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性受,久久亚洲综合色,国产福利一区二区精品免费,99热这里都是精品

當(dāng)前位置:詩詞問答 > 歷史 > 正文內(nèi)容

古詩十九首有多少首詩 十九首古詩有哪些

陽光明媚2022-12-29 00:00歷史60

大家好,今天來為大家解答關(guān)于古詩十九首有多少首詩這個問題的知識,還有對于十九首古詩有哪些也是一樣,很多人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讓我來為大家分享這個問題,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古詩十九首》里有哪些思婦詩?

古詩十九首思婦詩如下:

《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

相去萬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長,會面安可知。

胡馬依北風(fēng),越鳥巢南枝。

相去日已遠(yuǎn),衣帶日已緩。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顧返。

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晚。

棄捐勿復(fù)道,努力加餐飯。

《青青河畔草》

青青河畔草,郁郁園中柳。

盈盈樓上女,皎皎當(dāng)窗牖。

娥娥紅粉妝,纖纖出素手。

昔為倡家女,今為蕩子婦,

蕩子行不歸,空床難獨守。

冉冉孤生竹

冉冉孤生竹,結(jié)根泰山阿。

與君為新婚,菟絲附女蘿。

菟絲生有時,夫婦會有宜。

千里遠(yuǎn)結(jié)婚,悠悠隔山陂。

思君令人老,軒車來何遲?

傷彼蕙蘭花,含英揚光輝。

過時而不采,將隨秋草萎。

君亮執(zhí)高節(jié),賤妾亦何為?

庭中有奇樹

庭中有奇樹,綠葉發(fā)華滋。

攀條折其榮,將以遺所思。

馨香盈懷袖,路遠(yuǎn)莫致之。

此物何足貢?但感別經(jīng)時。

《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蘭澤多芳草。

采之欲遺誰,所思在遠(yuǎn)道。

還顧望舊鄉(xiāng),長路漫浩浩。

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

《明月皎夜光》

明月皎夜光,促織鳴東壁。

玉衡指孟冬,眾星何歷歷。

白露沾野草,時節(jié)忽復(fù)易。

秋蟬鳴樹間,玄鳥逝安適。

昔我同門友,高舉振六翮。

不念攜手好,棄我如遺跡。

南箕北有斗,牽牛不負(fù)軛。

良無盤石固,虛名復(fù)何益。

《迢迢牽牛星》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fù)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凜凜歲云暮》

凜凜歲云暮,螻蛄夕鳴悲。

涼風(fēng)率已厲,游子寒無衣。

錦衾遺洛浦,同袍與我違。

獨宿累長夜,夢想見容輝。

良人惟古歡,枉駕惠前綏。

愿得常巧笑,攜手同車歸。

既來不須臾,又不處重闈。

亮無晨風(fēng)翼,焉能淩風(fēng)飛。

眄睞以適意,引領(lǐng)遙相希。

徒倚懷感傷,垂涕沾雙扉。

《明月何皎皎》

明月何皎皎,照我羅床緯。

憂愁不能寐,攬衣起徘徊。

客行雖云樂,不如早旋歸。

出戶獨彷徨,愁思當(dāng)告誰!

引領(lǐng)還入房,淚下沾裳衣。

供參考。

古詩十九首·凜凜歲云暮

《古詩十九首凜凜歲云暮》

凜凜歲云暮,螻蛄夕鳴悲,

涼風(fēng)率已厲,游子寒無衣。

錦衾遺洛浦,同袍與我違。

獨宿累長夜,夢想見容輝。

良人惟古歡,枉駕惠前綏,

愿得長巧笑,攜手同車歸。

既來不須臾,又不處重闈;

亮無展風(fēng)翼,焉能凌風(fēng)飛?

眄睞以適意,引領(lǐng)遙相睎。

徙倚懷感傷,垂涕沾雙扉。

賞析:

此凡二十句,支、微韻通押,一韻到底。詩分五節(jié),每節(jié)四句,層次分明。

惟詩中最大問題在于:一、游子與良人是一是二?二、詩中抒情主人公即同袍與我違的我,究竟是男是女?三、這是否一首怨詩?答曰:一、上文的游子即下文之良人,古今論者殆無異辭,自是一而非二。二、從全詩口吻看,抒情主人公顯為閨中思好,是女性無疑。但第三個問題卻有待斟酌。蓋從游子無寒衣句看,主人公對游子是同情的;然而下文對良人又似怨其久久不歸之意,則難以解釋。于是吳淇在《選詩定論》中說:前四句俱敘時,凜凜句直敘,螻蛄句物,涼風(fēng)句景,游子句事,總以敘時,勿認(rèn)游子句作實賦也。其間蓋認(rèn)定良人不歸為負(fù)心,主人公之思極而夢是怨情,所以只能把游子句看成虛筆。其實這是說不通的。蓋關(guān)四句實際上完全是寫實,一無虛筆;即以下文對良人的態(tài)度而論,與其說是怨,寧說因思極而成夢,更多的是感傷之情。當(dāng)然,怨與傷相去不過一間,傷極亦即成怨。但鄙意漢代文人詩已接受詩都熏陶,此詩尤得溫柔敦厚之旨,故以為詩意雖憂傷之至而終不及于怨。這在《古詩十九首》中確是出類拔萃之作。一篇第一層的四句確從時序?qū)懫稹q既云暮,百蟲非死即藏,故螻蛄夜鳴而悲。厲,猛也。涼風(fēng)已厲,以己度人,則游子無御寒之衣,彼將如何度歲!夫涼風(fēng)這厲,螻蛄之鳴,皆眼前所聞見之景,而言率者,率,皆也,到處皆然也。這兒天冷了,遠(yuǎn)在他鄉(xiāng)的游子也該感到要過冬了,這是由此及彼。然后第二節(jié)乃從游子聯(lián)想到初婚之時,則由今及昔也。錦衾二句,前人多從男子負(fù)心方面去理解。說得最明白的還是那個吳淇。他說:言洛浦二女與交甫,素昧平生者也,尚有錦衾之遺;何與我同袍者,反遺我而去也?錦衾句只是活用洛水宓妃典故,指男女定情結(jié)婚;同袍出于《詩經(jīng)秦風(fēng)無衣》,原指同僚,舊說亦指夫婦。竊謂此二句不過說結(jié)婚定情后不久,良人便離家遠(yuǎn)去。這是思的起因。至于良人何以遠(yuǎn)別,詩中雖未明言,但從游子寒無衣一句已可略窺端倪。在東漢末葉,不是求仕便是經(jīng)商,乃一般游子之所以離鄉(xiāng)北井之主因。可見良人之棄家遠(yuǎn)游亦自有其苦衷。朱筠《古詩十九首》云:至于同袍違我,累夜過宿,誰之過歟?意謂這并非良人本意,他也不愿離家遠(yuǎn)行,所云極是。惟游子之遠(yuǎn)行并非詩人所要表白的風(fēng)客,讀者亦無須多傷腦筋去主觀臆測。

