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性受,久久亚洲综合色,国产福利一区二区精品免费,99热这里都是精品

當前位置:詩詞問答 > 詩詞 > 正文內容

宋代詞人有哪些(宋代詞人的有)

血染韶華輕薄紗2022-12-17 04:33詩詞54

大家好,今天來為大家解答關于宋代詞人有哪些這個問題的知識,還有對于宋代詞人的有也是一樣,很多人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讓我來為大家分享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宋朝著名詞人

1、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

2、辛棄疾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

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

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于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后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3、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號易安居士,漢族,山東省濟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后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能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詞》輯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4、柳永

柳永,(約987年—約1053年)北宋著名詞人,婉約派代表人物。漢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變,字景莊,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稱柳七。

宋仁宗朝進士,官至屯田員外郎,故世稱柳屯田。他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以畢生精力作詞,并以“白衣卿相”自詡。

其詞多描繪城市風光和歌妓生活,尤長于抒寫羈旅行役之情,創作慢詞獨多。鋪敘刻畫,情景交融,語言通俗,音律諧婉,在當時流傳極其廣泛,人稱“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婉約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對宋詞的發展有重大影響,代表作 《雨霖鈴》《八聲甘州》。

5、晏殊

晏殊【yàn 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詞人、詩人、散文家,北宋撫州府臨川城人(今江西進賢縣文港鎮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為撫州府手力節級),是當時的撫州籍第一個宰相。晏殊與其第七子晏幾道(1037-1110),在當時北宋詞壇上,被稱為“大晏”和“小晏”。

宋朝的詞人

宋代詞人列表:

李清照、辛棄疾最有名。他們的詞最有名

蘇軾

王禹

蘇易簡

寇 準

錢惟演

范仲淹

張 先

晏 殊

李清照

辛棄疾

柳 永

岳 飛

司馬光

歐陽修

陸 游

王安石

王安國

韓 縝

宋 祁

黃庭堅

晁端禮

趙令

晁補之

晁沖之

朱 服

毛 滂

陳 克

時 彥

李之儀

周邦彥

賀 鑄

晏幾道

王 觀

李 冠

林 逋

秦 觀

米 芾

朱敦儒

趙 佶

張舜民

魏夫人

王 詵

黃 裳

葉夢得

宋 江

蔣興祖女

洪 皓

蔡 伸

呂渭老

楊無咎

李彌遜

汪 藻

曹 組

樂 婉

范成大

蔡幼學

周紫芝

楊萬里

嚴 蕊

呂本中

陳與義

胡 銓

陳 亮

張孝祥

石孝友

王 炎

朱淑真

蜀 妓

張元干

李 邴

章良能

劉 過

戴復古

康與之

紹興太學生

嚴 仁

俞國寶

張 

盧祖皋

魏了翁

周文璞

岳 珂

史達祖

黃 機

劉克莊

吳文英

嚴 羽

李好古

淮上女

蕭泰來

文天祥

李 綱

陳 郁

文及翁

劉辰翁

周 密

王沂孫

張 炎

姜 夔

蔣 捷

宋代所有詞人

宋朝的詩人總共有7868位,比較出名的有蘇軾、李清照、王安石、歐陽修、陸游、楊萬里、黃庭堅、范成大、司馬光、辛棄疾、文天祥、王禹、范仲淹、等等。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國歷史上承五代十國下啟元朝的朝代,分為北宋和南宋兩個階段,是由趙匡胤創立的中央集權制政體。宋朝自陳橋兵變建立政權定都開封,經靖康之亂后遷都杭州建立南宋,至懷宗趙昺投海自盡共歷18位帝王,統治319年,是中國歷史上商品經濟、文化教育、科學創新高度繁榮的時代。

拓展資料:

宋朝文學十足發達,秉詩、詞、散文都有偉大成就。讓宋朝散文走向興盛并承接古文運動的大師是歐陽修。歐陽修的散文主旨明確、內容充實、平易自然,為宋朝散文的風格奠定基調。三蘇之中,蘇洵的文章以議論見長,文風雄奇勁簡。蘇軾的文章灑脫自然,清新豪放之中又帶些憂郁,前后《赤壁賦》等文章確定他在文壇上不可撼動的地位。他的弟子也頗有出息,陳師道、黃庭堅、秦觀、張耒、晁補之和李膺號稱“蘇門六君子”。

