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蒲州逍遙樓
作者:李隆基 朝代:唐代
- 登蒲州逍遙樓原文:
- 長榆息烽火,高柳靜風塵。卜征巡九洛,展豫出三秦。
昔是潛龍地,今為上理辰。時平乘道泰,聊賞遇年春。
黃河分地絡,飛觀接天津。一覽遺芳翰,千載肅如神。
- 登蒲州逍遙樓拼音解讀:
- zhǎng yú xī fēng huǒ ,gāo liǔ jìng fēng chén 。bo zhēng xún jiǔ luò ,zhǎn yù chū sān qín 。
xī shì qián lóng dì ,jīn wéi shàng lǐ chén 。shí píng chéng dào tài ,liáo shǎng yù nián chūn 。
huáng hé fèn dì luò ,fēi guān jiē tiān jīn 。yī lǎn yí fāng hàn ,qiān zǎi sù rú shén 。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相關翻譯
-
相關賞析
-
作者介紹
- 李隆基
李隆基(685-762),即歷史上著名的唐玄宗(廟號為“玄宗”),亦稱唐明皇。西元712年至756年在位。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母竇德妃。謚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故亦稱為“唐明皇”。清朝為避諱康熙皇帝之名(玄燁),故而多稱其為唐明皇。李隆基在位期間開創了唐朝乃至中國歷史上的最為鼎盛的時期,史稱“開元盛世”。但是唐明皇在位后期(天寶十四年)爆發安史之亂,使得唐朝國勢逐漸走向衰落。
在文化事業上,重視圖書建設。開元三年(715),約請褚無量、馬懷素等人,商討史館經籍之事,因內府是太宗、高宗時代遺留舊書,常令宮人管理,有所殘缺,未加補輯,篇卷錯亂,難于檢閱,遂令褚無量、馬懷素率學者加以整理。開元七年(719)又下令:“公卿士庶之家,所有異書,官借繕寫。”馬懷素、元行沖、吳兢、韋述等學者20余人在秘閣編校數年,成《群書四部錄》200卷。后有專門設立書院等藏書機構,開元十年(722),在東宮“麗則殿”設立“麗正書院”,次年又創“集賢書院”,專供藏書、校書。開元時代藏書為唐一代最盛之時。總數達3 060部,51 852卷;另有道經、佛經2 500余部。長安、洛陽各藏有四部書,分為甲、乙、丙、丁,排列經、史、子、集四庫。史稱“開元文集最備”,所藏達7萬卷,命集賢院學士張說等47人分司典籍。
李隆基的詩詞
-
- 續薛令之題壁
- 端午
- 經鄒魯祭孔子而嘆之
- 初入秦川路逢寒食
- 送賀知章歸四明
- 巡省途次上黨舊宮賦
- 途次陜州
- 傀儡吟
- 左丞相說右丞相璟太子少傅乾曜同日上官命宴東堂賜詩
- 過晉陽宮
唐代詩詞推薦
-
- 初發荊府贈長史
- 同舍弟恭歲暮寄晉州李六協律三十韻
- 晚出府舍與獨孤兵曹、令狐士曹南尋朱雀街歸里第
- 浮槎
- 旅泊新津卻寄一二知己
- 懷南岳隱士二首(一作贈隱者)
- 海上秋懷
- 小雪日戲題絕句
- 和樂天南園試小樂
- 寄友二首
- 登蒲州逍遙樓原文,登蒲州逍遙樓翻譯,登蒲州逍遙樓賞析,登蒲州逍遙樓閱讀答案,出自李隆基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