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三回頭哪個古詩,一步一回頭的詩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一步三回頭哪個古詩,以及一步一回頭的詩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nèi)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古詩的賞析 謝謝
世說新語:
《世說新語》主要記述士人的生活和思想,及統(tǒng)治階級的情況,反映了魏晉時期文人的思想言行,和上層社會的生活面貌,記載頗為豐富真實,這樣的描寫有助讀者了解當時士人所處的時代狀況及政治社會環(huán)境,更讓我們明確的看到了所謂「魏晉清談」的風貌。
此外,《世說新語》善用對照、比喻、夸張、與描繪的文學技巧,不僅使它保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佳言名句,更為全書增添了無限光彩。
如今,《世說新語》除了文學欣賞的價值外,人物事跡,文學典故、等也多為后世作者所取材,引用,對后來筆記影響尤其大。
《世說新語》的文字,一般都是很質(zhì)樸的散文,有時幾如口語,而意味雋永,在晉宋人文章中也頗具特色,因此歷來為人們所喜讀,其中有不少故事,成了詩詞中常用的典故。
天凈沙秋思;
這是馬致遠著名的小曲,28個字勾畫出一幅羈旅荒郊圖。這支曲以斷腸人觸景生情組成。從標題上看出作者抒情的動機。
頭兩句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就給人造成一種冷落暗淡的氣氛,又顯示出一種清新幽靜的境界,這里的枯藤,老樹給人以凄涼的感覺,昏,點出時間已是傍晚;小橋流水人家給人感到幽雅閑致。12個字畫出一幅深秋僻靜的村野圖景。古道西風瘦馬,詩人描繪了一幅秋風蕭瑟蒼涼凄苦的意境,為僻靜的村野圖又增加一層荒涼感。夕陽西下使這幅昏暗的畫面有了幾絲慘淡的光線,更加深了悲涼的氣氛。詩人把十種平淡無奇的客觀景物,巧妙地連綴起來,通過枯,老,昏,古,西,瘦六個字,將詩人的無限愁思自然的寓于圖景中。最后一句,斷腸人在天涯是點睛之筆,這時在深秋村野圖的畫面上,出現(xiàn)了一位漂泊天涯的游子,在殘陽夕照的荒涼古道上,牽著一匹瘦馬,迎著凄苦的秋風,信步滿游,愁腸絞斷,卻不知自己的歸宿在何方,透露了詩人懷才不遇的悲涼情懷,恰當?shù)乇憩F(xiàn)了主題,這首小令是采取寓情于景的手法來渲染氣氛,顯示主題,完美地表現(xiàn)了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愁思。
西江月
本篇是作者閑居上饒帶湖時期的名作。它通過自己夜行黃沙道中的具體感受,描繪出農(nóng)村夏夜的幽美景色,形象生動逼真,感受親切細膩,筆觸輕快活潑,使人有身歷其境的真實感,這首詞反映了辛詞風格的多樣性。
上片寫晴,用的是"明月"、"清風"這樣慣熟的詞語,但是,當它們與"別枝驚鵲"和"半夜鳴蟬"結(jié)合在一起之后,便構(gòu)成了一個聲色兼?zhèn)?、動靜咸宜的深幽意境,人們甚至忽略了這兩句的平仄和對仗的工穩(wěn)了。"月"和"驚鵲","風"和"鳴蟬"并非事物的簡單羅列,而是有著內(nèi)在的聯(lián)系和因果關系的。三、四兩句承上,作者抓住夏夜農(nóng)村最具有特點的事物,進一步加以生發(fā)。因為夜里的能見度是有限的,所以作者的感受主要不是靠眼睛來攝取,有時還要靠嗅覺和聽覺這些器官來加以捕捉。"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就是從嗅覺和聽覺這兩方面來加以描寫的。這是詞中的主腦,是籠罩全篇的歡快和喜悅心情產(chǎn)生的根源之所在。上片雖然寫的是夜晴,但卻已經(jīng)埋伏著雨意了。有豐富農(nóng)村生活經(jīng)驗的人,似乎可以從"稻花香"里,從"蛙聲一片"之中嗅到和聽到驟雨將臨的信息。
下片筆鋒一轉(zhuǎn),進入寫雨。但寫的不是雨中,而是雨前。首句寫遠望之所見:"七八個星天外",說明烏云四起,透過云隙可以看到稀疏的星光。這境界,與上片的氣氛已有很大的不同了。第二句;"兩三點雨山前",寫的是驟雨初來,大雨將至的信息。既然,雨滴已經(jīng)灑向山前,那么緊接著便會灑向山后的。作者的心情轉(zhuǎn)而有些惶急了,于是很自然地引起想快些趕路或?qū)さ乇苡甑男那椤5谌?、四句寫的就是這一心理活動:"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zhuǎn)溪橋忽見。"因為作者平時經(jīng)常往來于黃沙道中,明叨知道樹林旁邊有一茅草小店,但此時因為是在夜里,再加上心慌,卻忽然不見了??墒牵^了小溪上的石橋,再據(jù)個彎兒,那座舊時相識的茅店便突然出現(xiàn)在眼前,這該叫人多么高興阿!
這首詞充分反映了作者對豐收所懷有的喜悅之情以及他對農(nóng)村生活的熱愛。
錢塘湖春行
《錢塘湖春行》生動的描繪了詩人早春漫步西湖所見的明媚風光,是一首唱給春日良辰和西湖美景的贊歌。
詩的首聯(lián)緊扣題目總寫湖水。前一句點出錢塘湖的方位和四周“樓觀參差”景象,兩個地名連用,又給讀者以動感,說明詩人是在一邊走,一邊觀賞。后一句正面寫湖光水色:春水初漲,水面與堤岸齊平,空中舒卷的白云和湖面蕩漾的波瀾連成一片,正是典型的江南春湖的水態(tài)天容。頷聯(lián)寫仰視所見禽鳥。鶯在歌,燕在舞,顯示出春天的勃勃生機。黃鶯和燕子都是春天的使者,黃鶯用它婉轉(zhuǎn)流利的歌喉向人間傳播春回大地的喜訊;燕子穿花貼水,銜泥筑巢,又啟迪人們開始春日的勞作。“幾處”二字,勾畫出鶯歌的此呼彼應和詩人左右尋聲的情態(tài)?!罢l家”二字的疑問,又表現(xiàn)出詩人細膩的心理活動,并使讀者由此產(chǎn)生豐富的聯(lián)想。頸聯(lián)寫俯察所見花草。因為是早春,還未到百花盛開季節(jié),所以能見到的尚不是姹紫嫣紅開遍,而是東一團,西一簇,用一個“亂”字來形容。而春草也還沒有長得豐茂,僅只有沒過馬蹄那么長,所以用一個“淺”字來形容。這一聯(lián)中的“漸欲”和“才能”又是詩人觀察、欣賞的感受和判斷,這就使客觀的自然景物化為帶有詩人主觀感情色彩的眼中景物,使讀者受到感染。