- 后彩云曲并序(納蘭昔御儀鸞殿)
- 沁園春(獨立寒秋)
- 西江月(山下旌旗在望)
- 蛇(我的寂寞是一條長蛇)
- 南天動亂,適將去國,憶天問軍中
- 舞會結束以后(深夜,舞會結束以后)
- 賀新郎(人猿相揖別)
熱門名句
- 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
- 三日柴門擁不開,階平庭滿白皚皚
- 當年不肯嫁春風,無端卻被秋風誤
- 夜色銀河情一片輕帳偷歡,銀燭羅屏怨
- 清風明月苦相思,蕩子從戎十載馀
- 君看蕭蕭只數葉,滿堂風雨不勝寒
- 一語不入意,從君萬曲梁塵飛
- 漸近燕山回首鄉關歸路難
- 誰見汀洲上,相思愁白蘋
- 有情不管別離久情在相逢終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