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晉陽宮
作者:李隆基 朝代:唐朝
- 過晉陽宮原文:
- 【過晉陽宮】
緬想封唐處,實惟建國初。
俯察伊晉野,仰觀乃參虛。
井邑龍斯躍,城池鳳翔余。
林塘猶沛澤,臺榭宛舊居。
運革祚中否,時遷命茲符。
顧循承丕構,怵惕多憂虞。
尚恐威不逮,復慮化未孚。
豈徒勞轍跡,所期訓戎車。
習俗問黎人,親巡慰里閭。
永言念成功,頌德臨康衢。
長懷經綸日,嘆息履庭隅。
艱難安可忘,欲去良踟躕。
- 過晉陽宮拼音解讀:
- 【guò jìn yáng gōng 】
miǎn xiǎng fēng táng chù ,shí wéi jiàn guó chū 。
fǔ chá yī jìn yě ,yǎng guān nǎi cān xū 。
jǐng yì lóng sī yuè ,chéng chí fèng xiáng yú 。
lín táng yóu pèi zé ,tái xiè wǎn jiù jū 。
yùn gé zuò zhōng fǒu ,shí qiān mìng zī fú 。
gù xún chéng pī gòu ,chù tì duō yōu yú 。
shàng kǒng wēi bú dǎi ,fù lǜ huà wèi fú 。
qǐ tú láo zhé jì ,suǒ qī xùn róng chē 。
xí sú wèn lí rén ,qīn xún wèi lǐ lǘ 。
yǒng yán niàn chéng gōng ,sòng dé lín kāng qú 。
zhǎng huái jīng lún rì ,tàn xī lǚ tíng yú 。
jiān nán ān kě wàng ,yù qù liáng chí chú 。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相關翻譯
-
相關賞析
-
作者介紹
- 李隆基
李隆基(685-762),即歷史上著名的唐玄宗(廟號為“玄宗”),亦稱唐明皇。西元712年至756年在位。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母竇德妃。謚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故亦稱為“唐明皇”。清朝為避諱康熙皇帝之名(玄燁),故而多稱其為唐明皇。李隆基在位期間開創了唐朝乃至中國歷史上的最為鼎盛的時期,史稱“開元盛世”。但是唐明皇在位后期(天寶十四年)爆發安史之亂,使得唐朝國勢逐漸走向衰落。
在文化事業上,重視圖書建設。開元三年(715),約請褚無量、馬懷素等人,商討史館經籍之事,因內府是太宗、高宗時代遺留舊書,常令宮人管理,有所殘缺,未加補輯,篇卷錯亂,難于檢閱,遂令褚無量、馬懷素率學者加以整理。開元七年(719)又下令:“公卿士庶之家,所有異書,官借繕寫。”馬懷素、元行沖、吳兢、韋述等學者20余人在秘閣編校數年,成《群書四部錄》200卷。后有專門設立書院等藏書機構,開元十年(722),在東宮“麗則殿”設立“麗正書院”,次年又創“集賢書院”,專供藏書、校書。開元時代藏書為唐一代最盛之時。總數達3 060部,51 852卷;另有道經、佛經2 500余部。長安、洛陽各藏有四部書,分為甲、乙、丙、丁,排列經、史、子、集四庫。史稱“開元文集最備”,所藏達7萬卷,命集賢院學士張說等47人分司典籍。
李隆基的詩詞
-
- 平胡
- 春日出苑游矚(太子時作)
- 千秋節賜群臣鏡
- 早度蒲津關
- 賜道士鄧紫陽
- 好時光·寶髻偏宜宮樣
- 南出雀鼠谷答張說
- 春中興慶宮酺宴
- 登蒲州逍遙樓
- 賜諸州刺史以題座右
唐朝詩詞推薦
-
- 感遇(孤鴻海上來)
- 寫情(水紋珍簟思悠悠)
- 秋登蘭山寄張五
- 諧詩逸句
- 章臺柳·寄柳氏
- 對雪(六出飛花入戶時)
- 送沈亞之歌并序(吳興才人怨春風)
- 春雨
- 送張舍人之江東
- 詠舞
- 過晉陽宮原文,過晉陽宮翻譯,過晉陽宮賞析,過晉陽宮閱讀答案,出自李隆基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