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是的故鄉是哪里 曹丕定都于哪里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曹丕是的故鄉是哪里,以及曹丕定都于哪里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曹丕是哪個朝代
曹丕是所處朝代是漢朝末期。
簡介:魏文帝曹丕,字子桓,出生于187年,逝世于226年6月29日,是豫州沛國譙縣人,今安徽省亳州市。曹丕是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態早派、文學家。曹丕從小文武雙全,博覽群書。公元217年,曹丕擊敗了其弟曹植,被立為魏王世子。建安二十五年,曹丕登基,結束了漢朝四百多年的統治,建立了魏國。公元226年,曹丕病逝于睜睜洛陽,謚號文帝,廟號高祖,葬于首陽陵帆賀。曹丕在詩、賦、文學皆有成就,尤其擅長于五言詩,與曹操和曹植,并稱“建安三曹”。
曹操\曹丕\曹植的個人簡介
曹操
又名: 孟德(字) 阿瞞(小名)
性別: 男
朝代: 漢朝
生卒年: 155—220
國別: 中國
籍貫: 沛國譙(今安徽亳縣)
類別: 軍事家 政治家 詩人
主題詞或關鍵詞: 軍事家 政治家 漢朝 詩人
欄目關鍵詞: 百家姓
即魏武帝。三國時政治家、軍事家,詩人。字孟德,小名阿瞞,一名吉利。
曹操少時就聰明機警,有權術,喜讀書,尤喜讀兵書。但任俠放蕩,游獵無度,不為世人所稱道。惟橋玄、何頤、許邵等人看重他的才能,許邵稱他 為"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曹操20歲時舉孝廉,除洛陽北部尉。任內厲行法治,為了整治城四門的秩序,在城門左右各懸掛10多根五色木棒,違令者不論貴賤,均以木棒懲治。漢靈帝劉宏寵信宦官蹇碩,蹇碩叔父有恃無恐,犯禁夜行,也被曹操棒殺。曹操于是名動洛陽,得遷頓丘(今河南??h西)縣令。
公元184年斗兆黃巾起義爆發后,曹操初為騎都尉,參加鎮壓潁川波才所部黃巾軍,旋以軍功遷濟南相。時宦官禍亂朝政,貴戚橫行恣虐,曹操一再上書,但不合上意。后以避宦官、外戚之禍亂,拒就東郡太守職,托病閑居鄉里。
公元189年,曹操出任典軍校尉,與大將軍何進、中軍校尉袁紹密謀誅殺宦官,其事敗露,何進被宦官張讓、段硅殺害,并州牧董卓乘機率兵進駐京師洛陽,總攬朝政。董卓為人殘暴,殺人無度,貪得無厭,縱兵搶劫,又圖謀篡逆,朝野上下無不切齒痛恨。這年12月,曹操首倡討伐董卓,與袁紹等起兵進擊洛陽。次年兵敗后率本部脫離袁紹,自后轉戰于濮陽、武陽、頓丘、睦固等地。公元192年,取兗州,敗青州黃巾軍,得降卒 30萬,從中選拔精銳,編為"青州兵",開始形成一股較為有力的割據勢力。
曹操為穩固兗州,繼而統一北方,制定"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以畜軍資"兩大方針。公元196年,漢獻帝劉協從長安逃至洛陽,曹操擊敗豫州黃巾軍,得汝南、潁川兩郡,親自率兵迎漢獻帝到潁川郡之許昌,自此以漢獻帝名義發號施令,掌握了政治上的主動權,使強大的袁紹及其他割據勢力都處于被動地位。同年,設置田官,招募流民到許昌屯田,恢復農業生產,所據兗、豫兩州各郡都屯田積谷。曹操又竭力招攬人才,三次發布"惟才是舉"的命令,強調只要有"治國用兵之術"者,無論門第高低,均可重用。
