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菊表達詩人怎么樣的感情(菊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李商隱菊表達詩人怎么樣的感情,以及菊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李商隱的菊花詩描寫了什么表達了他怎樣的情感?
《菊》是唐代詩人李商隱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這首詩托物言志,以菊花自況。首聯描摹菊花色調淡雅,豐韻翩翩。頷聯用陶令、羅含典烘托菊花品格。頸聯用“禁重露””怯殘陽”寫菊花深憂遲暮,暗含抱負不能施展,虛度年華之意。尾聯言志,暗含自己希望被朝廷賞識之意。這詩雖是詠菊,亦句句自況,物我交融,寫得清綺秀逸,意思醒豁。
唐文宗開成四年(839),李商隱通過吏部考試,釋褐授官,做秘書省校書郎,但他在秘書省僅僅幾月就被調到地方,擔任宏農縣尉(今河南省靈寶縣)。到任不久,又遭受一次打擊,因為他把獄中死囚改判活罪,觸犯了觀察使孫簡,被罷官,正碰上姚合代孫簡任觀察使,又要他還任。李商隱和姚合關系不錯,但他內心深處對自己屈居縣尉一事,始終不快,不甘久居,一心想入朝任職。開成五年(840),他的岳父王茂元入朝為官,他便告假攜眷到長安居住,以求汲引。此年九月四日,為謀求新的出路。他又辭去宏農縣尉。到唐武宗會昌四年(844)。在楊弁之亂過后,他又移家永樂(今山西芮城縣)。他自述此時自己“遁跡丘園”,“前耕后餉”,“渴然有農夫望歲之志”(《重祭外舅司徒公文》)。這首詩即作于此時。
《菊》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黃。
陶令籬邊色,羅含宅里香。
幾時禁重露,實是怯殘陽。
愿泛金鸚鵡,升君白玉堂。
譯文
暗淡的紫色,鮮艷的黃色。
它們既有陶淵明籬邊菊花的色彩,又有羅含宅中的香味。
菊花不怕露水的沾濕,可是害怕夕陽的來臨。
愿意留在水邊暢飲的人的鸚鵡杯中,希望來到富貴人家豐盛的酒席上。
注釋
⑴融融:光潤的樣子。冶冶:艷麗的樣子。
⑵陶令:指陶淵明,因其主彭澤縣做過縣令,故稱陶令。
⑶羅含:字君長,東晉桂陽郡耒陽(今湖南耒陽市)人。博學能文,不慕榮利,編葦作席,布衣蔬食,安然自得。官至散騎廷尉。年老辭官歸里,比及還家,階庭忽蘭菊叢生,時人以為德行之感。
⑷重露:指寒涼的秋露。
⑸殘:一作“斜”。
⑹金鸚鵡:金制的狀如鸚鵡螺的酒杯。泛:指以菊花浸酒。
⑺白玉堂:指豪華的廳堂,喻朝廷。
賞析
這是一首借物抒懷的詩。雖然詩中寫到陶淵明,但根本點則不是田園。而是借菊寄托自己渴望入朝的期望。通觀全詩,詩人狀物新奇,引典自然,銳意中有傷時,哀婉里有進取,大有孤芳自賞之意,絕無嘆老嗟卑之嫌。
詩一開頭,先描繪菊花那可愛的姿色:“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黃?!笔拙鋵懙氖亲暇眨骸鞍蛋怠闭鎸嵉貙懗鲈娙藢ψ暇盏挠^感,表明色彩并不明麗?!暗庇謱懨髌渖珳\淺也不濃艷。“暗”“淡”二字的重疊使用,便生動逼真地刻畫出紫色菊花那淡雅的風姿。次句描寫黃菊:“融融”這兩個字用得極為精妙。用心理學或語言學的術語說,這是“通感”或曰“感覺挪移”。在日常生活的經驗里視覺、聽覺、角覺、嗅覺、味覺往往可以彼此打通與交融,眼、耳、鼻、舌、身,各感官領域可以不分界限。因此顏色如有溫度,詩人在視覺里獲得了觸覺的感受??吹侥墙瘘S色的菊花便有了一種溫暖的感受。由此可見詩人體物之精微?!耙币薄睜钇涿髌G柔美之態。那黃菊金色的花蕊,經過露洗霜染,清新鮮美,用“冶冶”來形容是再恰當不過了。詩人著墨不多,只“融融冶冶”四個與便極盡黃菊之態,不愧為大手筆。
