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性受,久久亚洲综合色,国产福利一区二区精品免费,99热这里都是精品

當前位置:詩詞問答 > 故事 > 正文內容

宋代文人有哪些 宋代著名詩人23個

舞一世傾城2023-04-29 09:36故事200

大家好,今天來為大家解答關于宋代文人有哪些這個問題的知識,還有對于宋代著名詩人23個也是一樣,很多人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讓我來為大家分享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宋代著名詩人有哪些人

宋代文人墨客眾多,你說熟知的有哪些呢?以下是我整理的宋代著名詩人有哪些人,歡迎參考閱讀!

1、 詞圣—蘇軾

蘇軾在文學藝術方面堪稱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在藝術表現方面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因蘇軾所作的詞筆力縱橫、豪邁奔放,對后世影響巨大,所以后世尊稱他為“詞圣”。

2、 詩神—陸游

陸游是南宋著名的愛國詩人,一生筆耕不輟,共創作詩歌9300多首,因此被后世尊稱為“詩神”。其詩語言平易曉暢、章法整飭謹嚴,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與杜甫的沉郁盯租悲涼,尤以飽含愛國熱情對后世影響深遠,被周*來總理稱為“宋詩第一人”。

3、 張三影、張三中—張先

北宋著名詞人張先善寫小令。一次,一位客人稱贊他:“人們都叫你‘張三中’哩!因為你的《行香子》寫出了‘心中事,眼中景,意中人’的佳句。”張先不以為然地說:“那倒不如叫我‘張三影’吧!”客人不解其意,張解釋道:“‘云破月來花弄影’、‘嬌柔懶起,簾壓卷花影’、‘柳徑無人,墮飛絮無影’,這三個‘影’字是我平生最得意的呵!”于是,“張三影”便傳開了!

4、謝逸—謝蝴蝶

北宋文學家謝逸與饒節、汪革、謝薖并稱為“江西詩派臨川四才子”,因其曾寫過300首詠蝶詩,故時人稱之為“謝蝴蝶”。

5、紅杏枝頭春意鬧尚書—宋祁

宋祁是北宋官員,著名文學家、史學家、詞人,其詩詞語言工麗,一首《玉樓春》更是把早春景色寫活了,尤以“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一句最為傳神,時人因此稱之為“紅杏枝頭春意鬧尚書”。

6、 賀梅子、賀鬼頭—賀方回(賀鑄)

賀鑄是北宋詞人,字方回,能詩文,長于詞。賀方回有首《青玉案》詞,結句“梅子黃時雨”,人皆服其工,士大夫謂之“賀梅子”。 又因體長七尺,面鐵色,眉目聳拔,人家叫他“賀鬼頭”。

7、梅河豚、梅直講—梅堯臣

梅堯臣是北宋著名的現實主義詩人。其與蘇舜欽齊名,時號“蘇梅”,又與歐陽修并稱“歐梅”。因其以《河豚詩》揚名,人稱“梅河豚”。梅堯臣曾擔任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又稱“梅直講”、“梅都官”。

8、鮑孤雁、鮑清風—鮑當

鮑當是宋初有名詩人,因《孤雁》詩而被稱為“鮑孤雁”,又因《清風集》而號為“鮑清風”,其詩風格閑淡,近唐代韋應物詩。

9、張孤雁—張炎

張炎是南宋最后一位著名詞人,與宋末著名詞人蔣捷、王沂孫、周密并稱“宋末四大家”。他精通音律,審音拈韻,細致入微,遣詞造句,流麗清暢,時有精警之處,以《解連環孤雁》詞揚名,故人稱“張孤雁”。

10、林逋—梅妻鶴子

林逋,又稱和靖先生,是北宋著名詩人。林逋隱居西湖孤山,終生不仕不娶,惟喜植梅養鶴,自謂 “以梅為妻,以鶴為子”,人稱“梅妻鶴子”。

11、柳三變、柳七、柳屯田—柳永

北宋著名詞人柳永原名三變,字景老枯莊,后改名柳凱含兆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稱柳七,婉約派代表人物。另因柳永以屯田員外郎致仕,故世稱柳屯田。

宋朝著名詩人有哪些

宋朝是中國歷史上最為輝煌的朝代之一,它經濟富庶,文化繁榮,科技進步,在中國歷史上占有輝煌的地位,然而在軍事上卻頻頻敗于比它落后的多的異族政權。你知道宋朝有哪些著名詩人嗎?跟著我一起來了解下吧。

歐陽修(1007-1072)