公元197年,曹操先用朝廷命令使鐘繇到關中,穩定韓遂、馬騰等十多支大小割據勢力,然后親率大軍進擊徐州、壽春,擊敗自稱皇帝的袁術,迫使袁術渡淮南逃。次年,擒殺驍勇善戰的呂布,取得了徐州。公元200年,曹操以劣勢兵力在官渡(今河南中牟東北)抗拒地廣兵強的袁紹,乘袁紹恃強輕敵,內部不和之機,兩次輕騎偷襲袁軍后方,焚燒其糧車和糧屯,后又全線出擊,殲滅了袁紹的主力。官渡之戰的勝利,奠定了曹操統一北方的基礎。此后,曹操連年用兵,終于公元205年全殲袁紹,得其冀、青、幽、并四州。至公元208年,黃河流域基本被曹操統一。
這年秋季,曹操率10多萬大軍南征,先取荊州,迫荊州牧劉表(8月病死)子劉琮歸附。旋與孫權、劉備聯軍隔長江對峙。后因北軍遠道奔襲,不服水土,不習水戰,疾疫流行,在赤壁被孫劉聯軍擊敗,倉皇逃回北方。
赤壁之戰從根本上打破了曹操統一中國的意圖。戰后孫權在江東的地位更為鞏固,劉備也取得了荊州的大部分地方,后又取得益州,形成了曹、孫、劉三方鼎峙的局面。曹操因劉備、孫權的壓力,伍謹曾于公元210年發布文告《讓縣自明本志令》,以極懇切之語,稱其沒有"不遜之志"(滅漢稱帝之心)。但又于公元213年和公元216年使部屬推尊他為魏公和魏王,在鄴(今河北臨漳)建立都城,設置百官,使重要漢宮轉做魏官。
他于公元196年制定的"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以畜軍資"的方針,使他始終握有政治上的主動權、比較穩定的戰爭基地和持久的戰力,為北方各大小割據者所望塵莫及。按照這個方針,他重視恢復與發展農業生產,廢除兩漢租賦制度(東漢后期,三十稅一竟減百分稅一,等于免地主的田租),改為每畝納田租四升,每戶出絹二匹,綿二斤,無額外租賦。嚴禁豪強兼并,并禁止豪強逼迫下戶貧弱代出租賦。特別是口賦錢、算賦錢的廢除,減少了商賈壓榨農民的機會,有益于農桑的發展。又推行屯田制,招募無地或無畜力的農民,由各級典農官統籌耕種官田,既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貧農和流民的饑餓狀況,又開辟了一定的軍用糧源。曹操為保障農業生產,在行軍作戰時亦嚴禁損壞農田,并身體力行,曾因所乘之馬踏人麥田而割發置地。其次,是注意招攬和使用人才腔銷基,三次發布"惟才是舉"的命令,變通東漢的舉孝廉制,錄用"不仁不孝而有治國用兵之術"的微賤人做官,甚至擇婿也以才學為重,將女嫁給一目失明但才華出眾的寒士丁儀。
曹操具有杰出的軍事才能和文學才華。通曉兵法,著有《孫子略解》、《兵書接要》等書。他的詩繼承漢樂府民歌反映現實的優良傳統,《蒿里行》、《觀滄?!返绕惆l自己的政治抱負,并反映漢末人民的苦難生活,氣魄雄偉,慷慨悲涼。散文也寫得質樸簡約,清朗整潔。著作有《魏武帝集》,已佚,有明人輯本。今有整理排印本《曹操集》。 以曹操、曹丕、曹植父子為代表的一批文人,被稱為建安學派。
