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野的詩有哪些 魏野疇的故事
很多朋友對于魏野的詩有哪些和魏野疇的故事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魏野的尋隱者不遇的意思
魏野《尋隱者不遇》尋真誤入蓬萊島,
香風(fēng)不動松花老;
采芝何處未歸來,
白云遍地?zé)o人掃。
《尋隱者不遇》是宋代詩人魏野去拜訪一位隱居蓬萊島的隱士,可是沒有遇到而寫下的。魏野去拜訪一位隱居在蓬萊島的隱士。他發(fā)現(xiàn)這里非常的美,高山環(huán)繞,松濤陣陣。詩人到隱居者的居處時隱居者去采藥了。詩人有些失望,可看到像天上一樣的風(fēng)景時,心情又開朗了。
這首詩題名為《尋隱者不遇》,和賈島之同名作品有異曲同工之妙。“尋真誤入蓬萊島,香風(fēng)不動松花老。采芝何處未歸來,白云滿地?zé)o人掃。”萬丈紅塵之中,有無數(shù)的男男女女為生活所累,為感情所苦,更無法消除“典章制度消磨出來的精神潰瘍”,不少人選擇了極端刺激和墮落的行為方式,試圖超越自身所處的物質(zhì)羈絆和心靈困境,也有人試圖做一個遠離塵囂的閑云野鶴,但是,縹緲圣地易求,仙風(fēng)道骨難煉,對我等凡夫俗子來說,“白云滿地?zé)o人掃”的意境是多么遙遠而又遙遠
魏野在這首詩中描繪了一幅清新脫俗的蓬萊仙境,借此抒發(fā)超然出塵的胸懷,令人神往。我們熟悉賈島的那首《尋隱者不遇》,“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二者的內(nèi)心世界和向往是一致的,可謂同曲同工。
魏野,宋初詩人。字仲先,號草堂居士。原為蜀地人,后遷居陜州(今河南陜縣),自筑草堂于陜州東郊,常在泉林間彈琴賦詩,當(dāng)時顯宦名流如寇準(zhǔn)等多與他交游。宋真宗西行汾水時曾召見他,但他回避不見。終生不仕,死后追贈著作郎。魏野的人生經(jīng)歷和詩中抒發(fā)的感情是統(tǒng)一的,他是真隱士,不是走終南捷徑的偽君子。
魏野的詩效法姚合、賈島,苦力求工。不過他的詩平樸淡遠,尚無艱澀苦瘦之弊,偶有蒼涼壯闊之句,在宋初是不可多得的。魏野與林逋同為宋初高士,雖其身后詩名不如林逋,但當(dāng)日聲望實在林逋之上。
哪位告訴我宋朝清明節(jié)出名的詩有哪些?
1、《清明》是北宋詩人魏野創(chuàng)作的一首七言絕句。譯文:
沒有花供我欣賞,也沒有酒供我消愁,我就是如此凄涼地挨過這清明佳節(jié)。私下里揣摸,我的意態(tài)與趣味,竟然等同于那山野小廟中青燈禮佛的老僧。昨天送走了寒食,我向隔壁老翁求來了新火,今天天曚曚亮,就趕快點著了窗前讀書用的油燈。
2、原文:
清明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
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3、魏野(960~1019),字仲先,號草堂居士,北宋詩人。他原為蜀地人,后遷居陜州(今河南陜縣)。詩效法姚合、賈島,苦力求工;但詩風(fēng)清淡樸實,并沒有艱澀苦瘦的不足。他一生清貧,卻又不隨波逐流,為后人稱道。代表詩作有《尋隱者不遇》等。
宋朝魏野的尋隱者不遇的詩意
尋隱者不遇
尋真誤入蓬萊島,
香風(fēng)不動松花老。
采芝何處未歸來,
白云遍地?zé)o人掃。
詩意
尋仙問道,沒成想?yún)s來到了蓬萊仙島,這里到處香氣彌漫,松花自落。仙人到底去了哪里呢?怎么到至今還不回來?這滿地的白云幸好沒人打掃。
《尋隱者不遇》是北宋詩人魏野創(chuàng)作的一首七言絕句。在這首詩中,運用想象,想象自己尋找仙人不意進入了仙境,從而真象了一種閑逸雅致的仙境生活,突出了隱者的超然出塵的胸懷,表達了作者對隱居生活的向往。
古詩詞鑒賞春日述懷
他的詩平樸閑遠﹐尚無艱澀苦瘦之弊.
