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清什么安,天人清且安中的天人是什么意思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天人清什么安,以及天人清且安中的天人是什么意思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蟾蜍竹園影,大明夜已殘。羿昔落九烏,天人清且安。寫的是什么神話故事?
寫了《蟾蜍蝕月》和《后羿射日》兩個故事
【詩句】蟾蜍蝕圓影,大明夜已殘。羿昔落九烏,天人清且安。
【出處】唐·李白《古朗月行》。
【意思】蟾蜍食月殘缺不全,皎潔月兒因此晦暗。后羿射落九個太陽,天上人間清明平安。
【解析】傳說月蝕是由于蟾蜍食月造成的,因而 月亮變得晦暗不明。這里詩人借用傳說“蟾蜍蝕月” 來影射當時的黑暗 現實: 唐玄宗晚年寵幸楊貴妃,國勢漸衰。詩句委婉曲折,引人深思。
注: 蟾蜍,癩蛤蟆。大明,指月亮。
【全詩】
《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
仙人垂兩足,桂樹作團團。
白兔搗藥成,問言與誰餐。
蟾蜍蝕圓影,大明夜已殘。
羿昔落九烏,天人清且安。
陰精此淪惑,去去不足觀。
憂來其如何,凄愴摧心肝。
【賞析1】
令人神思冥想的月亮,它并非總是那么的圓和亮,也有缺的時候,還有出現月蝕的時候。傳說月亮上有只蟾蜍(俗稱癩蛤蟆),不斷地嚙食它而造成月蝕。“蟾蜍蝕月影,大明夜已殘” 兩句,寫的就是這一情景,“大明”,是指月亮。古時人們對于“月蝕” 不能作出科學的解釋,便歸罪于蟾蜍了,認為是它把月亮吞吃掉的。詩人以此比喻權奸當道,富有深刻的寓意。緊接著“羿昔落九烏,天人清且安”,又運用了另一個神話傳說:后羿是堯時最善射的英雄,當時十個太陽并出,每個太陽里都有只三只腳的烏鴉,曬得大地如火。于是,帝堯命后羿射太陽,射掉了九個,留下一個用來照明,從此天上人間才得以安寧。這里以此暗示當時缺少象后羿那樣為民除害、撥亂反正的英雄人物,表達了詩人的隱憂、感慨和希望。這四句詩里,盡管也運用了兩個神話傳說,但都經過精心的選擇、巧妙的安排,而且變化靈活,寓意各異,有反面的、有正面的,對于表現與深化本詩的旨意起到了很好的加強作用,并耐人深思,以隱微之筆,發憂憤沉痛之情。
【賞析2】
詩的下半首,詩情轉入另外一層,明月的形象和詩人的心情,隨之改變。好月不長,清輝難久,“蟾蜍蝕圓影,大明夜已殘。”月亮由圓而蝕。蟾蜍,俗稱癩蛤蟆。傳說月因蟾蜍吞食,遂使月亮變缺而發生月食。大明,既可指日,也可指月。此處當指月。《文選》卷十二木華《海賦》:“大明攬轡于金樞之穴。”李善注曰:“大明,月也。”月亮被蟾蜍嚙食,天地為之昏黯。突然,詩人引出了射日的后羿:“羿昔落九烏,天人清且安。”羿,即后羿,神話中善射的英雄。烏,指太陽。傳說帝堯時代天上有十個太陽,每個太陽里有一只三只腳的烏鴉,曬得大地如火,莊稼草木焦死,人們無法生活,于是堯命羿射天,一下子射中了九個太陽,太陽中的九只烏鴉皆死,只留下一個太陽。從此天上人間才得到清明和安寧。面對吞食月亮的蟾蜍,詩人多么希望出現象后羿一樣的英雄,將月中蟾蜍射落啊!
《古朗月行》古詩原文
《古朗月行》古詩原文如下: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
仙人垂兩足,桂樹何團團。
白兔搗藥成,問言與誰餐?