南宋時期,蘇軾的散文甚至成為科舉考試的范文,時人言:“蘇文熟,吃羊肉;蘇文生,吃菜羹”。而蘇轍的文章疏于敘事而長于議論。曾鞏忠實的追隨歐陽修的風格,以記敘文和議論文為主。文風自然純樸,少有華麗辭藻。王安石也以議論文為長,風格雄健自然。但是到了南渡之后,宋朝的散文就開始衰落,其后的文人都無法同北宋六家相比”。 楊萬里的詩歌清新活潑,以天然風景為主;范成大的詩歌關心民生,詩風清麗秀婉;陸游的詩以愛國著稱,他的詩對偶工整,后人言“好對偶被放翁用盡”。

宋詩雖不及唐詩,但遠在明清之上,正在編撰的《全宋詩》收錄宋詩作品達十六萬多首之巨。與散文相同,歐陽修也開創宋朝的詩風,中國詩歌史上第一部詩話《六一詩話》就是其所著。王安石詩風工練,比歐陽修更講究修辭技巧與典故運用。

蘇軾的詩變化多端,雄放灑脫。其吸收前朝所有詩人的手法,并長于各種詩體,尤其是古體與七言近體,可謂別開生面,奔放靈動,成為宋詩一代大宗。黃庭堅雖出于蘇門,但卻開創江西詩派,他的詩歌模仿杜甫,講究煉字煆句,顯得耐人尋味。之后又有“南宋四大家”,即楊萬里、范成大、陸游和尤褒,也堪與北宋三家相比。

詞是曲子詞的簡稱,也稱長短句。根據《全宋詞》的記錄,宋朝詞人達到一千三百卅家,作品及殘篇總計達到兩萬零四百多首。詞是宋朝文學的標志性體裁。晏殊被稱為宋朝詞家初祖,其詞和婉明麗。歐陽修的詞也富于花間派之風格。柳永在宋詞發展史上具有轉折性的作用,他的慢詞令人耳目一新,確定長調的地位,充實詞的形式,豐富詞的表現手法。作品廣為大眾喜愛以至于當時人言“凡有井水飲處,即能歌柳詞”。

其后,蘇軾又對宋詞進行徹底的革新,他創立豪放派,擴大詞的選材范圍,為后來的南宋愛國詞奠定基礎。周邦彥是格律派的始祖,其后的女詞人李清照也屬此列。在靖康之難后,憂患意識使得豪放派占據詞的統治地位。其中以辛棄疾為大成。

此外,宋代“說話”(評書)非常流行,說話的內容就是話本。最著名的話本有《三國志平話》、《新編五代史平話》、《大唐三藏取經詩話》、《大宋宣和遺事》等;一些明清白話小說也是根據宋朝的話本改編。

宋代詞人有哪些

辛棄疾 1104~1207年,南宋詩人。字幼安,號稼軒,濟南歷城人。

歐陽修 1007~1072年,北宋文學家、史學家。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

周邦彥 1056~1121年,北宋詞人。字美成,號清真居士,錢塘(今浙江杭州)人。

吳文英 1212~1272年,字君特,號夢窗,晚年又號覺翁,四明(今浙江)人。一生未仕。

李清照 1084~?,南宋女詞人。號易安居士,齊州章丘(今山東)人。

史達祖 1163~1220?年,字邦卿,號梅溪,汴(河南)人。韓侂胄當國時,他是最親信的堂吏,負責撰擬文書。韓敗史受黥刑,死于貧困中。今傳有《梅溪詞》。其詞工于詠物。

王安石 1021~1086年,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學家。字介甫,號半山。

王沂孫?~約1290年,南宋詞人。字圣與,號碧山,又號中仙,會稽人。宋亡,歸隱。

晏幾道約1040~1112年,北宋詞人。字叔原,號小山,臨川(今江西撫州)人。

晏殊 991~1055年,字同叔,撫州臨川(今江西)人。

蘇軾 1037~1101年,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

柳永?~約1053年,北宋詞人。字耆卿,原名三變,字景莊,后改名永。

姜夔 1155~1121?年,字堯章,鄱陽人。號白石道人。

秦觀 1049~1100年,北宋詞人。字少游、一字太虛,號淮海居士,揚州商郵(今江蘇)人。

賀鑄 1052~1125年,字方回,號慶湖遺老,衛州(今河南輝縣)人。

張先 990~1078年,字子野,烏程(今浙江湖州)人。宋仁宗朝進士。官至都官郎中。

張炎 1248~?年,字叔夏,號玉田,晚又號樂笑翁,臨安(今杭州)人。

陸游 1125~1210年,南宋詩人,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

李煜(937-978),初名從嘉,字重光,號鐘隱,南唐中主第六子。

黃庭堅(1045-1105),字魯直,號山谷道人,又號涪翁。洪州分寧人。

朱淑真宋女作家。號幽棲居士,錢塘(今浙江杭州)人。

李之儀(公元1080看前后在世),北宋無棣(今屬山東省)人。考取進士后,做過編修官(編寫史書的官)。

馮延巳(903--960),字正中,五代廣陵(今江蘇省揚州市)人。

陳與義(1090--1139),別號簡齋,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詩人,同時也工于填詞。

