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的詩有哪些 南北朝時期著名的詩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南北朝的詩有哪些,以及南北朝時期著名的詩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描寫南北朝的詩句
江南春唐?杜牧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春賦?? 庾信
宜春苑中春已歸,披香樓里作春衣。
新年鳥聲千種囀,二月楊花滿路飛。
河陽一縣并是花,金谷從來滿園樹。
一叢香草足礙人,數尺游絲即橫路。
開上林而競入,擁河橋而爭渡。
登江中孤嶼????謝靈運
江南倦歷覽,江北曠周旋。懷新道轉迥,尋異景不延。
扶?風?歌????鮑照
昨辭金華殿,今次鴈門縣。寢臥握秦戈,棲息抱越箭。
忍悲別親知,行泣隨征傳。寒煙空徘徊,朝日乍舒卷。
望?孤?石????鮑照
江南多暖石,雜樹茂寒峯。朱華抱白云,陽條熙朔風。
蚌節流綺藻,輝石亂煙虹。泄云去無極,馳波往不窮。
嘯歌清漏畢,徘徊朝景終。浮生會當幾,歡酌每盈衷。
秋登長安懷庾信
旆旌飐颶角聲殘,不見金陵雍塞難。
錦牖深闈柔靡賦,邊城孤帳冷青衫。
長安暮昃銀磐砕,建鄴荻秋鐵索寒。
惋嘆浮生多少夢,仍留一夢在鄉關。
南北朝時期寫景的古詩
詩有神奇的力量,把過去未來相連。下面是南北朝時期寫景的古詩,歡迎閱讀。
三峽
南北朝:酈道元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闕 通:缺;重巖 一作:重巒)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溯 同:泝;暮到 一作:暮至)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巘 一作:山獻)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與朱元思書
南北朝:吳均
風煙俱凈,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答謝中書書
南北朝: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云,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夕日 一作:陽)
山中雜詩
南北朝:吳均
山際見來煙,竹中窺落日。
鳥向檐上飛,云從窗里出。
魏晉南北朝的詩詞
曹操:《短歌行》(對酒當歌,人生幾何)、《步出夏門行》(東臨碣石)
曹丕:《燕歌行》(秋風蕭瑟天氣涼)
曹植:《白馬篇》、《洛神賦》、《七步詩》
魏晉南北朝時期,文學日益擺脫經學的影響,而獲得獨立的發展,開始進入文學的自覺時代。詩歌、散文、辭賦、駢文、小說等文學樣式,都取得了顯著的成就。詩歌的地位仍然是最重要的。
漢末魏初,在“世積亂離,風衰俗怨”的社會背景下面,文人詩歌創作進入了“五言騰踴”的大發展時期。這一時期以曹操,曹丕、曹植父子為核心,加上孔融、王粲、劉楨、陳琳等所謂“建安七子”組成的鄴下文人集團,創造了“建安文學”的輝煌。
建安文人的作品,具有“慷慨任氣”這種共同的時代風格,其中曹操的詩歌,沉雄悲涼,反映了動亂的社會現實,表露了詩人渴望建功立業,統一天下的雄心壯志,如《蒿里行》、《短歌行》、《步出夏門行》等,都是較為成功的篇章。
曹植的文學成就最高,人稱“建安之杰”。他的詩歌“骨氣奇高,詞采華茂”,《白馬篇》、《贈白馬王彪》分別是他前期和后期詩歌的代表作。他的散文和辭賦也表現出很高的思想性和藝術性,著名的〈洛神賦〉美不勝收。