自獨宿以下乃入相思本題。張庚《古詩十九首》云:獨宿已難堪矣,況累長夜乎?于是情念極而憑諸夢想以見其容輝。夢字下粘一想字,極致其深情也,又含下恍惚無聊一段光景。正惟自己獨宿而累經(jīng)長夜,以見相別之久而相愛之深也(她一心惦記著他在外寒無衣,就是愛之深切的表現(xiàn)。),故寄希望于夢想見容輝矣。這一句只是寫主人公的主觀愿望,到下一節(jié)才正式寫夢境。后來范仲淹寫《蘇幕遮》詞有云: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雖從游子一邊著筆實從此詩生發(fā)演繹而出。

第三節(jié)專寫夢境。惟,思也;古,故也。故歡,舊日歡好。夢中的丈夫也還是殷殷眷戀著往日的歡愛,她在夢中見到他依稀仍是初來迎娶的樣子。《禮記婚義》:降,出御歸車,而婿授綏,御輪三周。又《郊特性》:婿親御授綏,親之也。綏是挽以登車的索子,惠前綏,指男子迎娶時把車綏親處遞到女子手里。愿得兩句有點倒裝的意思,長巧笑者,女為悅己者容的另一說法,意謂被丈夫迎娶攜手同車而歸,但愿此后長遠(yuǎn)過著快樂的日子,而這種快樂的日子乃是以女方取悅于良人贏得的。這是夢中景,卻有現(xiàn)實生活為基礎(chǔ),蓋新婚的經(jīng)歷對青年男女來說,長存于記憶中者總是十分美好的。可惜時至今日,已成為使人流連的夢境了。

第四節(jié)語氣接得突兀,有急轉(zhuǎn)直下的味道,而所寫卻是主人公乍從夢境中醒來那種恍恍惚惚的感受,半嗔半詫,似寤不迷。意思說好夢不長,良人歸來既沒有停留多久(不須臾者,猶現(xiàn)代漢語之沒有多久、不一會兒),更未在深閨中(所謂重闈)同自己親昵一番,一剎那便失其所在。這時才憬然驚察,原是一夢,于是以無可奈何的語氣慨嘆首:只恨自己沒有晨風(fēng)一樣的雙翼,因此不能凌風(fēng)飛去,追尋良人的蹤跡。晨風(fēng),鳥名,鸇屬,飛得最為迅疾,最初見于《毛詩》,而《十九首》亦屢見。這是百無聊賴之辭,殆從《詩邶風(fēng)柏舟》靜言思之,不能奮飛語意化出,妙在近于說夢話,實為神來之筆,而不得以通常之比興語視之也。

前人對最末一節(jié)的前兩句略有爭議。據(jù)胡克家《文選考異》云:六臣本校云:善(指李善注本)無此二句。此或尤本校添。但依文義,恐不當(dāng)有。這兩句不惟應(yīng)當(dāng)有,而且有承上啟下之妙用,正自缺少不得。適意亦有二解,一種是適己之意。如陳祚明《采菽堂古詩選》云;眄睞以適意,猶言遠(yuǎn)望可以當(dāng)歸,無聊之極思也。另一種是指適良人之意,如五臣呂延濟及吳淇《選詩定論》之說大抵旨謂后者。應(yīng)解作適良人之意較好。此承上文長巧笑意,指夢中初見良俚的顧盼眼神,亦屬總結(jié)上文之語。蓋夢中既見良人,當(dāng)然從眼波中流露了無限情思,希望使良人歡悅適意;不料稍留即逝,夢醒人杳,在自己神智漸漸恢復(fù)之后,只好引領(lǐng)遙相睎,大有落月滿屋梁,猶疑照顏色(杜甫《夢李白》)的意思,寫女子之由思極而夢,由暫夢而驟醒,不惟神情可掬,抑且層次分明。最終乃點出結(jié)局,只有徙倚懷感傷,垂涕沾雙扉了,而全詩至此亦搖曳而止,情韻不匱。這后四句實際是從眼神作文章,始而眄睞,繼而遙睎,終于垂涕,短短四句,主人公感情的變化便躍然紙上,卻又寫得那么質(zhì)樸自然,毫無矯飾。《十九首》之神理全在此等處,真令讀者掩卷后猶存遐思也。

從來寫情之作總離不開做夢。《詩》、《騷》無論矣,自漢魏晉唐以迄宋元明清,自詩詞而小說戲曲,不知出現(xiàn)多少佳作。甚至連程硯秋的個人本戲《春閨夢》中的關(guān)目與表演,都可能受此詩的影響與啟發(fā)。江河萬里,源可濫觴,信然。

古詩十九首·明月何皎皎

《古詩十九首明月何皎皎》

明月何皎皎,照我羅床幃。

憂愁不能寐,攬衣起徘徊。

客行雖云樂,不如早旋歸。

出戶獨彷徨,愁思當(dāng)告誰?

引領(lǐng)還入房,淚下沾裳衣。

注釋:

1、羅床幃:羅帳。

2、寐:入睡。

3、攬衣:猶言披衣,穿衣。攬,取。

4、旋歸;回歸,歸家。旋,轉(zhuǎn)。

5、引領(lǐng):伸頸,抬頭遠(yuǎn)望的意思。

6、裳衣:一作衣裳。

賞析:

如何描寫人物心理,往往是小說家們醉心探討的問題。其實,這對詩人也至關(guān)重要。我國古代抒情詩中,就有很細(xì)致很精采的心理描寫,這一篇《古詩十九首明月何皎皎》,就突出地表現(xiàn)出這種藝術(shù)特點。

這首詩是寫游子離愁的,詩中刻劃了一個久客異鄉(xiāng)、愁思輾轉(zhuǎn)、夜不能寐的游子形象。他的鄉(xiāng)愁是由皎皎明月引起的。更深人靜,那千里與共的明月,最易勾引起羈旅人的思緒。謝莊《月賦》曰:隔千里兮共明月。李白《靜夜思》曰: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對于這首無名氏古詩中的主人公來說,同樣是這種情緒。明月何皎皎,照我羅床幃。當(dāng)他開始看到明月如此皎潔時,也許是興奮的贊賞的。銀色的清輝透過輕薄透光的羅帳,照著這位擁衾而臥的人。可是,夜已深沉,他輾轉(zhuǎn)反側(cè),尚未入眠。不是過于耀眼的月光打擾他的睡眠,是憂愁不能寐。他怎么也睡不著,便索性攬衣而起,在室內(nèi)徘徊起來。清代朱筠評曰:神情在徘徊二字。(《古詩十九首說》)的確,游子看月、失眠、攬衣、起床、徘徊這一連串的動作,說明他醒著的時間長,實在無法入睡;同時說明他心中憂愁很深。尤其是那起徘徊的情態(tài),深刻地揭示了他內(nèi)心痛苦的劇烈。

