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節自黃浦出吳淞泛海(舵樓高唱大江東)
作者:陳去病 朝代:近代
- 中元節自黃浦出吳淞泛海(舵樓高唱大江東)原文:
- 【中元節自黃浦出吳淞泛海】
舵樓高唱大江東,萬里蒼茫一覽空。
海上波濤回蕩極,眼前洲渚有無中。
云磨雨洗天如碧,日炙風翻水泛紅。
唯有胥濤若銀練,素車白馬戰秋風。
- 中元節自黃浦出吳淞泛海(舵樓高唱大江東)拼音解讀:
- 【zhōng yuán jiē zì huáng pǔ chū wú sōng fàn hǎi 】
duò lóu gāo chàng dà jiāng dōng ,wàn lǐ cāng máng yī lǎn kōng 。
hǎi shàng bō tāo huí dàng jí ,yǎn qián zhōu zhǔ yǒu wú zhōng 。
yún mó yǔ xǐ tiān rú bì ,rì zhì fēng fān shuǐ fàn hóng 。
wéi yǒu xū tāo ruò yín liàn ,sù chē bái mǎ zhàn qiū fēng 。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相關翻譯
-
相關賞析
-
作者介紹
- 陳去病
陳去病(1874—1933)近代詩人,南社創始人之一。原名慶林,字佩忍,號垂虹亭長。江蘇吳江同里人。祖上以經營榨油業致富。因讀“匈奴未滅,何以家為”,毅然易名“去病”。早年參加同盟會,追隨孫中山先生,宣傳革命不遺余力。在推翻滿清帝制的辛亥革命和討伐袁世凱的護法運動中,都作出了重要貢獻。其詩多抒發愛國激情 ,風格蒼健悲壯。1923年擔任國立東南大學(1928年改為中央大學,1949年改名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1928年后曾任江蘇革命博物館館長、大學院古物保管委員會江蘇分會主任委員。1933年,病逝于故鄉同里鎮。
陳去病的詩大多為詠懷之作,集中抒發了詩人推翻清朝統治的壯志。《將赴東瀛賦以自策》寫離鄉去國,探求救國真理的愿望。《重九歇浦示侯官林獬、儀真劉光漢》寫年華虛度而所志不遂的悵惘。《圖南一首賦別》勸慰妻子以補天填海的千秋大業為重,不必為遠別感傷。《訪安如》寫向摯友辭行,“此去壯圖如可展,一鞭晴旭返中原”,相信盡管道路崎嶇,但終有勝利相見的一日。
陳去病的詩,體現了清末《國粹學報》派的特點,即借歷史作反清的宣傳。《□門四律》追懷宋末文天祥等抗元事跡,《題明孝陵圖》抒發“幾時還我舊山河”的抱負,《題鄭延平戰捷圖》、《自廈門泛海登鼓浪嶼有感》寫對于民族英雄鄭成功的思念,《校定〈長興伯遺集〉書其后》、《九月初七日新安江上觀水嬉,并為有明尚書蒼水張公作周忌》等詩,緬懷明末抗清英雄吳易、張煌言、瞿式耜等人。這類詩易于為具有民族思想的知識分子所接受,但是缺少民主主義思想。陳去病的散文散見于清末民初的報章雜志,其中的《明遺民錄》是為明末遺民、義士所作的傳記集,《五石脂》是記載東南文人抗清事跡的筆記,兼具詩話、文話的性質,均發表于《國粹學報》。著有《浩歌堂詩鈔》,并輯有《清秘史》、《陸沉叢書》等。
陳去病的詩詞
-
- 中元節自黃浦出吳淞泛海(舵樓高唱大江東)
- 中元節自黃浦出吳淞泛海
近代詩詞推薦
-
- 給戰斗者(在沒有燈光)
- 梅嶺三章(斷頭今日意如何)
- 水手刀(長春藤一樣熱帶的情絲)
- 春日偶成兩首(極目青郊外)
- 焚書(留你留不得)
- 寄南社同人(唐宋元明都不管)
- 壬子元日(不信青春喚不回)
- 我是一條小河(我是一條小河)
- 尋夢者(夢會開出花來的)
- 元旦口占用柳亞子懷人韻
- 中元節自黃浦出吳淞泛海(舵樓高唱大江東)原文,中元節自黃浦出吳淞泛海(舵樓高唱大江東)翻譯,中元節自黃浦出吳淞泛海(舵樓高唱大江東)賞析,中元節自黃浦出吳淞泛海(舵樓高唱大江東)閱讀答案,出自陳去病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