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牧童的詩歌有哪些短的詞條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牧童的詩歌有哪些短,以及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關于兒童放風箏的五言詩句
1. 關于兒童的五言詩句
關于兒童的五言詩句 1.10首描寫兒童的詩句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高鼎《村居》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楊萬里《宿新市徐公店》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袁枚《所見》
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賈島《尋隱者不遇 / 孫革訪羊尊師詩》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白居易《池上》
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辛棄疾《清平樂·村居》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胡令能《小兒垂釣》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范成大《夏日田園雜興·其七》
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葉紹翁《夜書所見》
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蘇軾《臨江仙·夜飲東坡醒復醉》
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雷震《村晚》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杜甫《月夜》
十年種木,一年種谷,都付兒童。——元好問《人月圓·重岡已隔紅塵斷》
日長睡起無情思,閑看兒童捉柳花。——楊萬里《閑居初夏午睡起》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胡令能《小兒垂釣》
希望能幫助到你
2.描寫兒童的古詩句有哪些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高鼎《村居》
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葉紹翁《夜書所見》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袁枚《所見》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白居易《池上》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胡令能《小兒垂釣》
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楊萬里《舟過安仁》
十年種木,一年種谷,都付兒童。——元好問《人月圓·重岡已隔紅塵斷》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楊萬里《宿新市徐公店》
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雷震《村晚》
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李忱《吊白居易》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范成大《夏日田園雜興·其七》
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賈島《尋隱者不遇 / 孫革訪羊尊師詩》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胡令能《小兒垂釣》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辛棄疾《清平樂·村居》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賀知章《回鄉(xiāng)偶書虛襲二首·其一》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3.寫兒童的詩句
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
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風鳶圖詩(其一) 徐渭 柳條搓線絮搓棉, 搓夠千尋放紙鳶。 消得春風多少力, 帶將兒輩上青天。
《宿新市徐公店》【宋】楊萬里 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村居》【清】高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小兒垂釣》【唐】胡令能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牧童》【宋】黃庭堅 騎牛遠遠過前村,吹笛風斜隔隴聞。 多少長安名利客,機關用盡不如君。
《花影》【宋】蘇軾 重重疊疊上瑤臺,幾度呼童歸不開。 剛被太陽收拾去,卻教明月送將來。
初夏睡起 梅子流酸濺齒牙,芭蕉分搭毀綠上窗紗。 日長睡起無情思,閑看兒童捉柳花。
《田家》【宋】范成大 晝出耘田夜織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4.關于兒童的詩句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知譽備忙趁東風放紙鳶。清代:高鼑《村居》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清代:俞樾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 怕得魚驚不應人。五代:胡令能
梅子流酸濺齒牙,芭蕉分綠上窗紗。日長睡起無情思,閑看兒童捉柳花。《初夏睡起》【宋】楊萬里
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宋楊萬里。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宋范成大《四時田園雜興》
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唐賈島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唐杜牧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xiāng)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唐賀知章
大兒鋤豆溪東,二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宋辛棄疾清平樂
5.描寫兒童詩句的
描寫兒童詩句的
《描寫兒童的詩句》賞析
草鋪橫野六七里,笛弄晚風三四聲《牧童》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舟過安仁》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清平樂·村居》敲成玉磬穿林響,忽作玻璃碎地聲《稚子弄冰》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宿新市徐公》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小兒垂釣》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回鄉(xiāng)偶書》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池上》繞池閑步看魚游,正值兒童弄釣舟《觀游魚》見人初解語嘔啞,不肯歸眠戀小車《與小女》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門去卻關《溪居即事》重重疊疊上瑤臺,幾度呼童掃不開《花影》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四時田園》童子柳陰眠正著,一牛吃過柳蔭西《桑茶坑道中》日長睡起無情思, 閑看兒童捉柳花《閑居初夏》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村居》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所見》騎牛遠遠過前村,短笛橫吹隔隴聞《牧童詩》
6.有哪些關于兒童的詩句
小兒垂釣
蓬頭稚子學垂綸,
側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
怕得魚驚不應人.
村居
草長鶯飛二月天,
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
忙趁東風放紙鳶。
古朗月行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
仙人垂兩足,桂樹何團圓。
白兔搗藥成,問言與誰餐?