詩寫到這里,寫出了憂愁不能寐的種種情狀,但究竟為什么憂愁:客行雖云樂,不如早旋歸。這是全詩的關(guān)鍵語,畫龍點睛,點明主題。這兩句雖是直說緣由,但語有余意,耐人尋味。客行既有樂,卻又說不如早旋歸,是因為實際上他鄉(xiāng)作客,無樂而言。正如《相如歌飲馬長城窟行》所說:枯桑知天風(fēng),海水知天寒。入門各自媚,誰與相為言。然而異鄉(xiāng)游子又欲歸不歸,這是和他們所處的客觀現(xiàn)實是密切聯(lián)系著的。即如此詩的作者,大概是東漢時一個無名文人吧,在他那個時代,往往為營求功名而旅食京師,卻又仕途阻滯,進很兩難。這兩句詩正刻劃出他想歸而不得歸無可奈何的心情,是十分真切的。清代陳祚明說得好:客行有何樂?故言樂者,言雖樂亦不如歸,況不樂乎!(《采菽堂古詩選》)朱筠也說:把客中苦樂思想殆遍,把苦且不提,雖云樂亦是客,不如早旋歸之為樂也(《古詩十九說》)他們是道出了此中凄涼味的。作者點出這種欲歸不得的處境后,下面四句又像開頭四句那樣,通過主人公的動作進一步表現(xiàn)他心靈最深層的痛苦。前面寫到攬衣起徘徊,尚是在室內(nèi)走走,但感到還是無法排遣心中的煩悶,于是他走出戶外了。然而,出戶彷徨,半夜三更,他像夢游似的,獨自在月下彷徨,更有一陣孤獨感襲上心頭。愁思當(dāng)告誰?正是這種獨、這種彷徨的具體感受了。古樂府《悲歌》云:悲歌可以當(dāng)泣,遠(yuǎn)望可以當(dāng)歸。于是詩人情不自禁地向千里之外的故鄉(xiāng)云樹引領(lǐng)而望,可是又不可能獲得可以當(dāng)歸的效果,反而引起了更大的失望。他實在受不了這種感情上的折磨了,他又回到室內(nèi)去。從出戶到入房,這一出一入,把游子心中翻騰的愁情推向頂點,以至再也禁不住淚下沾裳衣了。

全詩共十句,除了客行二句外,所描寫的都是極其具體的行動,而這些行動是一個緊接著一個,是一層深似一層,細(xì)致地刻畫了游子欲歸不得的心理狀態(tài),手法是很高明的。清代張庚分析詩中主人公的心理發(fā)展層次說:因憂愁而不寐,因不寐而起,因起而徘徊,因徘徊而出戶,既出戶而彷徨,因彷徨無告而仍入房,十句中層次井井,而一節(jié)緊一節(jié),直有千回百折之勢,百讀不厭。

一首短小的抒情詩,能夠細(xì)致地表現(xiàn)如此豐富復(fù)雜的心理活動,這在我國古詩中是不多見的。俄國有一位大作家屠格涅夫,是擅長于心理描寫的,但是他的心理描寫,大都是對人物心理的一些說明,有時不免使人感到沉悶和厭煩。而這首古詩,卻沒有這個毛病,它是通過人物的自我意識活動來表現(xiàn)的,通過由意識而誘發(fā)的行動來表現(xiàn)的,具有文學(xué)的形象形。而且更把人物的心理和感情揉合在一起,富有抒情詩的特質(zhì),這種藝術(shù)經(jīng)驗是值得注意的。

古詩十九首·明月皎夜光

《古詩十九首明月皎夜光》

明月皎夜光,促織鳴東壁。

玉衡指孟冬,眾星何歷歷。

白露沾野草,時節(jié)忽復(fù)易。

秋蟬鳴樹間,玄鳥逝安適?

昔我同門友,高舉振六翮。

不念攜手好,棄我如遺跡。

南箕北有斗,牽牛不負(fù)軛。

良無盤石固,虛名復(fù)何益?

注釋:

1、促織:蟋蟀。

2、玉衡:指北斗七星中的第五至七星。北斗七星形似酌酒的斗:第一星至第四星成勺形,稱斗魁;第五星至第七星成一條直線,稱斗柄。由于地球繞日公轉(zhuǎn),從地面上看去,斗星每月變一方位。古人根據(jù)斗星所指方位的變換來辨別節(jié)令的推移。孟冬:冬季的第一個月。這句是說由玉衡所指的方位,知道節(jié)令已到孟冬(夏歷的七月)。

3、歷歷:分明貌。一說,歷歷,行列貌。

4、易:變換。

5、玄鳥:燕子。安適:往什么地方去?燕子是候鳥,春天北來,秋時南飛。這句是說天涼了,燕子又要飛往什么地方去了?

6、同門友:同窗,同學(xué)。

7、翮(合):鳥的羽莖。據(jù)說善飛的鳥有六根健勁的羽莖。這句是以鳥的展翅高飛比喻同門友的飛黃騰達。

8、棄我句是說,就象行人遺棄腳印一樣拋棄了我。

9、南箕:星名,形似簸箕。北斗:星名,形似斗(酌酒器)。

10、牽牛:指牽牛星。軛:車轅前橫木,牛拉車則負(fù)軛。不負(fù)軛是說不拉車。這二句是用南箕、北斗、牽牛等星宿的有虛名無實用,比喻朋友的有虛名無實用。

11、盤石:同磐石,大石。

賞析:

此詩之開篇明月皎夜光,促織鳴東壁,讀者可以感覺到詩人此刻正浸染著一派月光。這是的皎潔的月色,蟋蟀的低吟,交織成一曲無比清切的夜之旋律。再看夜空,北斗橫轉(zhuǎn),那由玉衡(北斗第五星)、開陽、搖光三星組成的斗柄(杓),正指向天象十二方位中的孟冬,閃爍的星辰,更如鑲嵌天幕的明珠,把夜空輝映得一片璀璨。一切似乎都很美好,包括那披著一身月光漫步的詩人。但是此刻究竟是什么時辰:玉衡指孟冬。據(jù)金克木先生解說,孟冬在這里指的不是初冬節(jié)令(因為下文明說還有秋蟬),而是指仲秋后半夜的某個時刻。仲秋的后半夜如此深沉的夜半,詩人卻還在月下踽踽步,確實有些反常。倘若不是胸中有著纏繞不去的憂愁,攪得人心神不寧,誰也不會在這樣的時刻久久不眠。明白了這一層,人們便知道,詩人此刻的心境非但并不美好,簡直有些凄涼。由此體味上述四句,境界就立為改觀不僅那皎潔的月色,似乎變得幽冷了幾分,就是那從東璧下傳來的蟋蟀之鳴,聽去也格外到哀切。從美好夜景中,抒寫客中獨步的憂傷,那美好也會變得凄涼的,這就是藝術(shù)上的反襯效果。