朱敦儒(1081-1159),字希真,洛陽人。

劉辰翁(1231--1297),別號須溪,南宋廬陵(今江西省吉安市)人。

岳飛(1103-1142),字鵬舉,相州湯陰(今屬河南)人。

周密(1232-1298),字公謹,號草窗,又號四水潛夫、弁陽老人、華不注山人。

范成大(1126-1193),字至能,自號石湖居士。吳郡(今江蘇蘇州)人。

葉夢德(1077-1148),字少蘊,號石林居士,吳縣(今屬江蘇蘇州)人,居烏程(今浙江湖州)。紹圣四年(1097)進士。徽宗時,累官司龍圖閣直學士。南渡之初,官江東安撫制置大使兼知建康府,總四路漕計,為支援抗金作過重要貢獻。詞風簡淡,感懷國事之作有雄杰之氣。

張泌字子澄,淮南人。生卒年不詳。初官句容尉上書陳治道,南唐后主征為監察御史,累官至內史舍人。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吳縣(今屬江蘇)人。宋真宗大中祥八年(1015)進士。官司至參知政事。他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慶歷新政”的主要主持者。也是有名的文學家,有《范文正公集》,詞只存五首。

張孝祥(1132-1169)字安國,號于湖居士,簡州(今屬四川)人,卜居歷陽烏江(今安徽和縣)。

趙佶(1082-1135)即宋徽宗,神宗之子,哲宗時封端王。

萬俟詠 (萬俟讀作mo qi莫齊,是復姓)(?-?)字雅言,里居不詳。

呂本中(1084-1145)原名大中,字居仁,世稱東萊先生,壽州(今安徽壽縣)人。

王觀(?-?)字通叟,如皋(今屬江蘇)人。仁宗嘉佑二年(1057)進士。

周紫芝(1082-1155)字小隱,號竹坡居士,宣城(今屬安徽)人。

胡銓(1102-1180)字邦衡,號澹庵,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人。

黃公度(1109-1156)字師憲,莆田(今屬福建)人。

朱熹(1130~1200)字元晦,號晦庵,徽州婺源(今屬江西)人,南宋詩人、哲學家。

黃裳(1044-1130)字勉仲,延平(今福建南平)人。

張耒(1054-1114)字文潛,號柯山,楚州淮陰(今江蘇清江)人。代表作有《少年游》、《風流子》等。

閻選的詞流傳的相當少,而且從前也少有稱道。其實他的詞作象秀竹青翠,十分賞心悅目,讀起來相當有味,真是有“粉而不膩,濃而不艷”的妙處,很值得仔細吟味研究。

徐俯(1075-1141)字師川,號東湖居士,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

孫光憲,字孟文,陵州人。為荊南高從誨書記,歷檢校秘書,兼御史大夫。

顧夐,蜀王建時,給事內庭,擢茂州刺史。

文天祥(1236——1282) 字宋瑞,二字履善,號文山,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人。