歐陽修,字永叔,自號皮肆醉翁,晚年號六一居士,謚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吉安永豐(今屬江西)人[自稱廬陵人],漢族,因吉州原屬廬陵郡,出生于綿州(今四川綿陽)北宋時期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和詩人。與唐韓愈,柳宗元,宋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仁宗時,累擢知制誥、翰林學士;英宗,官至樞密副使、參知政事;神宗朝,遷兵部尚書,以太子少師致仕。卒謚文忠。其于政治和文學方面都主張革新,既是范仲淹慶歷新政的支持者。又喜獎掖后進,蘇軾父子及曾鞏、王安石皆出其門下。創作實績亦燦然可觀,詩、詞、散文均為一時之冠。散文說理暢達,抒情委婉,;詩風與散文近似,重氣勢而能流暢自然;其詞深婉清麗,承襲南唐余風。曾與宋祁合修《新唐書》,并獨撰《新五代史》。又喜收集金石文字,編為《集古錄》。有《歐陽文忠公文集》。詩歌《踏莎行》。并著作著名的《醉翁亭記》。歐陽修死后葬于開封新鄭(今河南新鄭),新鄭市辛店鎮歐陽寺村現有歐陽修陵園,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另今綿陽南郊亦有其祠堂,名曰六一堂。本文選其《朋黨論》、《五代史伶官傳序》、《醉翁亭記》、《秋聲賦》、《祭石曼卿文》、《賣油翁》六篇;選其詞《采桑子(群芳過后西湖好)、《訴衷情(清晨簾幕卷秋霜)》、《踏莎行(候館殘梅)、《生杳子(去年元月時)》、《朝中措(平山欄檻倚晴空)》、《蝶戀花(家庭院深深幾許)》六首;先其詩《戲答元珍》和《畫眉鳥》二首。

曾鞏(1019~1083)

北宋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固。建昌軍南豐(今屬江西)人。嘉佑二年(1057)進士。歷任館閣校勘、集賢校理、實錄檢討官,官至中書舍人。曾鞏出自歐陽修門下,行脊完全接受了歐陽修先道而后文的古文創作主張,而且比歐陽修更著重于道。因此,曾鞏的散文在八大家中是情致和文采都較少的一家。但曾文長于議論,他的政論文,語言質樸,立論精辟,說理曲折盡意。如《上歐陽舍人書》、《上蔡學士書》、《贈黎安二生序》、《王平甫文集序》等都紆徐委備,近似歐陽修文。記敘文亦常多議論,如《宜黃縣縣學記》、《墨池記》都于記敘中縱談古今。曾鞏亦能詩,今存詩400余首,以七絕成就較高,但為文所掩,不大受人重視。著作今傳《元豐類稿》50卷,有《四部叢刊》影元刊本。

蘇轍(1039—1112)

北宋時眉山(今四川省眉山縣,位成都市西南)人。字子由,號穎濱遺老。為北宋著名文學家,又有“小蘇”之稱。仁宗(趙禎)嘉佑年間進士。神宗(趙頊)時,王安石行新法,軾、轍力言不便。又嘗罷蔡確、韓縝、章dun 、呂惠卿等,累官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后以事忤元豐諸臣,累貶徙許州(今河南省許昌市)。徽宗時,復官大中大夫,致仕。卒謚文定。蘇轍為文汪洋澹泊,與兄軾齊名。著有《詩傳》、《春秋傳》、《論語拾遺》、《孟子解》、《龍川志略》、《古史》、《老子解》、《欒城文集》等。

蘇軾(1037-1101):

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蘇洵子。嘉佑進士。神宗時曾任祠部員外郎,因反對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職,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后以作詩“謗訕朝廷”罪貶黃州。哲宗時燃帶轎任翰林學士,曾出知杭州、穎州等,官至禮部尚書。后又貶謫惠州、儋州。北還后第二年病死常州。南宋時追謚文忠。與父洵弟轍,合稱“三蘇”。

蘇洵(1009~1066)

北宋散文家。與其子蘇軾、蘇轍合稱"三蘇",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字明允,號老泉。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據說27歲才發憤讀書,經過十多年的閉門苦讀,學業大進。仁宗嘉□元年(1056),他帶領蘇軾、蘇轍到汴京,謁翰林學士歐陽修。歐陽修很贊賞他的《權書》、《衡論》、《幾策》等文章,認為可與賈誼、劉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薦。一時公卿士大夫爭相傳誦,文名因而大盛。嘉□三年,仁宗召他到舍人院參加考試,他推托有病,不肯應詔。嘉□五年,任為秘書省校書郎。后與陳州項城(今屬河南)縣令姚□同修禮書《太常因革禮》。書成不久,即去世,追贈光祿寺丞。

辛棄疾(1140-1207)

辛棄疾(1140-1207)享年67歲,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號稼軒,歷城(今山東濟南)人,漢族。我國歷史上偉大的詞人和愛國者。與蘇軾齊名,并號稱“蘇辛”,史上與李清照并稱“濟南二安”。有人這樣贊美過他:稼軒者,人中之杰,詞中之龍。劉辰翁《辛稼軒詞序》說:“詞至東坡,傾蕩磊落,如詩,如文,如天地奇觀。”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出生前13年,山東一帶即已為金兵侵占,二十一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紹興三十一年(1161)率兩千民眾參加北方抗金義軍,次年奉表歸南宋。一生堅決主張抗擊金兵,收復失地。曾進奏《美芹十論》,分析敵我形勢,提出強兵復國的具體規劃;又上宰相《九議》,進一步闡發《十論》的思想;都未得到采納和施行。在各地任上他認真革除積弊,積極整軍備戰,又累遭投降派掣肘,甚至受到革職處分,曾在江西上饒一帶長期閑居。光復故國的大志雄才得不到施展,一腔忠憤發而為詞,由此造就了南宋詞壇一代大家。耿京聚兵山東,節制忠義軍馬,留掌書記。紹興三十二年,令奉表南歸,高宗召見,授承務郎。寧宗朝累官至浙東安撫使,加龍圖閣待制,進樞密都承旨卒。曾寓居江西上饒、鉛山達十余年。其詞熱情洋溢,慷慨悲壯。筆力雄厚,藝術風格多樣,而以豪放為主。有《稼軒長短句》。