詩人默默無語,只是在月光下徘徊。當(dāng)他踏過草徑的時候,忽然發(fā)現(xiàn)了什么:白露沾野草。朦朧的草葉上,竟已沾滿晶瑩的露珠,那是秋氣已深的征兆詩人似平直到此刻才感覺到,深秋已在不知不覺中到來。時光之流駛有多疾速呵!而從那枝葉婆婆的樹影間,又有時斷時續(xù)的寒蟬之流鳴。怪不得往日的燕子(玄鳥)都不見了,原來已是秋雁南歸的時節(jié)。秋蟬鳴樹間,玄鳥逝安適?意謂:這些燕子又將飛往哪里去呢?這就是詩人在月下所發(fā)出的悵然問嘆。這問嘆似乎只對玄鳥而發(fā),實際上,它又是詩人那充滿失意的悵然自問。從下文可知,詩人之游宦京華已幾經(jīng)寒暑。而今草露蟬鳴、又經(jīng)一秋,它們在詩人心上所勾起的,該是流離客中的惆悵和凄愴。以上八句從描述秋夜之景入筆,抒寫詩人月下徘徊的哀傷之情。適應(yīng)著秋夜的清寂和詩人悵惘、失意之感,筆觸運得輕輕的,色彩也一片滲白;沒有大的音響,只有蟋蟀、秋蟬交鳴中偶發(fā)的、詩人那悠悠的嘆息之聲。當(dāng)詩人一觸及自身的傷痛時,情感便不兔憤憤起來。詩人久滯客中,在如此夜半焦灼難眠,那是因為他曾經(jīng)希望過、期待過,而今這希望和期待全破滅了。昔我同門友,高舉振六翮,在詩人求宦京華的蹉跎歲月中,和他攜手而游的同門好友,先就舉翅高飛、騰達青云了。這在當(dāng)初,如一道燦爛的陽光,把詩人的前路照耀得五彩緩紛。他相信,同門好友將會從青云間垂下手來,提攜自己一把;總有一天,他將能與友人一起比翼齊飛、邀游碧空。但事實卻大大出乎詩人預(yù)料,昔日的同門之友,而今卻成了相見不相認(rèn)的陌路之人。他竟然在平步青云之際,把自己當(dāng)作走路時的腳跡一樣,留置身后而不屑一顧了。不念攜手好,棄我如遺跡,這毫不經(jīng)意中運用的妙喻,不僅入木三分地刻畫了同門好友一闊臉就變的卑劣之態(tài),同時又表露了詩人那不諳世態(tài)炎涼的驚訝、悲憤和不平。全詩的主旨至此方才揭開,那在月光下徘徊的詩人,原來就是這樣一位被同門好友所欺騙、所拋棄的落魄者。在他的背后,月光印出了靜靜的身影;而在頭頂上空,依然是明珠般閃爍的歷歷眾星。當(dāng)詩人帶著被拋棄的余憤怒仰望星空時,偏偏又瞥見了那名為箕星、斗星和牽牛的星座。正如《小雅大東》所說的:維南有箕,不可以顛揚;維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漿、皖彼牽牛,不以服箱(車)。它們既不能顛揚、斟酌和拉車,還要取這樣的名稱,真是莫大的笑語。詩人頓時生出一股無名的怨氣,指點著這些徒有虛名的星座大聲責(zé)問起來:南箕北有斗,牽牛不負(fù)扼!突然指責(zé)起渺渺蒼穹中的星星,好像太奇怪了,其實一點也不奇怪。詩人心中實在有太多的苦悶,這苦悶無處發(fā)泄,不拿這些徒其虛名的星星是問,已經(jīng)無人客問。然而星星不語,只是狡黠地眨著眼,它們仿佛是在嘲笑:你自己又怎么樣呢?不也擔(dān)著同門友的虛名,終于被同門之友拋棄了嗎?良無盤石固,虛名復(fù)何益!想到當(dāng)年友人怎樣信誓旦旦,聲稱著同門之誼的堅如盤石;而今同門虛名猶存,盤石友情不在。詩人終于仰天長嘆,以悲憤的感慨收束了全詩。這嘆息和感溉,包含了詩人那被炎涼世態(tài)所欺騙、所愚弄的無比傷痛和悲哀。

抒寫這樣的傷痛和悲哀,本來只用數(shù)語即可說盡。此詩卻偏從秋夜之景寫起,初看似與詞旨全無關(guān)涉,其實均與后文的情感抒發(fā)脈絡(luò)相連:月光籠蓋悲情,為全詩敷上了凄清的底色;促織鳴于東壁,給幽寂增添了幾多哀音;玉衡指孟點明夜半不眠之時辰,眾星何歷歷暗伏箕、斗、牽牛之奇思;然后從草露、蟬鳴中,引出時光流駛之感,觸動同門相棄之痛;眼看到了憤極直落、難以控馭的地步,妙在忽蒙上文眾星歷歷,借箕、斗、牽牛有名無實,憑空作比,然后拍合,便頓覺波瀾跌宕(張玉谷《古詩賞析》)。這就是《明月皎夜光》寫景抒憤上的妙處,那感嘆、憤激、傷痛和悲哀,始終交織在一片星光、月色、螺蜂、蟬鳴之中。

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

相去萬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長,會面安可知?

胡馬倚北風(fēng),越鳥巢南枝。

相去日已遠(yuǎn),衣帶日已緩。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顧返。

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晚。

棄捐勿復(fù)道,努力加餐飯。

注釋:

1、重行行:行了又行,走個不停。

2、生別離:活生生地分離。

3、天一涯:天一方。意思是兩人各在天之一方,相距遙遠(yuǎn),無法相見。

4、阻且長:艱險而且遙遠(yuǎn)。

5、胡馬依北風(fēng),越鳥巢南枝:胡馬南來后仍依戀于北風(fēng),越鳥北飛后仍筑巢于南向的樹枝。意思是鳥獸尚眷戀故土,何況人呢?胡馬,泛指北方的馬,古時稱北方少數(shù)民族為胡。越鳥,指南方的鳥,越指南方百越。這兩句是思婦對游子說的,意思是人應(yīng)該有戀鄉(xiāng)之情。

6、相去日已遠(yuǎn),衣帶日已緩:相離愈來愈遠(yuǎn),衣帶也愈來愈松了。意思是人由于相思而消瘦了。已通以。緩:寬松。

7、浮云蔽白日:這是比喻,大致是以浮云喻邪,以白日喻正。想象游子在外被人所惑。蔽 :遮掩

8、不顧反:不想著回家。顧,念。反通返。

9、思君令人老:由于思念你,使我變得老多了。老,指老態(tài),老相。

10、歲月忽已晚:一年倏忽又將過完,年紀(jì)愈來愈大,還要等到什么時候呢!歲月已晚,指秋冬之際歲月無多的時候。

11、棄捐勿復(fù)道:什么都撇開不必再說了。捐,棄。

12、努力加餐飯:有兩說。一說此話是對游子說,希望他在外努力加餐,多加保重。另一說此話是思婦自慰,我還是努力加餐,保養(yǎng)好身體,也許將來還有相見的機會。

譯文:

你走啊走啊老是不停的走,

就這樣活生生分開了你我。

從此你我之間相距千萬里,

我在天這頭你就在天那頭。

路途那樣艱險又那樣遙遠(yuǎn),

要見面可知道是什么時候?

