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田崔氏莊在哪里 藍田崔氏莊百度百科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藍田崔氏莊在哪里,以及藍田崔氏莊百度百科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急需<<九日藍田崔氏莊>>賞析
[注釋](1)藍田:即今陜西省藍田縣。(2)強:勉強。(3)倩:請人代替自己做。(4)藍水:即藍溪,在藍田山下。(5)玉山:即藍田山。(6)茱萸:草名。古時重陽節,都要飲茱萸酒。
[譯文]人老了,又面對悲涼的秋色,看來只好勉強寬慰自己了。今日時逢重陽節,我的興致來了,要和大家盡情歡樂。慚愧的是我的頭發稀短怕帽子被風吹落,因此笑請旁人把帽子正一正。藍田的水遠從千條溪澗中流來,玉山高危冷俊兩峰并峙。明天再聚會時,哪個還健在呢?不如多飲幾杯,把茱萸多看看,佩之登高辟邪,以圖明年再相會。
“老去悲秋強自寬,興來今日盡君歡”。人已老去,對秋景更生悲,只有勉強寬慰自己。今日重九興致來了,一定要和你們盡歡而散。這里“老去”一層,“悲秋”一層,“強自寬”又一層;“興來”一層,“今日”一層,“盡君歡”又一層,真是層層變化,轉折翻騰。首聯即用對仗,讀來宛轉自如。
“羞將短發還吹帽,笑倩旁人為正冠”。人老了,怕帽一落,顯露出自己的蕭蕭短發,作者以此為“羞”,所以風吹帽子時,笑著請旁人幫他正一正。這里用“孟嘉落帽”的典故。王隱《晉書》:“孟嘉為桓溫參軍,九日游龍山,風至,吹嘉帽落,溫命孫盛為文嘲之?!倍鸥υ诼矢畢④姡颂幰悦霞巫员龋虾跎矸?。然而孟嘉落帽顯出名士風流蘊藉之態,而杜甫此時心境不同,他怕落帽,反倩人正冠,顯出別是一番滋味。說是“笑”倩,實是強顏歡笑,骨子里透出一縷傷感、悲涼的意緒。這一聯用典入化,傳神地寫出杜甫那幾分醉態。宋代楊萬里說:“孟嘉以落帽為風流,此以不落帽為風流,翻盡古人公案,最為妙法?!保ā墩\齋詩話》)
“藍水遠從千澗落,玉山高并兩峰寒”。按照一般寫法,頸聯多半是順承前二聯而下,那此詩就仍應寫嘆老悲秋。詩人卻不同凡響,猛然推開一層,筆勢陡起,以壯語喚起一篇精神。這兩句描山繪水,氣象崢嶸。藍水遠來,千澗奔瀉,玉山高聳,兩峰并峙。山高水險,令人只能仰視,不由人不振奮。用“藍水”、“玉山”相對,色澤淡雅。用“遠”、“高”拉出開闊的空間;用“落”、“寒”稍事點染,既標出深秋的時令,又令人有高危蕭瑟之感。詩句豪壯中帶幾分悲涼,雄杰挺峻,筆力拔山,真可嘆服。
“明年此會知誰健?醉把茱萸仔細看”。當他抬頭仰望秋山秋水,如此壯觀,低頭再一想,山水無恙,人事難料,自己已這樣衰老,又何能久長?所以他趁著幾分醉意,手把著茱萸仔細端詳:茱萸呀茱萸,明年此際,還有幾人健在,佩帶著你再來聚會呢?上句一個問句,表現出詩人沉重的心情和深廣的憂傷,含有無限悲天憫人之意。下句用一“醉”字,妙絕。若用“手把”,則嫌笨拙,而“醉”字卻將全篇精神收攏,鮮明地刻畫出詩人此時的情態:雖已醉眼蒙眬,卻仍盯住手中茱萸細看,不置一言,卻勝過萬語千言。
這首詩跌宕騰挪,酣暢淋漓,前人評謂:“字字亮,筆筆高?!保ā蹲x杜心解》)詩人滿腹憂情,卻以壯語寫出,讀之更覺慷慨曠放,凄楚悲涼。
古詩藍色景色的
1. 關于藍色的古詩句
