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耳 簡介
「先秦」-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謚伯陽。華夏族, 楚國苦縣厲鄉曲仁里(今河南省鹿邑縣太清宮鎮)人,約生活于前571年至471年之間。是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被唐朝帝王追認為李姓始祖。老子故里鹿邑縣亦因老子先后由苦縣更名為真源縣、衛真縣、鹿邑縣,并在鹿邑縣境內留下許多與老子息息相關的珍貴文物。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經》(又稱《老子》),其作品的精華是樸素的辯證法,主張無為而治,其學說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在道教中,老子被尊為道教始祖。老子與后世的莊子并稱老莊。
-
李耳生平
老子(約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1年),字伯陽,謚號聃,又稱李耳(古時“老”和“李”同音;“聃”和“耳”同義),楚國苦縣厲鄉曲仁里(今河南省鹿邑縣 太清宮…詳情李耳主要著作
老子在出函谷關前著有五千言的《老子》一書,又名《道德經》或《道德真經》。《道德經》、《易經》和《論語》被認為是對中國人影響最深遠的三部思想巨著。《…詳情李耳思想體系
哲學思想 老子試圖建立一個囊括宇宙萬物的理論。 老子認為一切事物都遵循這樣的規律(道): 事物本身的內部不是單一的、靜止的,而是相對復雜和變…詳情李耳文化遺產
老子的著作、思想早已成為世界歷史文化遺產的寶貴財富。歐洲從十九世紀初就開始了對《道德經》的研究,到二十世紀的四五十年代,歐洲共有60多種《道德經》,德…詳情 -
- 黃石公
- 楚辭
- 荊軻
- 列御寇
- 詩經
- 孔丘
- 公孫龍
- 孫臏
- 李耳
- 韓非
- 屈原
- 先秦無名氏
- 舜
- 晏嬰
- 孫武
- 孔伋
- 商鞅
- 姜子牙
- 曾參
- 伯夷、叔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