這兩聯(lián)細致地描繪了西湖春行所見景物,以“早”“新”“爭”“啄”表現(xiàn)鶯燕新來的動態(tài);以“亂”“淺”“漸欲”“才能”,狀寫花草向榮的趨勢。這就準確而生動地把詩人邊行邊賞的早春氣象透露出來,給人以清新之感。前代詩人謝靈運“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登池上樓》)二句之所以妙絕古今,受到激賞,正是由于他寫出了季節(jié)更換時這種乍見的喜悅。《錢塘湖春行》以上兩聯(lián)在意境上頗與之相類,只是白詩鋪展得更開些。尾聯(lián)略寫詩人最愛的湖東沙堤。白堤中貫錢塘湖,在湖東一帶,可以總攬全湖之勝。只見綠楊蔭里,平坦而修長的白沙堤靜臥碧波之中,堤上騎馬游春的人來往如織,盡情享受春日美景。詩人置身其間,飽覽湖光山色之美,心曠而神怡。以“行不足”說明自然景物美不勝收,詩人也余興未闌,集中飽滿的感受給讀者無盡的回味。
中國歷史上,在天堂杭州當剌史的可以說是不乏名人,不過,最有名的要算是唐朝和宋朝的兩位大文豪白居易和蘇東坡了。他們不但在杭州任上留下了叫后人緬懷的政績,而且也流傳下來許多描寫杭州及其西湖美景的詩詞文章與傳聞軼事,所以又有人們稱他們?yōu)椤帮L流太守”。白居易的七律《錢塘湖春行》就是為人們所熟知的一篇,這首詩不但描繪了西湖旖旎駘蕩的春光,以及世間萬物在春色的沐浴下的勃勃生機,而且將詩人本身陶醉在這良辰美景中的心態(tài)合盤托出,使人在欣賞了西湖的醉人風光的同時,也在不知不覺中深深地被作者那對春天、對生命的滿腔熱情所感染和打動了。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痹姼璧牡谝痪涫堑攸c,第二句是遠景。孤山坐落在西湖的后湖與外湖之間,峰巒疊翠,上有孤山寺,登山觀景,美不勝收。賈亭,又叫賈公亭,據(jù)《唐語林》卷六載,貞元中,賈全任杭州剌史時,曾在西湖造亭,杭人稱其為賈公亭,未五六十年后廢。貞元是唐德宗的年號,從公元780年到805年。白居易寫此詩時,其亭尚在,也算是西湖的一處名勝。白居易一開始來到了孤山寺的北面,賈公亭的西畔,放眼望去,只見春水蕩漾,云幕低垂,湖光山色,盡收眼底。“初平”所表達的是白居易對春日里西湖的一種特有的感受。由于連綿不斷的春雨,使得如今的湖面看上去比起冬日來上升了不少,似乎眼看著就要與視線持平了,這種水面與視線持平的感覺只有人面對廣大的水域才可能有的感覺,也是一個對西湖有著深刻了解和喜愛的人才能寫出的感受。此刻,腳下平靜的水面與天上低垂的云幕構(gòu)成了一副寧靜的水墨西湖圖,而正當詩人默默地觀賞西湖那靜如處子的神韻時,耳邊卻傳來了陣陣清脆的鳥鳴聲,打破了他的沉思,于是他把視線從水云交界處收了回來,從而發(fā)現(xiàn)了自己實際上是早已置身于一個春意盎然的美好世界中了。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新泥。亂花漸欲迷人眼,野草才能沒馬蹄?!边@四句是白居易此詩的核心部分,也就是最為搶眼的句子,同時也是白詩描寫春光特別是描寫西湖春光的點睛之筆。幾處,是好幾處,甚至也可以是多處的意思。用“早”來形容黃鶯,體現(xiàn)了白居易對這些充滿生機的小生命的由衷的喜愛:樹上的黃鶯一大早就忙著搶占最先見到陽光的“暖樹”,生怕一會兒就會趕不上了。一個“爭”字,讓人感到春光的難得與寶貴。而不知是誰家檐下的燕子,此時也正忙個不停地銜泥做窩,用一個“啄”字,來描寫燕子那忙碌而興奮的神情,似乎把小燕子也寫活了。這兩句著意描繪出鶯鶯燕燕的動態(tài),從而使得全詩洋溢著春的活力與生機。黃鶯是公認的春天歌唱家,聽著她們那婉轉(zhuǎn)的歌喉,使人感到春天的嫵媚;燕子是候鳥,她們隨著春天一起回到了家鄉(xiāng),忙著重建家園,迎接嶄新的生活,看著她們飛進飛出地搭窩,使人們倍加感到生命的美好。
在對天空中的小鳥進行了形象的擬人化描寫之后,白居易又把視線轉(zhuǎn)向了腳下的植被,“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边@也是一聯(lián)極富情感色彩與生命活力的景物描寫,充分顯示了白居易對描寫對象的細致觀察以及準確把握其特征的能力?;ǘ云鋪y,乃至要亂得迷了賞花人的目光,在旁人的詩句中,很少有這種寫法,而這種獨到的感受,卻正是白居易在欣賞西湖景色時切身的體驗,五顏六色的鮮花,漫山野地開放,在湖光山色的映襯下,千姿百態(tài),爭奇斗艷,使得白居易簡直不知把視線投向哪里才好,也無從分辨出個高下優(yōu)劣來,只覺得眼也花了,神也迷了,真是美不勝收,應接不暇呀。“亂花漸欲迷人眼”一句是駐足細看,而“淺草才能沒馬蹄”,則已經(jīng)是騎馬踏青了,在綠草如茵、繁花似錦的西子湖畔,與二三友人,信馬由韁,自由自在地游山逛景,該是一件多么愜意的事情呀,馬兒似乎也體會到了背上主人那輕松閑逸的興致,便不緊不慢地,踩著那青青的草地,踏上那長長的白堤。詩人在指點湖山、流連光景的不經(jīng)意間,偶然瞥到了,馬蹄在草地上亦起亦落、時隱時現(xiàn)的情景,覺得分外有趣,忍不住將其寫入了詩中,沒想到就是這隨意的一筆,卻為全詩增添了多少活潑情趣和雅致閑情。著名美學家別林斯基曾說過,“無論在哪一種情況下,美都是從靈魂深處發(fā)出的,因為大自然的景象是不可能絕對的美,這美隱藏在創(chuàng)造或者觀察它們的那個人的靈魂里?!卑拙右椎摹跺X塘湖春行》恰恰說明了這一美學欣賞真理。因為西湖的景色再美,也會有不盡人意之處,但是在白居易的眼中,它無疑是天下最美的景致,因為他不但善于觀察,而且更善于發(fā)現(xiàn)和體驗。我們現(xiàn)在每每有逛景不如聽景的體會,或是聽朋友介紹,或是在影視風光片中,聽說和看到名勝山水美不勝收,心中不由得生起無限向往之情,可是往往一旦身臨其境,面對真山真水,卻反而覺得遠沒有預期的那樣動人美麗。這就是因為我們不能帶著一種發(fā)現(xiàn)欣賞的眼光去看待自然山水,而是帶著一種先入為主的過高的甚至是帶有幾分挑剔的眼光去游山玩水的原因呀。試想古往今來,西湖向人們展示了多少次美妙的春光?而又有多少人見證了西子湖的春色?可是到頭來,我們?nèi)匀恢荒芤髡b幾位大詩家不多的幾首作品,莫不是西湖只有等到像蘇東坡這樣的大文豪光臨的時候,才像孔雀開屏般地展現(xiàn)她那驚人的美艷?西湖的鳥兒,只有到了大詩人白居易面前,才“爭暖樹”、“啄春泥”不成?其實不論何時何地,西湖都是最美的,我們不是也知道這樣的名句嗎:“若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p>