關于藍色的古詩句 1.關于藍色的古詩詩句
1. 《藍橋驛見元九詩》
唐代:白居易
藍橋春雪君歸日,秦嶺秋風我去時。
每到驛亭先下馬,循墻繞柱覓君詩。
2. 《九日藍田崔氏莊》
唐代:杜甫
老去悲秋強自寬,興來今日盡君歡。
羞將短發還吹帽,笑倩旁人為正冠。
藍水遠從千澗落,玉山高并兩峰寒。
明年此會知誰???醉把茱萸仔細看。
3. 《憶江南·江南好》
唐代:白居易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4. 《錦瑟》
唐代:李商隱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5. 《畫堂春·一生一代一雙人》
清代:納蘭性德
一生一代一雙人,爭教兩處銷魂。
相思相望不相親,天為誰春。
漿向藍橋易乞,藥成碧海難奔。
若容相訪飲牛津,相對忘貧。
6. 《漁家傲·平岸小橋千嶂抱》
宋代:王安石
平岸小橋千嶂抱。柔藍一水縈花草。茅屋數間窗窈窕。塵不到。時時自有春風掃。
午枕覺來聞語鳥。欹眠似聽朝雞早。忽憶故人今總老。貪夢好。茫然忘了邯鄲道。
2.帶有藍色的詩句
青出藍詩
[唐]呂溫
物有無窮好,藍青又出青。
朱研未比德,白受始成形。
袍襲宜從政,衿垂可問經。
當時不采擷,作色幾飄零。
藍橋驛見元九詩
[唐]白居易
藍橋春雪君歸日,秦嶺秋風我去時。
每到驛亭先下馬,循墻繞柱覓君詩。
藍溪夜坐
[唐]張喬
藍水警塵夢,夜吟開草堂。
月臨山靄薄,松滴露花香。
詩外真風遠,人間靜興長。
明朝訪禪侶,更上翠微房
藍溪夜坐
左遷至藍關侄孫湘
[唐]韓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朝陽路八千。
欲為圣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
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
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
錦瑟
[唐]李商隱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萬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九日藍田崔氏莊
[唐]杜甫
老去悲秋強自寬,
興來今日盡君歡。
羞將短發還吹帽,
笑倩旁人為正冠。
藍水遠從千澗落,
玉山高并雨峰寒。
明年此會知誰???
醉把茱萸仔細看。
我愛秋香
[明]唐寅
我畫藍江水悠悠,
愛晚亭上楓葉愁。
秋月溶溶照佛寺,
香煙裊裊繞經樓。
入商山
[唐]杜牧
早入商山百里云,藍溪橋下水聲分。
流水舊聲人舊耳,此回嗚咽不堪聞
上方僧
[唐]韋應物
見月出東山,上方高處禪。
空林無宿火,獨夜汲寒泉。
不下藍溪寺,今年三十年.
秋思
[唐]白居易
夕照紅于燒,晴空碧勝藍。
獸形云不一,弓勢月初三。
雁思來天北,砧愁滿水南。
蕭條秋氣味,未老已深諳。
丹水
[唐]杜牧
何事苦縈回,離腸不自裁。
恨聲隨夢去,春態逐云來。
沉定藍光徹,喧盤粉浪開。
翠巖三百尺,誰作子陵臺?
閑居覽史
[唐]秦系
長策胸中不復論,荷衣藍縷閉柴門。
當時漢祖無三杰,爭得咸陽與子孫.
