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雨霏霏江草齊寫的是唐朝哪里 江雨霏霏江草齊 六朝如夢鳥空啼翻譯
今天給各位分享江雨霏霏江草齊寫的是唐朝哪里的知識,其中也會對江雨霏霏江草齊 六朝如夢鳥空啼翻譯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江雨菲菲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描寫地點作者
描寫南京的.
唐末詩人韋莊《臺城》
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
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
臺城(5分)(唐)韋莊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注】臺城:
小題1:夢(2分)
小題1:(3分)擬人:用臺城柳不管王朝興亡如此無情來反襯歷史衰敗無奈,角度巧妙,耐人尋味。(或者寫對比:將臺城柳煙籠長堤的生機勃勃與王朝的衰敗形成對比,突出了歷史無情。)
小題1:詩詞賞析一般從內容鑒賞、主題賞析、手法賞析三個角度來賞析,從詩句中理解內容,從而感悟詩歌的主題。能找出詩句中的“詩眼”,準確找出即可;
小題1:從詩句手法的使用來進行詩句賞析,表述合理即可。
江雨菲菲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鳴。是描寫哪里的?是哪個作者寫的?
唐末詩人韋莊《臺城》
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
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
這是一首憑吊六朝古跡的詩。臺城,舊址在今南京市雞鳴山南,本是三國時代吳國的后苑城,東晉成帝時改建。從東晉到南朝結束,這里一直是朝廷臺省(中央政府)和皇宮所在地,既是政治中樞,又是帝王荒淫享樂的場所。中唐時期,昔日繁華的臺城已是“萬戶千門成野草”;到了唐末,這里就更荒廢不堪了。
吊古詩多觸景生情,借景寄慨,寫得比較虛。這首詩則比同類作品更空靈蘊藉。它從頭到尾采取側面烘托的手法,著意造成一種夢幻式的情調氣氛,讓讀者透過這層隱約的感情帷幕去體味作者的感慨。這是一個值得注意的特點。
起句不正面描繪臺城,而是著意渲染氛圍。金陵濱江,故說“江雨”、“江草”。江南的春雨,密而且細,在霏霏雨絲中,四望迷蒙,如煙籠霧罩,給人以如夢似幻之感。暮春三月,江南草長,碧綠如茵,又顯出自然界的生機。這景色即具有江南風物特有的輕柔婉麗,又容易勾起人們的迷惘惆倀。這就為下一句抒情作了準備。
“六朝如夢鳥空啼”。從首句描繪江南煙雨到次句的六朝如夢,跳躍很大,乍讀似不相屬。其實不僅“江雨霏霏”的氛圍已暗逗“夢”字,而且在霏霏江雨、如茵碧草之間就隱藏著一座已經荒涼破敗的臺城。鳥啼草綠,春色常在,而曾經在臺城追歡逐樂的六朝統治者卻早已成為歷史上來去匆匆的過客,豪華壯麗的臺城也成了供人憑吊的歷史遺跡。從東吳到陳,三百多年間,六個短促的王朝一個接一個地衰敗覆亡,變幻之速,本來就給人以如夢之感;再加上自然與人事的對照,更加深了“六朝如夢”的感慨。“臺城六代競豪華”,但眼前這一切已蕩然無存,只有不解人世滄桑、歷史興衰的鳥兒在發出歡快的啼鳴。“鳥空啼”的“空”,即“隔葉黃鸝空好音”(杜甫《蜀相》)的“空”,它從人們對鳥啼的特殊感受中進一步烘托出“夢”字,寓慨很深。
“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楊柳是春天的標志。在春風中搖蕩的楊柳,總是給人以欣欣向榮之感,讓人想起繁榮興茂的局面。當年十里長堤,楊柳堆煙,曾經是臺城繁華景象的點綴;如今,臺城已經是“萬戶千門成野草”,而臺城柳色,卻“依舊煙籠十里堤。”這繁榮茂盛的自然景色和荒涼破敗的歷史遺跡,終古如斯的長堤煙柳和轉瞬即逝的六代豪華的鮮明對比,對于一個身處末世、懷著亡國之憂的詩人來說,該是多么令人觸目驚心!而臺城堤柳,卻既不管人間興亡,也不管面對它的詩人會引起多少今昔盛衰之感,所以說它“無情”。說柳“無情”,正透露出人的無限傷痛。“依舊”二字,深寓歷史滄桑之慨。它暗示了一個腐敗的時代的消逝,也預示歷史的重演。堤柳堆煙,本來就易觸發往事如煙的感慨,加以它在詩歌中又常常被用作抒寫興亡之感的憑藉,所以詩人因堤柳引起的感慨也就特別強烈。“無情”、“依舊”,通貫全篇寫景,兼包江雨、江草、啼鳥與堤柳;“最是”二字,則突出強調了堤柳的“無情”和詩人的感傷悵惘。
