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的詩句有哪些 孝的經典詩詞
大家好,關于孝的詩句有哪些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關于孝的經典詩詞的相關知識,文章篇幅可能較長,還望大家耐心閱讀,希望本篇文章對各位有所幫助!
關于孝道的詩句古詩
1. 關于孝的古詩有哪些
1、《游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
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2、《別老母》【清】黃仲則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發愁看淚眼枯。
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3、《十五》【宋】王安石
將母邗溝上,留家白邗陰。月明聞杜宇,南北總關心。
4、《歲末到家》【清】蔣士銓
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
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嘆風塵。
5、《母別子》【唐】白居易
母別子,子別母,白日無光哭聲苦。
關西驃騎大將軍,去年破虜新策勛。
敕賜金錢二百萬,洛陽迎得如花人。
新人迎來舊人棄,掌上蓮花眼中刺。
迎新棄舊未足悲,悲在君家留兩兒。
一始扶行一初坐,坐啼行哭牽人衣。
以汝夫婦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別離。
不如林中烏與鵲,母不失雛雄伴雌。
應似園中桃李樹,花落隨風子在枝。
新人新人聽我語,洛陽無限紅樓女。
但愿將軍重立功,更有新人勝于汝。
6、《慈母愛》【元】楊維楨
慈母愛,愛幼雛,趙家光義為皇儲。
龍行虎步狀日異,狗趨鷹附勢日殊。
膝下豈無六尺孤,阿昭阿美非呱呱拍數桐。
夜闥鬼靜燈模糊,大雪漏下四鼓余。
百官不執董狐筆,孤兒寡嫂夫何呼?
於乎,床前戳地銀柱斧,禍在韓王金柜書。
7、《墨萱圖》【元】王冕
燦燦萱草花,羅生北堂下。
南風吹其心,搖搖為誰吐?
慈母倚門情,游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問日以阻。
舉頭望云林,愧聽慧鳥語。
2. 與孝道有關的詩詞
與孝道有關的詩詞有: 1、《游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畢碼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古詩譯文: 慈祥的母親手里把著針線, 為將遠游的孩子趕制新衣。臨行她忙著縫得嚴嚴實實, 是耽心孩子此去難得回歸。
誰能說象小草的那點孝心, 可報答春暉般的慈母恩惠。 2、《別老母》清:黃仲則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發愁看淚眼枯。
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古詩譯文: 即將去往河梁,掀起門簾依依不舍的與母親告別,愁容滿面,凄切悲涼,欲哭無淚。
在這風雪之夜,不能在母親身邊盡孝卻要掩柴門凄慘地遠去,不禁感嘆:養子又有何用呢,倒不如沒有啊。 3、《十五》宋:王安石 將母邗溝上,留家白邗陰。
月明聞杜宇,南北總關心。 古詩譯文: 將母親帶到商洛邗溝,但是家還是留在了太平州白紵。
但是就在十五月圓那天晚上,母親聽到外面杜鵑枝頭上在啼叫的聲音,就想起遠在異鄉的兒子,雖然母子二人一人在北,一人在南,相隔數千里,但是母親依舊深深掛念關心著自己心愛的兒子。 擴展資料: 弘揚孝道的必要性: 從傳統文化的角度來說,孔子弘揚華夏先民的優良傳統,第一次將孝道文化提高到人文關懷的理論高度,給予了全方位、多角度的闡述,并不遺余力、身體力行地進行倡導。
孝道文化的內涵,在伴隨著中國文明社會的發展進程中,形成了豐富的內容和特定的外延,漸次積淀和內化為中華民族的心理情感。 成為一種永恒的人文精神、普遍的倫理道德,熔鑄于儒家倫理道德思想體系及傳統文化之中,以至于對后來中國兩千多年的中國封建社會產生了廣泛的影響,被稱為古老的“東方文明”。
參考資料:人民網-大力弘揚中華孝道文化 百度百科-孝道文化。
3. 有關孝的名言,詩詞
子孝子之養也,樂其心,不違其志。
——《禮記》 孝有三:大尊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禮記》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則以喜,一則以懼。——《論語》 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憂。”
——《論語·為政》 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長幼有序。
——孟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于掌。