第三句詩則把菊花顏色的描寫引申了一步,稱之為“陶令籬邊色”,把眼前菊花的地位抬高了。陶淵明于百花之中最愛菊花,正是他首先把菊花的地位抬高了,他在《飲酒》一詩中有“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名句,千百年來膾炙人口。而李商隱在此處稱他所見之菊有“陶令籬邊色”,意即同陶淵明東籬下的菊花一樣美,足見他對菊花的愛賞程度。后句描寫菊花之香,也以典故出之,稱之為“羅含宅里香”。詩人此處說他所見之菊有羅含宅中菊花一樣的芳香,這便更加抬高了它的地位。李商隱此處引出陶令菊和羅含宅里菊主旨不在菊花本身,有以這兩個人自況的一面:陶淵明不肯為五斗米折腰于鄉里小兒,遂辭官歸隱,閑雅悠然地“采菊東籬下”,羅含致仕卻還歸本鄉,甘居茅屋,托身有所。而李商隱此時辭去了弘農縣尉,居于家中,流連山水,形式上與兩人是有些相似。不過李商隱此時這點“隱”氣來得很勉強,他骨子里渴望的不是充滿菊香的籬下或宅里,而是朝廷,夢寐以求的是入朝為官,這從后面四句詩中完全可以看得出來。
五、六兩句:“幾時禁重露,實是怯殘陽?!泵骼锢^續寫菊,暗里則有所寄托。前句寫出秋菊傲霜的品格:秋菊開在寒秋,“蕊寒香冷蝶難來”(黃巢《題菊花》),不過正是這風霜高潔之時,才顯示出它的獨特品格。后一句詩人借菊寫出自己內心的隱憂,“怯殘陽”即害怕夕陽西下,黑天到來,此處別有寄托。李商隱雖屢遭挫折,仕途失意,但這并不能使詩人徹底失望。但是他實在擔心時不我與,光陰迅速。多少有些遲暮之感。同屈原“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離騷》)幾句詩所表達音的惜時思想十分近似,同樣是擔心自己的抱負不能施展,虛度了年華。
末尾兩句,詩人借菊花委婉地表達出來了:“愿泛金鸚鵡,升君白玉堂?!薄稁X表錄異》一書中寫道:“鸚鵡螺,旋尖處屈而朱,如鸚鵡嘴,故以此名。殼上青綠斑文,大者可受二升,殼內光瑩如云母,裝為酒杯,奇而可玩。“白玉堂”一語出自《相逢行》“黃金為君門,白玉為君堂”兩句中的后一句。這兩句詩字面上把菊花人格化,表明它希望被浸在金杯之中,被送到白玉堂上為貴人所用,而實際上表現的是詩人期望入朝做官的心緒。
這首詩的突出特點是物我交融。除開頭兩句外,其余句句寫菊,又句句是寫自己,是托物言志的杰作。寫物而不離人。物與己交融在一起。物又不粘在己上,處處關己。寫己又不脫于物,處處以物出之。如三、四兩句寫菊花之色與香,關涉自己罷官之事。五、六句寫菊不畏霜露而怯日暮,關涉自己的遲暮之感。七、八句寫菊花的愿望關涉自己期望入彰之情。其次,此詩在用典上也有獨到之處:自然而然,毫無切削之跡,晦澀之感。如三、四兩句用陶淵明與羅含的典故,如同己出,與自己的詩境水乳交融,渾然一體。實在是其他人難以企及的。
菊花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么樣的感情
元稹
秋絲繞舍似陶家,
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
此花開盡更無花。
菊花,不象牡丹那樣富麗,也沒有蘭花那樣名貴,但作為傲霜之花,它一直受人偏愛。有人贊美它堅強的品格,有人欣賞它高潔的氣質,而元稹的這首詠菊詩,則別出新意地道出了他愛菊的原因。
詠菊,一般要說說菊花的可愛。但詩人既沒列舉“金鉤掛月”之類的形容詞,也未描繪爭芳斗艷的景象。而是用了一個比喻──“秋絲繞舍似陶家”。一叢叢菊花圍繞著房屋開放,好似閥發脆菏詒孤錯酞氮喀到了陶淵明的家。秋叢,即叢叢的秋菊。東晉陶淵明最愛菊,家中遍植菊花。“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飲酒》),是他的名句。這里將植菊的地方比作“陶家”,秋菊滿院盛開的景象便不難想象。如此美好的菊景怎能不令人陶醉?故詩人“遍繞籬邊日漸斜”,完全被眼前的菊花所吸引,專心致志地繞籬觀賞,以至于太陽西斜都不知道。“遍繞”、“日斜”,把詩人賞菊入迷,留連忘返的情景真切地表現出來,渲染了愛菊的氣氛。