宿新市徐公店
籬落疏疏一徑深,
枝頭花落末成陰。
兒童急走追黃蝶,
飛入菜花無處尋。
所見
牧童騎黃牛,
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
忽然閉口立。
村居
草長鶯飛二月天,
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
忙趁東風放紙鳶。
小兒垂釣
蓬頭稚子學垂綸,
側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
怕得魚驚不應人.
與小女
見人初解語嘔啞,
不肯歸眠戀小車.
一夜嬌啼緣底事,
為嫌衣少縷金華。
池上 幼女詞
幼女才六歲, 小娃撐小艇,
未知巧與拙。偷采白蓮回。
向夜在堂前, 不解藏蹤跡,
學人拜新月。浮萍一道開。
關于牧童和黃牛的詩句
1.描寫牧童騎牛的詩句
1.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清 袁枚《所見》
翻譯:牧童騎在黃牛背上,嘹亮的歌聲在林中回蕩。
2. 羃羃黃云麥垅秋,牧童橫笛倒騎牛。——宋 王志道
《僑寄山居霍然幾月凡見之於目聞之於耳者輒綴》
翻譯:到秋天了,許多的麥子黃成一片,牧童倒著騎牛將短笛橫吹著。
3. 騎牛遠遠過前村,吹笛風斜隔岸聞。——宋 黃庭堅
《牧童》
翻譯:牧童騎著牛遠遠地經(jīng)過山村,他把短笛橫吹著,我隔著田隴就能聽到。
4. 皷腹臺前成現(xiàn)句,牧童也解倒騎牛。——宋 釋心月《錢泉都莊偈》
翻譯:皷腹臺前有著現(xiàn)成的詩句,牧童也解開束縛倒下騎著黃牛。
5. 落日斷霞連岳頂,牧童歸去倒騎牛。——宋 釋慧遠《子湖有狗上取人頭中取人心下取人足》
翻譯:落日的殘霞落在岳山頂,牧童騎著黃牛回去了。
6. 別后相逢重著語,牧童橫笛倒騎牛。——宋 李彌遜《訪雪峰真歇禪師》
翻譯:分別后再次相逢著重著談話,牧童騎在黃牛上吹著橫笛。
7. 舟子斜蕩槳,牧童倒騎牛。——宋 王禹偁《月波樓詠懷》
翻譯:船上的小槳斜著放著,牧童倒著騎著黃牛回去!
8. 牧童何處去?牛背一鷗眠。——清袁枚《題畫》
翻譯:牧童到廳攔哪里去了?在牛背上睡著了。
9. 牛得自由騎,春風細雨飛。——唐棲蟾《牧童》
翻譯:牧童自由的騎著黃牛,春風吹著細雨飛!
10. 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宋 雷震《村晚》
翻譯:牧童橫騎在牛背上回去,口著吹著短笛。
2.關于牧童和牛的詩句
1、入南港山莊口占
清代:林占梅
牧童牛代步,漁父艇為家。
嶺峻云巢樹,泉流澗漾沙。
譯文
牧童用牛代步,漁夫用船為家,山嶺峻峭,云霧繚繞,樹上搭著鳥巢,泉水溪澗蕩漾著細沙。
2、西郊晚眺
元代:王懋德
遠寺僧歸日欲沈,無邊桑柘起層陰。牧童牛背閑橫笛,卻笑詩人馬上吟。
譯文
遠處寺廟的僧人回去了,太陽也快落山扮世胡了。牛背上的牧童吹著笛子,卻嘲笑詩人在騎著馬吟詩。
3、北戴河贈四友詩 贈李可染
近現(xiàn)代:老舍
牧童牛背柳風斜,短笛吹紅幾樹花。
白石山翁好弟子,善從詩境畫農(nóng)家。
譯文
牧童騎在牛背上,風吹著柳枝傾斜。短笛吹紅了幾棵樹上的花朵紅艷。你是白石山翁的好弟子,擅長詩的境界來畫農(nóng)家景色。
4、早行
南北朝:王諶
曉入荊溪路,西風快似刀。
雪深埋樹腳,水淺見溪毛。
歲序相將換,人心只自勞。
牧童牛背臥,令我愧兒曹。
譯文
早上走在荊溪路上,西風凜冽的像刀子一樣。雪深得埋住了樹根,水干枯到能看見溪底的水草。這一年快要過去了,人心還是勞累不已。牧童躺臥在牛背上,我對我對兒女們心懷愧疚。
5、圓明園四十景詩 其二十六 北遠山村
