鶺鴒頌
作者:李隆基 朝代:唐代
- 鶺鴒頌原文:
- 伊我軒宮,奇樹青蔥,藹周廬兮。冒霜停雪,以茂以悅,
恣卷舒兮。連枝同榮,吐綠含英,曜春初兮。
蓐收御節,寒露微結,氣清虛兮。桂宮蘭殿,唯所息宴,
棲雍渠兮。行搖飛鳴,急難有情,情有馀兮。
顧惟德涼,夙夜兢惶,慚化疏兮。上之所教,下之所效,
實在予兮。天倫之性,魯衛分政,親賢居兮。
爰游爰處,爰笑爰語,巡庭除兮。觀此翔禽,以悅我心,
良史書兮。
- 鶺鴒頌拼音解讀:
- yī wǒ xuān gōng ,qí shù qīng cōng ,ǎi zhōu lú xī 。mào shuāng tíng xuě ,yǐ mào yǐ yuè ,
zì juàn shū xī 。lián zhī tóng róng ,tǔ lǜ hán yīng ,yào chūn chū xī 。
rù shōu yù jiē ,hán lù wēi jié ,qì qīng xū xī 。guì gōng lán diàn ,wéi suǒ xī yàn ,
qī yōng qú xī 。háng yáo fēi míng ,jí nán yǒu qíng ,qíng yǒu yú xī 。
gù wéi dé liáng ,sù yè jīng huáng ,cán huà shū xī 。shàng zhī suǒ jiāo ,xià zhī suǒ xiào ,
shí zài yǔ xī 。tiān lún zhī xìng ,lǔ wèi fèn zhèng ,qīn xián jū xī 。
yuán yóu yuán chù ,yuán xiào yuán yǔ ,xún tíng chú xī 。guān cǐ xiáng qín ,yǐ yuè wǒ xīn ,
liáng shǐ shū xī 。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相關翻譯
-
相關賞析
-
作者介紹
- 李隆基
李隆基(685-762),即歷史上著名的唐玄宗(廟號為“玄宗”),亦稱唐明皇。西元712年至756年在位。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母竇德妃。謚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故亦稱為“唐明皇”。清朝為避諱康熙皇帝之名(玄燁),故而多稱其為唐明皇。李隆基在位期間開創了唐朝乃至中國歷史上的最為鼎盛的時期,史稱“開元盛世”。但是唐明皇在位后期(天寶十四年)爆發安史之亂,使得唐朝國勢逐漸走向衰落。
在文化事業上,重視圖書建設。開元三年(715),約請褚無量、馬懷素等人,商討史館經籍之事,因內府是太宗、高宗時代遺留舊書,常令宮人管理,有所殘缺,未加補輯,篇卷錯亂,難于檢閱,遂令褚無量、馬懷素率學者加以整理。開元七年(719)又下令:“公卿士庶之家,所有異書,官借繕寫。”馬懷素、元行沖、吳兢、韋述等學者20余人在秘閣編校數年,成《群書四部錄》200卷。后有專門設立書院等藏書機構,開元十年(722),在東宮“麗則殿”設立“麗正書院”,次年又創“集賢書院”,專供藏書、校書。開元時代藏書為唐一代最盛之時。總數達3 060部,51 852卷;另有道經、佛經2 500余部。長安、洛陽各藏有四部書,分為甲、乙、丙、丁,排列經、史、子、集四庫。史稱“開元文集最備”,所藏達7萬卷,命集賢院學士張說等47人分司典籍。
李隆基的詩詞
-
- 幸蜀西至劍門
- 賜崔日知往潞州
- 旋師喜捷
- 送忠州太守康昭遠等
- 經鄒魯祭孔子而嘆之
- 過晉陽宮
- 觀拔河俗戲
- 送張說巡邊
- 途次陜州
- 登蒲州逍遙樓
唐代詩詞推薦
-
- 南海幕和段先輩送韋侍御赴闕
- 哥舒歌
- 晚秋東游寄猗氏第五明府解縣韓明府
- 劍器
- 秋懷五首
- 送別
- 觀葉生畫花
- 送從弟歸河朔
- 寄靈一上人初還云門(一作皇甫曾詩)
- 早秋宿崔業居處
- 鶺鴒頌原文,鶺鴒頌翻譯,鶺鴒頌賞析,鶺鴒頌閱讀答案,出自李隆基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