白居易就是因為有著這樣一副難得的美學家的欣賞眼光,才能在無數(shù)西湖的游客中,獨具慧眼地發(fā)現(xiàn)它的動人之處,才能真正享受到大自然賜予人類的這一人間天堂。白居易并沒有看到很多的“早鶯”和“新燕”,只有“幾處”、只見“誰家”而已,要是我們,說不定還會因為沒有到“處處”聞鶯、“家家”有燕的時節(jié),而感到遺憾,心想要是再晚來十天半個月就好了??墒前拙右讌s不這樣認為,少有少的好處,正因為少,才是“早鶯”,才是“新燕”,才有一種感知春天到來的喜悅,如果詩人沒有一種年輕的心態(tài)和熱愛生命與春天的胸懷,恐怕就不會被這為數(shù)不多的報春者所打動,所陶醉,而欣然寫下這動人的詩篇了。也正因為如此,他才能聞花花香,見草草美,為四處點綴的各色野花而心亂神迷,為沒過馬蹄的草地而唏噓感嘆了。仔細想一想,沒過馬蹄的草地其實是最平常不過的了,觀賞這樣的草坪根本用不著在春天趕到西子湖畔,在我們的街頭綠地就可以了,不過,橫在我們與草坪之間的恐怕有一塊醒目的標牌:“請勿踐踏草地”,于是,一切與自然的拉近,也就在剎那間,變成了一句嚴肅的警告,而今天都市里的人們對自然景觀而非人造景觀的漠視或無動于衷也就情有可原了。
不過,白居易是幸運的,因為他有一雙發(fā)現(xiàn)美、發(fā)現(xiàn)春天的眼睛,所以他會在西湖美景中,不能自已,乃至流連忘返:“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卑咨车?,即白堤,又稱沙堤或斷橋堤,西湖三面環(huán)山,白堤中貫,在湖東一帶,總攬全湖之勝。而白居易任杭州剌史時,也確曾修堤蓄水,灌溉民田,不過其堤在錢塘門之北,可是后人多誤以白堤為白氏所修之堤了。
這首詩就像一篇短小精悍的游記,從孤山、賈亭開始,到湖東、白堤止,一路上,在湖青山綠那美如天堂的景色中,飽覽了鶯歌燕舞,陶醉在鳥語花香,最后,才意猶未盡地沿著白沙堤,在楊柳的綠陰底下,一步三回頭,戀戀不舍地離去了。耳畔還回響著由世間萬物共同演奏的春天的贊歌,心中便不由自主地流瀉出一首飽含著自然融合之趣的《錢塘湖春行》的優(yōu)美詩歌來。
事實上,白居易在這首詩中所表達的那種對于春天或美好事物的敏銳觀察與體驗,在許多古代詩人中都是非常常見的,唯其如此,他們才能像白居易一樣,在春天剛剛來到人間時,就已經(jīng)欣喜地發(fā)現(xiàn),并為之感動不已,激起他們創(chuàng)作的欲望,寫下動人的詩篇,留給后人以豐富的美學享受。像白居易那樣,并不會因為只有幾只黃鶯在樹上啼唱,只有幾家房檐下燕子在搭窩而感到遺憾,反而會因此感覺到春天的腳步已經(jīng)越來越近,而感到欣喜異常,從而寫出“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新泥”這樣動人的詩句的例子是很多的。
前人說“樂天之詩,情致曲盡,入人肝脾,隨物賦形,所在充滿”,(王若虛《滹南詩話》)又說“樂天詩極清淺可愛,往往以眼前事為見得語,皆他人所未發(fā)”,(田雯《古歡堂集》)這首詩語言平易淺近,清新自然,用自描手法把精心選擇的鏡頭寫入詩中,形象活現(xiàn),即景寓情,從生意盎然的早春湖光,體現(xiàn)出作者游湖時的喜悅心情,是當?shù)闷鹨陨显u語的。
次北固山下
此詩寫冬末春初、作者舟泊北固山下時看到的兩岸春景。先寫青山重疊,小路蜿蜒,碧波蕩漾,小船輕疾?!俺逼絻砂堕煟L正一帆懸”描摹長江下游潮漲江闊,波濤滾滾,詩人揚帆東下的壯觀,氣概豪邁。“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為歷來傳誦的名句,描繪了晝夜和冬春交替過程中的景象和心中的喜悅,由此而引動末句的鄉(xiāng)思,以歸雁傳書表達了作者對家鄉(xiāng)的思念,春景和鄉(xiāng)思和諧交融。
這首題為《次北固山下》的五律,最早見于唐人芮挺章編選的《國秀集》。唐人殷璠選入《河岳英靈集》時題為《江南意》,但有不少異文:“南國多新意,東行伺早天。潮平兩岸失,風正數(shù)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從來觀氣象,惟向此中偏?!北疚南祿?jù)長期傳誦的《次北固山下》。
王灣是洛陽人,一生中,“嘗往來吳楚間”。“北固山”,在今江蘇鎮(zhèn)江市以北,三面臨江。上引《江南意》中首二句為“南國多新意,東行伺早天。”其“東行”,當是經(jīng)鎮(zhèn)江到江南一帶去。詩人一路行來,當舟次北固山下的時候,潮平岸闊,殘夜歸雁,觸發(fā)了心中的情思,吟成了這一千古名篇。
詩以對偶句發(fā)端,既工麗,又跳脫。“客路”,指作者要去的路?!扒嗌健秉c題中“北固山”。作者乘舟,正朝著展現(xiàn)在眼前的“綠水”前進,駛向“青山”,駛向“青山”之外遙遠的“客路”。這一聯(lián)先寫“客路”而后寫“行舟”,其人在江南、神馳故里的飄泊羈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間,與末聯(lián)的“鄉(xiāng)書”、“歸雁”,遙相照應。
次聯(lián)的“潮平兩岸闊”,“闊”,是表現(xiàn)“潮平”的結(jié)果。春潮涌漲,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與岸平了,船上人的視野也因之開闊。這一句,寫得恢弘闊大,下一句“風正一帆懸”,便愈見精彩。“懸”是端端直直地高掛著的樣子。詩人不用“風順”而用“風正”,是因為光“風順”還不足以保證“一帆懸”。風雖順,卻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順風,又是和風,帆才能夠“懸”。那個“正”字,兼包“順”與“和”的內(nèi)容。這一句寫小景已相當傳神。但還不僅如此,如王夫之所指出,這句詩的妙處,還在于它“以小景傳大景之神”(《姜齋詩話》卷上)??梢栽O想,如果在曲曲折折的小河里行船,老要轉(zhuǎn)彎子,這樣的小景是難得出現(xiàn)的。如果在三峽行船,即使風順而風和,卻依然波翻浪涌,這樣的小景也是難得出現(xiàn)的。詩句妙在通過“風正一帆懸”這一小景,把平野開闊、大江直流、波平浪靜等等的大景也表現(xiàn)出來了。