平生以氣節自負,以功業自許,一生力主抗戰,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顯示其卓越軍事才能與愛國熱忱,又與宋志士陳亮及理學家朱熹保持深厚友誼,與之砥勵氣節,切磋學問。抗金復國是其作品之主旋律,其中不乏英雄失路的悲嘆與壯士閑置的憤懣,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還以生動細膩的筆觸描繪江南農村四時的田園風光、世情民俗。其詞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在蘇軾的基礎上,大大開拓了詞的思想意境,提高了詞的文學地位。后人遂以“蘇、辛”并稱。其詩文亦有足稱道者,特別是其文“筆勢浩蕩,智略輻湊,有權書衡論之風”。

辛棄疾,是開一代詞風的偉大詞人,也是一位能征善戰、熟稔軍事的民族英雄。他的詞作“大聲鏜鞳,小聲鏗鍧,橫絕六合,掃空萬古,自有蒼生所未見”,已成為中國文學史上的瑰寶;而他作為南宋朝廷大臣而寫的一篇文章《議練民兵守淮疏》,則表達了作者強烈的愛國主義感情,對戰爭形勢的精辟入里的深刻分析和鮮明而又具體的對策。這篇應用散文感情熾熱,構思縝密,層層深入,有理有據,語言也精確、簡潔。文章僅用了六百余字,從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到解決問題,不枝不蔓,一氣貫通,有情況、有分析、有措施、有預測、字字落到實處,質樸無華,明曉暢達。一位豪邁曠達的詞人,根據不同的文體的需要,能夠寫出如此嚴謹、樸實的應用文,可見一位大手筆,在寫作中是不能囿于一個狹窄天地中的,應該熟練地掌握幾套筆墨,既有自己喜愛的體式,也能按不同要求寫出不同體裁、不同風格的別類文章,就如同功夫高深的武術家,雖擅長一種兵刃,但對其他武器也能舞動一樣。辛棄疾就是用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文體,從不同方面來表達了他慷慨激昂的愛國感情,反映出憂國憂民“道男兒到死心如鐵,看試手,補天裂”的壯志豪情和以身報國的高尚理想。(節選自《應用寫作》1998年第1期,《詞壇巨擘公文高手——讀辛棄疾議練民兵守淮疏》

柳永

衣卿相柳永,(約987年—約1053年),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北宋詞人,婉約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代表作《雨霖鈴》。原名三變,字景莊。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稱柳七。宋仁宗朝進士,官至屯田員外郎,故世稱柳屯田。由于仕途坎坷、生活潦倒,他由追求功名轉而厭倦官場,沉溺于旖旎繁華的都市生活,在“倚紅偎翠”、“淺斟低唱”中尋找寄托。作為北宋第一個專力作詞的詞人,他不僅開拓了詞的題材內容,而且制作了大量的慢詞,發展了鋪敘手法,促進了詞的通俗化、口語化,在詞史上產生了較大的影響。景祐進士,官屯田員外郎。為人放蕩不羈,終身潦倒。死時靠妓*捐錢安葬。其詞多描繪城市風光和歌妓生活,尤長于抒寫羈旅行役之情。詞作流傳極廣,“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有《樂章集》。

柳永的父親、叔叔、哥哥三接、三復都是進士,連兒子、侄子都是。柳永本人卻仕途坎坷,景祐元年(1034年),才賜進士出身,是時已是年近半百。詞作極佳,流傳甚廣。其作品僅《樂章集》一卷流傳至今。描寫羈旅窮愁的,如《雨霖鈴》、《八聲甘州》,以嚴肅的態度,唱出不忍的離別,難收的歸思,極富感染力。

周邦彥

中國北宋詞人。字美成,號清真居士,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歷官太學正、廬州教授、知溧水縣等。他少年時期個性比較疏散,但相當喜歡讀書,宋神宗時,他寫了一篇《汴都賦》,贊揚新法,徽宗時為徽猷閣待制,提興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創作不少新詞調。作品多寫閨情、羈旅,也有詠物之作。格律謹嚴,語言曲麗精雅。長調尤善鋪敘。為后來格律派詞人所宗。舊時詞論稱他為“詞家之冠”。有《清真居士集》,后人改名為《片玉集》。