梨花
[南宋]陸游
嘉陵江色嫩如藍,鳳集山光照馬銜。
楊柳梨花迎客處,至今時夢到城南。
過濟源登裴公亭
[元]耶律楚材
山接青霄水浸空,山光滟滟水溶溶。
風回一鏡揉藍淺,雨過千峰潑黛濃。
歲晚
[南宋]陸游
小塢梅開十二三,曲塘冰綻水如藍。
兒童門采春盤料,蓼茁芹芽欲滿籃。
哭母詩
[近代]瞿秋白
親到貧時不算親,藍衫添得新淚痕。
饑寒此日無人問,落上靈前愛子身。
憶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
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
春來江水綠如藍,
能不憶江南。
踏歌
[唐]藍采和
踏歌踏歌藍采和,世界能幾何。紅顏三春樹,
流年一擲梭。古人混混去不返,今人紛紛來更多。
朝騎鸞鳳到碧落,暮見桑田生白波。長景明暉在空際,
金銀宮闕高嵯峨。
去矣行
[唐]杜甫
君不見鞲上鷹,一飽則飛掣。焉能作堂上燕,
銜泥附炎熱。野人曠蕩無靦顏,豈可久在王侯間。
未試囊中餐玉法,明朝且入藍田山。
3.描寫“藍色”的詩句有哪些
描寫“藍色”的詩句有
1.《龍游八景·瀫水晴風》
年代: 宋 作者: 鄭得彝
鮫鮹藍色染初勻,風皺粼粼渺水云。
安得此溪還姓冉,名高千載柳州文。
2.《觀調發四首》
年代: 宋 作者: 劉克莊
南州健兒生佛國,平時寬博如逢掖。
一朝煙塵起荊益,半夜虎符來抽謫。
逗撓法嚴羽檄迫,倉皇受甲面藍色。
病夫少也曾從戎,今成新豐折臂翁。
兒郎行矣早策功,安知行間無呂蒙。
虜來定作太尉公,虜去暴露賞亦濃。
3.《題中峰》
年代: 唐 作者: 費冠卿
中峰高拄泬寥天,上有茅庵與石泉。
晴景獵人曾望見,青藍色里一僧禪。
4.《再和梅韻》
年代: 宋 作者: 鄭清之
北窗夢覺呼一力,曙鳥微聞絡緯織。
推窗宛見野梅面,帶雨猶如看花息。
堅白雅占南枝先,淺紅留待北人識。
宮中自是憐玉奴,天上何為愛藍色。
肯隨蘭芷媚屈宋,獨主芙蓉笑丁石。
愧我聯篇蟻空旋,羨君六博梟已得。
梅懶作尉竟仙去,拜官無用斜封墨。
5.《蝶戀花·愛日輕明新雪后》
年代: 宋 作者: 周邦彥
愛日輕明新雪后。柳眼星星,漸欲穿窗牖。不待長亭傾別酒。一枝已入騷人手。
淺淺挼藍輕蠟透。過盡冰霜,便與春爭秀。強對青銅簪白首。老來風味難依舊。
4.關于“藍色”的詩詞有哪些
1、平岸小橋千嶂抱。柔藍一水縈花草。
《漁家傲·平岸小橋千嶂抱》宋代:王安石
平岸小橋千嶂抱。柔藍一水縈花草。茅屋數間窗窈窕。塵不到。時時自有春風掃。
午枕覺來聞語鳥。欹眠似聽朝雞早。忽憶故人今總老。貪夢好。茫然忘了邯鄲道。
釋義:
峰巒疊嶂,環抱著小橋流水;河水青碧,縈繞著繁花翠草。竹林幽深秀美,幾間茅舍靜立其中。和煦的春風時時吹拂,使得房屋清潔,纖塵皆無。
午睡醒來,滿耳都是婉轉的鳥鳴。斜倚枕頭,想起當年做官時,聽早朝的雞鳴,此情景已恍如隔世。忽然想起故人都已老,自己當然也不例外。如今我貪戀閑適,已忘卻了從政建功的美夢。
2、御溝冰泮水挼藍。飛燕語呢喃。
《風入松·寄柯敬仲》宋代:虞集
畫堂紅袖倚清酣,華發不勝簪。幾回晚直金鑾殿,東風軟、花里停驂。書詔許傳宮燭,輕羅初試朝衫。
御溝冰泮水挼藍。飛燕語呢喃。重重簾幕寒猶在,憑誰寄、銀字泥緘。報道先生歸也,杏花春雨江南。
釋義:
在彩繪的廳堂里,姬妾清閑、暢意,獨有自己自發紛紛脫落,連管子也插不住。多次晚上在金鑾殿值宿,春風輕柔,萬花齊放,惹人停住車馬流連。在柔軟的春風里,無數次在金鑾殿前值夜,為皇帝起草好詔書后,換上輕羅朝衫,宮人執燈(將我)送回歸學士院。
皇城的御溝里的邊沿還有殘冰存在,但殘冰的邊沿卻是藍汪汪的水在晃動,燕子呢喃迎春。簾幕重重,春寒還沒消退,還有誰、敢給你寄信慰問呢?春日江南,杏花盛開,煙雨蒙蒙,如詩如畫,令人心醉而神往。
3、山潑黛,水挼藍,翠相攙。
《訴衷情·小桃灼灼柳鬖鬖》宋代:黃庭堅
小桃灼灼柳鬖鬖,春色滿江南。雨晴風暖煙淡,天氣正醺酣。
山潑黛,水挼藍,翠相攙。歌樓酒旆,故故招人,權典青衫。
釋義:
桃花盛開,垂柳依依,江南的春色很美。雨過天晴,春風溫暖煙靄淡淡,讓人陶醉。山巒黛綠,水波湛藍,綠水與青山相互映襯著。歌樓酒旗飄動,招人前去。姑且把青衫典當了換酒吧。
4、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憶江南詞三首.其一》唐代:白居易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釋義:
江南的風景多么美好,如畫的風景久已熟悉。清晨日出的時候,江邊盛開花朵顏色鮮紅勝過火焰,碧綠的江水綠得勝過藍草。怎能叫人不懷念江南?
5、千里嘉陵江水色,含煙帶月碧于藍。
《望喜驛別嘉陵江水二絕》唐代:李商隱
千里嘉陵江水色,含煙帶月碧于藍。
今朝相送東流后,猶自驅車更向南。
釋義:
嘉陵江的景色,含煙帶月,千里風光,河水比靛青都要藍?,F在在江水向東流去之際與你送別,只能獨自驅趕著馬車向南離去。
5.描寫“藍色”的古詩詞有哪些
1. 《藍橋驛見元九詩》
唐代:白居易
藍橋春雪君歸日,秦嶺秋風我去時。
每到驛亭先下馬,循墻繞柱覓君詩。
2. 《九日藍田崔氏莊》
唐代:杜甫
老去悲秋強自寬,興來今日盡君歡。
羞將短發還吹帽,笑倩旁人為正冠。
藍水遠從千澗落,玉山高并兩峰寒。
明年此會知誰健?醉把茱萸仔細看。
3. 《憶江南·江南好》
唐代:白居易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4. 《錦瑟》
唐代:李商隱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5. 《畫堂春·一生一代一雙人》
清代:納蘭性德
一生一代一雙人,爭教兩處銷魂。
相思相望不相親,天為誰春。
漿向藍橋易乞,藥成碧海難奔。
若容相訪飲牛津,相對忘貧。
6. 《漁家傲·平岸小橋千嶂抱》
宋代:王安石
平岸小橋千嶂抱。柔藍一水縈花草。茅屋數間窗窈窕。塵不到。時時自有春風掃。
午枕覺來聞語鳥。欹眠似聽朝雞早。忽憶故人今總老。貪夢好。茫然忘了邯鄲道。
6.描寫“藍色”的詩句有哪些
描寫“藍色”的詩句有 1.《龍游八景·瀫水晴風》 年代: 宋 作者: 鄭得彝 鮫鮹藍色染初勻,風皺粼粼渺水云。
安得此溪還姓冉,名高千載柳州文。 2.《觀調發四首》 年代: 宋 作者: 劉克莊 南州健兒生佛國,平時寬博如逢掖。
一朝煙塵起荊益,半夜虎符來抽謫。逗撓法嚴羽檄迫,倉皇受甲面藍色。
病夫少也曾從戎,今成新豐折臂翁。兒郎行矣早策功,安知行間無呂蒙。
虜來定作太尉公,虜去暴露賞亦濃。 3.《題中峰》 年代: 唐 作者: 費冠卿 中峰高拄泬寥天,上有茅庵與石泉。