清代:弘歷
牧童牛背村笛,馌婦釵梁野花。
輞川圖昔曾見,摩詰信不我遐。
譯文
牧童騎在牛背上吹著笛子,送飯的村婦頭上簪著野花。這幅輞川圖我曾經(jīng)見過,王維果然沒有欺騙我呀。
3.描寫牧童騎牛的詩句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清 袁枚《所見》 翻譯:牧童騎在黃牛背上,嘹亮的歌聲在林中回蕩。羃羃黃云麥垅秋,牧童橫笛倒騎牛。
——宋 王志道 《僑寄山居霍然幾月凡見之於目聞之於耳者輒綴》 翻譯:到秋天了,許多的麥子黃成一片,牧童倒著騎牛將短笛橫吹著。騎牛遠遠過前村,吹笛風斜隔岸聞。
——宋 黃庭堅 《牧童》 翻譯:牧童騎著牛遠遠地經(jīng)過山村,他把短笛橫吹著,我隔著田隴就能聽到。皷腹臺前成現(xiàn)句,牧童也解倒騎牛。
——宋 釋心月《錢泉都莊偈》 翻譯:皷腹臺前有著現(xiàn)成的詩句,牧童也解開束縛倒下騎著黃牛。落日斷霞連岳頂,牧童歸去倒騎牛。
——宋 釋慧遠《子湖有狗上取人頭中取人心下取人足返擾》 翻譯:落日的殘霞落在岳山頂,牧童騎著黃牛回去了。別后相逢重著語,牧童橫笛倒騎牛。
——宋 李彌遜《訪雪峰真歇禪師》 翻譯:分別后再次相逢著重著談話,牧童騎在黃牛上吹著橫笛。舟子斜蕩槳,牧童倒騎牛。
——宋 王禹偁《月波樓詠懷》 翻譯:船上的小槳斜著放著,牧童倒著騎著黃牛回去!牧童何處去?牛背一鷗眠。——清袁枚《題畫》 翻譯:牧童到哪里去了?在牛背上睡著了。
牛得自由騎,春風細雨飛。——唐棲蟾《牧童》 翻譯:牧童自由的騎著黃牛,春風吹著細雨飛!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
——宋 雷震《村晚》 翻譯:牧童橫騎在牛背上回去,口著吹著短笛。
4.關于牧童騎牛的詩句
《道中逢牧童跨牛者》
年代: 宋 作者: 李流謙
田空已不耕,草瘦尚可齕。
搰搰一歲勞,昨此休頃刻。
阿童拍腹臥,短箠聽驅策。
早晚穡事動,努力進芻粒。
1、牧童橫笛倒騎牛
宋
李彌遜
《訪雪峰真歇禪師》
2、牧童歸去倒騎牛
宋
釋慧遠
《子湖有狗上取人頭中取人心下取人足》
3、牧童也解倒騎牛
宋
釋心月
《錢泉都莊偈》
4、牧童倒騎牛
宋
王禹偁
《月波樓詠懷》
5、牧童橫笛倒騎牛
宋
王志道
《僑寄山居霍然幾月凡見之於目聞之於耳者輒綴》
5.牧童騎黃牛的全詩是什么
1. “牧童騎黃牛”出自:清代文人袁枚所作《所見》,全詩原文:
《所見》
(清)袁枚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 忽然閉口立。
2. 注釋:
⑴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⑵振:振蕩;回蕩。說明牧童的歌聲嘹亮。
⑶林樾(yuè):指道旁成陰的樹。
⑷欲:想要。
⑸捕:捉。
⑹鳴:叫。
⑺立:站立。
3. 譯文:
牧童騎在黃牛背上,嘹亮的歌聲在林中回蕩。
忽然想要捕捉樹上鳴叫的知了,就馬上停止唱歌,一聲不響地站立在樹旁。
6.牧童騎黃牛全詩的意思
所見 清 袁枚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譯文:
牧童騎在黃牛背上,嘹亮的歌聲在林中回蕩。忽然想要捕捉樹上鳴叫的知了,就馬上停止唱歌,一聲不響地站立在樹旁。
注釋:
①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②振:振蕩;回蕩。說明牧童的歌聲嘹亮。
③林樾(yuè):指道旁成陰的樹。
④欲:想要。
⑤捕:捉。
⑥鳴:叫。
⑦立:站立。
解析:
