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哪個朝代的歌(杜甫,是哪個朝代的)
今天給各位分享杜甫哪個朝代的歌的知識,其中也會對杜甫,是哪個朝代的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杜甫哪個朝代的詩人的
你好,很高興為你解答。
杜甫是唐朝的詩人。
希望能幫到你,如果還有不明白的地方,歡迎追問,望采納。
杜甫是什么朝代的詩人?
杜甫是唐代詩人。
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
杜甫雖然在世時名聲并不顯赫,但后來聲名遠播,對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杜甫共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杜甫詩歌內容
杜甫的詩歌的內容上,作品大多是反映當時的社會面貌,題材廣泛,寄意深遠,尤其描述民間疾苦,多抒發他悲天憫人的仁民愛物、憂國憂民情懷,杜詩有詩史之稱,這種說法最早見于晚唐,“杜逢祿山之難,流雍隴蜀,畢陳于詩,推見至隱,殆無遺事,故當號為詩史”[36]。到宋時成定論,但詩史之義各有各說。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杜甫
杜甫是哪個朝代的?
杜甫是唐代的。
杜甫是唐朝的詩人,字子美,出生于河南,祖父是杜審言,是初唐七言律詩的嬌嬌者。杜甫繼承了祖父的才氣,但是杜甫的人生充滿坎坷,造就了他的現實主義。
杜甫所處的年代是唐朝由盛轉衰的轉折時期,所以杜甫的詩中常涉及政治黑暗、民生疾苦,他的詩也被稱為“詩史”。杜甫其人憂國憂民,但是仕途不順,晚年都在顛沛流離中度過。
詩詞特點
杜甫的詩歌在語言上,普遍認為具有“沉郁”的特點,語言和篇章結構又富于變化,講求煉字煉句。“沉郁”一詞最早見于南朝,“體沉郁之幽思,文麗日月”,后來杜甫寫更以“沉郁頓挫”四字準確概括出他自己作品的語言。
“至于沉郁頓挫,隨時敏捷,而揚雄、枚皋之徒,庶可跂及也”。對杜詩進一步的研究發現,其詩歌風格的形成,與其恪守的儒家思想有著密切關系。
同時,杜甫處于盛世末期,少時有雄心壯志,“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后來安史之亂爆發,國運衰微,加之仕途不濟命途多舛,理想與現實的巨大差距也使杜詩詩風大有轉變,趨近現實主義。
杜甫是哪個朝代的?
唐朝詩人杜甫(712-770),字子美,漢族,唐朝河南鞏縣(今河南鞏義市)人,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后人稱為“詩圣”,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后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生活于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杜甫出身在一個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家學淵博.早期作品主要表現理想抱負和所期望的人生道路.另一方面則表現他“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政治理想,期間許多作品 反映當時的民生疾苦和政治動亂、揭露統治者的丑惡行徑,從此踏上了憂國憂民的生活和創作道路.隨著唐玄宗后期政治越來越腐敗,他的生活也一天天地陷入貧困失望的境地.在顛沛流離的生活中,杜甫創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別》等名作.759年杜甫棄官入川,雖然躲避了戰亂,生活相對安定,但仍然心系蒼生,胸懷國事.雖然杜甫是個現實主義詩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羈的一面,從其名作《飲中八仙歌》不難看出杜甫的豪氣干云.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杜甫雖然在世時名聲并不顯赫,但后來聲名遠播,對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杜甫共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杜甫是哪個朝代的詩人
杜甫是唐朝詩人
杜甫(712年2月12日[1]—770年),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
杜甫少年時代曾先后游歷吳越和齊趙,其間曾赴洛陽應舉不第。
三十五歲以后,先在長安應試,落第;后來向皇帝獻賦,向貴人投贈。官場不得志,親眼目睹了唐朝上層社會的奢靡與社會危機。
天寶十四載(755年),安史之亂爆發,潼關失守,杜甫先后輾轉多地。乾元二年(759年)杜甫棄官入川,雖然躲避了戰亂,生活相對安定,但仍然心系蒼生,胸懷國事。
杜甫創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以及“三吏”、“三別”等名作。
OK,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