讀到第三聯(lián),就知道作者是于歲暮臘殘,連夜行舟的。潮平而無浪,風順而不猛,近看可見江水碧綠,遠望可見兩岸空闊。這顯然是一個晴明的、處處透露著春天氣息的夜晚,孤舟揚帆,緩行江上,不覺已到殘夜。這第三聯(lián),就是表現(xiàn)江上行舟,即將天亮時的情景。
這一聯(lián)歷來膾炙人口,殷璠說:“‘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詩人已來少有此句。張燕公(張說)手題政事堂,每示能文,令為楷式。”(《河岳英靈集》)明代胡應麟在《詩藪。內(nèi)編》里說,“海日”一聯(lián)“形容景物,妙絕千古”。當殘夜還未消退之時,一輪紅日已從海上升起;當舊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日生殘夜”、“春入舊年”,都表示時序的交替,而且是那樣匆匆不可待,這怎不叫身在“客路”的詩人頓生思鄉(xiāng)之情呢?這兩句煉字煉句也極見功夫。作者從煉意著眼,把“日”與“春”作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語的位置而加以強調(diào),并且用“生”字和“入”字使之擬人化,賦予它們以人的意志和情思。妙在作者無意說理,卻在描寫景物、節(jié)令之中,蘊含著一種自然的理趣。海日生于殘夜,將驅(qū)盡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現(xiàn)的“春意”,闖入舊年,將趕走嚴冬。不僅寫景逼真,敘事確切,而且表現(xiàn)出具有普遍意義的生活真理,給人以樂觀、積極、向上的藝術鼓舞力量。
海日東升,春意萌動,詩人放舟于綠水之上,繼續(xù)向青山之外的客路駛?cè)ァ_@時候,一群北歸的大雁正掠過晴空。雁兒正要經(jīng)過洛陽的??!詩人想起了“雁足傳書”的故事,還是托雁捎個信吧:雁兒啊,煩勞你們飛過洛陽的時候,替我問候一下家里人。這兩句緊承三聯(lián)而來,遙應首聯(lián),全篇籠罩著一層淡淡的鄉(xiāng)思愁緒。
這首五律雖然以第三聯(lián)馳譽當時,傳誦后世,但并不是只有兩個佳句而已;從整體看,也是相當和諧,相當優(yōu)美的
觀滄海
這首詩,從字面看,海水、山島、草木、秋風,乃至日月星漢,全是眼前景物,這樣純寫自然景物的詩歌,在我國文學史上,曹操以前似還不曾有過。它不但通篇寫景,而且獨具一格,堪稱中國山水詩的最早佳作,特別受到文學史家的厚愛。這首詩寫秋天的大海,能夠一洗悲秋的感傷情調(diào),寫得沉雄健爽,氣象壯闊,這與曹操的氣度、品格乃至美學情趣都是緊密相關的。
在這首詩中,景和情是緊密結(jié)合著的。作者通過寫滄海,抒發(fā)了他統(tǒng)一中國建功立業(yè)的抱負。但這種感情在詩中沒有直接表露,而是把它蘊藏在對景物的描寫當中,寓情于景中,句句寫景,又是句句抒情?!八巍绷潆m然是在描繪生氣勃勃的大海風光,實際上在歌頌祖國壯麗的山河,透露出作者熱愛祖國的感情。目睹祖國山河壯麗的景色,更加激起了詩人要統(tǒng)一祖國的強烈愿望。于是借助豐富的想象,來充分表達這種愿望。作者以滄海自比,通過寫大海吞吐宇宙的氣勢,來表現(xiàn)詩人自己寬廣的胸懷和豪邁的氣魄,感情奔放,卻很含蓄?!叭赵隆彼木涫菍懢暗母叱?,也是作者感情發(fā)展的高潮。宋人敖陶孫說曹詩“如幽燕老將,氣韻沉雄”。《觀滄?!愤@首詩意境開闊,氣勢雄渾,這與一個雄心勃勃的政治家和軍事家的風度是一致的,真是使人讀其詩如見其人。
建安十二年(207),曹操率領大軍征伐當時東北方的大患烏桓。這是曹操統(tǒng)一北方大業(yè)中的一次重要戰(zhàn)爭。遠征途中,他寫下了樂府歌辭《步出夏門行》(屬于《相和歌·瑟調(diào)曲》)。這一組詩包括五個部分,開頭為“艷”辭,即序詩,以下各篇分別取詩句命名,依次為《觀滄?!?、《冬十月》、《河朔寒》(亦作《土不同》)、《龜雖壽》。從音樂曲調(diào)上說,五個部分是一個整體,從歌詞內(nèi)容上看,四篇則可以獨立成篇。
《觀滄?!肥沁@年九月曹操北征烏桓勝利班師途中登臨碣石山時所作。這首四言詩借詩人登山望海所見到的自然景物,描繪了祖國河山的雄偉壯麗,既刻劃了高山大海的動人形象,更表達了詩人豪邁樂觀的進取精神,是建安時代描寫自然景物的名篇,也是我國古典寫景詩中出現(xiàn)較早的名作之一。首二句“東臨碣石,以觀滄海”,寫詩人于揮師北伐之際來到碣石山下,登高觀海。碣石山原位于今河北省樂亭縣西南(一說在今河北省昌黎縣西北),漢時還在陸上,面對著渤海,六朝時由于地質(zhì)變動,沉于海中。詩人登上碣石山,俯視大海,只見的:“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澹澹,水波動蕩狀。竦峙,島嶼高聳的樣子。詩人登高遠眺,舉目所及只見一望無垠的大海波搖浪涌,海中的島嶼高高矗立。這是多么遼闊、多么壯觀的景象!在歷史上,秦始皇、漢武帝都曾東巡至此,刻石觀海。如今詩人站在秦皇、漢武游蹤所到之處,居高臨下,望著水天相連的蒼茫大海和海中高聳的島嶼,想到中原地區(qū)已經(jīng)平定,北伐烏桓也已取得決定性勝利,北方統(tǒng)一即將實現(xiàn),心情該是何等激奮!這時,詩人的目光注視著海上的島嶼,眼前是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睒淠景俨荩L十分繁茂,一陣蕭瑟的秋風吹過,海面上涌起滾滾的波濤。盡管蕭瑟的秋風給人以悲涼蕭殺之感,但是疾風勁草,方顯其英雄本色;洪波洶涌,愈見其生命不息!這是對自然環(huán)境的真實描繪,也是詩人主觀感受的具體寫照。曹操在取得一連串的戰(zhàn)爭勝利之后,他覺得自己的雄圖偉業(yè)猶如這樹木百卉一樣,生機勃發(fā),也為這洪波涌起的大海,充滿生命的活力。以下,詩人又展開其豐富的想象,進一步描繪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蘊星漢的宏偉氣魄和博大胸懷?!叭赵轮?,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比赵碌倪\行好像出沒于大海的懷抱之中,燦爛的銀河群星好像包孕于大海的母腹之內(nèi)。請看,這就是大海的氣魄,大海的胸懷。真是太壯觀、太奇?zhèn)チ恕?