詩人憑吊臺城古跡,回顧六朝舊事,免不了有今之視昔,亦猶后之視今之感。亡國的不祥預感,在寫這首詩時是縈繞在詩人心頭的。如果說李益的《汴河曲》在“行人莫上長堤望,風起楊花愁殺人”的強烈感喟中還蘊含著避免重演亡隋故事的愿望,那么本篇則在如夢似幻的氣氛中流露了濃重的傷感情緒,這正是唐王朝覆亡之勢已成,重演六朝悲劇已不可免的現實在吊古詩中的一種折光反映。
這首詩以自然景物的“依舊”暗示人世的滄桑,以物的“無情”反托人的傷痛,而在歷史感慨之中即暗寓傷今之意。思想情緒雖不免有些消極,但這種虛處傳神的藝術表現手法,仍可以借鑒。
可以嗎
參考資料:
江水霏霏江草齊六朝為夢鳥空啼的名勝是什么地方
唐末詩人韋莊《臺城》
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
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
這是一首憑吊六朝古跡的詩。臺城,舊址在今南京市雞鳴山南,本是三國時代吳國的后苑城,東晉成帝時改建。從東晉到南朝結束,這里一直是朝廷臺省(中央政府)和皇宮所在地,既是政治中樞,又是帝王荒淫享樂的場所。中唐時期,昔日繁華的臺城已是“萬戶千門成野草”;到了唐末,這里就更荒廢不堪了。
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相關的名勝
這是唐朝詩人韋莊的一首詩,被 收入了 《唐詩三百首》,題目為《題金陵圖 》,詩的內容說的是南京臺城。
臺城故址在今南京玄武湖南岸、雞鳴寺之后,東端與明都城相接,西端為一斷壁,沿雞鳴山東面的柏油馬路向前,經過雞鳴寺大門向西,即可發現這段城墻。城墻全長253.15米,外高20.16米,下以條石為基,高7.36米,基石上的城磚高12.8米。由于這里距六朝時代的建康宮不遠,后人通常稱之為臺城。
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 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
出自唐朝詩人韋莊的《臺城》
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
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
3、臺城位于今南京市玄武湖畔,據宋·王象之《輿地紀勝》“江南東路建康府 ”條下載:“臺城一曰苑城,即古建康宮城也,本為吳后苑城,晉成帝咸和五年(公元330年)作新宮于此,其城唐末尚存”。
4、簡介:
《臺城》是唐代韋莊的作品,這首詩借景寄慨,語言含蓄蘊藉,流露出濃重的對時事的感傷情緒。詩人身處晚唐,此時的唐王朝全面走向衰落,昔日的繁華已蕩然無存,如夢一場,取而代之的是兵荒馬亂民不聊生。詩人1憑吊臺城古跡,回顧六朝舊事,今之視昔如來者視今,六朝的先盛后衰的命運使詩人聯想到唐王朝,懷古傷今。
5、詩人介紹:
韋莊(約836年— 約910年),字端己,漢族,長安杜陵(今中國陜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詩人、詞人,五代時前蜀宰相。玄宗朝宰相韋見素之后、蘇州刺史韋應物四世孫。
早年屢試不第,直到乾寧元年(894年)年近六十時方考取進士,任校書郎。李詢為兩川宣瑜和協使時,召韋莊為判官,奉使入蜀,歸朝后升任左補闕。
天復元年(901年),韋莊入蜀為王建掌書記,自此終身仕蜀。天祐四年(907年),韋莊勸王建稱帝,任左散騎常侍,判中書門下事,定開國制度。官終吏部侍郎兼平章事,卒謚文靖。
韋莊工詩,其詩多以傷時、感舊、離情、懷古為主題。其律詩圓穩整贍、音調瀏亮,絕句情致深婉、包蘊豐厚,發人深思;其詞多寫自身的生活體驗和上層社會之冶游享樂生活及離情別緒,善用白描手法,詞風清麗 。與溫庭筠同為“花間派”代表作家,并稱“溫韋”。所著長詩《秦婦吟》反映戰亂中婦女的不幸遭遇,在當時頗負盛名,與《孔雀東南飛》、《木蘭詩》并稱“樂府三絕”。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輯其詞作為《浣花詞》。《全唐詩》錄其詩三百一十六首
關于江雨霏霏江草齊寫的是唐朝哪里和江雨霏霏江草齊 六朝如夢鳥空啼翻譯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