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倫寫的古詩是哪些 汪倫的代表作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汪倫寫的古詩是哪些,以及汪倫的代表作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古詩《贈汪倫》全詩原文和詩意是什么?
贈汪倫
唐代: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譯文:
我正乘上小船,剛要解纜出發,忽聽岸上傳來,悠揚踏歌之聲。
看那桃花潭水,縱然深有千尺,怎能及汪倫送我之情。
簡析:
用比興手法,表達了對汪倫深情相送李襪的感激。用“深千尺”的潭水比喻送別之深情,生動而形象,而又加“不及”二字,更增強了詩句的動人力量。這首有明顯的民歌風味的詩詞自然質樸,清新流暢。詩人用眼前普通的景物作比喻,寫出了與友人的真摯哪李激情意。
注釋:
踏歌:唐代一作廣為流行的民間歌舞形式,一邊唱歌,一邊用腳踏地打拍子,可以邊走邊唱。
桃擾返花潭:在今安徽涇縣西南一百里。《一統志》謂其深不可測。
深千尺:詩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倫與他的友情,運用了夸張的手法(潭深千尺不是實有其事)。
不及:不如。
參考資料
張國舉.唐詩精華注譯評.上海:商務印刷出版社,2010
汪倫的詩
李白和汪倫是好友,李白因受排擠離開長安,十年來游遍大江南北,每到一個地方,廣泛 交結朋友,汪倫就是其中一個。李白這首詩寫于詩人與汪倫離別之際。汪倫腳踏地打著拍節, 為李白送行。看到這種場面,李白激動散慶殲含地流下了熱淚,當場寫下了《贈汪倫》這首沖改握詩作為感謝。而汪倫只是一個李白在桃花潭結識的朋友,性格雖非常豪爽,但只是凡夫俗子,并不懂得做詩,所以汪倫并沒有寫過什么詩給李白
汪倫有沒有寫過詩?
汪倫寫給李白《贈李襪灶白》
汪倫乘車將欲行,忽聞岸上手機聲。
士多汽告灶扮水高千尺,不及李白送我辯正情。
汪倫的詩句有哪些?
有兩首。
1.《贈汪倫》
朝代:唐代|作者: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2.《送王倫(一作汪倫)》
朝代:唐代|作者:劉復
春江日未曛,楚客酣送君。
翩翩孤黃鶴,萬里滄洲云。
四方各有志,豈得常顧群。
山連巴湘遠,水與荊吳分。
清光日修阻,尺素安可論。
相思寄夢寐,瑤草空氛氳。
汪倫簡介:
汪倫,字文煥,一字鳳林,歙州黟縣(宣州太平如渣神縣,今安徽黃山市黃山)人梁行。唐開元間任涇縣令,著名詩人李白好友。
卸任后,由于留戀桃花潭,特將其家由黟縣遷往涇縣,居涇縣桃花潭畔。天寶元年(740年)至寶應元年(761年),李白曾多次來安徽當渣虧涂、宣城、涇縣、秋浦、南陵等地,并游歷涇縣桃花潭。
汪倫以美酒待客。臨別時,李白作《贈汪倫》道: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贈汪倫古詩拼音帶字
贈汪倫
作者:李白?(唐)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lǐ ? ?bái ? ?chéng ? ?zhōu ? ?jiāng ? ?yù ? ?xíng ? ? ?
李 ?敗絕仔 ?白 ? ?乘 ? ?舟 ? ?將 ? ?欲 ? ?行 ? ?, ?
hū ? ?wém ? ?àn ? ?shàng ? ?tà ? ?gē ? ?shēng ? ? ?
忽 ? ?聞 ? ?岸 ? ?上 ? ?踏 ? ?歌 ? ?聲 ? ?。 ?
táo ? ?huā ? ?tán ? ?shuǐ ? ?shēn ? ?qiān ? ?chǐ ? ? ?
桃 ? ?花 ? ?潭 ? ?水 ? ?深 ? ?千 ? ?尺 ? ?, ?
bù ? ?jí ? ?wāng ? ?lún ? ?sòng ? ?wǒ ? ?qíng ? ? ?
不 ? ?及 ? ?汪 ? ?倫 ? ?送 ? ?我 ? ?情 ? ?。 ?
