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性受,久久亚洲综合色,国产福利一区二区精品免费,99热这里都是精品

當前位置:詩詞問答 > 故事 > 正文內容

阮籍嘯臺在哪里 尉氏阮籍嘯臺

酒后情人2023-06-03 09:21故事151

很多朋友對于阮籍嘯臺在哪里和尉氏阮籍嘯臺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蘇門山 孫登在孤獨和嘯聲中體味生命

談及中國歷史,單說“魏”或“晉”時,似無出奇之處,但如果把“魏”和“晉”連在一起說出來,一個光照千古的神奇概念就驟然出現:魏晉風度。

“一種風流吾最愛,魏晉人物晚唐詩。”這是日本詩人大沼枕山的詩句。與漢朝的敦實厚重、三國的慷慨激蕩、唐朝的盛大開放、宋朝的清麗婉約不同,魏晉人物以率性不羈、曠達玄遠著稱,這是當時整個社會的精神時尚和審美追求,魏晉也因此而成為中國歷史上空前絕后和爭議最大的時代。

? ? ? ? ? ? ? ? ? ? ? ? ? ? ? ? ? ? ? ——摘自《魏晉風華》

從魏晉到現代,千年時告槐茄光已逝!

魏晉南北朝(220年~589年),又稱三國兩晉十六國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的350年中只有一段大一統(西晉)而余下朝代替換很快并有多國并存的時代。

朝代頻繁更迭,很多文人志士沒有了忠君的包袱開始形成自然天成,個性飛張的風格;

軍閥割據,王室貴族自相殘殺,歷史無常,人生如夢。“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他們從儒家的思想中解放出來,開始更深層次的思考人生的意義和生命的價值。

這是一個動亂的時代,也是一個個性解放的時代;

這是一個中國歷史上最奇妙的時代,一個逆流而上卻又承前啟后的時代。

在這個充滿爭議的時代也出現了許多歷史名人,比如曹氏父子三人、建安七子、竹林七賢、王謝世家(王導、謝安)、陶淵明、著名書法家王羲之、王獻之等等。

孫登便是這個時代的一位并不太著名的隱者,隱居在蘇門山。

蘇門山,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所以我們先來科普一下蘇門山。

蘇門山,屬于太行山的一道支脈,位于河南省新鄉市輝縣市百泉鎮百泉風景區內,海拔只有184米,與它腳下的百泉湖交相輝映,是一處優雅的山水風景區。

古人砍柴為樵,取草為蘇。蘇門山西側有一座山,稱鳳凰山,兩山對峙如門,蘇門者,即“樵蘇者入山之門也”。也因山前有百泉,故也稱百門山。

孫登,大約生活在公元220年~280年,字公和,號蘇門先生,妙真道大宗師。

這位魏晉時代的隱者就是在蘇門山隱居、思考,成就他的傳奇人生。

為什么要寫孫登,一是他隱居的地方屬于我的家鄉,二是據史料記載:孫登一生孑然一身,獨來獨往,夏天編草做衣,冬日長發覆身,常彈琴自娛。他性情溫良從不發脾氣,據說有人故意捉弄他,把他投入水中,想要看他發怒,但孫登先生卻從水中爬出,哈哈大笑而去!

他如獨行俠一般,以天地為家,和日月對話,我一直在想要有怎樣強大的內心和信仰才能在一個人的孤獨中來完成對生命的的思索和熱愛。

孫登先生一生中有兩次著名的事件來成就了他的不太著名。一是和著名的“竹林七賢”中的阮籍用嘯聲完成了他們生命的思考對話,成就了阮籍著名的文章《大人先生轉》;二是“竹林七賢”的精神領袖嵇康曾跟孫登游學三年,臨別時孫登對嵇康的贈言以及嵇康在《幽憤詩》中的感慨“昔慚柳下,今愧孫登”。竹林七賢中這兩位著名人物的到訪給孫登本就傳奇的人生更增添了傳奇色彩。

"籍嘗于蘇門山遇孫登,與商略終古及棲神導氣之術,登皆不應,籍因長嘯而退。至半嶺,聞有聲若鸞鳳之音,響乎巖谷,乃登之嘯也。《晉書·阮籍傳》

阮籍曾到蘇門山去拜訪孫登,想與孫先生探討歷史和哲學的問題,但孫先生卻始終無所回應,阮籍無奈起身長嘯一明睜曲而去,走至半山,忽然聽到如百鳳齊鳴般的聲音響徹山谷,如天籟般悠長而不絕,這是孫登先生的嘯聲!