曹操還是一位具有無神論傾向的思想家。在《孫子注》一書中,他肯定"天"是自然現象,是沒有意志的,提出了"禁妖祥之言,去疑惑之計"的無神論觀點。他公開表明"不信天命之事",強調事在人為。他說:"天地間,人為貴。"曹操否定鬼神迷信。
當他任海里南相時,看到當地宣揚迷信,敬神驅鬼盛行,勞民傷財,他搗毀祠廟600多座,并下令不準去祠廟祭祀。曹操對世俗迷信活動,也嚴加禁止。當時太原等地為奉祀春秋時代的"賢人"介子推,在冬至后105天不生火,吃冷食。他認為這有害人的健康,便下令廢除。
公元220年正月,曹操病重,密令親信設置72座假墳,以防葬后真墳被盜;又令后宮姬妾勤習女工,以賣鞋自給。同月死于洛陽。2月葬于鄴地高陵(今河北臨漳縣一帶)。謚曰武王。
曹丕(187~226年),字子桓,譙(今安徽亳縣)人,(220~226)在位。
操次子。操死,襲魏王,行九品中正制。建安延康元年(220年)篡漢稱帝,是為文帝。國號魏,改元黃初,定都洛陽。愛好文學,有《魏文帝集》。
(187~226) 三國時期魏國君主、文學家。字子桓。沛國譙縣(今安徽亳縣)人。魏武帝曹操次子。東漢建安十六年(211),為五官中郎將、副丞相。二十二年,立為太子。延康元年(220),曹操死,繼位為丞相、魏王。當年十月,迫漢帝禪位,自立為帝,國號魏,改元黃初,將都城由許昌遷至洛陽。在位七年。曹丕堅持大權獨攬,設立中書省,其官員改由士人充任,與西漢用宦者充任中書不同。原由尚書郎擔任的詔令文書起草之責轉由中書省官員擔任,機要之權漸移于中書省。在他統治之初,三公希預朝政。廢除東漢以來災異歸過三公的舊習。鑒于東漢母后干政和外戚之禍,定令婦人不得預政,群臣不得奏事太后,后族之家不得當輔政之任。控制藩王極嚴,子弟皆“不聞邦國之政”;所封王國,土地荒瘠,人口寡少,軍事力量極弱,并專設官吏對他們進行監督,目的是防帝位爭奪。為防統治秩序混亂,下詔敢有沿襲東漢舊習,子弟為父兄私復仇者,皆族誅;還規定除謀反大逆之外,敢行誣告,“以其罪罪之”。他又建立并推行九品中正制,力圖把用人權從大族名士手中收歸朝廷。通過這一系列措施,進一步鞏固了魏國統治。他曾三次親自統軍伐吳,因條件不成熟,皆無功而還。
曹丕愛好文學,并有相當的成就。寫下《燕歌行》等中國較早的優秀七言詩。所著《典論·論文》,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曹丕出生的那一天,十三只大雁盤旋鳴叫于曹家大院上空。隆冬時節有此吉兆,曹操甚喜。生于軍旅之間的曹丕,自幼嫻習弓馬,史漢諸子百家也多有閱覽。曹操因此把他與其弟曹植看作是最有出息的兒子。
這年春天,回藥都祭祖的曹操就是帶著曹丕和曹植而來的。
藥都的春天別有風致,清綠的渦水象溫柔的處子靜靜地躺在河床上,風兒吹起,她才和著兩岸泡桐樹上紫白相間的喇叭花香、四處怒放的芍藥花香,涓涓流淌。在藥都城南郊的祖塋祭掃之后,便策馬向北,沿渦河游觀。曹操詩性大發,令曹丕和曹植每人寫一首臨渦之賦。
一會兒,曹丕來到曹植面前,索看其賦。只掃一眼,便驚訝道:“怎么不謀而同!”曹植大驚。曹丕便說,“我拿給你看?!辈灰粫?,便從侍從手中拿來。曹植一見,“蔭高樹兮臨曲渦,微風起兮水增波;魚頡頏兮鳥逶迤,雌雄鳴兮聲相和;萍藻生兮散荊柯,春水繁兮發丹華——”,墨跡尤濕,豁然而言,“既是一樣,我的就不呈父親了?!庇谑牵茇P鞭打馬,追到向東而去的曹操。曹操一看,眉飛色舞,“果不辱曹氏門第!”