魏承班的詞風以濃艷為主,描摹細膩,有柔情似水,“剪不斷,理還亂”的妙處。

李綱(1083-1140)字伯紀,紹武(今屬福建)人。徽宗政和二年(1112)進士。

楊萬里(1127-1206)字廷秀,號誠齋,吉州吉水(今屬江西)人。

戴復古(1167—?) 字式之,天臺黃巖(今屬浙江)入。一生不仕,浪游江湖。

曾覿(1109-1180)字純甫,汴京(今河南開封)人。

康與之(?-?)字伯可,一字叔聞,號退軒,滑州(今屬河南)人。

李重元,遠約1122年(宋徽宗宣和)前后在世,生平不詳,工詞。《憶王孫》詞四首皆是頗具意境的佳作。

宋朝詩人詞人有哪些

宋詞是一種相對于古體詩的新體詩歌之一,標志宋代文學的最高成就那么,宋朝詩人詞人有哪些呢?下面我就為大家詳細介紹下。

宋朝詩人詞人有哪些

宋代詞人基本分為:婉約派、豪放派兩大類,還有一種為花間派。

婉約派的代表人物:柳永、李清照、秦觀、晏殊、晏幾道、周邦彥、姜夔等。

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辛棄疾、蘇軾、岳飛、陳亮、陸游、歐陽修等。

花間派的代表人物:溫庭筠等。

附:宋詞發展歷程

起源

曲子詞源自民間,俚俗粗鄙就是其天然傾向,由于敦煌石窟中大量的“曲子詞”被重新發現,詞源于民間

俗文學的觀點已得到廣泛承認。隋唐之際發生、形成的曲子詞,原是配合一種全新的音樂--“燕樂”歌唱的。“燕”通“宴”,燕樂即酒宴間流行的助興音樂,演奏和歌唱者皆為文化素質不高的下層樂工、歌妓。且燕樂曲調之來源,主要途徑有二:一是來自邊地或外域的少數民族。唐時西域音樂大量流入,被稱為“胡部”,其中部分樂曲后被改為漢名,如天寶十三年(754)改太常曲中54個胡名樂為漢名。《羯鼓錄》載131曲,其中十之六七是外來曲。后被用作詞調的,許多據調名就可以斷定其為外來樂,如《望月婆羅門》原是印度樂曲,《蘇幕遮》本是龜茲樂曲。《胡搗練》、《胡渭州》等調,則明白冠以“胡”字,部分曲調來自南疆,如《菩薩蠻》、《八拍蠻》等等。部分曲調直接以邊地為名,表明其曲調來自邊地。《新唐書·五行志》說:“天寶后各曲,多以邊地為名,如《伊州》、《甘州》、《涼州》等,”洪邁《容齋隨筆》卷十四也說:“今樂府所傳大曲,皆出于唐,而以州名者五:伊、涼、熙、石、渭也。”伊州為今新疆哈密地區,甘州為今甘肅張掖,涼州為今甘肅武威,熙州為今甘肅臨洮,石州為今山西離石,渭州為今甘肅隴西,這些都是唐代的西北邊州。燕樂構成的主體部分,就是這些外來音樂。二是來自民間的土風歌謠。唐代曲子很多原來是民歌,任二北先生的《教坊記箋訂》對教坊曲中那些來自民間的曲子,逐一做過考察。如《竹枝》原是川湘民歌,唐劉禹錫《竹枝詞序》說:“余來建平(今四川巫山),里中兒聯歌《竹枝》,吹短笛擊鼓以赴節。歌者揚袂睢舞,以曲多為賢。聆其音,中黃鐘之羽,卒章激訐如吳聲。”又如《麥秀兩歧》,《太平廣記》卷二百五十七引《王氏見聞錄》言五代朱梁時,“長吹《麥秀兩歧》于殿前,施芟麥之具,引數十輩貧兒襤褸衣裳,攜男抱女,挈筐籠而拾麥,仍和聲唱,其詞凄楚,及其貧苦之意。”宋代民間曲子之創作仍然十分旺盛,《宋史·樂志》言北宋時“民間作新聲者甚眾”,如《孤雁兒》、《韻令》等等。燕樂曲調的兩種主要來源,奠定了燕樂及其配合其演唱歌辭的俚俗淺易的文學特征。歌詞在演唱、流傳過程中,以及發揮其娛樂性功能時,皆更加穩固了這一文學創作特征,歌詞所具有的先天性的俚俗特征,與正統的以雅正為依歸的審美傳統大相徑庭。廣大歌詞作家所接受的傳統教育,歷史和社會潛移默化之賦予他們的審美觀念,皆在他們欣賞、創作歌詞時,發揮自覺或不自覺的作用。努力擺脫俚俗粗鄙、復歸于風雅之正途,便成了詞人們急迫而不懈的追求。