歷官太學正,國子主簿,徽猷閣待制,提舉大晟府(管理音樂的機構)。詩詞文賦,無所不擅。但為詞名所掩,詩文多零落不傳。其中《汴都賦》為成名之作,長7000字,流傳至今。古體詩《天賜白》、《過羊角哀左伯桃墓》,風骨凜然,絕無綺羅香澤之氣。周邦彥被公認為是“負一代詞名”的詞人,在宋代影響甚大。邦彥詞多寫男女戀情,詠物懷古,羈旅行役,內容較窄,境界不高。但在藝術創意上堪稱大家,其詞善于鋪敘,即在寫景抒情中滲入述事,造成另一境界,形成曲折回環,開闔動蕩,抑揚頓挫之勢,發展了柳永、張先的慢詞。加之語言工麗,多用典故,形成了渾厚、典雅、縝密的藝術風格。代表作如:〔少年游〕“并刀如水”,在寥寥51字中,不但寫故事,重現當時的境界,而且寫對話,如見詞中之人,且聞其語,生動地描摹出人物的性格、心態,在詞中實為獨創。另一首〔少年游〕“朝云漠漠散輕絲”,寫得更妙。一首小令寫了兩個故事,中間只用“而今麗日明金屋”一句聯起來,將上闋的追憶戀愛與下闋的共同生活、金屋藏嬌兩種境界進行了比較,感受追憶兩個故事中的同一種情調:相聚不如相思,意味深長。另如長調〔花犯〕“粉墻低”,跳躍曲折,照應、收放、開合,十分講究;〔過秦樓〕“水浴清蟾”,將時間、地點、人物、感情變換數次,構成全部事件、人物感情發展的脈絡;〔蘭陵王〕《柳》,把將離之情,既去之思,居者與行者,舊恨與新愁,人和物,情和境,渾然融為一氣。邦彥詞音律嚴整,格調精工,多創新調。因此他被尊為婉約派的集大成者和格律派的創始人,開南宋姜夔、吳文英格律詞派先河。周邦彥的集子有楊澤民、方千里、陳允平三家和詞,今存《片玉詞》10卷,《彊邨叢書》本;另有《清真集》2卷,集外詞1卷,《四印齋所刻詞》本。

梅堯臣(1002年——1060年)

梅堯臣,字圣俞,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故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在宋朝,做官幾乎是讀書人唯一的出路和追求。因此,進館、入閣、點翰林、當學士(宋朝置“史館”、“秘閣”、“資政殿”等,分掌圖書經籍和編修國史等事務,通稱館閣),便成了讀書人的人生理想,也成了他們事業成功與否的標志。在宋朝,一個才子,尤其是天下公認的才子,如果沒能進館入閣,那是要被惋惜和譏笑的,大詩人梅堯臣就是如此。

梅堯臣出身于官宦之家,從小愛好詩歌。他一反宋初西昆體詩歌表面的浮艷和內容的空洞,注重平淡、含蓄、深遠,給北宋詩壇帶來一股清新之風。不過,有才的人不一定都能考上進士,正如史學家唐德剛先生所說:“帝制時代的考科舉,原是十考九不取的。屢考不取,才是正常現象;考取了才是反常和意外。”所以,盡管梅堯臣“工為詩”,有才名,但他的科考之路卻坎坷崎嶇,屢試不第,最后只好“拼爹”,通過父輩的功勞蔭補入仕,授太廟齋郎、河南縣(隸屬河南府)主簿。

這個小官運氣不錯,剛出道就遇到了好上司錢惟演。宋仁宗天圣年間(1023—1032),錢惟演以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出任西京(今河南洛陽市)留守,稱“使相”,與宰相平級。錢惟演是朝中大臣,尊重人才,提攜后進,堪稱伯樂。他曾對當時在洛陽任職的部下梅堯臣、歐陽修、尹洙等一批青年才俊給予過許多幫助,尤其對梅堯臣和歐陽修高看一眼,厚愛一籌,經常與他們詩酒唱和,還在同僚中廣為延譽,梅堯臣、歐陽修因此被世人并稱為“梅歐”。

只是梅堯臣在錢惟演眼里是人才,在民間也有詩名,但朝廷卻始終沒有把他當成干才。在洛陽任滿以后的'歲月里,他還到江西、浙江、陜西等多地任職,歷任縣令、監稅、監倉等職,一干就是三十年。像他這樣文名顯赫,又經過多地任職、多崗位鍛煉的,老在區區末吏的崗位上徘徊不前,頗為少見。很多士大夫認為,像梅堯臣這樣的大才子,不進館入閣,真是枉費其才。嘉佑元年(1056),翰林學士趙概等十余人聯名向宋仁宗推薦梅堯臣。在大家的惋惜、褒揚以及輪番推薦之下,宋仁宗決定面試一下這個聞名天下的詩人。一試,果然才華出眾,便賜他進士出身,出任國子監直講,后任尚書都官員外郎。然而,這個員外郎仍舊只是個上不了臺面的散官閑職。更讓人遺憾的是,梅堯臣在都官員外郎任上沒幾天便溘然長逝了。梅堯臣的命運令時人唏噓不已,有同僚甚至替他抱屈:“贏得兒童叫夫子,可憐名位祗都官。”(宋代趙與虤《娛書堂詩話》)

不過,梅堯臣對自己的仕途通達與否似乎并沒有過高的期望。嘉佑年間(1056—1063),宋仁宗征召他編修《新唐書》。接到皇帝的征召之后,他對妻子刁氏半開玩笑半認真地說:“吾之修書可謂猢猻入布袋矣。”好動的猴子,被塞進布袋,該多難受?表達了他頗不情愿的心態。知夫莫若妻,刁氏的回答更直接:“君于仕宦,何異鲇魚上竹竿耶?”誰見到過能爬上竹竿的鲇魚呢?