——孟子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孟子 惟孝順父母,可以解憂。
——孟子 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敘,朋友有信。——孟子 事,孰為大?事親為大;守,孰為大?守身為大。
不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聞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未聞也。孰不為事?事親,事之本也;孰不為守?守身襲坦,守之本也。
——孟子 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孟子 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
——孟子 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孟子 世俗所謂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顧父母之養,一不孝也;博奕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三不孝也;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孟子 無父無君,是禽獸也。——孟子 賢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惡之不可移。
——《呂氏春秋》 孝子不諛其親,忠臣不諂其君,臣子之盛也。——莊子 事其親者,不擇地而安之,孝之至也。
——莊子 禮者,斷長續短,損有余,益不足,達愛敬之文,而滋成行義之美也。——荀子 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嚴父。
——《孝經·圣至章》 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馬遷 事親以敬,美過三牲。
——摯虞 父子不信,則家道不睦。——武則天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孟郊 內睦者,家道昌。——林逋 慈孝之心,人皆有之。
——蘇轍 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
進必趨,退必遲,問起對,視勿移。——李毓秀 子曰:夫孝,德之本也.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見之也.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為人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為人君者也.。
4. 有關孝順的古詩
1、《別老母》清代:黃景仁搴帷拜母河梁去,白發愁看淚眼枯。
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2、《思母》宋代:與恭霜殞蘆花淚濕衣,白頭無復倚柴扉。
去年五月黃梅雨,曾典袈裟糴米歸。3、《歲暮到家 / 歲末到家》清代:蔣士銓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
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嘆風塵。4、《國風·邶風·凱風》先秦:佚名凱風自南,吹彼棘心。
棘心夭夭,母氏劬勞。凱風自南,吹彼棘薪。
母氏圣善,我無令人。爰有寒泉?在浚之下。
有子七人,母氏勞苦。睍睆黃鳥,載好其音。
有子七人,莫慰母心。5、《慈烏夜啼》唐代:白居易慈烏失其母,啞啞吐哀音。
晝夜不飛去,經年守故林。夜夜夜半啼,聞者為沾襟。
聲中如告訴,未盡反哺心。百鳥豈無母,爾獨哀怨深。
應是母慈重,使爾悲不任。昔有吳起者,母歿喪不臨。
嗟哉斯徒輩,其心不如禽。慈烏復慈烏,鳥中之曾參。
6、《燕詩示劉叟》唐代:白居易梁上有雙燕,翩翩雄與雌。銜泥兩椽間,一巢生四兒。
四兒日夜長,索食聲孜孜。青蟲不易捕,黃口無飽期。
觜爪雖欲敝,心力不知疲。須臾十來往,猶恐巢中饑。
辛勤三十日,母瘦雛漸肥。喃喃教言語,一一刷毛衣。
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樹枝。舉翅不回顧,隨風四散飛。
雌雄空中鳴,聲盡呼不歸。卻入空巢里,啁啾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1333365653766終夜悲。
燕燕爾勿悲,爾當返自思。思爾為雛日,高飛背母時。
當時父母念,今日爾應知。
5. 關于孝的詩句大全
1、慈母愛子,非為報也。
——漢·劉安 2、父母所欲為者,我繼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親厚之。——《格言聯璧》 3、白頭老母遮門啼,挽斷衫袖留不止。
——唐·韓愈 4、為人父母天下至善;為人子女天下大孝。——《格言聯璧》 5、人生內無賢父兄,外無嚴師友,而能有成者少矣。