阮籍和孫登兩位隱士高人用各自的嘯聲完成了這一場關于歷史和哲學的談話。

阮籍在聽完孫登的嘯聲之后頓悟,匆匆下山寫下了著名的《大人先生傳》。

大人先生蓋老人也,不知姓字。陳天地之始,言神農黃帝之事,昭然也;莫知其生年之數。嘗居蘇門之山,故世或謂之閑。養性延壽,與自然齊光襪察。其視堯、舜之所事,若手中耳。以萬里為一步,以千歲為一朝。行不赴而居不處,求乎大道而無所寓。先生以應變順和,天地為家,運去勢頹,魁然獨存。自以為能足與造化推移,故默探道德,不與世同。自好者非之,無識者怪之,不知其變化神微也。而先生不以世之非怪而易其務也。

大人先生是一位德高的老人,不知其姓氏,他陳訴天地之始,講解神農黃帝的往事都清清楚楚。不知道先生的年紀,先生隱居在蘇門山,故有世道之人說先生悠閑。先生修身養性,延長壽命,和自然齊光。他把萬里當成一步,把千年當成一個早晨,他出行沒有什么目的地,居住也沒有什么固定的場所,他順勢中和,以天地為家,默默地探索大道的精髓,魁然獨立于世間,他不和世俗的行為相同,有好事者非議他,不認識他的人以為他怪異,是因為不知道他的變化和他神奇的威力,但先生卻不因人們的非議而改變自己的所為。

阮籍在寫孫登先生的同時 其實也是在寫自己,在那個時代,孫登、阮籍、嵇康以及以竹林七賢為代表的其他人物,他們都是驕傲而孤獨的,不被世人所理解的孤獨,不能真實的表達自己的孤獨,他們隱居飲酒,他們彈琴長嘯,用他們在世人眼里的怪異來維護自己的驕傲和無奈。

竹林七賢當中另一位歷史上著名的音樂家、文學家、思想家,美男子嵇康也曾到蘇門山拜訪孫登,并跟隨孫先生游學三年,但孫登先生依舊寡言,臨別之際,嵇康不無遺憾地問道:“先生竟無言吩咐?”孫登終于被嵇康的虔誠打動,緩緩地說道:"火兒有光,果在于用光;人生而有才,而不用其才,果在于用才。故用光在乎得薪所以保其耀,用才在乎識真所以全其年。今子才多識寡,難乎免于今之世矣"。

火生而有光,但重要的在于用光,人生而有才,但關鍵在于用才,所以用光在于讓其發揮光的作用,只有得到薪柴才可以保持長久的光耀。用才在于識別真才才能夠保全其天年,如今你雖有才,但見識寡淺,深恐誤身于當今之世啊。

嵇康身高七尺八寸,風姿卓絕,是古時少有的帥哥美男子,見過嵇康的人都嘆曰:瀟瀟肅肅,爽朗清舉。嵇康不僅英俊瀟灑還精通文學,玄學和音樂,嵇康為人耿直“意趣疏遠,心性放達”,但嵇康也有”剛腸疾惡,輕肆直言,遇事便發”的一面,正是因為這樣的性格特點,嵇康最終還是遭至殺身之禍。