北馬南來仍然依戀著北風(fēng),

南鳥北飛筑巢還在南枝頭。

彼此分離的時間越長越久,

衣服越發(fā)寬大人越發(fā)消瘦。

飄蕩游云遮住了太陽,

他鄉(xiāng)的游子不想回還。

只因為想你使我都變老了,

又是一年很快地到了年關(guān)。

還有許多心里話都不說了,

只愿你多保重切莫受饑寒。

賞析:

一個婦女懷念離家遠(yuǎn)行的丈夫。她詠嘆別離的痛苦、相隔的遙遠(yuǎn)和見面的艱難,把自己的刻骨的相思和丈夫的一去不復(fù)返相對照,但還是自我寬解,只希望遠(yuǎn)行的人自己保重。全詩長于抒情,韻味深長,語言樸素自然又精煉生動,風(fēng)格接近民歌。

本篇可分作兩部分:前六句為第一部分,后十句為第二部分。

第一部分,追敘初別,著重描寫路遠(yuǎn)相見之難。開頭兩句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是全詩的綱,總領(lǐng)下文。

第二部分,著重刻畫思婦相思之苦。胡馬、越鳥二句是說鳥獸還懂得依戀故鄉(xiāng),何況人呢?以鳥獸和人作比,是從好的方面揣度游子的心理。隨著時間的飛馳,游子越走越遠(yuǎn),思婦的相思之情也愈來愈深切。衣帶日已緩形象地揭示了思婦的這種心情。她日益消瘦、衰老和游子不顧反形成對比。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顧反,是從壞的方面懷疑游子薄幸,不過不愿直說,而是委婉地通過比喻表達心里的想法。最后兩句是強作寬慰,實際上這種心情是很難棄捐勿道的,心緒不佳,餐飯也是很難加的。相思之苦本來是一種抽象的心理狀態(tài),可是作者通過胡馬、越鳥、浮云、白日等恰切的比喻,帶緩、人老等細(xì)致的描寫,把悲苦的心情刻畫得生動具體,淋漓盡致。

古詩是與今體詩相對而言的詩體。一般唐代以后的律詩稱今體詩或近體詩,非律詩則稱古詩或古體詩。《古詩十九首》大約是東漢后期作品,大多是文人模仿樂府之作。這里收集的古詩作者已佚。但它的藝術(shù)成就是非常突出的,它長于抒情,善于運用比興手法,使詩意含蓄蘊藉。它大體代表了當(dāng)時古詩的藝術(shù)成就。《行行重行行》是《古詩十九首》中的第一首。這首詩是一首思夫詩。抒發(fā)了一個女子對遠(yuǎn)行在外的丈夫的深切思念。這是一首在東漢末年動蕩歲月中的相思亂離之歌。盡管在流傳過程中失去了作者的名字,但情真、景真、事真、意真(陳繹《詩譜》),讀之使人悲感無端,反復(fù)低徊,為女主人公真摯痛苦的愛情呼喚所感動。

首句五字,連疊四個行字,僅以一重字綰結(jié)。行行言其遠(yuǎn),重行行言其極遠(yuǎn),兼有久遠(yuǎn)之意,翻進一層,不僅指空間,也指時間。于是,復(fù)沓的聲調(diào),遲緩的節(jié)奏,疲憊的步伐,給人以沉重的壓抑感,痛苦傷感的氛圍,立即籠罩全詩。與君生別離,這是思婦送君南浦,傷如之何的回憶,更是相思之情再也壓抑不住發(fā)出的直白的呼喊。詩中的君,當(dāng)指女主人公的丈夫,即遠(yuǎn)行未歸的游子。

與君一別,音訊茫然:相去萬余里。相隔萬里,思婦以君行處為天涯;游子離家萬里,以故鄉(xiāng)與思婦為天涯,所謂各在天一涯也。道路阻且長承上句而來,阻承天一涯,指路途坎坷曲折;長承萬余里,指路途遙遠(yuǎn),關(guān)山迢遞。因此,會面安可知!當(dāng)時戰(zhàn)爭頻仍,社會動亂,加上交通不便,生離猶如死別,當(dāng)然也就相見無期。

然而,別離愈久,會面愈難,相思愈烈。詩人在極度思念中展開了豐富的聯(lián)想,凡物都有眷戀鄉(xiāng)土的本性:胡馬依北風(fēng),越鳥巢南枝。飛禽走獸尚且如此,何況人呢?這兩句用比興手法,突如其來,效果遠(yuǎn)比直說更強烈感人。表面上喻遠(yuǎn)行君子,說明物尚有情,人豈無思的道理,同時兼暗喻思婦對遠(yuǎn)行君子深婉的戀情和熱烈的相思胡馬在北風(fēng)中嘶鳴了,越鳥在朝南的枝頭上筑巢了,游子啊,你還不歸來啊!相去日已遠(yuǎn),衣帶日已緩,自別后,我容顏憔悴,首如飛蓬,自別后,我日漸消瘦,衣帶寬松,游子啊,你還不歸來啊!正是這種心靈上無聲的呼喚,才越過千百年,贏得了人們的曠世同情和深深的惋嘆。

如果稍稍留意,至此,詩中已出現(xiàn)了兩次相去。第一次與萬余里組合,指兩地相距之遠(yuǎn);第二次與日已遠(yuǎn)組合,指夫妻別離時間之長。相隔萬里,日復(fù)一日,是忘記了當(dāng)初旦旦誓約?還是為他鄉(xiāng)女子所迷惑?正如浮云遮住了白日,使明凈的心靈蒙上了一片云翳?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顧反,這使女主人公忽然陷入深深的苦痛和彷惶之中。詩人通過由思念引起的猜測疑慮心理反言之,思婦的相思之情才愈顯刻骨,愈顯深婉、含蓄,意味不盡。

猜測、懷疑,當(dāng)然毫無結(jié)果;極度相思,只能使形容枯槁。這就是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晚。老,并非實指年齡,而指消瘦的體貌和憂傷的心情,是說心身憔悴,有似衰老而已。晚,指行人未歸,歲月已晚,表明春秋忽代謝,相思又一年,暗喻女主人公青春易逝,坐愁紅顏老的遲暮之感。

坐愁相思了無益。與其憔悴自棄,不如努力加餐,保重身體,留得青春容光,以待來日相會。故詩最后說:棄捐勿復(fù)道,努力加餐飯。至此,詩人以期待和聊以自慰的口吻,結(jié)束了她相思離亂的歌唱。