《觀滄?!芬辉娙獙懢埃渲胁o直抒胸臆的感慨之詞,但是誦讀全詩,仍能令人感到它所深深寄托的詩人的情懷。通過詩人對波濤洶涌、吞吐日月的大海的生動描繪,使我們仿佛看到了曹操奮發(fā)進取,立志統(tǒng)一國家的偉大抱負和壯闊胸襟,觸摸到了作為一個詩人、政治家、軍事家的曹操,在一種典型環(huán)境中思想感情的流動。全詩語言質(zhì)樸,想象豐富,氣勢磅礴,蒼涼悲壯,為歷代讀者所激賞。沈德潛在《古詩源》中評論此詩“有吞吐宇宙氣象”。這是很精當?shù)摹?/p>
一步三回頭下句是什么
一步三回頭,每事三思行。表達了一種依戀不舍的意思。 但從生活現(xiàn)實角度來說,似乎一步三回頭是不可能的事,突出那種依戀的情結(jié)。
后半句意思是:自己的所見所聞是很有限的,就得時時小心謹慎,事事不能莽撞,每說一句話,每辦一件事,時刻用“天外有天,人上有人”來為自己敲響警鐘,經(jīng)常話到舌邊留半句,事到眼前三思行。如此謹言慎行才能讓自己少吃虧,少上當,少犯錯誤。
比如開座談會或是研究某個事物,往往最后一個人的發(fā)言常能被人看作是很有水平和很有見地的意見。但他多是站在別人的肩膀上,汲取了別人的精髓,剔除其糟粕,對大家的意見做出了總結(jié)、篩選和歸納而得出的。
"一步三回頭"和"三步一回頭" 到底哪個是正確的說法?
"一步三回頭"和"三步一回頭" 都是漢語中使用的俗語。
"一步三回頭"和"三步一回頭"?都能表示依依不舍的狀態(tài),二者在語法角度都是沒有錯誤的,都可以單獨使用,但"一步三回頭"的說法要比“三步一回頭”更加夸張,在使用過程中可視情況使用。
擴展資料:
近義成語:依依不舍
1、成語解釋:
依依:依戀的樣子;舍:放棄。形容很留戀、十分舍不得。
2、成語典故: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盧太學詩酒傲王候》:“那盧楠直送五百余里,兩下依依不舍?!保ūR楠一直送了五百里,兩人依然不舍得分開。)
3、成語語法:
偏正式;作定語、賓語、狀語;含褒義。
白居易的古詩有哪些?
白居易的主要作品有:《長恨歌》《琵琶行》《賣炭翁》《賦得古原草送別》《錢塘湖春行》《暮江吟》《憶江南》《大林寺桃花》《同李十一醉憶元九》《直中書省》《長相思》《題岳陽樓》《觀刈麥》《宮詞》《問劉十九》《買花》《自河南經(jīng)亂關內(nèi)阻饑兄弟離散各在一處因望》等。
1、【錢塘湖春行】唐代: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譯文:繞過孤山寺以北漫步賈公亭以西,湖水初漲與岸平齊白云垂得很低。幾只早出的黃鶯爭棲向陽的暖樹,誰家新飛來的燕子忙著筑巢銜泥。野花競相開放就要讓人眼花繚亂,春草還沒有長高才剛剛沒過馬蹄。最喜愛湖東的美景令人流連忘返,楊柳成排綠蔭中穿過一條白沙堤。
2、【草 / 賦得古原草送別】唐代: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譯文:長長的原上草是多么茂盛,每年秋冬枯黃春來草色濃。長長的原上草是多么茂盛,每年秋冬枯黃春來草色濃。野草野花蔓延著淹沒古道,艷陽下草地盡頭是你征程。我又一次送走知心的好友,茂密的青草代表我的深情。
3、【大林寺桃花】唐代: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zhuǎn)入此中來。
譯文:在人間四月里百花凋零已盡,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剛剛盛開。我常為春光逝去無處尋覓而悵恨,卻不知它已經(jīng)轉(zhuǎn)到這里來。
4、【池上】唐代:白居易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
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譯文:一個小孩撐著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蓮回來。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蹤跡,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條船兒劃過的痕跡。
5、【寒食野望吟】唐代:白居易
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
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壘壘春草綠。
棠梨花映白楊樹,盡是死生別離處。
冥冥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
譯文:烏鵲啼叫發(fā)出聒噪的聲音,在昏暗的高大樹木下,是哪家在清明寒食的節(jié)日里哭泣?風吹動空曠野外中的紙錢,紙錢飛舞,陳舊的墳墓重重疊疊,上面已經(jīng)長滿了綠草。海棠花與梨花掩映著白楊樹,這都是生死離別的地方啊。亡者在昏晦的黃泉中聽不到我們的哭聲,來祭奠的人在傍晚蕭蕭的雨聲里回去了。
擴展資料:
詩文賞析
1、【錢塘湖春行】
這首詩就像一篇短小精悍的游記,從孤山、賈亭開始,到湖東、白堤止,一路上,在湖青山綠那美如天堂的景色中,詩人飽覽了鶯歌燕舞,陶醉在鳥語花香,最后,才意猶未盡地沿著白沙堤,在楊柳的綠陰底下,一步三回頭,戀戀不舍地離去了。耳畔還回響著由世間萬物共同演奏的春天的贊歌,心中便不由自主地流瀉出一首飽含著自然融合之趣的優(yōu)美詩歌來。
前人說“樂天之詩,情致曲盡,入人肝脾,隨物賦形,所在充滿”(王若虛《滹南詩話》),又說“樂天詩極深厚可愛,往往以眼前事為見得語,皆他人所未發(fā)”(田雯《古歡堂集》)。這首詩語言平易淺近,清新自然,用白描手法把精心選擇的鏡頭寫入詩中,形象活現(xiàn),即景寓情,從生意盎然的早春湖光中,體現(xiàn)出作者游湖時的喜悅心情,是當?shù)闷鹨陨显u語的。
2、【草 / 賦得古原草送別】
作者并非為寫“古原”而寫古原,同時又安排一個送別的典型環(huán)境:大地春回,芳草芊芊的古原景象如此迷人,而送別在這樣的背景上發(fā)生,該是多么令人惆悵,同時又是多么富于詩意呵。“王孫”二字借自楚辭成句,泛指行者。“王孫游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說的是看見萋萋芳草而懷思行游未歸的人。
而這里卻變其意而用之,寫的是看見萋萋芳草而增送別的愁情,似乎每一片草葉都飽含別情,那真是:“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李煜《清平樂》)。這是多么意味深長的結(jié)尾?。≡姷酱它c明“送別”,結(jié)清題意,關合全篇,“原”、“草”、“送別”打成一片,意境極渾成。
全詩措語自然流暢而又工整,雖是命題作詩,卻能融入深切的生活感受,故字字含真情,語語有余味,不但得體,而且別具一格,故能在“賦得體”中稱為絕唱。
