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 簡介
「唐朝」-
李隆基(685-762),即歷史上著名的唐玄宗(廟號為“玄宗”),亦稱唐明皇。西元712年至756年在位。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母竇德妃。謚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故亦稱為“唐明皇”。清朝為避諱康熙皇帝之名(玄燁),故而多稱其為唐明皇。李隆基在位期間開創了唐朝乃至中國歷史上的最為鼎盛的時期,史稱“開元盛世”。但是唐明皇在位后期(天寶十四年)爆發安史之亂,使得唐朝國勢逐漸走向衰落。
在文化事業上,重視圖書建設。開元三年(715),約請褚無量、馬懷素等人,商討史館經籍之事,因內府是太宗、高宗時代遺留舊書,常令宮人管理,有所殘缺,未加補輯,篇卷錯亂,難于檢閱,遂令褚無量、馬懷素率學者加以整理。開元七年(719)又下令:“公卿士庶之家,所有異書,官借繕寫。”馬懷素、元行沖、吳兢、韋述等學者20余人在秘閣編校數年,成《群書四部錄》200卷。后有專門設立書院等藏書機構,開元十年(722),在東宮“麗則殿”設立“麗正書院”,次年又創“集賢書院”,專供藏書、校書。開元時代藏書為唐一代最盛之時。總數達3 060部,51 852卷;另有道經、佛經2 500余部。長安、洛陽各藏有四部書,分為甲、乙、丙、丁,排列經、史、子、集四庫。史稱“開元文集最備”,所藏達7萬卷,命集賢院學士張說等47人分司典籍。
-
李隆基生平
簡述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也稱唐明皇,是唐睿宗李旦第三子,公元712年至公元756年在在位。公元762年,李隆基病逝。 公元710年六月庚子…詳情李隆基為政舉措
政治 一、任用宰相 唐玄宗雖然在清除太平公主之后,徹底鞏固了皇權,但當時的形勢不容樂觀:兵變大大地傷了朝廷元氣,吏治的混亂、腐敗亟待治理。所以…詳情李隆基評價
唐玄宗前期重用賢臣,勵精圖治,社會經濟繼續發展,出現了封建社會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但他在位的后期,沉湎酒色,荒淫無度,重用奸臣,政治腐敗,終于爆發…詳情 -
- 《送胡真師還西山》
- 《校獵義成喜逢大雪率題九韻以示群官》
- 《千秋節賜群臣鏡》
- 《送趙法師還蜀因名山奠簡》
- 《途經華岳》
- 《惟此溫泉是稱愈疾豈予獨受其福思與兆人共之…言其志》
- 《經河上公廟》
- 《觀拔河俗戲》
- 《送賀知章歸四明》
- 《首夏花萼樓觀群臣宴寧王山亭回樓下又申之以賞樂賦詩》
-
- 徐月英
- 沈佺期
- 鄭合
- 王冕
- 鄭文寶
- 奧敦周卿
- 懷濬
- 胡令能
- 施肩吾
- 王灣
- 杜審言
- 慧能
- 盧貞
- 令狐楚
- 曹鄴
- 薛濤
- 鄭谷
- 郭密之
- 李翱
- 李涉
李隆基相關資料
李隆基的作品
唐朝名人推薦
李隆基的詩詞
- 《送胡真師還西山》
- 《校獵義成喜逢大雪率題九韻以示群官》
- 《千秋節賜群臣鏡》
- 《送趙法師還蜀因名山奠簡》
- 《途經華岳》
- 《惟此溫泉是稱愈疾豈予獨受其福思與兆人共之…言其志》
- 《經河上公廟》
- 《觀拔河俗戲》
- 《送賀知章歸四明》
- 《首夏花萼樓觀群臣宴寧王山亭回樓下又申之以賞樂賦詩》
- 更多李隆基的詩詞>>>
熱門名句
- 河橋送人處,涼夜何其
- 苔深不能掃,落葉秋風早
- 不知何日始工愁記取那回花下一低頭
- 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
- 相思黃葉落,白露濕青苔
- 觀書老眼明如鏡,論事驚人膽滿軀
- 憶君心似西江水,日夜東流無歇時
- 微雨過,小荷翻榴花開欲然
- 君在陰兮影不見,君依光兮妾所愿
- 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