晴景獵人曾望見,青藍色里一僧禪。 4.《再和梅韻》 年代: 宋 作者: 鄭清之 北窗夢覺呼一力,曙鳥微聞絡緯織。
推窗宛見野梅面,帶雨猶如看花息。堅白雅占南枝先,淺紅留待北人識。
宮中自是憐玉奴,天上何為愛藍色。肯隨蘭芷媚屈宋,獨主芙蓉笑丁石。
愧我聯篇蟻空旋,羨君六博梟已得。梅懶作尉竟仙去,拜官無用斜封墨。
5.《蝶戀花·愛日輕明新雪后》 年代: 宋 作者: 周邦彥 愛日輕明新雪后。柳眼星星,漸欲穿窗牖。
不待長亭傾別酒。一枝已入騷人手。
淺淺挼藍輕蠟透。過盡冰霜,便與春爭秀。
強對青銅簪白首。老來風味難依舊。
杜甫 題張氏隱居·之子時相見
《題張氏隱居之子時相見》
作者:杜甫
原文:
之子時相見,邀人晚興留。
霽潭鳣發發,春草鹿呦呦。
杜酒偏勞勸,張梨不外求。
前村山路險,歸醉每無愁。
賞析:
原作共兩首,第一首是七律,殆初識張君時作,形容他的為人。這是第二首,大約跟張氏已很相熟了,所以開首便道之子時相見,《杜詩鏡銓》以為當是數至后再題,《杜詩詳注》以為往來非一度矣,皆是。
雖是一首應酬之作,卻可以看出作者的人情味與風趣。這首詩直說與用典雙管齊下。直說與用典是古詩常用的兩種表現方法,如不能分辨,詩意便不明白。在這里卻兩兩密合。假如當作直說看,那簡直接近白話;假如當作用典看,那又大半都是些典故,所謂無一句無來歷。但這是形跡,杜詩往往如此,不足為奇。它能夠有風趣,方是真正的難得。
如之子翻成白話當說這人或這位先生,但之子卻見《毛詩》。第三句,池中鯉魚很多,游來游去;第四句鹿在那邊吃草呦呦地叫;但鳣(zhān氈)鮪發發(bō撥),呦呦鹿鳴,食野之蘋,并見《毛詩》。用經典成語每苦迂腐板重,在這兒卻一點也不覺得,故前人評:三四驅遣六藝卻極清秀。而且鹿鳴原詩有宴樂嘉賓之意,所以這第四句雖寫實景,已景中含情,承上啟下了。
詩還用透過一層的寫法。文章必須密合當時的實感,這原是通例。但這個現實性卻不可呆看,有些地方正以不必符合為佳。在這里即超過,超過便是不很符合。惟其不很符合,才能把情感表現得非常圓滿,也就是進一步合乎現實了。這詩末聯前村山路險,歸醉每無愁。想那前村的山路很險,又喝醉了酒,跌跌蹱蹱地回去,仿佛盲人瞎馬夜半深池的光景,那有不發愁之理;所以這詩末句實在該當作歸醉每應愁的,但他偏不說應愁,顛倒說無愁。究竟應愁符合現實呢,還是無愁符合現實?我們該說應愁是實;我們更應該知道無愁雖非實感,卻能進一步地表現這主題──主人情重,客人致謝,賓主極歡。
在這情景下,那么不管老杜他在那天晚上愁也不愁,反正必須說無愁的。所以另外本可以有一個比較自然合理的解釋,喝醉了所以不知愁;但也早被前人給否決了?!抖旁娂u》引李天生說:末二句謂與張深契,故醉歸忘山路之險,若云醉而不知,則淺矣。李氏的話是很對的。杜甫正要借這該愁而不愁來表示他對主人的傾倒和感謝,若把自己先形容成了一個酒糊涂,那詩意全失,不僅殺風景而已。又這一句結出首聯的意思來,邀人晚興留是這詩里主要的句子。
尋白鶴巖張子容隱居
孟浩然 尋白鶴巖張子容隱居
白鶴青巖半,幽人有隱居。 階庭空水石,林壑罷樵漁。
歲月青松老,風霜苦竹疏。 睹茲懷舊業,回策返吾廬。
【賞析】
