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白頭吟
作者:鮑照 朝代:南北代
- 代白頭吟原文:
-
直如朱絲繩,清如玉壺冰。何慚宿昔意,猜恨坐相仍。
人情賤恩舊,世義逐衰興。毫發(fā)一為瑕,丘山不可勝。
食苗實碩鼠,點白信蒼蠅。鳧鵠遠(yuǎn)成美,薪芻前見凌。
申黜褒女進,班去趙姬升。周王日淪惑,漢帝益嗟稱。
心賞猶難恃,貌恭豈易憑。古來共如此,非君獨撫膺。
- 代白頭吟拼音解讀:
-
zhí rú zhū sī shéng ,qīng rú yù hú bīng 。hé cán xiǔ xī yì ,cāi hèn zuò xiàng réng 。
rén qíng jiàn ēn jiù ,shì yì zhú shuāi xìng 。háo fā yī wéi xiá ,qiū shān bú kě shèng 。
shí miáo shí shuò shǔ ,diǎn bái xìn cāng yíng 。fú hú yuǎn chéng měi ,xīn chú qián jiàn líng 。
shēn chù bāo nǚ jìn ,bān qù zhào jī shēng 。zhōu wáng rì lún huò ,hàn dì yì jiē chēng 。
xīn shǎng yóu nán shì ,mào gōng qǐ yì píng 。gǔ lái gòng rú cǐ ,fēi jun1 dú fǔ yīng 。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zhǔn)確。
相關(guān)翻譯
-
志士如紅色的絲繩那樣正直,如玉壺冰那樣高潔清廉。怎奈慚愧的是自己以前的意氣都已經(jīng)消散,只有無限的遺憾不斷跟隨著自己。人們多不念舊恩,世情就是這樣,一旦你衰敗,沒人會幫扶你。人在…詳情
相關(guān)賞析
-
這首詩是詩人的不平之聲,寫正直之士清如玉壺,但卻不能容于世。詩的開首,連用兩個比喻,說明自己的正直、高潔。“何慚”二句承上而言,說自己清白正直仍一如往昔,卻無端受到接連不斷的猜忌怨…詳情
作者介紹
- 鮑照
鮑照(412?-466)字明遠(yuǎn),東海(今江蘇省漣水縣北)人。出身貧寒。因向宋臨川王劉義慶獻(xiàn)詩而受到賞識,被任為國侍郎。文帝時遷中書舍人。臨海王子項鎮(zhèn)荊州,鮑照又任前軍參軍,所以世稱鮑參軍。后臨海王謀反,鮑照死于亂軍之中。他生活在南北中國分裂,門閥士族當(dāng)權(quán)的時代,一生關(guān)心國家命運,對劉宋王朝的政治深為不滿。但由于「家世貧賤」而在宦途上飽受壓抑。鮑照是宋代成就最高的詩人。他的詩歌思想內(nèi)容較豐富,具有明顯的社會意義。有些詩直接反映了人民在戰(zhàn)亂和徭役壓迫下的痛苦生活,表達(dá)了作者要求保衛(wèi)國家的熱烈愿望,和對士族門閥的揭露和憤怒抗議。但也有的作品流露了樂天安命、及時行樂的消極思想和感傷情緒。鮑照的七言詩和雜言樂府繼承了漢魏樂府的傳統(tǒng)又有所發(fā)展,具有感情慷慨奔放,詞采新奇豐盛,音節(jié)激昂頓挫的特點。尤其是他的七言詩,對于當(dāng)時詩體的發(fā)展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南齊書·文學(xué)傳論》說他「發(fā)言驚挺,操調(diào)險危」,這種獨特的浪漫主義風(fēng)格對于唐代詩人產(chǎn)生過重要影響。今傳《鮑參軍集》十卷。詩集的注本有黃節(jié)《鮑參軍詩注》較完善。
鮑照創(chuàng)作以詩為主,今存204首。《擬行路難》18首,表現(xiàn)了為國建功立業(yè)的愿望、對門閥社會的不滿、懷才不遇的痛苦、報國無門的忿懣和理想幻滅的悲哀,真實地反映了當(dāng)時貧寒士人的生活狀況。少部分詩描寫了邊塞戰(zhàn)爭和征戍生活,為唐代邊塞詩的萌芽。
鮑照的詩詞
-
- 代東武吟
- 代放歌行(蓼蟲避葵堇)
- 擬古(幽并重騎射)
- 蕪城賦
- 擬行路難(對案不能食)
- 發(fā)后渚
- 擬行路難(瀉水置平地)
- 擬行路難(秋思忽而至)
- 代出自薊北門行(羽檄起邊亭)
- 代放歌行
南北代詩詞推薦
-
- 古意詩
- 秋至懷歸詩
- 之零陵郡次新亭
- 寄王琳
- 登江中孤嶼
- 晚出新亭
- 詠孤石
- 效古詩
- 阻雪連句遙贈和
- 銅爵妓
- 代白頭吟原文,代白頭吟翻譯,代白頭吟賞析,代白頭吟閱讀答案,出自鮑照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