詩人為什么如此著迷地偏愛菊花呢?三、四兩句說明喜愛菊花的原因:“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菊花在百花之中是最后凋謝的,一旦菊花謝盡,便無花景可賞,人們愛花之情自然都集中到菊花上來。因此,作為后凋者,它得天獨厚地受人珍愛。詩人從菊花在四季中謝得最晚這一自然現象,引出深微的道理,回答了愛菊的原因,表達了詩人特殊的愛菊之情。這其中當然也含有對菊花歷盡風霜而后凋的堅貞品格的贊美。
這首詩從詠菊這一平常的題材,發掘出不平常的詩意,給人以新的啟發,顯得新穎自然,不落俗套。在寫作上,筆法也很巧妙。前兩句寫賞菊的實景,渲染愛菊的氣氛作為鋪墊;第三句是過渡,筆鋒一頓,迭宕有致,最后吟出生花妙句,進一步開拓美的境界,增強了這首小詩的藝術感染力。
《菊花》表達的思想感情是什么
1、本文表達了作者對菊花歷盡風霜而后凋的堅貞品格的贊美之情。同時也流露出作者對菊花的喜愛之情。
2、原文
菊花
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注釋:
⑴秋叢:指叢叢秋菊。
⑵舍(shè):居住的房子。
⑶陶家:陶淵明的家。陶,指東晉詩人陶淵明。
⑷遍繞:環繞一遍。
⑸籬(lí):籬笆。
⑹日漸斜(xiá):太陽漸漸落山。斜,傾斜。因古詩需與上一句押韻,所以應讀xiá。
3、簡析
元稹的詩辭淺意哀,仿佛孤鳳悲吟,極為扣人心扉,動人肺腑。這首《菊花》詩寫了詩人觀賞自家種植的菊花和自己偏愛菊花的原因。作者沒有正面描繪菊花的姿態和精神,而是用流暢明白的語言,對菊花獨自開放于百花凋謝之后的可貴進行了贊美。表達了詩人對堅貞、高潔品格的追求,無疑是詩人一種人格的寫照。
李商隱的《菊》這首詩托物言志,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情感?
前六句借助對梅花的描繪,表達了詩人才德俱佳卻不為世用的苦悶以及對時光流逝的感慨;最后兩句以具自喻,表達了詩人渴望得到重用的心情。
菊
唐·李商隱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黃。
陶令籬邊色,羅含宅里香。
幾時禁重露,實是怯殘陽。
愿泛金鸚鵡,升君白玉堂。
解釋:
暗淡的紫色,鮮艷的黃色。它們既有陶淵明籬邊菊花的色彩,又有羅含宅中的香味。菊花不怕露水的沾濕,可是害怕夕陽的來臨。愿意留在水邊暢飲的人的鸚鵡杯中,希望來到富貴人家豐盛的酒席上。
賞析:
瑟瑟秋風吹謝了百花,此時孤芳自賞的只有秋菊。正因其孤傲高潔,所以才深得陶淵明等名公雅士的喜愛。詩人用平實無華的語言,描繪出了菊花的可人姿態。
淡紫的花心、嫩黃的花瓣,鮮明而和諧的色彩對比,活化出菊花的佳色神韻。詩人又將菊花的色、香與陶潛、羅含等有德行的高人聯系起來,賦予了菊花高貴的品格。而后,又借菊花抒發人生的感慨及不為世用的苦悶。
李商隱菊全詩主要運用什么表現手法表達詩人怎樣的感情
《菊花》全詩運用象征的手法,托物言志,借物抒懷,表達了作者郁悶不快,希望入仕為官的感情的愿望。
菊 李商隱 作者抒發了怎樣的志向?
本詩托物言志,借助對菊花的描繪,表達了詩人才德具佳卻不為世用的苦悶以及對時光流逝的感慨,詩人以菊自喻,表達了詩人渴望得到重用的心情。
好了,文章到此結束,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