孟浩然(689-740),男,漢族,唐代詩人。本名不詳(一說名浩),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浩然,少好節義,喜濟人患難,工于詩。年四十游京師,唐玄宗詔詠其詩,至不才明主棄之語,玄宗謂:卿自不求仕,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因放還未仕,后隱居鹿門山,著詩二百余首。孟浩然與另一位山水田園詩人王維合稱為王孟。
杜甫 九日藍田崔氏莊
《九日藍田崔氏莊》
作者:杜甫
原文:
老去悲秋強自寬,興來今日盡君歡。
羞將短發還吹帽,笑倩旁人為正冠。
藍水遠從千澗落,玉山高并兩峰寒。
明年此會知誰???醉把茱萸仔細看。
注釋:
1、藍田:即今陜西省藍田縣。
2、強:勉強。
3、倩:請。
4、藍水:即藍溪,在藍田山下。
5、玉山:即藍田山。
6、?。阂蛔髟凇?/p>
7、醉:一作再。
翻譯:
今年我已是年華老矣,雖然為了秋天心底有悲傷的心情,但還是勉強自我安慰了一番,高興得是重陽節里能在崔君家和朋友們暢飲美酒。席間令我羞愧的事情還是發生了,秋風吹落了我的帽子,露出了我短短的頭發,尷尬之余只得請一旁的人幫我重新戴好它。藍田縣東的藍水流過了千百條山澗從高高的藍山落下,而藍山兩座高高的山峰則依然立在遠處。醉眼看到了象征長壽吉祥的茱萸,在心里問它:明年于會的朋友會再次相聚么?
賞析:
此詩題一作《九日藍田崔氏莊》。藍田,即陜西藍田。九日,即重陽節。
老去悲秋強自寬,興來今日盡君歡。人已老去,對秋景更生悲,詩人只有勉強寬慰自己。到了重九,興致來了,一定要和友人盡歡而散。這里老去一層,悲秋一層,強自寬又一層;興來一層,今日一層,盡君歡又一層,層層變化,轉折翻騰。首聯即用對仗,詩句宛轉自如。
羞將短發還吹帽,笑倩旁人為正冠。人老了,怕帽一落,顯露出他的蕭蕭短發,作者以此為羞,所以風吹帽子時,笑著請旁人幫他正一正。這里用孟嘉落帽的典故。王隱《晉書》:孟嘉為桓溫參軍,九日游龍山,風至,吹嘉帽落,溫命孫盛為文嘲之。杜甫曾授率府參軍,此處以孟嘉自比,合乎身份。然而孟嘉落帽顯出名士風流蘊藉之態,而杜甫此時心境不同,他怕落帽,反讓人正冠,顯出別是一番滋味。說是笑倩,實是強顏歡笑,骨子里透出一縷傷感、悲涼的意緒。這一聯用典入化,傳神地寫出杜甫那幾分醉態。宋代楊萬里說:孟嘉以落帽為風流,此以不落帽為風流,翻盡古人公案,最為妙法。(《誠齋詩話》)
藍水遠從千澗落,玉山高并兩峰寒。按照一般寫法,頸聯多半是順承前二聯而下,那此詩就仍應寫嘆老悲秋。詩人卻不同凡響,猛然推開一層,筆勢陡起,以壯語喚起一篇精神。這兩句描山繪水,氣象崢嶸。藍水遠來,千澗奔瀉,玉山高聳,兩峰并峙。山高水險,令詩人只能仰視,讓他感到振奮。用藍水、玉山相對,色澤淡雅;用遠、高拉出開闊的空間;用落、寒稍事點染,既標出深秋的時令,又令讀者有高危蕭瑟之感。詩句豪壯中帶幾分悲涼,雄杰挺峻,筆力拔山。
明年此會知誰?。孔戆衍镙亲屑毧础.斔ь^仰望秋山秋水,如此壯觀,低頭再一想,山水無恙,人事難料,他自己已這樣衰老,不能生活得長久。所以他趁著幾分醉意,手把著茱萸仔細端詳:茱萸呀茱萸,明年此際,還有幾人健在,佩帶著你再來聚會呢?上句一個問句,表現出詩人沉重的心情和深廣的憂傷,含有無限悲天憫人之意。下句用一醉字,妙絕。若用手把,則嫌笨拙,而醉字卻將全篇精神收攏,鮮明地刻畫出詩人此時的情態:雖已醉眼蒙眬,卻仍盯住手中茱萸細看,不置一言,卻勝過萬語千言。