確實,對于做官,梅堯臣是有自知之明的。他在基層工作三十年,每天按部就班地履行著自己的職責,卻一直官運不佳。倒是公務之余吟詩作賦,不亦樂乎。據宋代孫升的《孫公談圃》說,梅堯臣無論是吃飯睡覺,還是游山玩水,無時無刻不吟詠。他隨身攜一貯放紙張筆硯的“算袋”,有時靈感一來,兀自離開,從“算袋”中取出紙筆,奮筆疾書。有人偷看他的紙片,發現上面書寫的都是詩歌,或一聯,或一句。而以后,這些苦吟得來的斷章,便成了他詩歌中的警句、絕對、神來之筆。

大文豪歐陽修一輩子佩服的人不多,但對梅堯臣卻心悅誠服,“自以為不及”,還以“窮而后工”對其人其詩進行了高度評價,認為是仕途的坎坷和生活的艱辛造就了梅堯臣和他的詩歌,可謂一語中的。對于奔竟于途的人,官運亨通,或許是好事,但對于詩人來說,官運不通,倒也不見得是壞事,多一個明心見性詩人,總比多一個碌碌無為的庸官甚至胡作非為的壞官要好。

宋朝有哪些著名的文人?

1、蘇軾

蘇軾又叫蘇東坡,二十來歲就考上進士了,在現在就是個神童一般人物。本人最喜歡的文人,沒有之一。詩詞歌賦就不用說了,水調歌頭,念奴嬌赤壁懷古,赤壁賦,十年生死兩茫茫等等流芳千古。

此外,他還是個有建樹的官員。在徐州,治理徐州水患;在杭州,滅蝗蟲,修建西湖蘇堤;在密州,狩獵。。。呃,這個不算,在密州做太守的時候也滅了蝗蟲(估計蝗蟲很死他了),除強盜;在湖州,修筑蘇灣堤;在潁州,治理水患。。。

他去了很多州,這輩子就是在路上,算是第一個帶薪旅游全中國的知名大文豪了。

雖然人生坎坷,但是沒有致命的危機,即使最難得烏臺詩案都被他挺過來了。

2、歐陽修

上面那位的老師,我覺得他一輩子,最大的成就,就是選拔出了蘇軾這個大文豪。此外,歐陽修的文化、政績也是可圈可點,是北宋古文運動的發起者。一部膾炙人口的《醉翁亭記》足以讓他笑傲文壇。

3、王安石

提到歐陽修,不得不提一提他的老對頭王安石。王安石是一名非常出色的政客,他極力推行新政,想要讓宋王朝的國力得到進一步加強。但是或許他用力過猛,那根弦被他給拉斷了。所以他兩起兩落,最終歸隱西湖。

依稀還記得那首熟稔的墻角數枝梅。。。王安石前期與蘇軾關系曖昧,后來與蘇軾因為政見不合而分裂。最終打壓蘇軾,將蘇軾一貶再貶,成全了蘇軾周游全國的夢想。

4、司馬光

王安石這輩子可能最恨司馬光。因為司馬光比他歲數他,所以司馬光是那種非常保守的守舊派。而且你想想,司馬光半輩子都埋頭寫《資治通鑒》,根本不管外面發生了什么。等到他出關的時候,發現,臥槽,這世道咋跟我入關之前不一樣了?不行,要改。

所以王安石的所有政績都被司馬光否定,一切又回到耐慶搜了過去的原點,王安石氣的差點上吊。

不過司馬光同志還是很差稿厲害的,十多年如一日地寫書,為我們保存了打量歷史事實。而且當年他砸缸的故事,依舊在每個孩子的童年里留下陰影,這孩子搬起石頭會不會把缸里那孩子的腦袋給砸破了哦。

5、辛棄疾

牛,非常牛,他不僅寫詩作詞牛,最牛的還要屬他的那一身好武功和過人的膽略。傳說他一個人千里追襲,殺了對方統帥,割了他的腦袋回來祭旗,真是牛的一塌糊涂。不要說是文人,就算是一般武將都做不到這一點。

6、陸游

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大情圣啊,七八十歲的人,回到沈園后,依舊會想起當年自己的那個初戀表妹唐婉。曾經去過沈園,真是個談戀愛的好地方,想必當年的陸游大詩人也曾經這么想過吧?

對了他可是除了乾隆皇帝外,中國歷史上留下詩稿最多的一位詩人哦。(PS:乾隆皇帝的詩稿真的很多,比如一片兩片三四片。。。)

7、李清照

宋朝有名的女詞人,有名到什么程度呢?當年她不幸入獄后,全國文人都為她求情開脫。也是個非常有才的女詞人,有才到什么程度呢?把她的一句詞放到一百句普通的詞里,有眼光的人一眼便看出了她的詞句。

她的一生,前期豐富多彩,中期漂泊無依,后期凄凄慘慘戚戚。

8、李煜

皇帝里頭寫詞最好的,寫詞里頭官位最高的。沒辦法,他是南唐后主,生下來就注定了他不平凡的一生。所以他沒得選,不過他的詩詞確實非常出色,直到今天依舊被大家傳頌。

可惜的是,他是一個皇帝,打仗打不過人家,最后成了俘虜,國破家亡后,被封為違命侯,軟禁了起來,期間寫了大量有名的詩詞。其中那句垂淚對宮娥,就是在此間寫出來的。

縱觀整個宋朝,對文人來說實在是不可多得的好時期,有宋一代,幾乎達到了中國古代文明的巔峰時期,百花昌歷齊放,百家爭鳴。

宋代著名詩人有哪些

宋朝的文化達到了中國文化的頂峰,詩歌文學大放異彩。宋朝著名詩人眾多,其中就包括蘇東坡、李清照、辛棄疾這些這著名詞人。我為大家整理了宋代著名詩人有哪些,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宋代著名詩人及簡介:

1、辛棄疾1104~1207年,南宋詩人。字幼安,號稼軒,濟南歷城人。耿京聚兵山東,節制忠義軍馬,留掌書記。紹興三十二年,令奉表南歸,高宗召見,授承務郎。寧宗朝累官至浙東安撫使,加龍圖閣待制,進樞密都承旨卒。曾寓居江西上饒、鉛山達十余年。其詞熱情洋溢,慷慨悲壯。筆力雄厚,藝術風格多樣,而以豪放為主。有《稼軒長短句》。

2、歐陽修1007~1072年,北宋文學家、史學家。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吉州吉水(今江西)人。天圣進士。累官知制誥、翰林學士、樞密副使、參知政事。是北宋古文運動的領袖。散文說理暢達,抒情委婉,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風與其散文近似,語言流暢自然,其詞深婉清麗。有《歐陽文忠集》,詞集有《六一詞》、《近體樂府》及《醉翁琴趣外編》。

3、蘇軾1037~1101年,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人。嘉佑進士,官至禮部尚書。在政治上屬舊黨,累遭貶黜。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詩清新豪健,詞屬豪放一派,意境開闊。其書畫也自成一家。

4、周邦彥1056~1121年,北宋詞人。字美成,號清真居士,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歷官太學正、廬州教授、知漂水縣等。徽宗時為徽猷閣待制,提興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創作不少新詞調。作品多寫閨情、羈旅,也有詠物之作。格律謹嚴,語言曲麗精雅。長調中渣春尤善鋪敘。為后來格律派詞人所宗。舊時詞論稱他為“詞家之冠”。有《清真居士集》,后人改名為《片玉集》。

5、陸游1125~1210年,南宋詩人,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愛國詩人,為南宋四大家詩人之一。詞作量不如詩篇巨大,但和詩同樣貫穿了氣吞殘虜的愛國主義精神。著有《放翁詞》一卷,《渭南詞》二卷。

6、李清照1084~?,南宋女詞人。號易安居士,齊州章丘(今山東)人。父李格非為當時著名學者,夫趙明誠為金石考據家。早期生活優裕,與趙明誠共同致力于書畫金石搜集整理。金兵入據中原,流寓南方,明誠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詞,前期多反映其悠閑生活,后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形式上善于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徑,語言清麗。詞調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性致,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7、王灼云:若本朝婦人,當推詞采第一。作長短句能曲折盡人意,輕巧尖新,姿態百出;閣巷荒謠之語,肆意落筆,自古縉紳之家,能文婦女,未見如此無顧藉也。(碧雞漫志)

8、王安石1021~1086年,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學家。字介甫,號半山,臨川(今江西撫州市)人。宋神宗時宰相。創新法,改革舊政,世稱王荊公。文學上的主要成就在詩方面,詞作不多,但其詞能夠“一洗五代舊習”,境界醒豁。今傳《臨川梁帆先生文集》、《王文公文集》。

9、晏幾道約1040~1112年,北宋詞人。字叔原,號小山,臨川(今江西撫州)人。晏殊第七子。歷任穎昌府許田鎮監、乾寧軍通判、開封府判官等。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詞風哀感纏綿、清壯頓挫。有《小山詞》。

10、晏殊991~1055年,字同叔,撫州臨川(今江西)人。北宋景德中以神童入試,賜同進士出身。慶歷中官至集賢殿大學士,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樞密使。其詞擅長小令,多表現詩酒生活和悠閑性致,語言婉麗,頗受南唐馮延巳的`影響。原有集,已散失,僅存《珠玉詞》及清人所輯《晏元獻遺文》。又編類書《類要》,今存殘本。后人稱之為“詞人宰相”。

11、柳永?~約1053年,北宋詞人。字耆卿,原名三變,字景莊,后改名永,排名第七,故名柳七,宗安(今福建)人。景佑進士,官屯田員外郎。為人放蕩不羈,終身潦倒。死時靠捐錢安葬。其詞多描繪城市風光和歌妓生活,尤長于抒寫羈旅行役之情。詞作流傳極廣,“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有《樂章集》。

12、姜夔1155~1121年,字堯章,鄱陽人。號白石道人,慶元中,曾上書乞正太常雅樂,一生布衣,靠賣字和朋友接濟為生。他多才多藝,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詞賣耐格律嚴密。其作品素以空靈含蓄著稱。有《白石道人歌曲》。四庫全書提要:夔詩格高秀,為楊萬里等所推,詞亦精深華妙,尤善自度新腔,故音節文采,并冠一時。

13、秦觀1049~1100年,北宋詞人。字少游、一字太虛,號淮海居士,揚州商郵(今江蘇)人。歷官太學博士、秘書省正字,兼國史館編修等職。坐元佑黨籍。紹圣后累遭貶調。文辭為蘇試所賞識,是“蘇門四學士”之一。工詞詩,詞多寫男女情愛,傷感身世之作,是婉約詞人中一大家。詩風與詞相近。有《淮海集》、《淮海士長短句》。

14、賀鑄1052~1125年,字方回,號慶湖遺老,衛州(今河南輝縣)人。孝惠皇后族孫。元佑中通判泗州、太平州,后退居吳下。其詞題材較豐富,風格也多所變化,兼有豪放、婉約二派之長,善于融化前人成句。守格律、重用韻。今傳《東山詞》一卷、《賀方回詞》二卷。

