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關于五更的詩詞 五更的雅稱
大家好,今天來為大家解答關于哪些關于五更的詩詞這個問題的知識,還有對于五更的雅稱也是一樣,很多人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讓我來為大家分享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三更燈火五更雞是哪首詩
三更燈火五更雞是勸學詩。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出自宋代詩人顏真搜備卿的古詩作品《勸學詩》第一二句。
勸學詩為北宋第三位帝王宋真宗趙察攔恒的一首詩,用“書中自有千鐘粟”、“書中世沒毀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來勸勉學子讀書上進,這幾句詩雖然有著鮮明的功利傾向,卻在民間廣為流傳。
三更燈火五更雞是誰的詩?叫什么名字
“三更燈火五更雞”出自唐代詩人顏真卿《勸學》。
原詩:
勸學
唐代:顏真卿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翻譯:
每天三更半夜到雞啼叫的時候,是男孩子們讀書的最好時間。
少年時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學習,到老的時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時為什么不知道要勤奮學習。
五更雞:天快亮時,雞啼叫。黑發:年少時期,指少年。白首:頭發白了,這里指老年。方:才。
前兩句通過對學習環境描寫來表達年少讀書時應該勤奮,后兩句通過頭發顏色變化來表達年長時時讀書已晚。勸勉青少年要珍惜少壯年華,勤奮學習,有所作為,否則,到老一事無成,后悔已晚。
擴展資料
顏真卿3歲喪父,家道中落,母親殷氏對他寄予厚望,實行嚴格的家庭教育,親自督學。顏真卿也格外勤奮好學,每日苦讀。這首詩正是顏真卿為了勉勵后人所作。
“三更燈火五更雞”是指勤勞的人、勤奮學習的學生在三更半夜時還在工作、學習,三更時燈還亮著,熄燈躺下稍稍歇息不久,五更的雞就叫了,這些勤勞的人又得起床忙碌開了。第一句用客觀現象寫時間早,引出第二句學毀慎習要勤奮,要早起。
第三、四句寫的是年輕的時候不好好學習到了年紀大了,在想要學習也者余嫌晚了。句子中“黑發”,“白首”是采用借代的修辭方法,借指青年和老年。通過對比的手法,突出讀書學習要趁早,不要到了老了后悔了才去學習。
顏真卿從學習的時間這一角度立意,勸勉年輕人不要虛度光陰,要及早努力學習,免得將來后悔。詩人是從學習的意義,作用和學習應持的態度方法等角度立意,希望人們重視后天學習,以加強自身的行為修養。
顏真卿被世代推崇的是書法。顏真卿的書法初學禇遂良,后又得筆法于張旭,徹底擺脫了初唐的風范,創造了新的時代書風。顏真卿的真書雄秀端莊,結字由初唐的瘦長變為方形,方中見圓,具有向心力。
用筆渾厚強勁,善用中鋒筆法,首手饒有筋骨,亦有鋒芒,一般橫畫略細,豎畫、點、撇與捺略粗。這一書風,大氣磅礴,多力筋骨,具有盛唐的氣象。
關于五更的詩句
1.含有"五"字的詩句有哪些
1、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唐 顏真卿 《勸學》