嵇康在人生的最后寫下了《幽憤詩》,并為告誡兒子嵇紹寫下了《家誡》。在《幽憤詩》中,嵇康感慨道“昔慚柳下,今愧孫登”。

臨到行刑那天,西陽在天,人影在地,嵇康于刑場上顧視日影,向兄長嵇喜要來了一把琴,從容彈奏一曲《廣陵散》,曲罷嘆道:昔日袁孝尼想跟我學習彈奏《廣陵散》,我總是吝惜而不愿意傳授,《廣陵散》于今絕矣!”隨后嵇康被處死在洛陽東市,年僅四十。

除了這兩次著名的事件和歷史上一些簡單的記載之外,我們并沒有孫登先生更多資料,但是這些簡單的資料和事件足以讓我們看到他身上閃爍著的“光輝”,對外界,孫登先生平靜如水,不急不惱,在內心深處對生命卻又仿佛有一團火在熊熊燃燒。他洞察時事,他看穿人性,他一個人在天地間堅守著內心的堅守,表達著對生命的熱愛!他更像是那空谷里的一株幽蘭,在無人欣賞的深林里依然散發著它的清香。閃耀著他生命的光芒。

隱居,是逃避,也是對內心的尊重。在蘇門山,孫登先生或思考,或行走,或嘆息,或彈奏一弦琴,或長嘯!

他在音樂和嘯聲中來安放自己孤獨的靈魂。

他用自己的方式來致敬生命。

道教尊稱孫登為孫真人或孫真人先師,并定農歷正月初三為孫登圣誕,今臺灣部分道教協會仍會于當天祭祀,謂之“孫真人先師千秋”。據說在臺北故宮博物院還藏有孫登先生像。

孫登著有《老子注》,《老子音》但亡佚。

孫登,竹林七賢以及和他們一樣的那些或著名或不著名的人,他們用自己特立獨行的行為,以及他們對生命的價值對自然對光陰飽含熱淚的追問,不僅給那個時代注入了特別的魅力。他們的執著、他們的故事、著作和人格魅力更是化作光芒照亮歷史。

今天在新鄉輝縣百泉湖畔的蘇門山上仍保留有孫登嘯臺遺址。

感慨:生命,思想,思考從有人類以來,就有人不斷在不斷的重復這個命題,孫登只是這許多的思考者當中的一個,一直覺得生命本身就是一種信仰,也許正是有了這樣的信仰,他才能在那樣的年代里,他才會在山間,在深林里,在黑夜中獨行!

即使身處黑暗,心中也要充滿陽光。

注:文中提到的袁孝尼(約225—?),三國魏人,名準,字孝尼。入晉后,官至給事中。袁孝尼曾經想向嵇康學習《廣陵散》,但嵇康性格狂放任性,灑脫不羈,鄙視權貴,所以對于袁孝尼這樣的官員,嵇康寧愿把《廣陵散》帶進棺材里也不愿教他。

三國阮籍是個怎樣的人 阮籍的性格特點

阮籍,字嗣宗,三國時期魏國人士,家鄉位于現今的河南。他是一名頗為著名的詩人,著有眾多優秀的詩作,被世人稱為竹林七賢之一。阮籍還是一名思想家,在思想方面也頗有成就。

阮籍

阮籍的父親是阮瑀,是歷史上有名的建安七子之一,也是頗為出名的詩人、散文家。他的族父同時也是他的族兄阮武學識淵博,既是阮籍的知己也是阮籍的老師。阮籍在三歲時就失去了父親,由他母親獨自一人將他撫養長大。失去父親后,阮籍家家境越發貧寒,因此,阮籍從小學習就非常勤奮,再加上天賦極佳,后得以成就才名,八歲時就能成章。因為喜好研究學習儒家經典,阮籍就將那些不慕榮華富貴、品行高尚的古代賢士作為自己學習的榜樣,在政治上也頗有濟世之志。并且在習文的同時,阮籍還學習武藝,真正堪稱文武雙全。

阮籍也曾踏入仕途,然而他一生中初次踏入仕途卻是被人所迫,本已拒絕當時擔任太尉一職的蔣濟的邀請,但是在眾人的勸說下,阮籍也不好推托,只能無奈答應,勉強就任不久后就告病辭官了。阮籍后又先后出任尚書郎等職。