詩中淳樸清新的民歌風(fēng)格,內(nèi)在節(jié)奏上重疊反復(fù)的形式,同一相思別離用或顯、或寓、或直、或曲、或托物比興的方法層層深入,若秀才對朋友說家常話式單純優(yōu)美的語言,正是這首詩具有永恒藝術(shù)魅力的所在。而首敘初別之情次敘路遠(yuǎn)會難再敘相思之苦末以寬慰期待作結(jié)。離合奇正,現(xiàn)轉(zhuǎn)換變化之妙。不迫不露、句意平遠(yuǎn)的藝術(shù)風(fēng)格,表現(xiàn)出東方女性熱戀相思的心理特點。

《古詩十九首》的內(nèi)容

古詩十九首:組詩名。漢無名氏作(其中有八首玉臺新詠題為漢枚乘作,后人多疑其不確)。非一時一人所為,一般認(rèn)為大都出于東漢末年。南朝梁蕭統(tǒng)合為一組,收入文選,題為古詩十九首。內(nèi)容多寫夫婦朋友間的離愁別緒和士人的彷徨失意,有些作品表現(xiàn)出追求富貴和及時行樂的思想。語言樸素自然,描寫生動真切,在五言詩的發(fā)展上有重要地位。 古詩十九首主要內(nèi)容大致反映了漢末的下層士人的生活和思想感情,一類是描寫游子思婦的相思離別之情,一類是寫追求功名富貴的強烈愿望與仕途失意的苦悶哀愁,其情感一以貫之,即以閨人怨別,游子懷鄉(xiāng),游宦無成,追求享樂的描寫,表現(xiàn)出濃重的對人生易逝,節(jié)序如流的感傷,這種情緒雖然是消極沒落的,但在其特定的歷史背景下有著現(xiàn)實的意義,亦是當(dāng)時政治黑暗的一種反映。 古詩十九首的藝術(shù)成就是非常突出的,概言之,一是融情入景,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如明月皎夜光,詩人有感于深秋季節(jié)見物換星移,時序轉(zhuǎn)變而產(chǎn)生朋友相交不終,世態(tài)炎涼的感嘆,情景交融的藝術(shù)手法增強詩歌抒情性,二是通過生活細(xì)節(jié)抒寫作者內(nèi)心活動,以含有敘述成分的情節(jié)突出詩中主人公的形象,如迢迢牽牛星,敘織女的神話故事,表現(xiàn)詩人脈脈不得語的相思之苦,又如西北有高樓,以描寫女子高樓撫琴,抒發(fā)作者知音難遇的感慨,三是比興手法的大量運用,其襯映烘托,語短情長,含蓄蘊籍,幾乎涵蓋了所有十九篇詩章,典型的如涉江采芙蓉,冉冉孤生竹等,四是語言不飾雕琢,淺近自然而又精練豐富,情味雋永 古詩十九首的出現(xiàn)標(biāo)志著文人五言詩的成熟,它下開建安詩歌,乃至唐詩,對我國詩歌發(fā)展產(chǎn)生過重大影響。 附:《古詩十九首》 之一 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 相去萬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長,會面安可知。 胡馬依北風(fēng),越鳥巢南枝。 相去日已遠(yuǎn),衣帶日已緩。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顧返。 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晚。 棄捐勿復(fù)道,努力加餐飯。 之二 青青河畔草,郁郁園中柳。 盈盈樓上女,皎皎當(dāng)窗牖。 娥娥紅粉妝,纖纖出素手。 昔為娼家女,今為蕩子夫。 蕩子行不歸,空床難獨守。 之三 青青陵上柏,磊磊澗中石。 人生天地間,忽如遠(yuǎn)行客。 斗酒相娛樂,聊厚不為薄。 驅(qū)車策駑馬,游戲宛與洛。 洛中何郁郁,冠帶自相索。 長衢羅夾巷,王侯多第宅。 兩宮遙相望,雙闕百余尺。 極宴娛心意,戚戚何所迫? 之四 今日良宴會,歡樂難具陳。 彈箏奮逸響,新聲妙入神。 令德唱高言,識曲聽其真。 齊心同所愿,含意俱未申。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飆塵。 何不策高足,先據(jù)要路津。 無為守貧賤,坎軻長苦辛 之五 西北有高樓,上與浮云齊。 交疏結(jié)綺窗,阿閣三重階。 上有弦歌聲,音響一何悲! 誰能為此曲,無乃杞梁妻。 清商隨風(fēng)發(fā),中曲正徘徊。 一彈再三嘆,慷慨有余哀。 不惜歌者苦,但傷知音稀。 愿為雙鴻鵠,奮翅起高飛。 之六 涉江采芙蓉,蘭澤多芳草。 采之欲遺誰,所思在遠(yuǎn)道。 還顧望舊鄉(xiāng),長路漫浩浩。 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 之七 明月皎夜光,促織鳴東壁。 玉衡指孟冬,眾星何歷歷。 白露沾野草,時節(jié)忽復(fù)易。 秋蟬鳴樹間,玄鳥逝安適。 昔我同門友,高舉振六翮。 不念攜手好,棄我如遺跡。 南箕北有斗,牽牛不負(fù)軛。 良無盤石固,虛名復(fù)何益? 之八 冉冉狐生竹,結(jié)根泰山阿。 與君為新婚,兔絲附女蘿。 兔絲生有時,夫婦會有宜。 千里遠(yuǎn)結(jié)婚,悠悠隔山陂。 思君令人老,軒車來何遲! 傷彼蕙蘭花,含英揚光輝。 過時而不采,將隨秋草萎。 君亮執(zhí)高節(jié),賤妾亦何為! 之九 庭中有奇樹,綠葉發(fā)華滋。 攀條折其榮,將以遺所思。 馨香盈懷袖,路遠(yuǎn)莫致之。 此物何足貴,但感別經(jīng)時。 之十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fù)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之十一 回車駕言邁,悠悠涉長道。 四顧何茫茫,東風(fēng)搖百草。 所遇無故物,焉得不速老。 盛衰各有時,立身苦不早。 人生非金石,豈能長壽考? 奄忽隨物化,榮名以為寶。 之十二 東城高且長,逶迤自相屬。 回風(fēng)動地起,秋草萋已綠。 四時更變化,歲暮一何速! 晨風(fēng)懷苦心,蟋蟀傷局促。 蕩滌放情志,何為自結(jié)束! 燕趙多佳人,美者顏如玉。 被服羅裳衣,當(dāng)戶理清曲。 音響一何悲!弦急知柱促。 馳情整巾帶,沉吟聊躑躅。 思為雙飛燕,銜泥巢君屋。 之十三 驅(qū)車上東門,遙望郭北墓。 白楊何蕭蕭,松柏夾廣路。 下有陳死人,杳杳即長暮。 潛寐黃泉下,千載永不寤。 浩浩陰陽移,年命如朝露。 人生忽如寄,壽無金石固。 萬歲更相送,賢圣莫能度。 服食求神仙,多為藥所誤。 不如飲美酒,被服紈與素。 之十四 去者日以疏,生者日已親。 出郭門直視,但見丘與墳。 古墓犁為田,松柏摧為薪。 白楊多悲風(fēng),蕭蕭愁殺人! 思還故里閭,欲歸道無因。 之十五 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 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游! 為樂當(dāng)及時,何能待來茲? 愚者愛惜費,但為后世嗤。 仙人王子喬,難可與等期。 之十六 凜凜歲云暮,螻蛄夕鳴悲。 涼風(fēng)率已厲,游子寒無衣。 錦衾遺洛浦,同袍與我違。 獨宿累長夜,夢想見容輝。 良人惟古歡,枉駕惠前綏。 愿得常巧笑,攜手同車歸。 既來不須臾,又不處重闈。 亮無晨風(fēng)翼,焉能凌風(fēng)飛? 眄睞以適意,引領(lǐng)遙相〔目希〕。 徒倚懷感傷,垂涕沾雙扉。 之十七 孟冬寒氣至,北風(fēng)何慘栗。 愁多知夜長,仰觀眾星列。 三五明月滿,四五蟾兔缺。 客從遠(yuǎn)方來,遺我一書札。 上言長相思,下言久離別。 置書懷袖中,三歲字不滅。 一心抱區(qū)區(qū),懼君不識察。 之十八 客從遠(yuǎn)方來,遺我一端綺。 相去萬余里,故人心尚爾。 文彩雙鴛鴦,裁為合歡被。 著以長相思,緣以結(jié)不解。 以膠投漆中,誰能別離此? 之十九 明月何皎皎,照我羅床緯。 憂愁不能寐,攬衣起徘徊。 客行雖云樂,不如早旋歸。 出戶獨彷徨,愁思當(dāng)告誰! 引領(lǐng)還入房,淚下沾裳衣。