李白一生既喜歡做詩,也很喜歡喝酒和游歷名山大川。汪倫非常仰慕他的才華,很想與他結為朋友。于是就寫了一封信托人帶給李白,上面寫道:"先生,您喜歡游覽嗎?這里有十里桃花;您喜歡喝酒嗎?這里有萬家酒店。"李白一看,呀!這么好的地方,我得去看看。可是到了那里,既不見十里桃花,也不見萬家酒店,李白疑惑不解。汪倫解釋說:"十里桃花是十里外有個桃花渡口,萬家酒店是有個姓萬的人開了一家酒店,并不是一萬家酒店。"李白恍然大悟,他不但沒有生氣,反而被汪倫的幽默與風趣逗得哈哈大笑起來,兩人一見如故。在以后的幾天里,汪倫每天盛情款待李白,并帶他游遍了當地的名山勝景,他們一起飲酒作詩,情趣相投,短短幾天就結下了深厚的友誼。臨別時,汪倫踏歌相送,李白被他的真誠深深地感動了,即興吟詩一首--《贈汪倫》。
語句注釋
⑴汪倫:李白的朋友。
⑵踏歌:唐代一作廣為流行的民間歌舞形式,一邊唱歌,一邊用腳踏地打拍子,可以邊走邊唱。
⑶桃花潭:在今安徽涇縣西南一百里。《一統志宏肢》謂其深不可測。深千尺:詩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倫與他的友情,運用了夸張的手法(潭深千尺不是實有其事)。
⑷不及:不如。
譯文
李白坐上小船剛要離開,忽聽岸上傳來踏歌之聲。
桃花潭水即使深有千尺,也比不上汪倫相送之情。
賞析
詩的前半是敘事:先寫要離去者,繼寫送行者,展示一幅離別的畫面。起句“乘舟”表明是循水道。“將欲行”表明是在輕舟待發之時。這句使讀者仿佛見到李白在正要離岸的小船上向人們告別的情景。
“忽聞岸上踏歌聲”,接下來就寫送行者。次句卻不像首句那樣直敘,而用了曲筆,只說聽見歌聲。一群村人踏地為節拍,邊走邊唱前來送行了。這似出乎李白的意料,所以說“忽聞”而不用“遙聞”。這句詩雖說得比較含蓄,只聞其聲,不見其人,但人已呼之欲出。汪倫的到來,確實是不期而至的。人未到而聲先聞。這樣的送別,側面表現出李白和汪倫這兩位朋友同是不拘俗禮、快樂自由的人。
詩的后半是抒情。第三句遙接起句,進一步說明放船地點在桃花潭。“深千尺”既描繪了潭的特點,又為結句預伏一筆。桃花潭水是那樣地深湛,更觸動了離人的情懷,難忘汪倫的深情厚意,水深情深自然地聯系起來。結句迸出“不及汪倫送我情”,以比物手法形象性地表達了真摯純潔的深情。潭水已“深千尺”,那么汪倫送李白的情誼必定更深,此句耐人尋味。這里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好就好在不用比喻而采用比物手法,變無形的情誼為生動的形象,空靈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詩人很感動,所以用“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兩行詩來極力贊美汪倫對詩人的敬佩和喜愛,也表達了李白對汪倫的深厚情誼。[4][6]
名家點評
《批點唐詩正聲》:好句好意,放之又放,達之又達。只“桃察汪花”之情,千載無人可到,何云非詩之清者耶?