阮籍不管在詩作方面,還是在思想方面都有一定的成就,為人品行高尚,才情極高,他促進了五言詩這種寫法的發展,他的優秀詩作至今仍舊被世人流傳,他的思想行為在歷史上也起到了不可忽視的影響。

 阮籍性格

阮籍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詩人、文學家,最被世人津津樂道的除了他優秀的文學作品與獨特的詩作風格之外,還有他那奇特的性格。縱觀阮籍的一生生平事跡,可以看出阮籍不貪圖功名利祿,厭惡世俗禮教,率性不羈以及他的真性情。

阮籍

阮籍作為一個賢名遠播的名士,肯定會有諸多有權有勢之人招攬他,就例如兗州刺史王昶曾在聽聞他的賢名后邀請阮籍見面談話,但是阮籍卻整日都不開口說一句話;又有太尉蔣濟聽聞他非常有才之后邀請他來自己手下做事,阮籍又加以拒絕。甚至在之后對于朝廷多次對他的征召,阮籍也都以生病為由推辭掉。可見阮籍并不熱衷于功名富貴,對于那些名利看得非常淡。

阮籍對于世俗禮教的厭惡在歷史上是出了名的,關于他不按照世俗禮法行事的故事有很多團備,可能最為令人震動的還是阮籍喪母的故事。阮籍母親快要去世的時候,阮籍正在與人下圍棋,當傳來他母親的死訊后,阮籍鐵青著臉色,不顧與對手的阻止,堅持要將那盤棋下完,分出勝負。等到下完棋,阮籍喝了幾口酒后才放聲痛哭,還吐血數升。在之后喪事期間,阮籍還不合禮法地喝酒吃肉。之后還對前來吊喪的嵇喜白眼相待,對攜帶琴酒備孫前來的嵇康青眼相加。從中就能看出阮籍對于世俗禮教的厭惡與不屑,為人行事也頗為率性不羈,堪稱是個真性情的人。

阮籍的故事

阮籍是個頗為有名的歷史人物,因此歷史上流傳的關于阮籍的故事有很多,有阮籍醉酒避親的故事,關于青白眼的典故,還有阮籍蔑視世俗禮法而發生的故事,更有被世人所熟知的阮籍喪母的故事。

阮籍

阮籍醉酒避親的故事出自《晉書》這本史書,故事的主要內容是這樣的:阮籍作為魏晉時期才名遠播的賢士,肯定會有很多有權有勢的人想要招攬他為自己所用。當時權勢滔天的司馬昭為了招攬拉攏阮籍,就想出了與阮籍結為親家的辦法。而阮籍并不愿意在司馬昭手下做事,于是為了躲避司馬昭的那門親事,他就開始每天拼命喝酒,每天都會喝醉酒,而且還醉酒得非常厲害,甚至有時還會醉到整個人失去意識的程度。就這樣,喝酒醉倒,醒來后繼續喝連續過了六十天,那個奉司馬昭之命前來提親的人根本無法對阮籍開口提及提親一事,最后,實在沒辦法,他只能回去將情況稟告給司馬昭。對此,司馬昭也只能無奈打消借結親之機拉攏阮籍的想法。

阮籍對禮教禮法的厭惡和蔑視在歷史上非常有名,相關故事也有很多。例如,阮籍非常喜歡喝酒,酒店就位于他家旁邊,酒店主人的老婆是個年輕漂亮的女子。阮籍經常和王戎一起去酒店喝酒,喝醉后就徑自躺在人家女主人身邊睡覺,出乎意料的是酒店的男主人也不覺得他會有什么不當的行為。在那個時期,男女授受不親是應該的,但是阮籍卻無視了這條世俗規范。