釋義:每天三更半夜到雞啼叫的時候,是男孩子們讀書的最好時間,
2、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唐 李商隱 《錦瑟》
釋義:瑟本有二十五根弦,但即使這樣它的每一弦、每一音節,足以表達對那美好年華的思念。
3、樓閣玲瓏五云起,其中綽約多仙子。唐 白居易 《長恨歌》
釋義:玲瓏剔透樓臺閣,五彩祥云承托起。天仙神女數之不盡,個個風姿綽約。
4、或從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營田。唐 杜甫 《兵車行》
釋義:有的人十五歲到黃河以北去戍守,縱然到了四十歲還要到西部邊疆去屯田。
5、勿言五鼎養,肉食吾所鄙。宋 陸游 《示兒》
釋義:不要說食五谷雜糧而長大,食肉是我所不齒的。
6、十五即相識,今年二十三。唐 白居易 《長相思》
釋義:十五歲就相識了,今年二十三歲。
7、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唐 杜甫 《閣夜》
釋義:天未明時,當地的駐軍已開始活動起來,號角聲起伏悲壯;倒映在三峽水中的星影搖曳不定。
8、南陌北堂連北里,五劇三條控三市。唐 盧照鄰 《長安古意》
釋義:娼客腳下的路連著妓院,長安街道縱橫交錯,四通八達,與市場相連接。
9、城闕氏塌梁輔三秦,風煙望五津。唐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釋義:巍巍長安,雄踞三秦之地;渺渺四川,卻在迢迢遠方。
10、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唐 李白 《與史中郎欽聽黃鶴樓上吹笛》
釋義:黃鶴樓上傳來了一衫頌聲聲《梅花落》的笛聲,使這五月的江城又見到紛落的梅花。
11、莫怪當歡卻惆悵,全家欲上五湖舟。 唐 曹鄴《碧尋宴上有懷知己》
釋義:不要怪應當歡喜時卻感到很惆悵,大家都想上五湖泛舟。
12、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唐 李白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釋義:在楊花落完,子規啼鳴的時候,聽說你路過五溪。
13、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唐 李商隱 《蟬》
釋義:五更以后疏落之聲幾近斷絕,大樹依然蒼翠卻無絲毫同情。
14、石腳云生三伏雨,屋頭松撼五更濤。元 王冕 《次韻 其二》
釋義:三伏天,雨點滴落在低頭胖,屋子里面的松樹搖晃的更厲害了。
15、自是節臨三月莫,何須人恨五更風?!?唐寅 《落花詩》
釋義:節氣已經到了三月底了,桃花該落了,人們何須埋怨是五更的風把它吹落的呢。
2.描寫五岳的詩句
東岳泰山
1、最喜健步十八盤,玉皇頂上眾山攬。自然文化雙遺產,五岳獨尊雄泰山。
2、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曉。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锻馈范鸥?
3、正氣蒼茫在,敢為山水觀?陽明無洞壑,深厚去峰巒。牛喘四十里,蟹行十八盤。危襟坐輿筍,知怖不知歡。《泰山》張岱