其實,曹丕也是絕頂聰明的。建安七年,曹操與袁紹相持官渡之后,曹操駐軍家鄉藥都城募兵儲勢。但此時的曹氏,可謂兵少將寡,難以威懾袁紹。曹丕便對其父曹操說,“實則虛,虛則實??闪畛侵旭v軍以城中心為起點,從城下把東西南北四門挖通?!辈懿匍_始不解。但他相信曹丕,就令其督挖。延時一年又三月,縱橫交錯相通,隱攻息屯自如的隱兵道挖就。曹丕就把數量不多的士兵,從暗道悄悄地送出城外,再從城外進入隱兵道開進城內,反覆如是,迷惑世人,出奇而勝。自此,曹操神兵百萬之說遍傳天下,所遇敵手無不未戰先怯。
曹丕一生,對故鄉藥都甚是留連。多次借出兵回朝之際而停。曾從藥都出水師東征孫權,在鄉之間于他的故宅前大饗門軍及藥都父老。現仍有“大饗元碑”為證。
黃初六年五月曹丕再次回藥都,從渦河乘船東征,八月返師又經藥都。此時的曹丕雖為皇帝,但依然詩不離口。這年深秋,他獨自夜訪藥都鄉閭。見一婦女獨對孤月,自守空房,思念從軍在外的丈夫。曹丕接住農婦遞來的蒲團,坐了下來。聽著聽著,不覺淚下濕衣。與農婦分別后的曹丕,行走在月光斑駁的鄉路上,口吟《燕歌行》: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漢西流夜未央;牽牛織女遙相望……到了住處,仍吟詠不止。這一年,從秋到冬,他每每生出農女們思夫懷人的感傷,有時竟深夜獨自流淚以至天亮。
第二年正月,他決定離藥都去許昌,脫去一秋一冬的傷感。然而,啟程的前一天,忽報許昌城南門無故自崩。曹丕便長嘆一聲,“天下征伐苦矣,以至農女城門!”
當年五月,史書便記下了,“黃初七年五月,文帝駕崩,簡葬于首陽陵?!?/p>
曹植(192~232年),字子建,曹操第四子,曹丕之弟,生前曾封陳王,死后謚曰“思”,故稱之為陳思王。他是建安時期最杰出、最有代表性,對后代影響最大的一位文學家,是當時文壇的主要領袖之一。曹植天資聰穎,文思敏捷,才華出眾,“年十余歲,誦《詩》、《論》及辭賦數十萬言,善屬文”,曹操曾一度想立他為太子。但植行為放蕩,不拘小節,每為工于心計的曹丕算計,漸漸失寵于曹操。曹操死后,曹丕、曹睿相繼為帝,曹植倍受猜忌和迫害。由于長期遭受迫害,精神上受到沉重壓抑和打擊,終于郁悶而死,時年41歲。
曹植是建安時代藝術成就最高的作家。他的作品數量最多,形式繁富。現存詩歌90余篇,賦45篇,還有章、表、書、論、頌、碑、贊、銘等各種文體的著述。曹植在文學上成就最高的是詩歌,他的創作以曹丕稱帝為界,分為前后兩個時期。前期除了一些描寫華貴生活之外,有些詩描寫了當時戰后的殘敗景象,也有些詩抒發了他建功立業的抱負。他在著名的《白馬篇》中寫道:“棄身鋒刃端,性命安可懷?”,“捐軀赴國難,視死忽為歸”。后期由于理想得不到實現,內心充滿悲憤和痛苦,詩歌中也流露出悲忿不滿的情感。特別是《贈白馬王彪》一詩以激憤的語言,控訴了曹丕對他的迫害,傾訴了極端苦悶和絕望的心情,成為文學史上一篇有名的長篇抒情詩。曹植的詩重視錘煉詩歌語言,講究藝術形式,其作品工整對仗,辭藻華麗,鐘嶸說他的詩“骨氣奇高,詞采華茂”。曹植一生寫了很多賦,其中最著名的當為《洛神賦》。這篇賦寫作者經過洛水時與洛水女神產生了愛慕之情,但終因神人相隔,不能結合,最后悵然而別。這篇賦想象豐富,描寫細膩,辭采華麗,情意纏綿,具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和很高的美學價值,是千百年來膾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求三國所有名人的家鄉何在