3、【大林寺桃花】
該詩只有短短的四句,從內(nèi)容到語言都似乎沒有什么深奧、奇警的地方,只不過是把“山高地深,時節(jié)絕晚” 、“與平地聚落不同”的景物節(jié)候,做了一番紀述和描寫。但細讀之,就會發(fā)現(xiàn)這首平淡自然的小詩,卻寫得意境深邃,富于情趣。
詩的開首“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兩句,是寫詩人登山時已屆孟夏,正屬大地春歸,芳菲落盡的時候了。但不期在高山古寺之中,又遇上了意想不到的春景 —— 一片始盛的桃花。從緊跟后面的“長恨春歸無覓處”一句可以得知,詩人在登臨之前,就曾為春光的匆匆不駐而怨恨,而惱怒,而失望。因此當這始所未料的一片春景沖入眼簾時,該是使人感到多么的驚異和欣喜。
詩中第一句的“芳菲盡”,與第二句的“始盛開” ,是在對比中遙相呼應的。它們字面上是紀事寫景,實際上也是在寫感情和思緒上的跳躍 —— 由一種愁緒滿懷的嘆逝之情,突變到驚異、欣喜,以至心花怒放。而且在首句開頭,詩人著意用了“人間” 二字,這意味著這一奇遇、這一勝景,給詩人帶來一種特殊的感受,即仿佛從人間的現(xiàn)實世界,突然步入到一個什么仙境,置身于非人間的另一世界。
正是在這一感受的觸發(fā)下,詩人想象的翅膀飛騰起來了。“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zhuǎn)入此中來?!?詩人想到,自己曾因為惜春、戀春,以至怨恨春去的無情,但誰知卻是錯怪了春,原來春并未歸去,只不過像小孩子跟人捉迷藏一樣,偷偷地躲到這塊地方來罷了。
尋找王安石 胡笳十八拍 每一段詩的解釋
本曲為根據(jù)同名古詩譜寫的樂曲,歌詞最早刊于南宋朱熹的《楚詞后語》。有《大胡笳》和《小胡笳》兩種傳譜?!昂铡痹瓉硎俏覈狈缴贁?shù)民族的吹奏樂器,它音量宏大,用于軍樂以壯聲威?!逗帐伺摹匪从车闹黝}是著名的“文姬歸漢”的故事。她雖身嫁左賢王為妻,然而十分思念故鄉(xiāng)。當曹操派人接她回內(nèi)地時,她又舍不得離開兩個孩子,還鄉(xiāng)的喜悅被骨肉離別之痛所淹沒,心情非常矛盾。漢代末年,戰(zhàn)亂迭起,蔡文姬被擄到北方,并嫁于匈奴左賢王,生了兩個孩子。十二年后,曹操把她贖回故土。因此,蔡文姬作了一首長詩來描述自己的悲慘遭遇。詩中生動地表現(xiàn)了思念祖國而又不忍骨肉分離的矛盾心緒。此詩初見南宋朱熹(公元1130--1200)編楚詞后語,是繼蔡琰的悲憤詩、劉商的胡笳曲及王安石等人詩作之后,同一題材的又一詩作。唐代董庭蘭曾把它譜為琴曲。同一題材的琴曲始自唐代,其中有大胡笳和小胡笳,南唐蔡翼創(chuàng)作小胡笳十九拍,北宋琴曲出現(xiàn)別胡兒、憶胡兒,北宋的吳良輔也譜寫過王安石的胡笳詩,但直到南宋才首次看到有關琴曲胡笳十八拍的記載。現(xiàn)存曲譜最早見于清初澄鑒堂琴譜。五知齋琴譜刊載了它的蜀派曲譜,同時又刊出了吳派歌詞----即胡笳十八拍原詩。這一曲譜比較精細,又有不少旁注,最為琴家所樂用,目前演奏的就是這一版本。全曲共十八段。音樂表現(xiàn)也是根據(jù)詩意:前十段表現(xiàn)思念故土,后八段表現(xiàn)惜別稚子。中間第五、第十一段為轉(zhuǎn)折性樂段。第十二段以悲喜交集的情緒表現(xiàn)“去住兩情兮難具陳”的詩意,第十五段用高亢急促的音調(diào)表現(xiàn)詩中“節(jié)調(diào)促,氣填胸”的氣勢。由于全曲較長,除了主題對比、音色變化外,還有著調(diào)式交替與調(diào)性轉(zhuǎn)換等手法。全曲以宮調(diào)為主,羽調(diào)集中在八至十段,另在首段和十六段處相呼應。徵調(diào)則僅用在五、十一兩個轉(zhuǎn)折性樂段。詩人李欣曾作詩如下:“蔡女者造胡笳聲,一彈一十有八拍。胡人落淚向邊草,漢使斷腸嘆歸客?!痹娙巳株旁凇堵牰派饺藦椇铡分?,抓住矛盾最尖銳的場面:“南看漢月雙眼明,卻顧胡兒寸心死。”本曲成功地表達了這種復雜的心情,無疑是非常感人的。它生動感人地再現(xiàn)了原詩的意境,不僅在宋末、元初廣泛流傳,而且一直到現(xiàn)在為止,仍是很受歡迎的琴曲之一
王安石 胡笳十八拍
王安石
胡笳十八拍?一
中郎有女能傳業(yè),顏色如花命如葉。命如葉薄將奈何,一生抱恨常咨嗟。
良人持戟明光里,所慕靈妃媲簫史??辗考拍┛撫?,棄我不待白頭時。
胡笳十八拍?二
天不仁兮降亂離,嗟余去此其從誰。自胡之反持干戈,翠蕤云旓相蕩摩。
流星白羽腰間插,疊鼓遙翻瀚海波。一門骨肉散百草,安得無淚如黃河。
胡笳十八拍?三
身執(zhí)略兮入西關,關山阻修兮行路難。水頭宿兮草頭坐,在野只教心膽破。
更備雕鞍教走馬,玉骨瘦來無一把。幾回拋鞚抱鞍橋,往往驚墮馬蹄下。
胡笳十八拍?四
漢家公主出和親,御廚絡繹送八珍。明妃初嫁與胡時,一生衣服盡隨身。
眼長看地不稱意,同是天涯淪落人。我今一食日還并,短衣數(shù)挽不掩脛。
乃知貧賤別更苦,安得康強保天性。
胡笳十八拍?五
十三學得琵琶成,繡幕重重卷畫屏。一見郎來雙眼明,勸我酤酒花前傾。
齊言此夕樂未央,豈知此聲能斷腸。如今正南看北斗,言語傳情不如手。
低眉信手續(xù)續(xù)彈,彈看飛鴻勸胡酒。
胡笳十八拍?六
青天漫漫覆長路,一紙短書無寄處。月下長吟久不歸,當時還見雁南飛。
彎弓射飛無遠近,青冢路邊南雁盡。兩處音塵從此絕,唯向東西望明月。
胡笳十八拍?七
明明漢月空相識,道路只今多擁隔。去住彼此無消息,時獨看云淚橫臆。
豺狼喜怒難姑息,自倚紅顏能騎射。千言萬語無人會,漫倚文章真末策。
胡笳十八拍?八
死生難有卻回身,不忍重看舊寫真。暮去朝來顏色改,四時天氣總愁人。
東風漫漫吹桃李,盡日獨行春色里。自經(jīng)喪亂少睡眠,鶯飛燕語長悄然。
胡笳十八拍?九
柳絮已將春去遠,攀條弄芳畏晼晚。憂患眾兮歡樂鮮,一去可憐終不返。
日夕思歸不得歸,山川滿目淚沾衣。罼圭苑里西風起,嘆息人間萬事非。
胡笳十八拍?十
寒聲一夜傳刁斗,云雪埋山蒼兕吼。詩成吟詠轉(zhuǎn)凄涼,不如獨坐空搔首。
漫漫胡天叫不聞,胡人高鼻動成群。寒盡春生洛陽殿,回首何時復來見。
胡笳十八拍?十一
晚來幽獨恐傷神,唯見沙蓬水柳春。破除萬事無過酒,虜酒千杯不醉人。
含情欲說更無語,一生長恨奈何許。饑對酪肉兮不能餐,強來前帳臨歌舞。
胡笳十八拍?十二
歸來展轉(zhuǎn)到五更,起看北斗天未明。秦人筑城備胡處,擾擾唯有牛羊聲。
萬里飛蓬映天過,風吹漢地衣裳破。欲往城南望城北,三步回頭五步坐。
胡笳十八拍?十三
自斷此生休問天,生得胡兒擬棄捐。一始扶床一初坐,抱攜撫視皆可憐。
寧知遠使問名姓,引袖拭淚悲且慶。悲莫悲於生別離,悲在君家留二兒。
胡笳十八拍?十四
鞠之育之不羞恥,恩情亦各言其子。天寒日暮山谷里,腸斷非關隴頭水。
兒呼母兮啼失聲,依然離別難為情。
灑血仰頭兮訴蒼蒼,知我如此兮不如無生。
胡笳十八拍?十五
當時悔來歸又恨,洛陽宮殿焚燒盡。紛紛黎庶逐黃巾,心折此時無一寸。
慟哭秋原何處村,千家今有百家存。爭持酒食來相饋,舊事無人可共論。
胡笳十八拍?十六
此身飲罷無歸處,心懷百憂傷千慮。天翻地覆誰得知,魏公垂淚嫁文姬。
天涯憔悴身,托命於新人。念我出腹子,使我嘆恨勞精神。
