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譯文及注釋
-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譯文 有利于作戰的天氣、時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戰的地理形勢,有利于作戰的地理形勢,比不上作戰中士兵的人 心所向、上下團結。方圓三里的內城,方圓七里的外城,圍著攻打它卻不能取勝。圍著攻打它,一定是得到了有利的天氣了,這樣卻不能取勝,這是因為有利于作戰的天氣條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戰的地理形勢。城墻不是不高,護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裝備不是不堅固鋒利,糧食不是不充足,但是守城者卻棄城而逃,這是因為對作戰有利的地理形勢比不上作戰中的人心所向、上下團結。所以說,使人民定居下來而不遷到別地去,不能靠劃定的疆域的界限,鞏固國防不能靠山河的險要,威懾天下不能靠武器裝備的強大。施行仁政的人,幫助支持他的人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幫助支持他的人少。幫助他的人少到了極點,內外親戚都會背叛他。幫助他的人多到了極點,天下人都會歸順于他。憑借天下人都歸順(的條件),攻打內外親戚都背叛(的人),所以君子不戰則已,戰就一定能勝利。
注釋(1)[天時]包括時令、氣候,乃至政治形勢等非人力所能及的條件。(2)[地利]指有利于作戰的地理形勢。(3)[人和]指作戰中的人心有所向,內部團結。(4)[三里之城]方圓三里的內城。城:內城?!城非不高也]城墻并不是不高啊。(5)[郭]外城。在城外加筑的一道城墻。(6)[環]包圍。(7)[之]代這座城(8)[而]連詞表轉折。(9)[夫]句首發語詞,不譯。(10)[而]連詞表轉折。(11)[是] 這。(12)[也] 表判斷語氣,“是”。(13)[非]不是。(14)[池]護城河。(15)[兵革]泛指武器裝備。兵,武器;革,甲胄,用以護身的盔甲之類。(16)[堅利]精良。堅,堅固。利,鋒利。(17)[米粟]糧食。(18)[多]充足。(19)[委]放棄。(20)[而] 連詞表順承。(21)[去]離開。(22)[之] 它,代“城”。(23)[故] 所以。(24)[域]這里用作動詞,是限制的意思。(25)[以] 憑借。(26)[封疆之界]劃定的邊疆界線。封,劃定。疆,邊疆。界,界限。(27)[固]鞏固。(28)[國]國防。(29)[山溪]山河。(30)[威] 震懾,樹立威望。(31)[得道者]實施“仁政”的君主。者,……的人,此處特指君主。道,正義。下同。(32)[失道者]不實施“仁政”的君主。(33)[寡] 少。(34)[之至]到達極點。(35)[畔]通“叛”,背叛。(36)[順] 歸順,服從(37)[以] 憑借。(38)[之] 主謂間取消句子獨立性。(39)[故] 所以。(40)[有] 表示假設的語氣,要么,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