三國名將錄毛批《三國》有三國24位名將的排名:一呂二趙三典韋(呂布、趙云、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關羽、馬超、張飛),黃許孫太兩夏侯(黃忠、許儲、孫策、太史慈、夏侯敦、夏侯淵),二張徐龐甘周魏(張遼、張頜、徐晃、龐德、甘寧、周泰、魏延),神槍張銹與文顏(張銹、文丑、顏良),雖勇無奈命太悲。三國二十四名將,打末鄧艾與姜維。劉備 生卒:161-223(63歲) [幽州]涿郡涿縣 容貌 身長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顧自見其耳。官至蜀帝 謚曰昭烈關羽 字:云長 生卒:162-219 (58) 籍貫 [并州]河東解縣 [今山西運城]張飛 字:翼德仿族 生卒:166-221 (55) 籍貫 [幽州]涿郡涿縣 [今河北涿州]趙云 字:子龍 生卒:168-229(62歲) 籍貫 [冀州]常山真定 [今河北正定好漏]諸葛亮 字:孔明 生卒:181-234(54歲) 籍貫 [徐州]瑯邪陽都 容貌 身長八尺,容貌甚偉,時人異焉。 官至 丞相 領司隸校尉益州牧 錄尚書事謚曰:忠武侯陸遜 183-張昭 170 內政人才梁習 一面之全才他的并州號稱無人能敗黃忠 字:漢升 148-220(73歲) 籍貫 [荊州]南陽 [今河南南陽] 容貌 暫無相關記載 官至 后將軍謚曰剛侯馬超 字:孟起 生卒:176-222(47歲) 籍貫 [司州]扶風茂陵 官至 驃騎將軍犛鄉侯 謚曰威侯姜維 字:伯約 生卒:202-264(63歲) 籍貫 [涼州]天水冀縣 容貌 儒雅英俊 官至 涼州刺史 大將軍魏延 字:文長 生卒:?-234 籍貫 [荊州]義陽郡 [今河南桐柏]容貌 暫無相關記載 官至 前軍師 征西大將軍 南鄭侯馬謖 字:幼常 生卒:190-228(39歲) 籍貫 [荊州]襄陽宜城 官至 越希太守曹操 字:孟德 生卒:155-220(66歲) 籍貫 [兗州]沛國譙縣 [今安徽亳州] 官至 魏王丞相 謚曰武曹彰 字:子文 生卒:?-223 籍貫 [豫州]沛國譙縣 [今安徽亳州] 容貌 須黃 官至 任城王謚曰威司馬懿 字:仲達 生卒:179-251(73歲) 籍貫 [司州]河內溫縣 [今河南溫縣] 容貌 狼顧鷹視 官至 太傅謚曰文宣張遼 字:文遠 生卒:169-222(54歲) 籍貫 [并州]雁門馬邑 官至 前將軍晉陽侯 謚曰剛 備襪弊 夏侯敦 字:元讓 生卒:157-220(64歲) 籍貫 [豫州]沛國譙縣 容貌 左眼中箭失明 官至 大將軍 謚曰忠郭嘉 字:奉孝 生卒:170-207(38歲) 籍貫 [豫州]穎川陽翟 [今河南禹州]典韋 字:未知生卒 生卒:?-197 籍貫 [豫州]陳留己吾 [今河南河睢] 容貌 形貌魁梧 官至 武猛校尉龐德 字:令明 生卒:?-219 籍貫 [雍州]南安狟道 官至 立義將軍 關門亭侯 謚曰壯徐庶 字:元直 生卒:?-?