這是一首反映兒童生活的詩篇,詩人在詩中贊美了小牧童充滿童趣的生活畫面。詩人先寫小牧童的動態(tài),那高坐牛背、大聲唱歌的派頭,何等散漫、放肆;后寫小牧童的靜態(tài),那屏住呼吸,眼望鳴蟬的神情,顯得特別專注。“此時無聲勝有聲”。這從動到靜的變化,寫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爛漫、好聽多事的形象,刻畫得活靈活現(xiàn)。
7.有關于黃牛的詩句有哪些
老黃牛
藏克家
塊塊荒田水和泥,深耕細作走東西。
老牛亦解韶光貴,不等揚鞭自奮蹄。
所見
袁枚
牧童騎黃牛,
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
忽然閉口立。
1、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魯迅
2、勿言牛老行苦遲,我今八十耕猶力。--《飲牛歌》 宋·陸游
3、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醉酒歌》李白
4、牛背兒童自放歌,頭頭注澗復逾坡。--《騎牛歌》 清·陸師
5、羸羸老牯牛,默默數(shù)春秋;田里禾苗壯,一步一點頭。--《吟牛》
6、門外一溪清見底,老翁牽牛飲溪水。--《飲牛歌》 宋·陸游
7、問渠何法牛馴擾,鞭撻無驚芻牧多。--《騎牛歌》 清·陸師
8、老牛粗了耕耘債,嚙草坡頭臥夕陽。--《禾熟》 宋·孔平仲
9、塊塊荒田水和泥,深耕細作走東西。--《老黃牛》臧克家
10、將牛何處去,耕彼故城東。--《將牛何處去》 唐·元結
11、江村小兒好夸騁,腳踏牛頭上牛領。--《杜秀才畫立走水牛歌》 唐·顧況
12、江草秋窮似秋半,十角吳牛放江岸。--《五歌·放牛》 唐·陸龜蒙
13、大牛隱層坂,小牛穿近林。--《牧童詞》 唐·儲光羲
14、歸來攸得牛兩角,重鑄鋤犁作斤劚。--《田家詞》 唐·元稹
15、官牛官牛駕官車,浐水岸邊般載沙。--《官牛》 唐·白居易
16、耕犁千畝實千箱,力盡筋疲誰復傷?--《病牛》 宋·李綱
17、爾牛角彎環(huán),我牛尾禿速,共拈短笛與長鞭,南隴東岡去相逐。--高啟《牧牛詞》
18、朝牧牛,牧牛下江曲。夜牧牛,牧牛度村谷。--《牧童詞》 唐·李涉
19、長年牧牛百不憂,但恐輸租賣我牛。--高啟《牧牛詞》
20、草繩穿鼻系柴扉,殘喘無人問是非。--《老牛》 元·宋無
21、鼻之柔也,以繩牧之。心之柔也,以道牧之。縱而不蹊人之田,其誰早服之。--《畫牧牛贊》 宋·黃庭堅
22、北原草青牛正肥,牧兒唱歌牛載歸。--李東陽《北原牧唱》
23、自來鼻上無繩索,天地為欄夜不收。--李白《詠石牛》
24、遠牧牛,繞村四面禾黍稠。--《牧童詞》 唐·張籍
25、一日官軍收海服,驅牛駕車食牛肉。--《田家詞》 唐·元稹
26、溪清喜不污牛腹,豈畏踐霜寒墮趾。--《飲牛歌》 宋·陸游
27、奚奴跨馬不搭鞍,立走水牛驚漢官。--《杜秀才畫立走水牛歌》 唐·顧況
28、所念牛馴擾,不亂牧童心。--《牧童詞》 唐·儲光羲
29、日斜草遠牛行遲,牛勞牛饑唯我知。--《牧牛詞》 明·高啟
30、人生得飽萬事足,拾牛相齊何足言!--《病牛》 宋·李綱
31、破領耕不休,何暇顧羸犢。夜歸喘明月,朝出穿深谷。--《耕牛》 宋·梅堯臣
32、農(nóng)死有兒牛有犢,誓不遣官軍糧不足。--《田家詞》 唐·元稹
33、牛吒吒,田確確。旱塊敲牛蹄趵趵,種得官倉珠顆谷。--《田家詞》 唐·元稹
34、牛上唱歌牛下坐,夜歸還向牛邊臥。--高啟《牧牛詞》
35、牛牛食草莫相觸,官家截爾頭上角。--《牧童詞》 唐·張籍
36、亂插蓬蒿箭滿腰,不怕猛虎欺黃犢。--《牧童詞》 唐·李涉