15、趙佶(1082—1135)即宋徽宗,神宗之子,哲宗時封端王。

1100—1125年在位。任用蔡京、童貫等人主持國政,窮奢極欲,興建苑囿宮觀,濫增捐稅,以致國政日墮,河北、兩浙等地都爆發了農民起義。宣和七年(1125)金兵南下,年底,傳位與趙桓(欽宗),自稱太上皇。靖康二年(

1127)被金兵所俘,后死于五國城(今黑龍江依蘭)。在位時廣收古物和書畫,擴充翰林圖畫院,并使文臣編輯《宣和書譜》、《宣和畫譜》、宣和博古圖》等書,對繪畫藝術有很大的推動和倡導作用。吹彈、書畫、聲歌、詞賦無不精擅。書法方面自創“瘦金體”。平生著作極多,都散佚無存。存世畫跡有《芙蓉錦雞》、《池塘秋晚》、《四禽》、《雪江歸棹》等圖。有詞集《宋徽宗詞》。

16、呂本中(1084—1145)原名大中,字居仁,世稱東萊先生,壽州(今安徽壽縣)人。初授承務郎。徽宗宣和六年(1124),為樞密院編修官。后遷職方員外郎。高宗紹興六年(1136),召賜進士出身,歷官中書舍人、權直學士院。因忤秦檜罷官。江西詩派著名詩人。其詩頗受黃庭堅、陳師道影響,又學李白、蘇軾,繼承和發展了江西詩派的風格,詩風明暢靈活。其詞以婉麗見長,也有悲慨時事、渴望收復中原故土的詞作。感情濃郁,語意深沉。代表詞作《采桑子》描寫一女子的刻骨相思,從不同角度看同一個“西江月”,恨戀人“不似”和“卻似”,比喻巧妙,寫法新穎別致,又饒有民歌風味,令人回味無窮,堪稱妙手天成的上乘之作。詞《蝶戀花》結句中的“眉尖一點”的指代也十分新巧,值得一提。東萊著有《東萊詩集》、《紫微詩話》、《江西詩社宗派圖》。后人輯有《紫微詞》。

17、王觀,字通叟,如皋(今屬江蘇)人。仁宗嘉佑二年(1057)進士。歷任大理寺丞、江都知縣等,官至翰林學士。相傳曾奉詔作《清平樂》一首,描寫宮廷生活,高太后認為褻瀆了神宗趙頊,第二天便被罷職,遂自號逐客。其詞學柳永,情景交融,生動風趣,近于俚俗,卻又謔而不虐。代表作《卜算子》一詞以水喻眼波,以山指眉峰;設喻巧妙,又語帶雙關,寫得妙趣橫生,堪稱杰作。《紅芍藥》詞寫人生短暫,從而提出人生應追歡及早,寫法亦頗有特色。著《冠柳集》,不傳;今有趙萬里輯本。

18、周紫芝(1082—1155)字小隱,號竹坡居士,宣城(今屬安徽)人。高宗紹興十七年(1147)為右迪功郎敕令所刪定官。歷任樞密院編修官、右司員外郎。紹興二十一年(1151)出知興國軍。詩著名,無典故堆砌,自然順暢。也能詞,風格與詩近,清麗婉曲,無刻意雕琢痕跡。譬如《踏莎行》。

19、黃公度(1109—1156)字師憲,莆田(今屬福建)人。紹興八年(1138)進士第一,簽書平海軍節度判官。后被秦檜誣陷,罷歸。檜死復起,仕至尚書考功員外郎。其詠梅詞有好幾首,蓋是欣羨梅傲雪凌霜之高潔品性故也。公度作品多運用樸詞造感人之深境,可謂深得“詞淺意深”之妙,藝術造詣很高。代表作《菩薩蠻》。

20、朱熹(1130~1200)字元晦,號晦庵,徽州婺源(今屬江西)人,南宋詩人、哲學家。宋代理學的集大成者,繼承了北宋程顥、程頤的理學,完成了客觀唯心主義的體系。認為理是世界的本質,“理在先,氣在后”,提出“存天理,滅人欲”。學識淵博,對經學、史學、文學、樂律乃至自然科學都有研究。其詞作語言秀正,風格俊朗,無濃艷或典故堆砌之病。不少作品的用語看得出都經過斟酌推敲,比較講究。但其詞意境稍覺理性有余,感性不足,蓋因其注重理學的哲學思想故也。代表作《菩薩蠻》(一)最有特色,該詞運用回文,每兩句互為顛倒,八句共四對,十分自然和諧,毫不牽強,而且頗有意境,構思之精巧極矣,足見晦庵對語言的駕馭能力。除詞外,還善作詩,《春日》和《觀書有感》是他最膾炙人口的詩作。

宋代文人有哪些?

李清照、辛棄疾、蘇軾、晏殊、歐陽修等較著名。

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棚謹型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學家,且在政治上負有盛名。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官至翰林學士、樞密副使、參知政事,謚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累贈太師、楚國公。與韓愈、柳宗元、蘇軾、蘇洵、蘇轍、王安石、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鏈猜”,并與韓愈、柳宗元、蘇軾被后人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辛棄疾一生以恢復為志,以功業自許,卻命運多舛、備受排擠、壯志難酬。但他恢復中原的愛國信念始終沒有動搖,而是把滿腔激情和對國家興亡、民族命運的關切、憂慮,全部寄寓于詞作之中。其詞藝術風格多樣,以豪放為主,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其詞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典故入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現存詞六百多首,有詞集《稼軒長短句》等傳世。

李清照號易安居士,宋代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后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徑,語言清晌伍麗。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能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不同。

宋代有哪些出名的文人?