4、四月上泰山,石屏御道開。六龍過萬壑,澗谷隨縈回。馬跡繞碧峰,于今滿青苔。飛流灑絕巘,水急松聲哀。北眺崿嶂奇,傾崖向東摧。洞門閉石扇,地底興云雷。登高望蓬瀛,想象金銀臺。天門一長嘯,萬里清風來;玉女四五人,飄搖下九垓。含笑引素手,遺我流霞杯。稽首再拜之,自愧非仙才。曠然小宇宙,棄世何悠哉?!队翁┥健菲湟焕畎?
5、清曉騎白鹿,直上天門山。山際逢羽人,方瞳好容顏。捫蘿欲就語,卻掩青云關。遺我鳥跡書,飄然落巖間。其字乃上古,讀之了不閑。感此三嘆息,從師方未還。《游泰山》其二李白
3.跟五有關的詩句
《還陜述懷》李世民慨然撫長劍,濟世豈邀名。
星旗紛電舉,日羽肅天行。遍野屯萬騎,臨原駐五營。
登山麾武節,背水縱神兵。在昔戎戈動,今來宇宙平。
《春日玄武門宴群臣》李世民韶光開令序,淑氣動芳年。駐輦華林側,高宴柏梁前。
紫庭文佩滿,丹墀袞紱連。九夷簉瑤席,五狄列瓊筵。
娛賓歌湛露,廣樂奏鈞天。清尊浮綠醑,雅曲韻朱弦。
粵余君萬國,還慚撫八埏。庶幾保貞固,虛己厲求賢。
《賦尚書》李世民崇文時駐步,東觀還停輦。輟膳玩三墳,暉燈披五典。
寒心睹肉林,飛魄看沉湎。縱情昏主多,克己明君鮮。
滅身資累惡,成名由積善。既承百王末,戰兢隨歲轉。
《詠司馬彪續漢志》李世民二殲運儀初創象,三才乃分位。非惟樹司牧,固亦垂文字。
綿代更膺期,芳圖無輟記。炎漢承君道,英謨纂神器。
潛龍既可躍,逵兔奚難致。前史殫妙詞,后昆沉雅思。
書言揚盛跡,補闕興洪志。川谷猶舊途,郡國開新意。
梅山未覺朽,谷水誰云異。車服隨名表,文物因時置。
鳳戟翼康衢,鑾輿總柔轡。清濁必能澄,洪纖幸無棄。
觀儀不失序,遵禮方由事。政宣竹律和,時平玉條備。
文囿雕奇彩,藝門蘊深致。云飛星共流,風揚月兼至。
類禋遵令典,壇壝資良地。五勝竟無違,百司誠有庇。
粵予承暇景,談叢引泉秘。討論窮義府,看核披經笥。
大辨良難仰,小學終先匱。聞道諒知榮,含毫孰忘愧。
《詠雨》李世民和氣吹綠野,梅雨灑芳田。新流添舊澗,宿霧足朝煙。
雁濕行無次,花沾色更鮮。對此欣登歲,披襟弄五弦。
《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李隆基五月符天數,五音調夏鈞。舊來傳五日,無事不稱神。
穴枕通靈氣,長絲續命人。四時花競巧,九子粽爭新。
方殿臨華節,圓宮宴雅臣。進對一言重,遒文六義陳。
股肱良足詠,鳳化可還淳?!洞号_望》李隆基暇景屬三春,高臺聊四望。
目極千里際,山川一何壯。太華見重巖,終南分疊嶂。
郊原紛綺錯,參差多異狀。佳氣滿通溝,遲步入綺樓。
初鶯一一鳴紅樹,歸雁雙雙去綠洲。太液池中下黃鶴,昆明水上映牽牛。
聞道漢家全盛日,別館離宮趣非一。甘泉逶迤亙明光,五柞連延接未央。
周廬徼道縱橫轉,飛閣回軒左右長。須念作勞居者逸,勿言我后焉能恤。
為想雄豪壯柏梁,何如儉陋卑茅室。陽烏黯黯向山沉,夕鳥喧喧入上林。
薄暮賞余回步輦,還念中人罷百金?!盾幱螌m十五夜》李隆基行邁離秦國,巡方赴洛師。
路逢三五夜,春色暗中期。關外長河轉,宮中淑氣遲。
歌鐘對明月,不減舊游時?!缎沂裎髦羷﹂T》李隆基劍閣橫云峻,鑾輿出狩回。
翠屏千仞合,丹嶂五丁開。灌木縈旗轉,仙云拂馬來。
乘時方在德,嗟爾勒銘才?!锻窘浫A岳》李隆基飭駕去京邑,鳴鸞指洛川。
循途經太華,回蹕暫周旋。翠崿留斜影,懸巖冒夕煙。
四方皆石壁,五位配金天。仿佛看高掌,依稀聽子先。