——宋·呂公著 6、一尺三寸嬰,十又八載功。——《勸孝歌》 7、母儀垂則輝彤管,婺宿沉芒寂夜臺。
——《格言集錦》 8、父不慈則子不孝;兄不友則弟不恭;夫不義則婦不順。 9、顧我,復我。
——《詩經》 10、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覺寒。——《勸孝歌》 11、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唐·孟郊 12、老母一百歲,常念八十兒。——《勸孝歌》 13、天下無不是的父母;()世間最難得者兄弟。
——《格言聯璧》 14、萬愛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兒語》 15、父母德高;子女良教。——《格言對聯》 16、人見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
——唐·王建 17、母稱兒干臥,兒屎母濕眠。——《勸孝歌》 18、無父何怙,無母何恃?——《詩經》 19、婦不順也。
——南北朝·顏之推 20、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撫我,畜我,長我,育我。 21、昔孟母,擇鄰處。
子不學,斷機杼。——《三字經》 22、有子且勿喜,無子固勿嘆。
——唐·韓愈 23、十月胎恩重,三生報答輕。——《勸孝歌》。
關于孝的詩句古詩
關于孝的詩句古詩如下:
1、原文: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釋義:
慈祥的母親手里把著針線,為即將遠游的孩子趕制新衣。臨行前一針針密密地縫綴,怕兒子回來得晚衣服破損。誰說像小草那樣微弱的孝心,能報答得了像春暉普澤的慈母恩情?
賞析:
這是一首母愛的頌歌。全詩共六句三十字,采用白描的手法,通過回憶一個看似平常的臨行前縫衣的場景,凸顯并歌頌了母愛的偉大與無私,表達了詩人對母愛的感激以及對母親深深的愛與尊敬之情。
2、沒瞎基原文: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發愁看淚眼枯。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釋義:
即將去往河梁,掀起門簾依依不舍的與母親告別,愁容滿面,凄切悲涼,欲哭無淚。在這風雪之夜,不能在母親身邊盡孝卻要掩柴門凄慘地遠去,不禁感嘆:養子又有何用呢?倒神野不如沒有啊。
賞析:
詩的第一句“搴帷拜母河梁去”,即掀開門簾,告訴老母,兒就要起程動身了。但因為是游幕謀生,這種告別是無一定目的的,所以只能說河梁去。一方面是老母難離,另一方面因生活所迫又不得不離,這種既難舍又無奈情景,暗示了作者極為痛苦的心情。
3、原文:
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
釋義:
母親的愛子之心是無窮無盡的,最高興的事莫過于游子過年之前能夠返家。她為我縫制棉衣的針腳密密麻麻的,家書里的字跡墨痕猶如新的一樣。
賞析:
詩中著意表現的母子之情,并沒有停留在單純、抽象的敘寫上,而是借助衣物、語言行為和心理活動等使之具枯謹體化、形象化。該詩是一首表現骨肉親情的詩作。詩中通過描述久別回家的游子與母親相見時的情景,頌揚了母愛的深厚和偉大。
有關孝的古詩有哪些?
1、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2、勿遲;長者賜,不敢辭。
3、母親,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
4、孔孟風,運河情,孝文化,要傳承。
5、無父無君,是禽獸也。
6、為人子,止于孝;為人父,止于慈。
7、知恩圖報,善莫大焉。
8、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
9、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
10、吃水不忘挖井人,前人栽肆衫雹樹后人乘涼。
11、內睦者,家道昌。
12、孝子不諛其親,忠臣不諂其君,臣子裂帆之盛也。
13、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
14、弟子入則孝,出則弟。
15、事其親者,不擇地而安之,孝之塌帆至也。
16、鄰里手拉手,助老獻真情。
17、惟孝順父母,可以解憂。
18、重資財,薄父母,不成人子。
19、孝子親則子孝,欽于人則眾欽。
20、世界上的一切光榮和驕傲,都來自母親。
21、冬則溫,夏則清,晨則省昏則定。
22、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業無變。
23、要知親恩,看你兒郎;要求子順,先孝爹娘。
24、關心老人,關愛老人,關懷老人。
25、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
2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好了,文章到此結束,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