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游詞的藝術成就體現在哪些方面 陸游詞的藝術特點
大家好,關于陸游詞的藝術成就體現在哪些方面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關于陸游詞的藝術特點的相關知識,文章篇幅可能較長,還望大家耐心閱讀,希望本篇文章對各位有所幫助!
陸游詞的藝術成就表現現在哪些方面?求解?謝謝
1. 陸游的詩既具有現實主義的精神,又具有浪漫主義的色調,是二者的完美結合。他的詩全面深刻地反映了南宋社會的生活面貌,是時代的一面鏡子,被稱為一代“詩史”,這方面他主要是繼承了杜詩的現實精神,但在反映現實的手法上,他又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不重情節畫面,而是把事實壓縮在極其精煉的詩句內,著重抒寫自己的主觀感受,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強烈的抒情性。同桐雀時他又常常通過奇麗的夢境和幻想來表達愛國情思,極力突出詩人的自我形象,情感熾熱,神采飛揚,被稱為“小太白”,與李白的浪漫氣息相當接近,但陸詩的想象和夢幻中的內容,都與抗金復國的理想有關,具有一種悲壯、崇高之美,比李白的詩具有更為堅實的現實基礎、更為充實的社會內涵、更為強烈的戰斗精神。
2. 陸游廣泛師法前人,兼容多樣風格,杜甫之沉郁頓挫與李白之飄逸奔放對其影響尤大,他善于把這兩種不同的藝術風格有機地熔為一爐,并鑄造成自己的獨特詩風:既沉郁悲壯,又恢宏雄放。
3. 陸游的詩無體不備,各體皆工,尤其擅長七言詩的創作,七古、七律和七絕的成就都很高。其七古詩內蘊豐富,氣象闊大,“看似華藻,實則雅潔;看似奔放,實則謹嚴”,最能代表陸詩的特色。其七律詩對仗工整,使事熨貼,氣格高昂,意境警拔,在南宋當推第一。其七絕詩筆致流轉,富于神韻,頗具唐人風味。
4.陸游詩的語言不和輪拿拘一格,愛國詩多雄壯豪放語,農村詩多平淡古樸語,閑適、田園詩多清新精致語,但這些詩的語言又具喚搭有共同的特色,即明朗曉暢,精煉自然。
陸游詩歌風格特點
陸游是我國南宋偉大的愛國詩人。他的詩歌,內容豐富,題材廣闊,思想鮮明,主題深刻,藝術上成就卓越。
陸游幼年時期,隨父輾轉逃難,經歷了“萬死避胡兵”的顛沛流離的生活。在國破家亡的環境里自幼就受到抗金復國思想的影響,在少年時期就立下了“上馬擊狂胡,下馬草軍書”(《觀大散關圖有感》)的報國壯志。而愛國主義思想,亦成為他詩歌最為顯著的特點。陸游許多詩篇和詞,風格雄奇奔放,沉郁悲壯,其思想性、藝術性成就卓越,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創作風格,既有現實主義特征,又有浪漫主義色彩
他能夠把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成功地結合起來,完成了他表現時事、寄托理想、突出主題的抒情藝術。陸游詩歌的現實主義基調,不是或者很少對客觀現實生活作情節完整的敘事性描寫,而是善于用高度概括和夾敘夾議的手法反映現實,并注重抒寫個人的主觀感情和見解。他往往通過敘述、議論、抒情相結合,把巨大的社會現實內容濃縮在一首短詩里加以表現。如“和戎詔下十五年,將軍不戰空臨邊。朱門沉沉按歌舞,廄馬肥死弓斷弦。戍樓刁斗催落月,三十從軍今白發。笛里誰知壯士心,沙頭空照征人骨。中原干戈古亦聞,豈有逆胡傳子孫!遺民忍死望恢復,幾處今宵垂淚痕”(《關山月》)。全詩只有12句,卻用對照的手法描寫了皇帝下詔主和,將軍臨邊不戰,朱門歌舞,士兵報國和遺民渴望收復失地等多層面的內容,成為整個南宋時代主和與抗戰斗爭的高度藝術概括;并且作者又把他反對議和,斥責權奸,同情遺民的感情融于其中,直抒胸臆,使他的現實主義詩歌表現出特別的理趣和深刻性。另外,陸游愛國憂民,但由于現實和理想的矛盾,使得詩人只能借助幻境、夢境來噴吐胸中的壯懷英氣,因此陸游的詩極具浪漫主義色彩。如“手把白玉船,身游水晶宮,方我吸酒時,江山入胸中”(《醉歌》)。這種幻想境界與寫實手法的結合,是陸游浪漫主義詩歌的顯著特征,是中國古代詩歌浪漫主義傳統的新的擴展。
二、藝術風格,既雄渾悲壯又清新婉麗