古詩十九首輯錄這套書共有多少本

共三本

《古詩十九首》是樂府古詩文人化的顯著標(biāo)志,深刻地再現(xiàn)了文人在漢末社會思想大轉(zhuǎn)變時期,追求的幻滅與沉淪、心靈的覺醒與痛苦,抒發(fā)了人生最基本、最普遍的幾種情感和思緒。全詩語言樸素自然,描寫生動真切,具有天然渾成的藝術(shù)風(fēng)格,處處表現(xiàn)了道家與儒家的哲學(xué)意境,被劉勰稱為“五言之冠冕”(《文心雕龍》)。

古詩十九首全文

古詩十九首

古詩十九首:組詩名。漢無名氏作(其中有八首《玉臺新詠》題為漢枚乘作,后

人多疑其不確)。非一時一人所為,一般認(rèn)為大都出于東漢末年。南朝梁蕭統(tǒng)合為一

組,收入《文選》,題為《古詩十九首》。內(nèi)容多寫夫婦朋友間的離愁別緒和士人的

彷徨失意,有些作品表現(xiàn)出追求富貴和及時行樂的思想。語言樸素自然,描寫生動真

切,在五言詩的發(fā)展上有重要地位。(《辭海》1989年版)

之一

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

相去萬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長,會面安可知。

胡馬依北風(fēng),越鳥巢南枝。

相去日已遠(yuǎn),衣帶日已緩。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顧返。

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晚。

棄捐勿復(fù)道,努力加餐飯。

之二

青青河畔草,郁郁園中柳。

盈盈樓上女,皎皎當(dāng)窗牖。

娥娥紅粉妝,纖纖出素手。

昔為娼家女,今為蕩子夫。

蕩子行不歸,空床難獨守。

之三

青青陵上柏,磊磊澗中石。

人生天地間,忽如遠(yuǎn)行客。

斗酒相娛樂,聊厚不為薄。

驅(qū)車策駑馬,游戲宛與洛。

洛中何郁郁,冠帶自相索。

長衢羅夾巷,王侯多第宅。

兩宮遙相望,雙闕百余尺。

極宴娛心意,戚戚何所迫?

之四

今日良宴會,歡樂難具陳。

彈箏奮逸響,新聲妙入神。

令德唱高言,識曲聽其真。

齊心同所愿,含意俱未申。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飆塵。

何不策高足,先據(jù)要路津。

無為守貧賤,坎軻長苦辛

之五

西北有高樓,上與浮云齊。

交疏結(jié)綺窗,阿閣三重階。

上有弦歌聲,音響一何悲!

誰能為此曲,無乃杞梁妻。

清商隨風(fēng)發(fā),中曲正徘徊。

一彈再三嘆,慷慨有余哀。

不惜歌者苦,但傷知音稀。

愿為雙鴻鵠,奮翅起高飛。

之六

涉江采芙蓉,蘭澤多芳草。

采之欲遺誰,所思在遠(yuǎn)道。

還顧望舊鄉(xiāng),長路漫浩浩。

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

之七

明月皎夜光,促織鳴東壁。

玉衡指孟冬,眾星何歷歷。

白露沾野草,時節(jié)忽復(fù)易。

秋蟬鳴樹間,玄鳥逝安適。

昔我同門友,高舉振六翮。

不念攜手好,棄我如遺跡。

南箕北有斗,牽牛不負(fù)軛。

良無盤石固,虛名復(fù)何益?

之八

冉冉狐生竹,結(jié)根泰山阿。

與君為新婚,兔絲附女蘿。

兔絲生有時,夫婦會有宜。

千里遠(yuǎn)結(jié)婚,悠悠隔山陂。

思君令人老,軒車來何遲!

傷彼蕙蘭花,含英揚光輝。

過時而不采,將隨秋草萎。

君亮執(zhí)高節(jié),賤妾亦何為!

之九

庭中有奇樹,綠葉發(fā)華滋。

攀條折其榮,將以遺所思。

馨香盈懷袖,路遠(yuǎn)莫致之。

此物何足貴,但感別經(jīng)時。

之十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fù)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之十一

回車駕言邁,悠悠涉長道。

四顧何茫茫,東風(fēng)搖百草。

所遇無故物,焉得不速老。

盛衰各有時,立身苦不早。

人生非金石,豈能長壽考?

奄忽隨物化,榮名以為寶。

之十二

東城高且長,逶迤自相屬。

回風(fēng)動地起,秋草萋已綠。

四時更變化,歲暮一何速!

晨風(fēng)懷苦心,蟋蟀傷局促。

蕩滌放情志,何為自結(jié)束!

燕趙多佳人,美者顏如玉。

被服羅裳衣,當(dāng)戶理清曲。

音響一何悲!弦急知柱促。

馳情整巾帶,沉吟聊躑躅。

思為雙飛燕,銜泥巢君屋。

之十三

驅(qū)車上東門,遙望郭北墓。

白楊何蕭蕭,松柏夾廣路。

下有陳死人,杳杳即長暮。

潛寐黃泉下,千載永不寤。

浩浩陰陽移,年命如朝露。

人生忽如寄,壽無金石固。

萬歲更相送,賢圣莫能度。

服食求神仙,多為藥所誤。

不如飲美酒,被服紈與素。

之十四

去者日以疏,生者日已親。

出郭門直視,但見丘與墳。

古墓犁為田,松柏摧為薪。

白楊多悲風(fēng),蕭蕭愁殺人!