《春日述懷》
詩人:魏野 朝代:北宋
春暖出茅亭,攜筇傍水行。
易諳馴鹿性,難辨鬭禽情。
妻喜栽花活,童夸斗草贏。
翻嫌我慵拙,不解強謀生。
魏野簡介
魏野(960~1019),字仲先,號草堂居士,北宋詩人。他原為蜀地人,后遷居陜州(今河南陜縣)。詩效法姚合、賈島,苦力求工;但詩風(fēng)清淡樸實,并沒有艱澀苦瘦的不足。他一生清貧,卻又不隨波逐流,為后人稱道。代表詩作有《尋隱者不遇》等。
生平簡介
魏野(960~1019),為北宋詩人。字仲先,號草堂居士,原為蜀地人,后遷居陜州(今河南陜縣)。世代為農(nóng),自筑草堂於陜州東郊,一生樂耕勤種,親手植竹栽樹,鑿?fù)烈瑢⑺硬萏弥車h(huán)境布置得景趣幽絕,常在泉林間彈琴賦詩其詩,多吟詠陜州風(fēng)土人情、田園山水,詩風(fēng)清淡樸實。
大中祥符初(1008),遼國契丹皇帝派使到京都,向真宗求取《魏野詩集》的下半部,宋真宗感到魏野為其增添了光彩,就請魏野出莊為官。魏野以“糜鹿之性,頓纓則狂,豈可瞻對殿墀”為由,拒絕做官。景德三年(1006),中書侍郎兼工部尚書寇準(zhǔn)被罷京官后,謫陜州任知州時,曾親自拜訪魏野,這時魏野年近五十,認為自己通曉歷史,看透了世態(tài)炎涼,他贈詩勸寇準(zhǔn):“好去天上辭將相,歸來平地做神仙。”
天禧三年(1019)十二月,魏野卒,陜州令報朝廷,次年正月,皇帝下昭旌表,稱他“陜州處士”,追贈為秘書省著作郎。魏野一生清貧,不淪污流,為后人尊祟,曾祀奉于原陜州鄉(xiāng)賢祠。他居住過的草堂山莊被譽為陜州八景之一——“草堂春曉”。
文學(xué)創(chuàng)作
魏野的詩效法姚合、賈島,苦力求工。不過他的詩平樸閑遠,尚無艱澀苦瘦之弊。如“采芝何處未歸來﹐白云滿地?zé)o人掃”(《尋隱者不遇》)及“妻喜栽花活,兒夸斗草贏”(《春日述懷》)。其詩亦頗有精警之句,如:“數(shù)聲離岸櫓﹐幾點別州山”(《題普濟院》),“洗硯魚吞墨﹐烹茶鶴避煙”(《書友人屋壁》)及“燒葉爐中無宿火﹐讀書窗下有殘燈”(《晨興》)等。故宋僧文瑩《玉壺野史》說,魏野“詩固無飄逸俊邁之氣,但平樸而常不事虛語”,評價頗為中肯。他的詩中也偶有蒼涼壯闊之句,在宋初是不可多得的。如《登原州城呈張貴從事》:“日暮北來唯有雁,地寒西去更無州。數(shù)聲塞角高還咽,一派涇河凍不流。”魏野與林逋同為宋初高士﹐雖其身后詩名不如林逋,但當(dāng)日聲望實在林逋之上。據(jù)《宋史?魏野傳》載,他的《草堂集》上帙,在大中祥符初年已傳到契丹。
著作名錄
《宋史?藝文志》著錄其《草堂集》2卷,《鉅鹿東觀集》10卷。前者有《兩宋名賢小集》本;后者為其子魏閑所編,有《峭帆樓叢書》本,另《補遺》1卷﹐《附錄》1卷。
代表詩作
《書友人屋壁》
達人輕祿位,居處傍林泉。
洗硯魚吞墨,烹茶鶴避煙。
閑惟歌圣代,老不恨流年。
靜想閑來者,還應(yīng)我最偏。
《尋隱者不遇》
尋真誤入蓬萊島,香風(fēng)不動松花老。
采芝何處未歸來,白云遍地?zé)o人掃。
《登原州城呈張蕡從事》
異鄉(xiāng)何處最牽愁,獨上邊城城上樓。
日暮北來唯有雁,地寒西去更無州。
數(shù)聲塞角高還咽,一派涇河凍不流。
君作貧官我為客,此中離恨共難收。
關(guān)于魏野的詩有哪些和魏野疇的故事的介紹到此就結(jié)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guān)注本站。
版權(quán)聲明:本站發(fā)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zé),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guān)內(nèi)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wù),不擁有所有權(quán),不承擔(dān)相關(guān)法律責(zé)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