陸游憑著他個人高超的審美情趣和藝術修養從各家各派中汲取營養,善于創新。從而使他的詩表現出了雄渾悲壯與清新婉麗兼而有之的獨特藝術風格。這主要和他成功地吸取了杜甫的.沉郁與李白的浪漫分不開的。他善于把這兩種風格融為一體,即以杜甫的深沉、雄厚、郁結為體,作為抒發愛國之情的基調;以李白富于巧銷兄激情、富于想象、富于自我色彩,善于夸張、跳躍,善于高度概括等藝術手法作為抒情的表現手段;最終形成自己既沉郁悲壯、又清新婉麗的風格。他的愛國詩篇,往往體現出雄渾悲壯的風格,具有氣勢宏大、瑰麗雄奇、熱情奔放、才孝襲氣豪健的陽剛美。如“早歲哪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樓船夜雪瓜州渡,鐵馬秋風大散關,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書憤》)。同時,陸游還善于吸收陶源明的平淡真純、王維的靜謐幽雅、梅堯臣的古樸自然,又能繼承學習中晚唐、北宋以來白居易、張籍、王建、歐陽修、以至范成大等人關切現實的精神,形成既幽美純凈,又富有生活氣息的一家之風。他的詠物寫景一類詩,則往往體現出清新婉麗的風格,具有清麗明媚、婉轉新奇的陰柔美。如“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游山西村》。
三、語言風格,既簡練生動,明白平易,又自然流暢
語言方面,陸游反對雕琢,更反對追求奇險,追求曉暢平易,精煉自然。如“老雖憊甚,壯氣復有余,長纓果可請,上馬不躊躇!”(《夜讀兵書》)。短短四句,把他老當益壯,愿立即投筆從戎,上馬殺敵的心情表現得一覽無余,躍然紙上。說陸詩語言明白平易,是因為大量汲取人民群眾的口語、方言、俗語,寫入自己的詩。他說:“雕琢自有文章病,危險尤傷氣骨多”。他以詩句對仗著稱,他的對仗常常能夠做到工整而不落纖巧,新奇而不至雕琢,顯得十分自然,十分流暢。如:“一身抱國有萬死,雙鬢向人無再青”。悲憤的情緒從清麗流轉的字句中傳出,情致深婉。
四、體裁形式無體不備,各體皆工
陸游的律詩善于屬對,幾乎每首都有一聯佳對,既流利,又奇健;既出人意表,又絕無生澀造作之感。如:“青山是處可埋骨,白發向人羞折腰”,“云歸時帶雨數點,木落又添山一峰”,“重簾不卷留香久,古硯微凹聚墨多”(《甌北詩話》引)等,不一而足斗首。陸游的絕句、尤其是七絕標志著宋代最高水平。有的繼承唐人之風致,如《劍門道中遇微雨》:衣上征塵雜酒痕,遠游無處不銷魂。此身合是詩人未?細雨騎驢入劍門。陸游的古詩“工麗更深于近體”,更適合表達陸游深沉而奔放的感情,所以寫起來“渾灝流轉,更覺沛然有余”(《甌北詩話》)。講究工力,注重錘煉,是陸游詩集大成的又一表現。
總之,陸游無愧為中國詩歌發展史上超一流的詩人。他繼承并發揚了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優良傳統,一掃江西派的積弊,樹立起一面進步文學的光輝旗幟,無論在當時和后代,都有深遠的影響。
陸游的才能體現在哪些方面
陸游的才能體現在詩歌,詞,散文以及史才。
陸游的詩歌風格多樣,吸收了前人創作的優點,形成了他獨特的藝蠢態術風格。陸游吸收了《詩經》風雅的特點、屈原浪漫的風格,還有陶淵明的淳樸自然、杜甫的沉郁頓挫等等。
也因此,不同的人評價陸游的作品也會得出不同的結論。如朱熹就將陸游的詩概括為“風致”、而羅大經則渣消認為是“深厚”、方回概括為“悲壯”。陸游善于將前人的風格融合吸收,最終形成了獨樹一幟的風格。并且在不同的創作時期,他的作品還表現出不同的特點。
陸游的詩和李白的詩一樣,都充滿了豐富的想象力,并且都借助夢境來抒發自己的感情。借助夢境抒發感情使他的詩如檔知歌不再顯得太過壓抑沉重,反而更加慷慨激昂,具有強烈的浪漫色彩。
陸游詞的藝術特點:
陸游的詞也取得了較高的成就,但是他的詞僅存了一百四十幾首。陸游對詞的認識也是具有階段性的。
前期,他對《花間集》持完全的否定態度,他認為花間詞派太過于艷麗。但是后來他又改變了對詞的態度,他后來意識到不應該否定文學體裁的形式,而應該關注如何用不同的體裁寫出成功的文學作品。
陸游進一步開拓了詞的內容,使詞能夠表達豐富的社會內容,并且進一步提升了詞的抒情性。其中成就最高的是那些回憶軍中生活,抒發建功立業理想的作品。
他的詞還對藝術風格進行了有益的探索,與他的詩一樣都具有風格多樣的特點。他的詞可以總結為纖麗婉約、清雄曠達和豪放直爽三種風格特點。雖然數量不多,但后人常將他與蘇軾、辛棄疾等人放在一起比較。
關于陸游詞的藝術成就體現在哪些方面和陸游詞的藝術特點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