這首詩跌宕騰挪,酣暢淋漓,前人評謂:字字亮,筆筆高。(《讀杜心解》)詩人滿腹憂情,卻以壯語寫出,詩句顯得慷慨曠放,凄楚悲涼。
沁園春·題潮陽張許二公廟
為子死孝,為臣死忠,死又何妨。
自光岳氣分,士無全節;君臣義缺,誰負剛腸。
罵賊張巡,愛君許遠,留取聲名萬古香。
后來者,無二公之操,百煉之鋼。
人生翕歘云亡。
好烈烈轟轟做一場。
使當時賣國,甘心降虜,受人唾罵,安得流芳。
古廟幽沉,儀容儼雅,枯木賽鴉幾夕陽。
郵亭下,有奸雄過此,仔細思量。
注釋
⑴潮陽:今廣東潮陽縣。
⑵文天祥主張以孔孟之道立身行事。這三句就提出應該為忠、孝而死。
⑶光岳:高大的山。光岳氣分:指國土分裂,即亡國。君臣義缺:指君臣之間欠缺大義。剛腸:指堅貞的節操。這四句是說自宋室淪喪以來,士大夫不能保全節操,君臣之間欠缺大義,是誰辜負了凜然不屈、剛正不阿的品德。
⑷張巡:與睢陽(今河南商丘縣)太守許遠共守危城,城陷后兩人先后被害,他們英勇抗敵,寧死不屈的精神受到后人敬仰。
⑸后來者:指以后的士大夫。操:操守。
⑹翕歘(音唏噓):即倏忽,如火光之一現。云亡:死去?!霸啤弊譄o義。
⑺古廟:即張、許公廟。儀容:指張、許兩人的塑像。
⑻郵亭:古代設在沿途、供給公家送文書及旅客歇宿的會館。這三句是對賣國投降的宋末奸臣的警告。[2]
翻譯
做兒子的能死節于孝,做臣子的能死節于忠,那就是死得其所。安史亂起,正氣崩解,不見盡忠報國之士,反多無恥降敵之徒,士風不振,大義不存。張巡罵賊寇直到雙眼出血,許遠溫文爾雅愛君能守死節,他們都留下萬古芳名。后來的人已經沒有他們那樣的操守,那種如百煉精鋼似的精誠。
人生短促,轉眼生離死別。更應該轟轟烈烈做一番為國為民的事業。如果他們當時甘心投降賣國,則必受人唾罵,以至遺臭萬年,又怎么能夠流芳百世呢?雙廟幽邃深沉,二公塑像莊嚴典雅。夕陽下寒鴉枯木示萬物易衰,而古廟不改。郵亭下,如有奸雄經過,面對先烈,則當仔細思量、反躬自省。
賞析
“為子死孝,為臣死忠,死又何妨”。起筆突兀,如兩個擎天大柱。子死于孝,臣死于忠,此二句蘊含儒家思想本原?!兑住P蜇浴分兄v:“有天地然后有萬物,有萬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婦,有夫婦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比寮艺J為孝之意義在于不忘生命之本源,是道德之根本。忠是孝的延伸,是大孝。德二年(1276)正月二十日天祥出使元營被扣留,次日謝太后派宰相賈余慶等赴元營奉降表,天祥即抗節不屈,其《指南錄。使北》有詩曰:“初修降表我無名,不是隨班拜舞人。誰遣附庸祈請使?要教索虜識忠臣?!笨梢娞煜橹疄槌妓乐遥⒎侵矣谝患乙恍?,而是忠于民族祖國。這和儒家講忠孝,但不主張愚忠、愚孝的思想很契合。人能死孝死忠,大本已立,“死又何妨,”視死如歸。以一段震古鑠今之絕大議論起筆,下邊遂轉入盛贊張許。“自光岳氣分,士無全節;君臣義缺,誰負剛腸”,四句扇對,筆力精銳。光有三光,月為五岳。天祥《正氣歌》云:“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在地為河岳,在天為日星”,與此文旨意相通。安史亂起,降叛者眾,其情痛極。然有張許,堂堂正氣,令人振奮。