發展

在唐朝時已經出現,最初在民間流行,經過五代到兩宋,詞得到很大發展,成為宋代主要的文學形式。宋詞以描寫艷情為主。張炎說:“簸弄風月,陶寫性情,詞婉于詩。蓋聲出于鶯吭燕舌間,稍近乎情可也。”(《詞源》卷下)就是對這方面特征的一個總結。宋詞是中國文學發展史上第一個抒寫艷思戀情的專門文體,“詩言志詞言情”、“詞為艷科”都是宋詞這種創作主流傾向的歸納。宋詞的題材集中在傷春悲秋、離愁別緒、風花雪月、男歡女愛等方面,與“艷情”有著直接或間接的關系。被后人推尊為“豪放詞”開山祖的蘇軾,其絕大多數詞仍屬“艷科”范圍。即使是“艷情”之外的題材,也要受到主流傾向的滲透,或多或少地沾帶著“艷”的情味宋詞創作的主流傾向,正屬于被孔子屏棄的“鄭衛”之聲一流,與風雅篇什背道而馳。它只有表層次上的'享樂生活追求,決沒有深層的意蘊供回味。所以,宋詞人們一面沉湎于聲色的快樂享受,另一面又自我掩飾,自我辯解,“自掃其跡”。后人“為尊者諱恥,為賢者諱過”,也為其曲意解釋。貪圖享受,人所難免,興發情動,形諸歌詠。事后又覺得不合雅趣,有失顏面。這種矛盾普遍存在于歌詞的創作之中。如能將艷情的表述含蓄化、朦朧化,似有興寄,讓接受者產生無限言外托喻之想。且將字面、句子、聲韻皆加以鍛煉,使其具有典麗高雅之風貌,豈不是兩全其美?基于這樣的立場,“去俗復雅”作為宋詞創作的主要努力方向,從不自覺到自覺,從零星的努力到形成創作流派,從創作的實踐到出現較完整。

巔峰

蘇軾應該可以說是文人抒情詞傳統的最終奠定者,而一些人認為,這也正是歷史發展的下坡路的開始,宋詞只是一味的寄情山水,或者歌以明志,陳師道用“以詩為詞”評價蘇詞,道中蘇詞革新的本質。從整體上觀照,詞的“雅化”進程,某種意義上也是詞逐漸向詩靠攏的一個過程,努力跨越“言志”與“言情”界限的過程,所以,陸輔之才說:“雅正為尚,仍詩之支流。不雅正,不足言詞。”蘇軾以前,這個過程是漸進的,至蘇軾卻是一種突飛猛進的演變。首先,蘇軾詞擴大了詞境。蘇軾之性情、襟懷、學問悉見之于詩,也同樣融之于詞。劉辰翁《辛稼軒詞序》說:“詞至東坡,傾蕩磊落,如詩如文,如天地奇觀。”他外出打獵,便豪情滿懷地說:“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獵》)他望月思念胞弟蘇轍,便因此悟出人生哲理:“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他登臨古跡,便慨嘆:“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念奴嬌》)五彩紛呈,令人目不暇接。劉熙載《藝概》卷四概括說:“東坡詞頗似老杜詩,以其無意不可入,無事不可言也。”其次,蘇軾詞提高了詞品。蘇軾的“以詩入詞”,把詞家的“言情”與詩人的“言志”很好結合起來,文章道德與兒女私情并見乎詞,在詞中樹堂堂之陣,立正正之旗。即使寫閨情,品格也特高。《賀新郎》中那位“待浮花浪蕊都盡,伴君幽獨”的美人,可與杜甫《佳人》“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之格調比高。胡寅《酒邊詞序》因此盛稱蘇詞“一洗綺羅香澤之態,擺脫綢繆宛轉之度,使人登高望遠,舉首高歌,而逸懷豪氣超乎塵埃之外。”詞至東坡,其體始尊。再次,蘇軾改造了詞風。出現在蘇軾詞中的往往是清奇闊大的景色,詞人的曠達胸襟也徐徐展露在其中。傳統區分宋詞風格,有“婉約”、“豪放”之說,蘇軾便是“豪放”詞風的開創者。凡此種種“詩化”革新,都迅速地改變著詞的內質,況周頤因此肯定說:“熙豐間,詞學稱極盛,蘇長公提倡風雅,為一代山斗。”(《蕙風詞話》卷二)劉熙載轉換一個角度評價說:“太白《憶秦娥》,聲情悲壯,晚唐、五代,惟趨婉麗,至東坡始能復古。”(《藝概》卷四)東坡的復古,正是詞向詩的靠攏,突出“志之所之”,也是向唐詩的高遠古雅復歸。至此,詞之“雅化”也取得了本質性的突破。

END,本文到此結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注本站哦!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鏈接:http://www.pinswag.com/ask/12873.html

分享給朋友:

“宋代詞人有哪些(宋代詞人的有)” 的相關文章

唐詩宋詞有哪些詩(唐詩宋詞的詩有哪些)

唐詩宋詞有哪些詩(唐詩宋詞的詩有哪些)

大家好,關于唐詩宋詞有哪些詩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關于唐詩宋詞的詩有哪些的相關知識,文章篇幅可能較長,還望大家耐心閱讀,希望本篇文章對各位有所幫助! 有人對唐詩宋詞做了總結,你知道分別的代表作嗎? 唐代詩歌的兩座高峰是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浪漫主義詩人的代...