阮籍青白眼

歷史上有個關于阮籍的青白眼的典故,典故主要發生在阮籍的母親去世后,嵇喜、嵇康兩兄弟前來吊喪,而阮籍對待兩兄弟的態度卻差異塌滾毀頗大,對遵從禮法的嵇喜白眼相對,對帶酒帶琴而來的嵇康卻青眼相對。后人就用青眼來表示對他人的尊重,用白眼表示對他人的不屑。

嵇康

阮籍的青白眼典故大致內容是這樣的:阮籍是個對世俗禮法之類相當不屑蔑視的人,雖然非常孝敬母親,但是行事又與他人有所不同。在傳來他母親的死訊后,阮籍堅持要下完他的棋,要說這樣是他不愛自己的母親的表現的話,但在下完棋后阮籍就放聲痛哭,甚至還吐血數升,可見他對母親的死還是相當悲痛的。

阮籍母親死后,裴楷來吊喪,他見到憔悴的阮籍后沒有打招呼,自顧自地進入靈堂開始哭喪,哭完后離開的時候也沒有跟阮籍打招呼。后來有人問他吊喪的人是在主人開始哭后才開始哭祭的,但是為什么阮籍都沒哭他卻要哭呢。裴楷回答阮籍世俗禮教,但是他卻是要遵循世俗禮法的。

第二天,嵇喜前來吊喪,阮籍不僅不打招呼,還對他白眼相加。對此,嵇喜相當不悅,認為阮籍這是看不起他,于是就在靈前拜了一拜就走了。之后嵇喜將這事告訴了他的弟弟嵇康,嵇康安慰兄長阮籍本就是這樣一個人,瞧不起那些熱衷功利的人,對這些人,他都是加以白眼的,不必放在心上。之后,嵇康就帶著酒和琴前去吊喪,阮籍一改對嵇喜的白眼態度,對嵇康青眼相對。嵇康見阮籍如此憔悴,并不忙著安慰,只是與他彈琴對飲,以此來慰藉阮籍心中的傷痛。

阮籍酒狂

據傳,《酒狂》是出自阮籍之手的一首古代琴曲,這首古琴曲出自明代的《神奇秘譜》這本書,后經有名的古琴家姚丙炎以《神奇秘譜》作為藍本,并且以《西麓堂琴統》為參照的整理。

阮籍酒狂

《酒狂》這首古琴曲的背景時間是歷史上政治較為黑暗的魏晉初期,在當時的晉司馬家族的統治管理下,眾多有才能的士大夫為了避免慘遭殺害,都紛紛選擇隱居山林,遠離黑暗混亂的政治官場,彈琴作詩,借著酒意抒發自己的感情,以此類方式來求自保,以及表達自己對當下政治環境的不滿。因此,阮籍創作這首《酒狂》主要是想通過曲子描寫的朦朧情態來抒發自己內心之中對于現狀不滿不平之氣。

從《酒狂》這首古琴曲中,可以看到阮籍相當不滿反對當時的司馬氏族的黑暗統治,為了避免直言不滿而遭到統治者的殘害,他就佯裝酒醉后發狂來表達自己對現下政治環境的不滿與批判,心中相當不平。之后《酒狂》曾經過知名古琴家姚丙炎整理打譜,經過其處理后的曲子,表現出了人在喝醉后步履不穩的狀態,樂曲內在依舊含蓄深刻。總的來說,《酒狂》這首曲子是一首不可多得的古琴佳作。

《酒狂》這首古琴曲現今有好幾個版本,有些版本因為彈奏要用到無名指,對于古琴初學者來說比較困難,但是也有另外的版本,比如顧梅羹所著的琴學備要中的《酒狂》版本,對初學者來說彈奏難度相對要小一點,較為適合。

阮籍長嘯

魏晉時期社會政治無比黑暗,阮籍空有一身才華與一腔濟世之志無法得以施展,只能整日喝酒撫琴,作文賦詩,以此來度過自己的人生。阮籍喝酒彈琴時常常長嘯,以此來抒發自己心中滿溢的感情。后人為了紀念阮籍,還曾建立了阮籍嘯臺,就位于阮籍經常長嘯的地方。