陸游, 文天祥、晏殊、歐陽修、張耒、柳永、蘇軾、周邦彥、秦觀敏首、晏幾道、賀鑄、李清照、朱敦儒老拿野、張元干、辛棄疾、陳亮、張孝祥、姜夔、吳文英、周密、劉克莊、陳人杰、劉辰侍喊翁.

宋代文人有哪些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宋代著名詩人23個、宋代文人有哪些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鏈接:http://www.pinswag.com/ask/34000.html

分享給朋友:

“宋代文人有哪些 宋代著名詩人23個” 的相關文章

唐詩宋詞有哪些詩(唐詩宋詞的詩有哪些)

唐詩宋詞有哪些詩(唐詩宋詞的詩有哪些)

大家好,關于唐詩宋詞有哪些詩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關于唐詩宋詞的詩有哪些的相關知識,文章篇幅可能較長,還望大家耐心閱讀,希望本篇文章對各位有所幫助! 有人對唐詩宋詞做了總結,你知道分別的代表作嗎? 唐代詩歌的兩座高峰是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浪漫主義詩人的代...

宋代詞人有哪些(宋代詞人的有)

宋代詞人有哪些(宋代詞人的有)

大家好,今天來為大家解答關于宋代詞人有哪些這個問題的知識,還有對于宋代詞人的有也是一樣,很多人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讓我來為大家分享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宋朝著名詞人 1、蘇軾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

關于古詩的句子有哪些(古詩詞中的句子)

關于古詩的句子有哪些(古詩詞中的句子)

大家好,關于關于古詩的句子有哪些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關于古詩詞中的句子的相關知識,文章篇幅可能較長,還望大家耐心閱讀,希望本篇文章對各位有所幫助! 跟古詩有關的句子 月夜聽盧子順彈bai琴唐__李白閑夜du坐明月,幽人彈素琴。忽聞悲zhi風調,宛若寒松...

種梅欲問詩多少的出處(梅這首詩是誰寫的)

種梅欲問詩多少的出處(梅這首詩是誰寫的)

大家好,關于種梅欲問詩多少的出處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關于梅這首詩是誰寫的的相關知識,文章篇幅可能較長,還望大家耐心閱讀,希望本篇文章對各位有所幫助! 墻角數枝梅全詩 墻角數枝梅全詩 《梅花》 作者:王安石 原文: 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

大江東去全詩多少個字(大江東去有多少字)

大江東去全詩多少個字(大江東去有多少字)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大江東去全詩多少個字,以及大江東去有多少字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大江東去浪淘沙全詩 一、古詞原文《念奴嬌·赤壁懷古》作者:蘇軾(宋)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

李煜《望江南》多少淚(望江南李煜多少恨)

李煜《望江南》多少淚(望江南李煜多少恨)

大家好,關于李煜《望江南》多少淚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關于望江南李煜多少恨的相關知識,文章篇幅可能較長,還望大家耐心閱讀,希望本篇文章對各位有所幫助! 李煜唐詩《望江南·多少淚》賞析 《望江南·多少淚》是五代十國時期南唐后主李煜亡國入宋被囚后創作的一首詞...

宋朝一共多少個詩人(宋朝詩人有多少)

宋朝一共多少個詩人(宋朝詩人有多少)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宋朝一共多少個詩人,以及宋朝詩人有多少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宋代詩人有哪些? 宋代詩人大全(總共7868位)[1].是李清照、辛棄疾、蘇軾、王禹、范仲淹、范成大、晏殊等人的作品集合。向我們展示宋代詩...

如何描述念奴嬌(念奴嬌表達了什么)

如何描述念奴嬌(念奴嬌表達了什么)

大家好,關于如何描述念奴嬌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關于念奴嬌表達了什么的相關知識,文章篇幅可能較長,還望大家耐心閱讀,希望本篇文章對各位有所幫助! 念奴嬌赤壁懷古的賞析 賞析如下:《念奴嬌》詞分上下兩闕。上闕詠赤壁,下闕懷周瑜,并懷古傷己,以自身感慨作結。...

蘇軾寫過詩詞有哪些(蘇軾寫過詩詞有哪些作品)

蘇軾寫過詩詞有哪些(蘇軾寫過詩詞有哪些作品)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蘇軾寫過詩詞有哪些,以及蘇軾寫過詩詞有哪些作品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蘇軾寫過哪些詩 蘇軾詩是哪些 1、蘇軾的詩詞有《題西林壁》、《惠崇春江曉景》、《飲湖上初晴后雨》、《念奴嬌·赤壁懷古》、《江城子·密...

蘇軾有哪些詞(蘇軾有哪些詞牌名)

蘇軾有哪些詞(蘇軾有哪些詞牌名)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蘇軾有哪些詞,以及蘇軾有哪些詞牌名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想知道蘇軾的詞有哪些? 蘇軾最出名的古詩詞應該是《赤壁賦》、《后赤壁賦》、《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念奴嬌·赤壁懷古》這四首。并且蘇軾的詩詞有...

發表評論

訪客

看不清,換一張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里發表您的看法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