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
作者:韓愈 朝代:唐代
- 烽火原文:
- 登高望烽火,誰謂塞塵飛。王城富且樂,曷不事光輝。
勿言日已暮,相見恐行稀。愿君熟念此,秉燭夜中歸。
我歌寧自感,乃獨淚沾衣。
- 烽火拼音解讀:
- dēng gāo wàng fēng huǒ ,shuí wèi sāi chén fēi 。wáng chéng fù qiě lè ,hé bú shì guāng huī 。
wù yán rì yǐ mù ,xiàng jiàn kǒng háng xī 。yuàn jun1 shú niàn cǐ ,bǐng zhú yè zhōng guī 。
wǒ gē níng zì gǎn ,nǎi dú lèi zhān yī 。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相關翻譯
-
相關賞析
-
作者介紹
- 韓愈
韓愈(768─824),字退之,河內河陽(今河南孟縣)人。祖藉昌黎(今河北通縣),每自稱昌黎韓愈,所以世稱韓昌黎。唐德宗貞元八年(792)進士,貞元末,任監察御史,因上書言事,得罪當權者,被貶為陽山(今廣東陽山縣)令。憲宗時,他隨宰相裴度平定淮西之亂,升任刑部侍郎,因上疏反對迎佛骨,被貶為潮州(今廣東潮州)刺史。穆宗時,官至吏部侍郎。韓愈和柳宗元同是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其散文被列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主張繼承先秦兩漢散文的傳統,反對六朝以來講究聲律、對仗而忽視內容的駢體文,提倡散體,他主張文學的語言要「詞必己出」,「唯陳言之務去」,對散文的發展起了一定的積極作用。其文各體兼長,遒勁有力,條理暢達,語言精煉,為司馬遷以后文學史上杰出的散文家之一。韓愈的詩歌也有特點,氣勢壯闊,筆力雄健,力求新奇,自成一家。他開了「以文為詩」的風氣,對后來的宋詩影響很大。但有些詩流于險怪,是其缺點,對宋詩影響頗大。有《昌黎先生集》。
韓愈的詩詞
-
- 和李相公攝事南郊,覽物興懷,呈一二知舊
- 獲麟解
-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 初春小雨 / 早春
- 戲題牡丹
- 汴州亂二首
-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 奉和庫部盧四兄曹長元日朝回(盧汀也)
- 岐山下二首
- 爭臣論
- 送石洪處士赴河陽幕得起字
唐代詩詞推薦
-
- 酬曹侍御過象縣見寄
- 嚴陵祠
- 送皇甫冉往安宜
- 奉酬楊侍郎丈因送八叔拾遺戲贈詔追南來諸賓二首
- 贈諸少年
- 戲贈歌者
- 題白鹿蘭若
- 過從弟制疑官舍竹齋
- 奉和禮部尚書酬楊著作竹亭歌
- 奉真觀
- 烽火原文,烽火翻譯,烽火賞析,烽火閱讀答案,出自韓愈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