蟾蜍蝕圓影,大明夜已殘。
羿昔落九烏,天人清且安。
陰精此淪惑,去去不足觀。
憂來其如何?凄愴摧心肝。
譯文:
小時候不認識月亮,把它稱為白玉盤。
又懷疑是瑤臺仙鏡,飛在夜空青云之上。
月中的仙人是垂著雙腳嗎?月中的桂樹為什么長得圓圓的?
白兔搗成的仙藥,到底是給誰吃的呢?
蟾蜍把圓月啃食得殘缺不全,皎潔的月兒因此晦暗不明。
后羿射下了九個太陽,天上人間免卻災難清明安寧。
月亮已經淪沒而迷惑不清,沒有什么可看的不如遠遠走開吧。
心懷憂慮啊又何忍一走了之,凄慘悲傷讓我肝腸寸斷。
作者:唐·李白
賞析:
這是一首樂府詩。“朗月行”,是樂府古題,屬《雜曲歌辭》。
李白運用浪漫主義的創作方法,通過豐富的想象,神話傳說的巧妙加工,以及強烈的抒情,構成瑰麗神奇而含意深蘊的藝術形象。詩中先寫兒童時期對月亮稚氣的認識:“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以“白玉盤”、“瑤臺鏡”作比喻,生動地表現出月亮的形狀和月光的皎潔可愛,使人感到非常新穎有趣。“呼”、“疑”這兩個動詞,傳達出兒童的天真爛漫之態。這四句詩,看似信手寫來,卻是情采俱佳。然后,又寫月亮的升起:“仙人垂兩足,桂樹何團團?白兔搗藥成,問言與誰餐?”古代神話說,月中有仙人、桂樹、白兔。當月亮初升的時候,先看見仙人的兩只腳,而后逐漸看見仙人和桂樹的全形,看見一輪圓月,看見月中白兔在搗藥。詩人運用這一神話傳說,寫出了月亮初生時逐漸明朗和宛若仙境般的景致。然而好景不長,月亮漸漸地由圓而蝕:“蟾蜍蝕圓影,大明夜已殘。”蟾蜍,俗稱癩蛤蟆;大明,指月亮。傳說月蝕就是蟾蜍食月所造成,月亮被蟾蜍所嚙食而殘損,變得晦暗不明。“羿昔落九烏,天人清且安”,表現出詩人的感慨和希望。古代善射的后羿,射落了九個太陽,只留下一個,使天、人都免除了災難。詩人在這里引出這樣的英雄來,既是為現實中缺少這樣的英雄而感慨,也是希望能有這樣的英雄來掃除天下。然而,現實畢竟是現實,詩人深感失望:“陰精此淪惑,去去不足觀。”月亮既然已經淪沒而迷惑不清,就沒有什么可看的了,不如趁早走開吧。這是無可奈何的辦法,心中的憂憤不僅沒有解除,反而加深了:“憂來其如何?凄愴摧心肝。”詩人不忍一走了之,內心矛盾重重,憂心如焚。
這首詩通篇作隱語,化現實為幻景,以蟾蜍蝕月影射現實,說得十分深婉曲折。詩中一個又一個新穎奇妙的想象,展現出詩人起伏不平的感情,文辭如行云流水,富有魅力,發人深思,體現出李白詩歌的雄奇奔放、清新俊逸的風格。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的全詩是什么?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仙人垂兩足,桂樹作團圓。白兔搗藥成,問言與誰餐?蟾蜍蝕圓影,大明夜已殘。羿昔落九烏,天人清且安。陰精此淪惑,去去不足觀。憂來其如何,惻愴摧心肝。”前八句,寫少年時代月的美好想像,象征著難以忘懷的童年時光與天真無邪的純真心靈。后八句,寫月食,象征著純潔理想與天真狀態的破敗與祛魅,對于昔日美好理想淪亡的憂傷,是詩人慷慨悲歌的原因。
天人清什么安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天人清且安中的天人是什么意思、天人清什么安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