籍貫 [豫州]潁川郡 [今河南許昌一帶] 容貌 暫無相關記載 官至 右中郎將 御史中丞張郃 字:俊乂 生卒:167-231(65歲)鄧艾 字:士載 生卒:197-263(67歲)籍貫 [荊州]義陽棘陽 [今河南信陽] 容貌 暫無相關記載 官至 太尉夏侯淵 字:妙才 生卒:?-219 籍貫 [豫州]沛國譙縣 [今安徽亳州] 容貌 暫無相關記載 官至 征西將軍 謚曰愍賈詡 字:文和 生卒:147-223(77歲)荀彧 字:文若 生卒:163-212(50歲) 籍貫 [豫州]潁川潁陰 [今河南許昌]孫權 字:仲謀 生卒:181-252(72歲) 籍貫 [揚州]吳郡富春 [今浙江富陽]龐統 字:士元 籍貫 [荊州]襄陽 [今湖北襄樊] 容貌 暫無相關記載 官至 軍師中郎將 謚曰靖陸遜 字:伯言 生卒:183-245(63歲) [揚州]吳郡吳縣 [今江蘇蘇州] 容貌 面如美玉周瑜 字:公瑾 生卒:175-210(36歲)[揚州]廬江舒城 [今安徽舒城] 容貌 有姿貌 官至 領南郡太守行偏將軍太史慈 字:子義 生卒:166-206(41歲)籍貫 [青州]東萊黃縣 [今山東龍口] 容貌 身長七尺七寸,美須髯 官至 建昌都尉甘寧 字:興霸 生卒:163-? 籍貫 [益州]巴郡臨江 [今重慶忠縣]孫堅 字:文臺 生卒:154-191(38歲) 籍貫 [揚州]吳郡富春 [今浙江富陽]魯肅 字:子敬 172-217(46歲)[徐州]臨淮東城 [今安徽定遠] 容貌 體貌魁奇 官至 橫江將軍張昭 字:子布 156-236(81歲) [徐州]彭城郡 [今江蘇徐州] 容貌 矜嚴,有威風 官至 輔吳將軍董卓 字:仲穎 生卒:?-192 籍貫 [涼州]隴西臨洮 [今甘肅臨洮]呂布 字:奉先 生卒:?-198 籍貫 [并州]五原郡九原 [今內蒙古包頭]顏良 字:未知生卒:?-200文丑 字:未知 生卒:?-200華雄 字:未知 生卒:?-191劉巴 字:子初 170 謀 運籌強趙儼 175 謀 強于組織\諧調將領之間的關系田豫 176 如徐庶廖立 字:公淵 181 強于謀略 只比孔明略差,信息處理強李嚴 180 進攻不足 防守無敵 為一地之長可以,但處事不太行嚴顏張任張繡 北地槍王
曹丕墓在哪里 曹丕墓地址
曹丕墓在哪里 曹丕墓地址
曹丕墓位于河南省洛陽市首陽山
文帝首陽陵位于偃師市西北十五里的首陽山南的'臺地上。
魏文帝,曹操之二子曹丕,字子桓,統一三國,滅漢建立曹魏。
公元220年,魏文帝曹丕定都洛陽,265年,西晉代魏,仍以洛陽為國都。曹魏、西晉陵區,位于東漢陵區以東,漢魏故城的東北方,邙山東段首陽山南北兩側。據文獻記載,曹文帝首陽陵、西晉宣帝高原陵、景帝峻平陵、文帝崇陽陵、武帝峻陽陵、惠帝太陽陵分布在這里。1982年,中國社科院考古所發現了位于偃師市南蔡莊北的晉武帝峻陽陵和位于后杜樓西北的文帝崇陽陵,并對兩處帝陵陵園遺址進行了鉆探和發掘。目前其余帝陵的準確方位還沒找到。
曹丕簡介
中文名:曹丕
別名:子桓
出生地:譙縣(今安徽亳州)
性別:男
民族:漢族
國籍:三國曹魏
出生年月:公元187年
去世年月:公元226年
職業:皇帝文學家評論家
代表作品:《典論·論文》《典論》《燕歌行》
國 籍:曹魏
出生日期:187年冬(丁卯年)
主要成就:代漢稱帝,建立曹魏
謚 號:文皇帝
廟 號:嫌吵頃高祖、世祖
年 號:黃初
在位時間:220年12月10日—226年6月29日
陵 墓:首陽陵
歷史年表
建安十五年(公元二一零年)