傷心哲理的詩句有哪些(關于傷心的詩句有哪些)

傷心哲理的詩句有哪些(關于傷心的詩句有哪些)

大家好,今天來為大家解答關于傷心哲理的詩句有哪些這個問題的知識,還有對于關于傷心的詩句有哪些也是一樣,很多人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讓我來為大家分享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傷感詩句,寫出唯美的淚水 傷感詩句,寫出唯美的淚水 1、寸寸柔腸,盈盈粉淚。——歐陽修《踏莎行》 2、紅袖高樓,爭...

蘇軾宋詞有哪些(宋代蘇軾的詞有哪些)

蘇軾宋詞有哪些(宋代蘇軾的詞有哪些)

大家好,今天來為大家解答關于蘇軾宋詞有哪些這個問題的知識,還有對于宋代蘇軾的詞有哪些也是一樣,很多人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讓我來為大家分享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蘇軾的詩詞有哪些? 1、《念奴嬌赤壁懷古》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

種梅欲問詩多少的出處(梅這首詩是誰寫的)

種梅欲問詩多少的出處(梅這首詩是誰寫的)

大家好,關于種梅欲問詩多少的出處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關于梅這首詩是誰寫的的相關知識,文章篇幅可能較長,還望大家耐心閱讀,希望本篇文章對各位有所幫助! 墻角數枝梅全詩 墻角數枝梅全詩 《梅花》 作者:王安石 原文: 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

詠史懷古詩有哪些名篇(詠史懷古詩有哪些名篇和詩句)

詠史懷古詩有哪些名篇(詠史懷古詩有哪些名篇和詩句)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詠史懷古詩有哪些名篇,以及詠史懷古詩有哪些名篇和詩句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經典的詠史懷古詩 歷史的興衰總是讓人感到感慨。大家平時會關注經典的詠史懷古詩嗎?關于經典的詠史懷古詩你又知道多少呢?下...

定風波哪里是比喻(定風波比喻的句子)

定風波哪里是比喻(定風波比喻的句子)

大家好,關于定風波哪里是比喻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關于定風波比喻的句子的相關知識,文章篇幅可能較長,還望大家耐心閱讀,希望本篇文章對各位有所幫助! 定風波蘇軾翻譯及賞析 “也無風雨也無晴”這句詩出自宋代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一首詞《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

寫西湖的詩有哪些(寫西湖的詩都有哪些)

寫西湖的詩有哪些(寫西湖的詩都有哪些)

大家好,今天來為大家解答關于寫西湖的詩有哪些這個問題的知識,還有對于寫西湖的詩都有哪些也是一樣,很多人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讓我來為大家分享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描寫西湖的古詩有哪些?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這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一首七律。此詩通過寫西湖早春的明媚風光,抒發了...

宋代議論詩有哪些(宋代議論詩有哪些詩人)

宋代議論詩有哪些(宋代議論詩有哪些詩人)

很多朋友對于宋代議論詩有哪些和宋代議論詩有哪些詩人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宋代蘇軾的“言理”詩有哪些? 蘇軾“言理”詩如下:1.《唐道人言天目山上俯視雷雨》已外浮名更外身,區區雷電若為神?山頭只作嬰兒看,無限人間失箸人。2.《王維吳道子畫》何處訪吳畫...

描寫月的整首詩有多少(關于月的詩有哪些?至少10首)

描寫月的整首詩有多少(關于月的詩有哪些?至少10首)

大家好,今天來為大家解答關于描寫月的整首詩有多少這個問題的知識,還有對于關于月的詩有哪些?至少10首也是一樣,很多人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讓我來為大家分享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描寫關于月亮的古詩20首 描寫關于月亮的20首古詩有:《靜夜思》、《楓橋夜泊》、《泊船瓜洲》、《月夜憶舍弟》...

浣溪沙端午如何斷句(浣溪沙重點句)

浣溪沙端午如何斷句(浣溪沙重點句)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浣溪沙端午如何斷句,以及浣溪沙重點句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浣溪沙中如何斷句 浣溪沙蘇軾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蕭蕭/暮雨/子規啼。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浣溪沙晏殊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

發表評論

訪客

看不清,換一張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里發表您的看法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