終當銘歲月,從此記靈仙。《中春麟德殿會百僚觀新樂詩,一章,章十六句》李適芳歲肇佳節,物華當仲春。
乾坤既昭泰,煙景含氤氳。德淺荷玄貺,樂成思治人。
前庭列鐘鼓,廣殿延群臣。八卦隨舞意,五音轉曲新。
顧非咸池奏,庶協南風熏。式宴禮所重,浹歡情必均。
同和諒在茲,萬國希可親?!渡显斩住防畎荷显邥合?,心齊何事欲祈年。
丹誠儻徹玉帝座,且共吾人慶大田。蓂生三五葉初齊,上元羽客出桃蹊。
不愛仙家登真訣,愿蒙四海福黔黎?!斗詈陀器氲碌钛绨俟佟匪稳魬椂斯俺行菝?,時清荷圣皇。
四聰聞受諫,五服遠朝王。景媚鶯初囀,春殘日更長。
命筵多濟濟,盛樂復鏘鏘。豐鎬誰將敵,橫汾未可方。
愿齊山岳壽,祉福永無疆?!毒洹防铎咸鎏鰻颗P?,杳在河之陽。
粲粲黃姑女,耿耿遙相望。鶯狂應有恨,蝶舞已無多。
揖讓月在手,動搖風滿懷。病態如衰弱,厭厭向五年。
衰顏一病難牽復,曉殿君臨頗自羞。冷笑秦皇經遠略,靜憐姬滿苦時巡。
鬢從今日添新白,菊是去年依舊黃。萬古到頭歸一死,醉鄉葬地有高原。
人生不滿百,剛作千年畫。日映仙云薄,秋高天碧深。
烏照始潛輝,龍燭便爭秉。凝珠滿露枝。
游飏日已西,肅穆寒初至。九重開扇鵠,四牖炳燈魚。
忌觴無算酌。傾碗更為壽,深卮遞酬賓。
《浪淘沙》李煜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
夢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獨自暮憑闌,無限江山。
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往事只堪哀,對景難排。秋風庭院蘚侵階。
一桁珠簾閑不卷,終日誰來。金劍已沈埋,壯氣蒿萊。
晚涼天凈月華開。想得玉樓瑤殿影,空照秦淮。
《過白衛嶺和韓昭》李衍先朝神武力開邊,畫斷封疆四五千。前望隴山屯劍戟,后憑巫峽鎖烽煙。
軒皇尚自親平寇,嬴政徒勞愛學仙。想到隗宮尋勝處,正應鶯語暮春天。
《丈人觀》徐氏獲陪翠輦喜殊常,同涉仙壇豈厭長。不羨乘鸞入煙霧,此中便是五云鄉。
《宿廬山,贈白鶴觀劉尊師》包佶蒼蒼五老霧中壇,杳杳三山洞里官。手護昆侖象牙簡,心推霹靂棗枝盤。
春飛雪粉如毫潤,曉漱瓊膏冰齒寒。漸恨流年筋力少,惟思露冕事星冠。
《奉和圣制途經華岳應制》蘇颋朝望蓮華獄,神心就日來。晴觀五千仞,仙掌拓山開。
受命金符葉,過祥玉瑞陪。霧披乘鹿見,云起馭龍回。
偃樹枝封雪,殘碑石冒苔。圣皇惟道。
4.詩句翻譯:五更蟬眠未有音 追憶聚散嘆霖鈴 浮云掩月月不解 流水載花
曙色蒙蒙的五更天,樹上的蟬就鳴叫起來,但是我的心中卻寂寂了無聲,唯有懷想感嘆哪些往年,或聚或散或喜或憂的,已遠逝的歲月所發出的凄苦離愁之聲,在一刻不停地回響。
天上濃郁的陰云遮住了皎潔的明月,可是明月她一點都不知道我心中的愁苦和落寞;流水很用心地呵護那裊裊落下的花朵,可花朵卻一刻都不容情地翩然離去。
再美的樂章也有余音散盡的時分,再盛大的聚會也終會有嘆別的那一刻,只有相映桃花分外美麗、凄清的人兒,在我悄然告別的十里長亭外徘徊隱約。
多么希望能有一天再一次重逢,在那草色迷離的月色洲頭,而不是在這腸斷心折的夢闌中,但在這滄桑的人生里,如流水一樣不能停留片刻的歲月,扯著我無法暫停地飄零遠走,在哪里都是一樣啊。
呵呵,詩寫的很不錯啊,也不知道我的這一番理解,是不是能比較真實地再現了詩人當時所面對的情境啊。
好事近·簾外五更風古詩詞
古詩原文
簾外五更風,消受曉寒時節。剛剩秋衾一半,擁透簾殘月。