曹丕被司徒趙溫舉薦,曹操認為趙溫舉薦他的兒子,并不是因為他真實的才能,因此使侍中守光祿勛郗慮持節奉策免去趙溫官職。
建安十六年(公元二一一年)
為五官中郎將、副丞相。
建安二十二年(公元二一七年)
立為世子。
建安二十五年(公元二二零年)
曹操去世,庚午,漢獻帝禪位,改元黃初,大赦。蜀將孟達率眾降。武都氐王楊仆率種人內附,居漢陽郡。
黃初元年(公元二二零年)
十一月癸酉,以河內之山陽邑萬戶奉漢帝為山陽公。
黃初二年(公元二二一年)
春三月,加封遼東太守公孫恭為車騎將軍。夏四月,以車騎將軍曹仁為大將軍。五月,鄭甘復叛,遣曹仁討斬之。丁卯,夫人甄氏卒。秋八月,孫權遣使奉章,并遣于禁等還。
黃初三年(公元二二二年)
三月乙丑,立齊公叡為平原王,帝弟鄢陵公彰等十一人皆為王。夏四月戊申,立鄄城侯植為鄄城王。閏月,孫權破劉備于夷陵。當初曹丕聽說劉備率軍東下,與孫權交戰,
柵連營七百馀里,謂群臣曰:“備不曉兵,豈有七百里營可以拒敵者乎!‘苞原隰險阻而為軍者為敵所禽’,此兵忌也。孫權上事今至矣?!焙笃呷?,破備書到。八月,蜀
將黃權率眾降。冬十月,孫權復叛。曹丕自許昌南征,諸軍兵并進,孫權臨江拒守。
黃初四年(公元二二碰皮三年)
丁未,大司馬曹仁薨。六月甲戌,任城王彰薨于京都。甲申,太尉賈詡薨。
黃初五年(公元二二四年)
夏四月,立太學,制五經課試之法,置春秋谷梁博士。
黃初六年(公元二二五年)
冬十月,行幸廣陵故城,臨江觀兵,戎卒十馀萬,旌旗數百里。魏書載帝于馬上為詩曰:“觀兵臨江水,水流何湯湯!戈矛成山林,玄甲耀日光。猛將懷暴怒,膽氣正從橫
誰云江水廣,一葦可以航,不戰屈敵虜,戢兵稱賢良。古公宅岐邑,實始翦殷商。孟獻營虎牢,鄭人懼稽顙。充國務耕植,先零自破亡。興農淮、泗間,筑室都徐方。量宜
權略,六軍咸悅康;豈如東山詩,悠悠多憂傷。”是歲大寒,水道冰,舟不得入江,乃引還。
黃初七年(公元二二六年)
丁巳,曹丕去世,時年四十。
歷史評價
陳壽:“文帝天資文藻,下筆成章,博聞強識,才藝兼該;若加之曠大之度,勵以公平之誠,邁志存道,克廣德心,則古之賢主,何芹陸遠之有哉!”——《三國志·魏書·文帝本紀》
劉勰:“魏文之才,洋洋清綺,舊談抑,之謂去植千里。然子建思捷而才俊,詩麗而表逸;子桓慮詳而力援,故不競于先鳴。而樂府清越,《典論》辯要,選用短長,亦無懵焉。但俗情抑揚,雷同一響,遂令文帝以位尊減才,思王以勢窘益價,未為篤論也。”
榮祖曰:“昔曹操、曹丕上馬橫槊,下馬談論,此于天下可不負飲矣!”
王勃:“文帝富裕春秋,光應禪讓,臨朝恭儉,博覽墳典,文質彬彬,庶幾君子者矣?!?/p>
張溥:“至待山陽公以不死,禮遇漢老臣楊彪不奪其志,盛德之事,非孟德可及?!?/p>
馬植杰:“從曹丕的政治設施來看,也有些不錯的。拿曹丕與其他封建帝王相比,尚屬中等偏上者?!?/p>
曹丕是誰 曹丕介紹
曹丕、曹植、曹熊、曹昂、曹鑠、曹沖、曹據、曹宇、曹林、曹袞、曹玹、曹峻、曹矩、曹干、曹上、曹彪、伍擾握曹勤、曹乘、曹整、曹京、曹均、曹棘、腔慶曹李脊徽、曹茂。
曹丕是的故鄉是哪里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曹丕定都于哪里、曹丕是的故鄉是哪里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