37、鄰肩抵尾乍依隈,橫去斜奔忽分散。--《五歌·放牛》 唐·陸龜蒙
38、老牛亦解韶光貴,不待揚鞭自奮蹄。--《老黃牛》臧克家
——選自:百度知道“誰知道關于黃牛的詩歌”
8.牧童騎黃牛是那首詩,全詩的內容
是清代文學家袁枚《所見》。
原文: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譯文:
牧童騎在黃牛背上,嘹亮的歌聲在林中回蕩。
忽然想要捕捉樹上鳴叫的知了,就馬上停止唱歌,一聲不響地站立在樹旁。
擴展資料
這是一首反映兒童生活的詩篇,詩人在詩中贊美了小牧童充滿童趣的生活畫面。
第一句平平而起,不著痕跡。第二句調子突然高昂,旋律突然加快,從而形成一個高潮。一二句描寫了小牧童的天真活潑、悠然自得的可愛模樣和他的愉快心情,“騎”字直接寫出了牧童的姿勢,“振”字則間接點出他的心情。
通過“騎”和“振”兩個動詞,把牧童那種悠閑自在、無憂無慮的心情和盤托了出來。他幾乎完全陶醉在大自然的美景之中,簡直不知道世間還有“憂愁”二字。正因為心中歡樂,才不禁引吭高歌,甚至于遏行云,“振林樾”。
三四句仍然是繼續(xù)描寫神態(tài)。第三句是過渡,是作勢。寫牧童的心理活動,交代了他“閉口立”的原因,也是全詩的轉折點。第四句,急轉直下,如千尺懸瀑墜入深潭,戛然而止。“忽然”一詞,把這個牧童發(fā)現(xiàn)樹上鳴蟬時的驚喜心情和機警性格栩栩如生地表現(xiàn)了出來。
“忽然”發(fā)生了變化:由響而靜、由行而停,把小牧童閉口注目鳴蟬的瞬間神態(tài)寫得韻味十足。而“閉”和“立”兩個動詞,則把這個牧童天真的神態(tài)和孩子式的機智刻劃得淋漓盡致。全詩純用白描手法,緊緊抓住小牧童一剎那間的表現(xiàn),逼真地寫出小牧童非常機靈的特點,讓人倍覺小牧童的純真可愛。
全詩通過對自然環(huán)境和社會生活的描寫,直接抒發(fā)生活的感受,看似閑情逸致,實則寄托情思。同時此詩不顧及格律,活潑自由,語言淺顯明了,形象自然生動。
綜觀全詩,它所描繪的和平、寧靜和優(yōu)美如畫的田園風光,所刻劃的活潑、自在和天真無邪的牧童形象,表現(xiàn)了詩人的一種“真性情”。詩人曾經(jīng)說過 “詩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所以,詩所描繪、所刻劃的,正是詩人畢生追求的境界,也正是他所一再強調的“真性情”。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所見
牧童的詩有哪些
《牧牛兒》
年代:?宋?作者:?陸游
溪深不須憂,吳牛自能浮。
童兒踏牛背,安穩(wěn)如乘舟。
寒雨山陂遠,參差煙樹晚。
聞笛翁出迎,兒歸牛入圈。
《牧牛兒》
年代:?宋?作者:?張耒
牧牛兒,遠陂牧。
遠陂牧牛芳草綠,兒怒掉鞭牛不觸。
澗邊鉛老吵古柳南風清,麥深蔽日野田平。
烏犍礪角逐春行,老牸臥噍饑不鳴。
犢兒跳梁沒草去,隔林應母時一聲。
老翁念兒自攜餉,出門先上岡頭望。
日斜風雨濕蓑衣槐侍,拍手唱歌尋伴歸。
遠村放牧風日薄,近村牧牛泥水惡。
珠璣燕趙兒不知,兒生但知牛背樂。
《牧牛兒》
年代:?宋?作者:?張載
牧牛兒,放牛莫放澗水西,
澗水流急牛苦饑。放牛莫放青草畔,
牛臥得劃兒異懶。隨牛莫著鞭,
幾年力作無荒田,雨調風順租稅了,
兒但放牛相含賣對眠。
《雖然吟五首》
年代:?宋?作者:?方回
沽灑人家短竹籬,門前三兩牧牛兒。
雖然此是尋常物,軍馬才過不見之。
《牧牛兒》
年代:?宋?作者:?陸游
南村牧牛兒,赤腳踏牛立,衣穿江風冷,笠敗山雨急。
長陂望若遠,隘巷忽相及。
兒歸牛入欄,煙火茆檐濕。