爭教清淚不成冰?好處便輕別。擬把傷離情緒,待曉寒重說。
譯文翻譯
窗外吹來五更的寒風,這寒冷的造成正是一天中最冷的時刻。獨自孤眠,秋夜冰冷的被子多出了一半,我擁著被子坐起來,望著窗外的殘月回憶往昔。
怎么能使清淚不長流至結冰呢,最好的辦法就是不把離別的事放在心上。這因離別而感傷的心緒,還是留到天亮以后再去想吧。
注釋解釋
好事近:詞牌名。又名《釣船笛》,《張子野詞》入“仙呂宮”。雙調四十五字,前后片各兩仄韻,以入聲韻為宜。兩結句皆上一、下四句法。
秋衾(qīn):秋夜冰涼的被子。
爭教:怎教,怎么才能。
好處:歡合情濃之時。
擬把:打算把。
創作背景
康熙十六年(1677)盧氏因難產不幸去世,盧氏死后,癡情的納蘭就陷入無盡的'哀傷之中。為了表達自己與妻子乍離之后的傷感而寫下這首詞。
詩文賞析
該篇是納蘭的一首簡短小詞。上片寫相思,似乎是在同憶中找尋往昔的歡樂,又像是在懷念妻子,在她離去后產生了傷感之情,詞意撲朔迷離,耐人尋味,有著重情重義之感,也有迷惘哀傷的糾結。
開頭便直言了生命的不可承受之重,“簾外五更風,消受曉寒時節”。竹簾之外傳來五更的寒風,在這清秋寒冷的早晨實在讓人難以消受。這首詞寫與妻子乍離之后的傷感,寫得如此直白動人,只怕是納蘭的內心真的是無法再忍耐下去了,愛情對于他來說是精神的一種很大寄托,但當他所依賴的愛情一份一份都離他而去的時候,再堅強的人,只怕也會難以承受了。
詞一開始便頗有自怨多情之意。不過語言雖然直白粗淺,但是卻真摯感人。越是直白簡潔,便越是入情至深。而后接下去便說道:“剛剩秋衾一半,擁透簾殘月?!豹氉怨旅?,秋夜冷冰冰的被子因多出了一半,而曉寒難耐,于是擁被對著簾外的殘月。夜半孤枕難眠,只能望著明月去回憶往昔,但可惜,月亮似乎也知道他的心事,窗外所對的只是一輪殘月而已。
睜敏猛 歡樂和幸福都是短暫的,世上沒有什么事情是長長久久、永不變更的、納蘭而今只剩下獨自一人,孤獨無依,現在對著窗外的殘月,更是加重了這種孤獨感,納蘭自然是情難以自禁,淚流滿面。
故而下片便寫道“爭教清淚不成冰”,自然承接了上片的情緒,沒有什么過渡,也沒有任何的引申,依然是簡單的描述,將心情的糟糕寫得入木三分。直白的描述有時起到的作用不可小覷,納蘭將人生苦短、情短苦多的情感糾葛寫得讓人無法不去動情。
想起往日的種種,而今自己獨自一人賞月,只能清淚長流,空白凝噎,這句中的“成冰”更是寫出清冷孤寂的意味了。淚流至結成冰,這該是怎樣的一種哀愁,納蘭的孤獨和寂寞,在盧氏離去后便更加明顯,但凡盧氏之前用過的衣物、住過的樓閣,對納蘭來說,都是一種折磨。
所以,納蘭才會說“好處便輕別。擬把傷離情緒,待曉寒重說”、納蘭自己也知道,面對這樣鋪天蓋地的哀傷,最好的方法就是不把離別之事放在心上,這離愁別緒待到天亮以后再去想吧。
如此哀傷,似真非真,似幻非幻,極富浪漫色彩。在詞的最后,悉橋納蘭從回憶中抽身,回歸拿凱現實,他知道現今已經是人去樓空,物是人非了,與其在回憶中痛苦掙扎,不如轉身睡去,讓夢境和睡眠趕走孤寂和寂寞。
全詞寫痛苦寫得淋漓盡致,既然相愛的人總有一天會因為生老病死種種原因而分開,那當初為何還要用情那么深,以至于到如今還難以消解遺忘。這恐怕是所有有情人的困惑和疑問,納蘭在這首詞的最后做了解答。既然相愛,就去愛,一旦當愛不起的時候,便是再后悔也無用了。
OK,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