新人新人聽我語,我所思兮在何所。母子分離兮意難任,死生不相知兮何處尋。
胡笳十八拍?十七
燕山雪花大如席,與兒洗面作光澤。怳然天地半夜白,閨中只是空相憶。
點注桃花舒小紅,與兒洗面作華容。欲問平安無使來,桃花依舊笑春風。
胡笳十八拍?十八
春風似舊花仍笑,人生豈得長年少。我與兒兮各一方,憔悴看成兩鬢霜。
如今豈無騕褭與驊騮,安得送我置汝傍。
胡塵暗天道路長,遂令再往之計墮眇芒。
胡笳本出自胡中,此曲哀怨何時終。笳一會兮琴一拍,此心炯炯君應識。
溫一壺老酒的詩句
1. 關于一壺老酒的詩句
關于一壺老酒的詩句 1.關于歌曲《一壺老酒的詩句
一壺老酒-陸樹銘
喝一壺老酒 讓我回回頭
回頭啊望見 媽媽的淚在流
每一次我離家走
媽媽送兒出家門口
每一回我離家走
一步三回頭
喝一壺老酒 醉上我心頭
濃郁的香味兒 再也喝不夠
每一次你千叮嚀
媽媽你拉著兒的手
每一回你萬囑咐
兒在心中留
喝上這壺老酒啊 讓我回回頭
回頭啊望見 媽媽你還招手
一年年都這樣過
一道道皺紋爬上你的頭
一輩輩就這樣走
春夏冬和秋
喝上這壺老酒啊 讓我回回頭
回頭啊望見 媽媽你還沒走
一年年都這樣過
一道道皺紋爬上你的頭
一輩輩就這樣走
春夏冬和秋
喝上這壺老酒啊 我壯志未酬
喝上這壺老酒忠孝兩難求
喝上這壺老酒那是媽媽你釀的酒
千折百回不回首啊
我大步的往前走啊
2.形容老酒的詩句
問劉十九》白居易
紅泥小火爐,綠蟻新焙酒,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金陵酒肆留別 李白
風吹柳花滿店香, 吳姬壓酒勸客賞. 金陵子弟來相送, 欲行不行各盡觴.
請君試問東流水, 別意與之誰短長?
渭城曲 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 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 西出陽關無故人.
新豐主人 儲光羲
新豐主人新酒熟, 舊客還歸舊堂宿. 滿酌香含北砌花, 盈尊色泛南軒竹.
云散天高秋月明, 東家少女解秦箏. 醉來忘卻巴陵道, 夢中疑是洛陽城.
涼州詞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 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
少年行 李白
五陵年少金市東, 銀鞍白馬度春風. 落花踏盡游何處, 笑入胡姬酒肆中.
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云 李白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fā).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fā)弄扁舟.
客中行 李白
蘭陵美酒郁金香, 玉碗盛來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 不知何處是他鄉(xiāng).
月下獨酌 李白
花間一壺酒, 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 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 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 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 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 醉后各分散.
永結(jié)無情游, 相期邈云漢.
戲問花門酒家翁 岑參
老人七十仍沽酒, 千壺百甕花門口. 道傍榆莢仍似錢, 摘來沽酒君肯否?
送李少府時在客舍作 高適
相逢旅館意多違, 暮雪初晴候燕飛. 主人酒盡君未醉. 薄暮途遙歸不歸?
贈衛(wèi)八處士 杜甫
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 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
少壯能幾時?鬢發(fā)各已蒼! 訪舊半為鬼,驚呼熱中腸.
焉知二十載,重上君子堂. 昔別君未婚,兒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執(zhí),問我來何方. 問答乃未已,兒女羅酒漿.
夜雨剪春韭,晨炊間黃粱. 主稱會面難,一舉累十觴.
十觴亦不醉,感子故意長. 明日隔山岳,世事兩茫茫.
重經(jīng)巴丘 張繼
昔年高接李膺歡, 日泛仙舟醉碧瀾. 詩句亂隨青草落, 酒腸俱逐酒庭寬.
浮生聚散云相似, 往事冥微夢一般. 今日片帆城下去, 秋風回首淚闌干.
九日與陸處士羽飲茶 皎然
九日山僧院, 東籬菊也黃, 俗人多泛酒, 誰解助茶香.
曹操 短歌行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山中對酌 李白
兩人對酌山花開,一杯一杯再一杯.我醉欲眠卿可去,明朝有意抱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一曲新詞酒一杯. 去年天氣舊亭臺.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酒逢知己千杯少
天若不愛酒,酒星不在天.
地若不愛酒,地應無酒泉.
天地既愛酒,愛酒不虧天.
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3.關于黃酒的詩句
1. 【宋】朱敦儒《鷓鴣天·竹粉吹香杏子丹》無人共酌松黃酒,時有飛仙暗往還。
2. 【宋】蘇軾《追和子由去歲試舉人洛下所寄詩五首暴雨初晴》應傾半熟鵝黃酒,照見新晴水碧天。
3. 【元】王冕《歷棗強縣》解凍燎枯槁,屏寒貰黃酒。
4. 【宋】陸游《十一月五夜風雪寒甚燃薪取暖戲作五字》力比鵝黃酒,功如狐白裘。
5. 【宋】陸游《擁爐》如傾瀲灩鵝黃酒,似擁蒙茸狐白裘。
6. 【宋】白玉蟾《胡子嬴庵中偶題》閑傾一盞中黃酒,悶掃千章內(nèi)景篇。
7. 【唐】白居易《夜聞賈常州崔湖州茶山境會想羨歡宴因寄此詩》自嘆花時北窗下,蒲黃酒對病眠人。
8. 【宋】曹勛《山居雜詩九十首》未問粥面花,地黃酒須滿。
9. 【宋】白玉蟾《快活歌二首》一盞中黃酒更甜,千篇內(nèi)景詩尤好。
10. 【唐】李白《月下獨酌》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11. 【元】張憲《井西丹房》飲余一纮中黃酒,坐聽鵑聲松上啼。
12. 【宋】曾幾《獨步小園四首》報答春工選何物,鵝兒黃酒十分傾。
13. 【宋】許悅卿《有感》一飲地黃酒,冤哉入九泉。
14. 【宋】李石《謝劉韶美送酒》更酌鵝黃酒,如浮鴨綠川。
15. 【宋】方岳《又用胡尉韻》茶桑天似鵝黃酒,楊柳花飛狐白裘。
詩人為什么會飲酒?
