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衛將軍能領多少兵馬,左衛將軍能領多少兵馬
今天給各位分享左衛將軍能領多少兵馬的知識,其中也會對左衛將軍能領多少兵馬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車騎大將軍和衛將軍各可以掌管多少兵馬?
沒有太多兵馬,只有一營兵馬和親兵!征戰時皇帝才會給他們兵權!
十六衛每衛分別統領多少軍隊?
十六衛的名稱,唐代前期變化甚多,到唐玄宗開元時方大體上固定為左右衛、左右驍衛、左右武衛、右左威衛、右左領軍衛、左右金吾衛、左右監門衛和左右千牛衛。其中前十二衛均管轄府兵,只有后四衛不轄府兵,負責京城和宮殿諸門警衛以及皇帝的貼身宿衛。每衛設大將軍一人和將軍二人統率,下有長史、錄事參軍總管各衛日常事務,倉、兵、騎、胄四曹分別負責俸祿、給養、考績、宿衛、馬匹、兵械等具體事務。十六衛直接統屬于皇帝,但他們沒有調兵的權力。需要命將出征時,一般由皇帝和宰相議定后,頒發詔令到兵部,由兵部再發下符契,與詔令一起同時頒下各折沖府或州郡發兵。除十六衛外,東宮官中還仿照十六衛建制設有十率府,各設率一人,副率一至二人統管,下轄一定數量的府兵,作為太子的禁衛部隊。以上十六衛總稱為南衙諸衛,因其官署均在長安、洛陽兩京宮城之南的皇城內。 唐朝十二衛軍 1.左衛 2.右衛 3.左金吾衛 4.右金吾衛 5.左領軍衛 6.右領軍衛 7.左驍衛 8.右驍衛 9.羽林衛 10.虎賁衛 11.千牛衛 12.豹滔衛 前八個是左右衛,是最大的機構!九為羽林軍!后三個為虎豹牛三個衛隊
具體人數不是很清楚,去著看下
漢代的各軍職將軍非戰時是帶領多少士兵的?
漢朝軍隊,依據作戰行動領域、武器裝備和所負任務,區分為步兵、騎兵、車兵和水軍四個兵種。平時分別編制、管理、訓練,戰時混合組軍。其中步兵是有漢一代的主要兵種。在京師兵中,步兵占較大比重。如北軍八校尉中,其中中壘、步兵、射聲三校為步兵或以步兵為主。在郡國兵中,步兵亦居主體地位。
漢代作戰部隊實行正規的部曲制,以部、曲為基本建制單位。
編制序列由大到小為:
軍——部——曲——屯——隊——什——伍
軍的主管為大將軍(位比三公)、將軍(位上卿,依次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前、后、左、右將軍);軍作為作戰部隊的最高編制,通常只有在戰時設置。長官由大將軍或將軍出任。將軍受命出征,皆開幕府,置僚屬,組成作戰指揮機構。每軍通常轄有前、后、中、左、右五部(或因作戰需要有增有減)。因此,軍作為非常設建制單位,人數是因戰爭需要而設。
部的主管為校尉(比二千石)、軍司馬(比千石),一般情況下分左、右、前、后、中五曲,或因需要有增有減,總兵力多者六七千人,少則一二千人,大體以一二千人為常制;校尉是僅次于將軍的高級武官,地位較高,其所領部校一般具有獨立作戰的能力。
曲的主管為軍候(比六百石)、千人(比六百石),一般情況下,每曲分左、右兩屯,編士兵200余人,但有時會多至500人。
屯的主管為屯長(比二百石),每屯分前、后兩隊,編士兵約100人。
隊的主管為隊率(比百石)、隊史(比百石),每隊分前、后、左、右、中共5什,編士兵約50人。
什的主管為什長(斗食),每什分兩伍,編士兵10人;
伍的主管為伍長,每伍編士兵5人。
三國軍隊的編制基本上沿襲漢制,但由于各國之間的戰事頻繁,將領與部屬的關系變換頻繁,軍隊的編制常常也不那么規范,經常會有同一官職而所統的兵力相關很大。而且隨著因軍功成為高級將領的人數的不斷增多,出現了很多新的將軍名號,造成了將軍多而統兵少的現象,統兵人數沒有滿員的現象較為普遍。
將軍可以掌管多少兵
那要看什么樣的將軍了
大將軍,古代領兵之最高統帥。始于戰國,是將軍的最高封號,漢代沿置,職掌統兵征戰。視戰爭規模大小多者掌兵幾十萬,少者幾萬。一般都是關乎存亡的大戰才以他帶兵,如果規模小一般不會動用大將軍。
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左右前后將軍為重號將軍,為皇帝的最高級武官。比大將軍稍差。
雜號將軍,又稱列將軍。中國古代武職官銜的一種統稱,始于漢代,盛行于南北朝,唐以后逐漸衰微。帶兵一般不過20000人。視職位高低依次遞減。
偏將軍官名始于春秋,在將軍中的地位較低,多由校尉或裨將升遷,無定員,一般3、5000人。
OK,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