思還故里閭,欲歸道無因。

之十五

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

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游!

為樂當(dāng)及時,何能待來茲?

愚者愛惜費,但為后世嗤。

仙人王子喬,難可與等期。

之十六

凜凜歲云暮,螻蛄夕鳴悲。

涼風(fēng)率已厲,游子寒無衣。

錦衾遺洛浦,同袍與我違。

獨宿累長夜,夢想見容輝。

良人惟古歡,枉駕惠前綏。

愿得常巧笑,攜手同車歸。

既來不須臾,又不處重闈。

亮無晨風(fēng)翼,焉能凌風(fēng)飛?

眄睞以適意,引領(lǐng)遙相〔目希〕。

徒倚懷感傷,垂涕沾雙扉。

之十七

孟冬寒氣至,北風(fēng)何慘栗。

愁多知夜長,仰觀眾星列。

三五明月滿,四五蟾兔缺。

客從遠(yuǎn)方來,遺我一書札。

上言長相思,下言久離別。

置書懷袖中,三歲字不滅。

一心抱區(qū)區(qū),懼君不識察。

之十八

客從遠(yuǎn)方來,遺我一端綺。

相去萬余里,故人心尚爾。

文彩雙鴛鴦,裁為合歡被。

著以長相思,緣以結(jié)不解。

以膠投漆中,誰能別離此?

之十九

明月何皎皎,照我羅床緯。

憂愁不能寐,攬衣起徘徊。

客行雖云樂,不如早旋歸。

出戶獨彷徨,愁思當(dāng)告誰!

引領(lǐng)還入房,淚下沾裳衣。

END,本文到此結(jié)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guān)注本站哦!

版權(quán)聲明:本站發(fā)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fù)責(zé),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guān)內(nèi)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wù),不擁有所有權(quán),不承擔(dān)相關(guān)法律責(zé)任。

本文鏈接:http://www.pinswag.com/ask/16890.html

“古詩十九首有多少首詩 十九首古詩有哪些” 的相關(guān)文章

包含獨憐溪左右十室九家貧好在哪里的詞條

包含獨憐溪左右十室九家貧好在哪里的詞條

大家好,今天來為大家解答關(guān)于獨憐溪左右十室九家貧好在哪里這個問題的知識,還有對于也是一樣,很多人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讓我來為大家分享這個問題,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鄭珍 晚望 賞析 《晚望》,寫出春色,寫出碧水青山,更寫出一代大儒心系天下百姓的情懷。山水交映,一派悠然春色。鳥兒將飛翔的影子隱...

陶淵明有多少詩文(陶淵明的詩有很多你還知道哪些)

陶淵明有多少詩文(陶淵明的詩有很多你還知道哪些)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wù)勌諟Y明有多少詩文,以及陶淵明的詩有很多你還知道哪些對應(yīng)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陶淵明現(xiàn)存有多少首詩?自傳散文有《 》表達歸隱決心的辭賦是《》 陶淵明傳世作品共有詩125首,文12篇,被后人編為《陶淵明集》。自傳散文有《桃花源記(并詩)》《晉故征西大將軍長...

含秋古詩有哪些(含秋的古詩詞句)

含秋古詩有哪些(含秋的古詩詞句)

很多朋友對于含秋古詩有哪些和含秋的古詩詞句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帶有“秋”字的古詩 《山居秋暝》文/唐·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2、《秋夜曲》文/唐·王維、桂魄初生秋露微,輕羅...

夜宿山寺是誰寫的詩有哪些(夜宿山寺是哪個詩人寫的)

夜宿山寺是誰寫的詩有哪些(夜宿山寺是哪個詩人寫的)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夜宿山寺是誰寫的詩有哪些,以及夜宿山寺是哪個詩人寫的對應(yīng)的知識和見解,內(nèi)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夜宿山寺的詩句是什么? 《夜宿山寺》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所寫。這首詩題目的意思,是夜晚投宿在山上的寺院里。李白在這首詩中,運用了...

白居易有多少老海(白老 白居易)

白居易有多少老海(白老 白居易)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白居易有多少老海,以及白老 白居易對應(yīng)的知識和見解,內(nèi)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白居易活了多少歲 白居易享年75歲。久為勞生事,不學(xué)攝生道。年少已多病,此身豈堪老。這是白居易18歲時寫的《病中詩》。在中國詩歌史上,白居易可能...

高一有哪些古詩(高一有什么詩)

高一有哪些古詩(高一有什么詩)

今天給各位分享高一有哪些古詩的知識,其中也會對高一有什么詩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xiàn)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guān)注本站,現(xiàn)在開始吧! 高一語文必背古詩詞 高一語文必背古詩詞有25篇。詩詞是中文獨有的一種文體,有特殊的格式及韻律。詩按音律分,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兩類。古體詩和近體詩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從詩...

高一有哪些古詩(高一語文古詩有哪些)

高一有哪些古詩(高一語文古詩有哪些)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wù)劯咭挥心男┕旁姡约案咭徽Z文古詩有哪些對應(yīng)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高一有哪些需要背的古詩文 1.沁園春 長沙 ——毛澤東 P32.蘭亭集序 ——王羲之 P193.赤壁賦 ——蘇軾 P22必修(二)1.氓 ——《詩經(jīng)》 P212.離騷 ——屈原 P243....

初唐詩人有哪些(初唐的詩人有)

初唐詩人有哪些(初唐的詩人有)

大家好,今天來為大家解答關(guān)于初唐詩人有哪些這個問題的知識,還有對于初唐的詩人有也是一樣,很多人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讓我來為大家分享這個問題,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初唐時期有哪些些有名的詩人?? 除了初唐四杰還有以下有名的詩人:1.陳子昂(661-702)?,梓州射洪縣(四川射洪)人。被譽為詩...

陸游山西村在哪里(游山西村陸游的簡介)

陸游山西村在哪里(游山西村陸游的簡介)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陸游山西村在哪里,以及游山西村陸游的簡介對應(yīng)的知識和見解,內(nèi)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游山西村,中,山重水覆疑無路,柳岸花明又一村的山是哪個地方? 以下信息由星藍海學(xué)習(xí)網(wǎng)提供:這首詩是蟄居山陰老家農(nóng)村時所作。生動地描畫出一幅...

李頎的詩有多少首(李頎的詩有多少首古詩)

李頎的詩有多少首(李頎的詩有多少首古詩)

大家好,今天來為大家解答關(guān)于李頎的詩有多少首這個問題的知識,還有對于李頎的詩有多少首古詩也是一樣,很多人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讓我來為大家分享這個問題,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詩人李欣寫的所有詩. 李頎(690-751),東川(今四川三臺)人,少年時曾寓居河南登封。開元十三年進士,做過新鄉(xiāng)縣尉的...

發(fā)表評論

訪客

看不清,換一張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里發(fā)表您的看法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