阮籍嘯臺

魏晉時期,在晉司馬氏族的統治管理下,社會政治無比黑暗,擁有一身才華和能力的阮籍沒有能夠施展才能和實現遠大抱負的舞臺,于是就與當時諸多的士大夫一樣選擇隱居山林,喝酒彈琴,吟詩作賦度日。阮籍非常喜歡喝酒,尤其是,特別烈的酒,他還非常擅長彈琴。阮籍在喝酒彈琴的時候往往會長嘯好多次,高興得意之時還會忘記自己的存在,甚至會在長嘯完后立刻睡著。

阮籍嘯臺就建在阮籍經常長嘯的地方,就位于現今開封尉氏縣城。雖然在縣志上有很多關于嘯臺的題詠、詩句與部分內容記載,但是嘯臺建立的時間不明,創建的年代也不知。據記載,嘯臺曾經也頗具規模,在明清時期還多次被重修,然而令人可惜的是在日本進犯我國時被毀壞了,現在的阮籍嘯臺已經只是一座土堆了。

阮籍作為一個魏晉時期的風流人物,頗有才華的詩人,非常受后人的尊重和敬仰,因此曾有眾多文人學者登上阮籍嘯臺吟詩作賦,其中更有蘇軾等著名詩人。現今,阮籍嘯臺已經成為我國的文物保護單位。

對阮籍的評價

阮籍是魏晉時期頗為風流的一個人物,他有才華,胸懷大志,但是為人謹慎,懂得隨機應變,至尊至孝的同時又個性不羈,行事率性,不被禮法之類所束縛。總結來說,阮籍是個真性情的人。

阮籍畫像

阮籍與其他六人一起被世人尊稱為竹林七賢,從中就可見阮籍自身才情頗高,更不用說他的那些相當優秀的被世人傳頌的詩文。阮籍的父親是著名的文學家、世人阮瑀,也因此,阮籍受家學的影響,在文學方面的成就頗大,更是“正始之音”的代表人物,他所著的《詠懷》不僅促進了五言詩歌的發展,還成為那個時期詩歌的代表作。

阮籍雖然心有遠大抱負,但是為人謹慎,懂得審時度勢。在魏晉那個時期,曹魏與司馬兩大家族矛盾沖突不斷,作為當時非常出名的賢士的阮籍也因此會受到兩方人馬的招攬,處于兩大家族之間,阮籍說話行事更為謹慎,畢竟處在那樣的亂世之中,只有會隱藏自己的人才能順利活下去。

阮籍對于禮法之類的相當輕蔑,為人行事相當率性不羈。在當時,司馬昭此人雖然不是晉朝的皇帝,但是他的地位權勢都堪比皇帝,因此他人迫于司馬昭之勢,在司馬昭面前都相當恭敬,連在酒席上都正襟危坐,不敢放松,只有阮籍子啊酒席上自顧自喝酒唱歌,逍遙快樂,好似不將司馬昭此人放在眼里,可見其個性不羈。

總的來說,阮籍此人相當懂得為人生存之道,為人處世雖有怪異之處,但也可以說成是真性情的表現。

阮籍的軼事典故

阮籍嘯臺,也叫阮籍臺,是晉代阮籍舒嘯處。遺址在今開封尉氏縣城小東門南城墻上,東臨城壕,西瀕東湖,南北皆為干部家屬院住宅。嘯臺創建于何時,年代不明,縣志上都載有多篇題詠,嘯臺詩句和部分記述。

據記載,阮籍嘯臺原“高15丈,闊2丈,有層3楹”,在明嘉靖十四年(公元1535年)、清乾隆十四年(公元1749年)和民國四年(1915年)曾多次重修,可惜在日寇進犯尉氏時被毀。而今,阮籍嘯臺看來更像一座土堆,仔差或者是遺落在鬧市中的土崗,其上雜樹叢生。