“罵賊張巡,愛君許遠,留取聲名萬古香”。張許二公,血戰睢陽,至死不降,“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張巡每次與叛軍交手大呼罵賊,眥裂血面,嚼齒皆碎,奈獨木難撐,被攻陷城池,當面痛罵叛軍,叛軍用刀抉其口。許遠是位寬厚長者,貌如其心。最終兩人從容就義。張許性格不同而同一節義,僅此兩句,該畫簡練有力。“留取聲名萬古香”,張許肉軀雖死,但精神長存。語意高邁積極,突出張許取義成仁精神?!跋恪弊窒碌靡嗪茫磉_出天祥對二公無限欽仰之情?!昂髞碚撸瑹o二公之操,”后來者三字,遂將詞情從唐代一筆帶至今日,用筆頗為裕如。當宋亡之際,叛國投降者不勝枚舉,上自“臣妾僉名謝太清”之謝后,下至賈余慶之流。故天祥感慨深沉如此。“二公之操,百煉之鋼”,對仗歇拍,筆力精健。
“人生翕炎云亡。好烈烈轟轟做一場”。緊承上意,更以絕大議論,襯出儒家人生哲學,和起筆相輝映。翕炎欠意為短促。人生匆匆,轉眼即逝,更應當轟轟烈烈做一場為國為民之事業!《易。乾傳》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比寮抑厣恢厮?,尤重精神生命之自強不息,生生無已。文氏在其文中也多有此意,如《御試策一道》云:“言不息之理者,莫如《大易》,莫如《中庸》?!洞笠住分?,乃歸之自強不息,《中庸》之道,乃歸之不息則久。”在《題戴行可進學篇》云:“君子所以進者無他,法天行而已矣?!笔惆l自強不息之精神?!笆巩敃r賣國,甘心降虜,受人唾罵,安得流芳”。假使當時張許二公貪生怕死,賣國降虜,將受人唾罵,遺臭萬年,焉能流芳百世?《孟子。告子上》云:“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碧煜樵诖硕沃袑堅S二公之贊許正如此意。
“古廟幽沉,儀容儼雅,枯木寒鴉幾夕陽”。雙廟廟貌幽邃深沉,二公塑像儀容莊嚴典雅,栩栩如生。又當夕陽西下,寒鴉在枯木間哀婉啼哭。枯木寒鴉夕陽,意味著無限流逝之時間。讓世人油然而生人生易老之哀感。天祥卻以之寫出精神生命之不朽。枯木雖枯,夕陽將夕,自然物象之易衰易變,卻可反襯出古廟之依然不改,儀容之栩栩如生,可見世事自有公道,忠臣孝子雖死猶榮。文氏此詞重在議論但情寓于景,反襯主題,詞情便覺神致超逸,真神來之筆也?!班]亭下,有奸雄過此,仔細思量”。而對浩然之二公,如有奸雄路過雙廟,當愧然自省。結筆寓意深刻,盼橫流巨惡,良知應未完全泯滅,有可悟之時。但亦可見其對當時滔滔者天下皆是賣國賊痛憤之巨。
這首詞在藝術上也達到很高境界。全詞以議論立意,同抒情結體,既有具體形象之美,又有抽象之美。在抒情中蘊含從容嫻雅和剛健之美。文中多用對句,句句整齊,筆筆精銳。情景交融,融景入情,極為優美。正如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所評價得那樣:“文文山詞,風骨甚高,亦有境界,遠在圣與、叔復、公謹諸公之上?!逼湔撋鯙楣?。
藍田崔氏莊在哪里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藍田崔氏莊百度百科、藍田崔氏莊在哪里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