《增訂評注唐詩正聲》:語從至情發出。
明代朱諫《李詩選注》:此詩直敘實事,略無纖巧句語,而大方家格力過于唐之詩人絕句亦遠矣。
明代謝榛《四溟詩話》:詩有四格:曰興,曰趣,曰意,曰理。太白《贈汪倫》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此興也。
《李杜二家詩鈔評林》:詩不必深,一時雅致。
明代唐汝詢《唐詩解》:太白于景切情真處,信手拈來,所以調絕千古。后人效之,如“欲問江深淺,應如遠別情”,語非不佳,終是杯卷杞柳。
明代周珽《唐詩選脈會通評林》:周敬曰:不雕不琢,天然成響,語從至情發出,故妙。周珽曰:上則百尺無枝,下則清渾無影,此詩之謂與?著意摩擬,便丑。
《唐詩摘鈔》:直將主客姓名入詩,老甚,亦見古人尚質,得以坦懷直筆為詩。若今左顧右忌,畏首畏尾,其詩安能進步古人耶?“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意亦同此,所以不及此者,全得“桃花潭水”四字襯映入妙耳。
《鐙窗瑣語》:贈人之詩,有因其人之姓借用古人,時出巧思;若直呼其姓名,似徑直無味矣。不知唐人詩有因此而人妙者,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舊人惟有何戡在,更與殷勤唱渭城”、“平生不解藏人善,到處逢人說項斯”,皆膾炙人口。
清代焦袁熹《此木軒論詩匯編》:“桃花潭水深千尺”,掩下句看是甚么?卻云“不及汪倫送我情”,何等氣力,何等斤兩,抵過多少長篇大章!又只是眼前口頭語,何曾待安排雕鉥而出之?此所以為千秋絕調也。
清人沈德潛《唐詩別裁》:若說汪倫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語,妙境只在一轉換間。
《唐詩箋注》:相別之地,相別之情,讀之覺娓娓兼至,而語出天成,不假爐煉,非太白仙才不能。“將”字、“忽”字,有神有致。
清代宋宗元《網師園唐詩箋》:深情賴有妙語達之。
清人李锳《詩法易簡錄》:言汪倫相送之情甚深耳,直說便無味,借桃花潭水以襯之,便有不盡曲折之意。
清代袁枚《隨園詩話》:唐時汪倫者,涇川豪士也,聞李白將至,修書迎之,詭云:“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飲乎?此地有萬家酒店。”李欣然至。乃告云:“‘桃花’者,潭水名也,并無桃花;‘萬家’者,店主人姓萬也,并無萬家酒店。”李大笑,款留數日,贈名馬八匹,官錦十端,而親送之。李感其意,作《桃花潭》絕句一首。
《詩式》:首句從“李白欲行”起,下一“將”字,則已在舟中而尚未行也,此就題起格。二句岸上有“踏歌聲”,汪倫送李白也,伏下“送我”二字之根,承首句起。三句“桃花潭水深千尺”,興下“情”字;三句轉變,雖系興字訣,卻實接也。四句言汪倫之情更深于挑花潭水;雖深至千尺而不及汪倫之情之深,非為潭水言,特借以形容汪倫之情。“深千尺”三字已寫足,下句拍上,更得勢。所謂四句發之如順流之舟者,于此可悟矣。(品)宛轉。
汪倫寫的詩有哪些?
汪倫汪倫又名鳳林。唐開元間任涇縣令。卸任后,居涇縣桃花潭畔。天寶元年(742)至寶鏈或兄應元年(762),李白曾多次來安徽當涂、宣城、涇縣、秋浦、南陵等地,并游歷涇縣桃花潭。他以美酒待客。臨別時,李白作《贈汪倫》詩,道:“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題名: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洲:亞洲國家:中國主題關鍵詞:汪姓典故趣事原文文件文件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汪倫,黟縣人,曾任涇縣縣令,卸任后由于留戀桃花潭,特將其家由黟縣遷往涇縣。唐天寶年間,汪倫聽說大詩人李白旅居南陵叔父李冰陽家,便寫棚襲信邀請李白到家中團指做客。信上說:“先生好游乎?此處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飲乎?此處有萬家酒店。”李白素好飲酒,又聞有如此美景,欣然應邀而至,卻未見信中所言盛景。汪倫盛情款待,搬出用桃花潭水釀成的美酒與李白同飲,并笑著告訴李白:“桃花者,十里外潭水名也,并無十里桃花。萬家者,開酒店的主人姓萬,并非有萬家酒店。”李白聽后大笑不止,并不以為被愚弄,反而被汪倫的盛情所感動,適逢春風桃李花開日,群山無處不飛紅,加之潭水深碧,清澈晶瑩,翠巒倒映,汪倫留李白連住數日,每日以美酒相待,別時送名馬八匹、官錦十端。李白在東園古渡乘舟欲往萬村,登旱路去廬山,汪倫在古岸閣上設宴為李白餞行,并拍手踏腳,歌唱民間的《踏歌》相送。李白深深感激汪倫的盛意,作《贈汪倫》詩一首: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汪倫也因而名留千古,婦孺皆知。
關于汪倫寫的古詩是哪些和汪倫的代表作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