描寫牧童的詩
描寫牧童的詩有:《所見》、《渭川田家》、《牧童》、《村晚》、《題畫》等。
1、《所見》清·袁枚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翻譯:
牧童騎在黃牛背上,嘹亮的歌聲在林中回蕩。忽然想要捕捉樹上鳴叫的知了,就馬上停止唱歌,一聲不響地站立在樹旁。
2、《渭川田家》唐·王維
斜陽照墟落,窮巷牛羊歸。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荊扉。
雉雊麥苗秀,蠶眠桑葉稀。
田夫荷鋤至,相見語依依。
翻譯:
村莊處處披滿夕陽余輝,牛羊沿著深巷紛紛回歸。老叟惦念著放牧的孫兒,柱杖等候在自家的柴扉。雉雞鳴叫麥兒即將抽穗,蠶兒成眠桑葉已經(jīng)薄稀。農(nóng)夫們荷鋤回到了村里,相見歡聲笑語戀戀依依。如此安逸怎不叫我羨慕?我不禁悵然地吟起《式微》。
3、《牧童》唐·呂巖
草鋪橫野六七里,笛弄晚風三四聲。
歸來飽飯黃昏后,不脫蓑衣臥月明。
翻譯:
綠草如茵廣闊的原野,一望無垠。牧笛逗弄晚風,悠揚悅耳,時斷時續(xù)地從銀譽遠處傳來。牧童回來吃飽了飯,已是黃昏之后了,他連蓑鋒悄段衣也不脫,就躺在月夜的草地里休息了。
4、《村晚》宋·雷震
草滿池塘水滿陂,山銜運伍落日浸寒漪。
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
翻譯:
綠草長滿了池塘,池塘里的水呢,幾乎溢出了塘岸。遠遠的青山,銜著彤紅的落日,一起把影子倒映在水中,閃動著粼粼波光。那小牧童橫騎在牛背上,緩緩地把家還。拿著一支短笛,隨口吹著,也沒有固定的聲腔。
5、《題畫》清·袁枚
村落晚晴天,桃花映水鮮。
牧童何處去,牛背一鷗眠。
翻譯:
農(nóng)村傍晚的天氣很好,桃花映在水里,顯得更加鮮艷。放牛的孩子跑到什么地方去了呢?你看落在牛背上的一只鷗鳥已經(jīng)睡著了。
有關牧童的詩
有肢核春關牧童的詩如下:
跟“牧童”有關的詩句有:宋代 詩人黃庭堅的《牧童》、清代詩人袁枚《所見》、唐代詩人杜牧《清明》、清代詩人袁枚《題畫》、唐代詩人呂巖《牧童》。
騎牛遠遠過前村,吹笛風斜隔隴聞。——黃庭堅《牧童》;釋義:牧童騎著牛遠遠地經(jīng)過山村,他把短笛橫吹著,我隔著田隴就能聽到。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袁枚《所見》;釋義:牧童騎在黃牛背上,嘹亮的歌聲在林中回蕩。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杜牧《清明》;釋義:借問當?shù)刂撕翁庂I酒澆愁?牧童笑而不答遙指杏花山村。牧童何處去?牛背一鷗眠。——袁枚《題畫》;釋義:放牛的孩子跑歷耐到什么地方去了呢?你看落在牛背上的一只鷗鳥已經(jīng)睡著了。
牧童歸氏喊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雷震 《村晚 》;釋義:放牛的孩子橫坐在牛背上,隨意地用短笛吹奏著不成調的樂曲。歸來飽飯黃昏后,不脫蓑衣臥月明。——呂巖《牧童》;釋義:牧童放牧歸來,在吃飽晚飯后的晚霞時分。他連蓑衣都沒脫,就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圓月。
END,本文到此結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注本站哦!
版權聲明:本站發(fā)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