阮籍嗜烈酒、善彈琴,喝酒彈琴往往復長嘯,得意時忽忘形骸,甚至即刻睡去,可謂“我今欲眠君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

后人十分尊重阮籍,蘇軾等名人曾經登嘯臺賦詩。如今,阮籍嘯臺已成為尉氏縣文物保護單位。1985年,深圳建錦繡中華景觀時曾來函索要阮籍嘯臺的照片,該古跡現已載入《中華歷代名人名勝典》。福建阮姓人士已建議在尉氏召開世界阮姓聯誼會,百余名各界知名人士已聯合倡議舉民力重修阮籍嘯臺。 阮籍墓共有兩處,一為阮籍墓遺址,在河南開封市尉氏縣縣城東南15公里的小陳鄉阮莊村。清朝乾隆年間,大學士阮元曾書墓碑,碑高2.3米,寬0.65米,厚0.26米,正中鐫刻“魏關人候散騎常侍嗣宗阮君之墓”14個隸書大字,左邊鐫刻“大清嘉慶十二年欽差兵部侍郎兼河南巡撫”念氏皮,右邊鐫刻“提督軍門實授浙江巡撫古尉氏阮元敬書”,下體38個字。其筆法矜持莊重,波磔分明,是尉氏縣所存隸書碑刻中最好的。墓地原來有祠宇,可惜被黃水淹沒,祠毀墓淤。1986年,阮氏族人集資建了新墳塋。

一在位于江蘇省南京市城內西南角花盝北崗21號四十三中學內,此為衣冠冢。明萬歷年間(1573-1620年)建。現有墓冢,墓碑。碑為清光緒二十四(1898年)年立。1981年經整修,下以青灰色磚砌成,上覆封土堆,通高約1.85米,呈圓錐形,底徑約5.3米。1982年列為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金陵瑣志九種·鳳麓小志》:“山旁有阮步兵籍墓。明萬歷間,李昭掘得石碣,有‘晉賢阮’三字已。又得半段曰‘籍之墓’,因以為步兵葬于此。籍生長中原而埋骨江左,意者南渡之際舉族東核胡遷,輿櫬以至與。”顧文瑗《瓦官古跡考》名其地為阮生里。如今在四十三中學的校園內。

OK,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鏈接:http://www.pinswag.com/ask/36252.html

分享給朋友:

“阮籍嘯臺在哪里 尉氏阮籍嘯臺” 的相關文章

昧旦趨華軒為什么(昧旦什么意思)

昧旦趨華軒為什么(昧旦什么意思)

同盧拾遺過韋給事東山別業二十韻,給事首春 王維 同盧拾遺過韋給事東山別業二十韻,給事首春 托身侍云陛,昧旦趨華軒。遂陪鹓鴻侶,霄漢同飛翻。 君子垂惠顧,期我于田園。側聞景龍際,親降南面尊。 萬乘駐山外,順風祈一言。高陽多夔龍,荊山積玙璠。 盛德啟前烈,大賢鐘后昆。侍郎文昌宮,給事東掖垣。 謁帝...

哪個少年不多情詩詞(哪一個少年不多情)

哪個少年不多情詩詞(哪一個少年不多情)

哪個少年不多情,哪個少女不懷春 出自哪? 當然不是杜甫寫的。“哪個少年不多情,哪個少女不懷春”出自于德國作家歌德創作的中篇小說《少年維特的煩惱》。小說描寫進步青年對當時鄙陋的德國社會的體驗和感受,表現了作者對封建道德等級觀念的反應以及對個性解放的強烈要求:少年維特愛上了一個名叫綠蒂的姑娘,而姑娘已同...

正月繁霜怎么樣(正月繁霜意思)

正月繁霜怎么樣(正月繁霜意思)

正月詩句古詩 正月_百度漢語作者:佚名正月繁霜,我心憂傷。民之訛言,亦孔之將。念我獨兮,憂心京京。哀我小心,癙憂以癢。父母生我,胡俾我瘉?不自我先,不自我后。好言自口,莠言自口。憂心愈愈,是以有侮。憂心惸惸,念我無祿。民之無辜,并其臣仆。哀我人斯,于何從祿?瞻烏爰止?于誰之屋?瞻彼中林,侯薪侯蒸。民...