一方面,詩人即為藝術家,藝術是需要靈感的,酒是能使人中樞神經(jīng)興奮的飲料,故而受寵。
另外一方面,古代社會貧富不均,作為詩人,很多都是憂國憂民,道德高尚的階層,借酒消愁也是可謂了。
4.關于老酒的詩句
1、誰知止酒停云老(宋·辛棄疾·《鷓鴣天》)
2、且傾壽酒歌難老(宋·無名氏·《鷓鴣天》)
3、老沒太官糕酒分(宋·劉克莊·《賀新郎》)
4、老來怯酒(宋·沈瀛·《減字木蘭花》)
5、自恨老來憎酒(宋·黃庭堅·《好事近》)
6、時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長恨離亭滴淚春衫酒易醒梧桐昨夜西風急淡月朧明好夢頻驚何處高樓雁一聲 (宋·晏殊·《采桑子》)
7、老去可憐杯酒減(宋·吳潛·《滿江紅》)
8、難老一杯春酒美(宋·韓淲·《臨江仙》)
9、酒狂寧限老(宋·陸游·《夜坐》)
10、老饕嗜酒若鴟夷(宋·李綱·《江城子》)
11、老去不禁卮酒(宋·張綱·《好事近》)
12、生平老耽酒(唐·杜甫·《述懷》)
13、但有老盆傾濁酒(宋·陸游·《春雨》)
14、綠酒盈樽足忘老(宋·陸游·《春雨》)
15、有酒可盡醉;老夫老更窮(宋·陸游·《東齋雜書》)
16、老去逢春如病酒(宋·辛棄疾·《定風波 暮春漫興》)
17、半杯濁酒如欺老(宋·陸游·《不寐》)
18、酒肉堆中不知老(宋·李清照·《浯溪中興頌詩和張文潛》)
19、放狂泥酒都忘老(宋·陸游·《戲遣老懹》)
20、詩酒猶關老病身(宋·陸游·《溪上》)
21、故老贈余酒(魏晉·陶淵明·《連雨獨飲》)
22、老淚淋浪卮酒(宋·沈端節(jié)·《鵲橋仙》)
23、老與酒不疏(宋·陸游·《醉書》)
24、追隨歌酒老風流(宋·姜特立·《偶題》)
25、濁酒傾老瓦(宋·陸游·《秋郊有懷》)
26、酒淥初傾老眼明(宋·陸游·《病愈》)
27、愈老愈嗜酒(宋·張耒·《冬日放言二十一首》)
28、老巫半榼酒(宋·陸游·《后雜興》)
29、無歌無酒癡頑老(宋·蔣捷·《步蟾宮》)
30、老來酒盞頓成疏(宋·陸游·《幽興》)
5.關于老酒的詩句有哪些
詩句如下:
1、誰知止酒停云老(宋·辛棄疾·《鷓鴣天》)
2、且傾壽酒歌難老(宋·無名氏·《鷓鴣天》)
3、老沒太官糕酒分(宋·劉克莊·《賀新郎》)
4、老來怯酒(宋·沈瀛·《減字木蘭花》)
5、自恨老來憎酒(宋·黃庭堅·《好事近》)
6、時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長恨離亭滴淚春衫酒易醒梧桐昨夜西風急淡月朧明好夢頻驚何處高樓雁一聲 (宋·晏殊·《采桑子》)
7、老去可憐杯酒減(宋·吳潛·《滿江紅》)
8、難老一杯春酒美(宋·韓淲·《臨江仙》)
9、酒狂寧限老(宋·陸游·《夜坐》)
10、老饕嗜酒若鴟夷(宋·李綱·《江城子》)
11、老去不禁卮酒(宋·張綱·《好事近》)
12、生平老耽酒(唐·杜甫·《述懷》)
13、但有老盆傾濁酒(宋·陸游·《春雨》)
14、綠酒盈樽足忘老(宋·陸游·《春雨》)
15、有酒可盡醉;老夫老更窮(宋·陸游·《東齋雜書》)
老酒基本信息:
老酒即存放時間較長的酒的統(tǒng)稱,泛指所有經(jīng)過陳年的佳釀,包括白酒、紅酒、黃酒、葡萄酒、甜酒、威士忌、白蘭地、琴酒、伏特加等,由于啤酒保質(zhì)期過短而通常老酒的概念是5年以上屬于最佳飲用期,所以啤酒一般沒有老酒的概念。
宋代趙蕃的《懷遠父斯遠成父》中"老酒"就是陳年的酒,老酒這種文化在中國源遠流長。
中文名稱:老酒
外文名稱:Old wine
特點:性熱。味甘、苦。香氣非凡
功效:通經(jīng)絡、行血脈、溫脾胃、散濕氣
別稱:糊涂酒
白酒
白酒又名燒酒,是中國的傳統(tǒng)飲料酒。據(jù)《本草綱目》記載:"燒酒非古法也,自元時創(chuàng)始,其法用濃酒和糟入甑(指蒸鍋),蒸令氣上,用器承滴露。"由此可以得出,我國白酒的生產(chǎn)已有很長的歷史。我國的白酒以其豐富多彩的香型風格聞名于世,而其特殊的生產(chǎn)工藝在世界釀造業(yè)中更獨樹一幟。
白酒(Chinese spirits)的標準定義是:以糧谷為主要原料,以大曲、小曲或麩曲及酒母等為糖化發(fā)酵劑,經(jīng)蒸煮、糖化、發(fā)酵、蒸餾而制成的蒸餾酒。由淀粉或糖質(zhì)原料制成酒醅或發(fā)酵醪經(jīng)蒸餾而得。又稱燒酒、老白干、燒刀子等。酒質(zhì)無色(或微黃)透明,氣味芳香純正,入口綿甜爽凈,酒精含量較高,經(jīng)貯存老熟后,具有以酯類為主體的復合香味。以曲類、酒母為糖化發(fā)酵劑,利用淀粉質(zhì)(糖質(zhì))原料,經(jīng)蒸煮、糖化、發(fā)酵、蒸餾、陳釀和勾兌而釀制而成的各類酒。
白酒是中國特有的一種蒸餾酒。優(yōu)質(zhì)白酒必須有適當?shù)馁A存期。白酒的貯存期,瀘型酒至少貯存3~6個月,多在一年以上;汾型酒貯存期為一年左右,茅型酒要求貯存三年以上。酒度一般都在40度以上,但已有40度以下之低度酒。
中國各地區(qū)均有生產(chǎn),以四川、貴州、江蘇、陜西、安徽、山西等地產(chǎn)品最為著名。不同地區(qū)的名酒各有其突出的獨特風格。
中國白酒是世界著名的蒸餾酒,據(jù)考證,是以發(fā)酵酒演化而來,雖然中國早已利用酒曲及酒藥釀酒,但在蒸餾器具出現(xiàn)以前還只能釀造酒度較低的果酒或黃酒。蒸餾器具出現(xiàn)以后,用酒曲及酒藥釀出的酒再經(jīng)過蒸餾,可以得到酒度較高的蒸餾酒,即中國白酒。
陳年白酒經(jīng)過歲月的沉積脂類型氣味更加突出,開瓶即香溢四方。 醇類經(jīng)過陳釀刺激的感覺逐漸變淡,使得其入口順滑。
關于一步三回頭哪個古詩和一步一回頭的詩的介紹到此就結(jié)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版權(quán)聲明:本站發(fā)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nèi)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quán),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