為什么要搗練(搗練的過程)

為什么要搗練(搗練的過程)

深夜靜,小庭院,斷續寒砧斷續風,無奈長夜人不寐,數聲和月到簾櫳。是什么意思? 翻譯:夜已深,院子空空如也,陸陸續續有寒風吹過。夜很長,但是人卻睡不著,只好看著月光灑在窗櫳之上。原文出自:《 搗練子令 》 南唐? 李煜深院靜,小庭空,斷續寒砧斷續風。無奈夜長人不寐,數聲和月到簾櫳。擴展資料:簡析秋風送...

劉長卿是哪個朝代的詩(劉長卿是哪個朝代的詩人字什么號什么)

劉長卿是哪個朝代的詩(劉長卿是哪個朝代的詩人字什么號什么)

大家好,今天來為大家解答關于劉長卿是哪個朝代的詩這個問題的知識,還有對于劉長卿是哪個朝代的詩人字什么號什么也是一樣,很多人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讓我來為大家分享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劉長卿是什么朝代的詩人? 劉長卿(約726 — 約786),字文房,唐代詩人。漢族,宣城(今屬安徽)人...

馬致遠散曲被輯為什么(馬致遠的散曲被收錄在)

馬致遠散曲被輯為什么(馬致遠的散曲被收錄在)

大家好,今天來為大家解答關于馬致遠散曲被輯為什么這個問題的知識,還有對于馬致遠的散曲被收錄在也是一樣,很多人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讓我來為大家分享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馬致遠在散曲中成就最高,被成為什么 馬致遠在元代梨園聲名很大,有“曲狀元”之稱.關漢卿、白樸、馬致遠、鄭光祖一起,被...

宋詞為什么能成為經典(宋詞為什么能成為經典作品)

宋詞為什么能成為經典(宋詞為什么能成為經典作品)

大家好,今天來為大家解答關于宋詞為什么能成為經典這個問題的知識,還有對于宋詞為什么能成為經典作品也是一樣,很多人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讓我來為大家分享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唐詩宋詞為什么被稱為經典 唐詩是我們中華民族五千年文化的精髓之積淀,被稱為經典文學,而從古至今,凡是中國有成就的...

盱眙漢宮怎么樣(盱眙白金漢宮)

盱眙漢宮怎么樣(盱眙白金漢宮)

大家好,今天來為大家解答關于盱眙漢宮怎么樣這個問題的知識,還有對于盱眙白金漢宮也是一樣,很多人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讓我來為大家分享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盱眙漢宮溫泉會館正規嗎 正規。盱眙漢宮溫泉會館位于盱眙盱城海通時代廣場A區3幢107室,經營范圍包括洗浴、推拿、按摩、保健服務,食...

詩經采薇為什么行道遲遲(喜歡詩經采薇這首詩的原因是什么)

詩經采薇為什么行道遲遲(喜歡詩經采薇這首詩的原因是什么)

今天給各位分享詩經采薇為什么行道遲遲的知識,其中也會對喜歡詩經采薇這首詩的原因是什么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詩經采薇中的行道遲遲,為什么行道遲遲 上一句有提到"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不只表示比起來的時候,回去的路顯得較困難,心境上也被...

夏完淳是哪個朝代的詩人(夏完淳的詩有哪些)

夏完淳是哪個朝代的詩人(夏完淳的詩有哪些)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夏完淳是哪個朝代的詩人,以及夏完淳的詩有哪些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明朝夏完淳的詩詞詩句 年代:明朝 夏完淳簡介: 夏完淳(1631~1647)原名復,字存古,號小隱、靈首(一作靈胥),乳名端哥,漢族...

發表評論

訪客

看不清,換一張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里發表您的看法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