魏晉南北朝詩歌有哪些?魏晉南北朝詩歌介紹
魏晉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政權更迭最頻繁的時期。由于長期的封建割據和連綿不斷的戰爭,使這一時期中國文化的發展受到特別嚴重的影響。文學日益擺脫經學的影響,而獲得獨立的發展,開始進入文學的自覺時代。詩歌、散文、辭賦、駢文、小說等文學樣式,都取得了顯著的成就。但是,詩歌的地位仍然是最重要的。那么,魏晉南北朝詩歌有哪些?現在我將一一為大家來介紹魏晉南北朝詩歌。 魏晉南北朝詩歌有哪些? 這一時期以曹操,曹丕、曹植父子為核心,加上孔融、王粲、劉楨、陳琳等所謂“建安七子”組成的鄴下文人集團,創造了“建安文學”的輝煌。這一時期的詩歌又分為五大塊系。 一,建安詩歌,所謂的建安詩歌是指“三曹”、“七子”、“蔡琰”。 二,正始詩歌。所謂的正始詩歌是指以阮籍和嵇康為代表的詩歌著作; 三,西晉太康詩歌、所謂的西晉太康詩歌是指以“三張、二陸、兩潘、一左”為代表的詩歌; 四,東晉詩歌。東晉詩歌是以陶淵明為代表和玄言詩為主的詩歌著作; 五,南北朝詩歌。以謝靈運、鮑照為代表以及“永明體”、宮體詩為主的著作; 建安詩歌介紹 建安,是漢獻帝劉協的年號(196~220)。建安文學,實際上是指曹氏三祖(曹操、丕、睿)時代的文學創作,大致包括漢獻帝和魏文帝、明帝時期的文學。建安文學的成就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成就在詩歌。 重要詩人是曹氏父子,以及以他們為中心的“七子”,還有女詩人蔡琰。他們都經歷了長期的戰亂,目睹了割據者的燒殺搶掠,飽受亂離之苦,對世事與人生有深層的思索。他們的創作反映了時代特征與他們自身的風貌。而建安詩歌具有以下一些基本傾向: 1、表現了建功立業、揚名后世的精神和要求統一的愿望。 2、抒寫了人生苦短的哀嘆,帶有濃郁的悲劇色彩。 3、反映了社會動亂的景象和人民流離失所的痛苦。 4、詩人創作個性得以高昂,文學開始走向自覺。 5、繼承并發揚了漢樂府民歌“感于哀樂,緣事而發”的現實主義精神,又有所創新。 6、把樂府舊題的四言、雜言敘事詩,改變為舊調新內容或另創新題的五言抒情詩; 7、語言由質樸剛健趨向華美; 總體而言,建安詩歌呈現了一種慷慨悲涼、清新剛健的風格。被后人稱為“建安風骨”。 相關推薦: 漢高祖劉邦的另一面:非文盲而且善于作詩歌 朱熹是哪個朝代的詩人?朱熹有哪些作品 正始詩歌介紹 正始,是魏齊王曹芳的年號(240~249)。文學史上的“正始”,應當包括從太和到司馬炎建立晉朝近四十年時間。正始詩人有所謂“竹林七賢”,即嵇康、阮籍、山濤、向秀、阮咸、王戎、劉伶。而以阮籍、嵇康為代表。 阮籍,以憂生念亂之情寫下《詠懷詩》82首,第一首、三十一首、三十三首??正始 文人苦悶心靈的象征。大量運用比興手法,寄托其人生實感,思隱而辭麗,呈現出瑰然特異的風貌。唐代陳子昂的《感遇》及李白的《古風》都是師承阮籍《詠懷詩》而作的人生實感的輯錄,不過色調較阮作樸素明朗。 嵇康――悲劇人生的代表。代表作《憂憤詩》和《贈秀才入軍》18首; 西晉太康詩歌介紹 魏晉南北朝時期是中國詩歌發展史上重要的轉型期,太康詩歌作為這一轉變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其在詩歌發展史上的地位不容忽視。這一時期的詩歌,逐漸由此前以儒家教化為主旨轉變為以抒發個人情性為主。就詩歌形式而言,五言詩是其創作主流,而秦漢以來處于衰式的四言詩再次得到文人青睞,七言詩亦在此時潛滋暗長。 這一時期詩學理論空前繁榮,陸機等人提出的詩歌創作理論,既是對當時詩歌創作實踐的指導,也是對詩歌創作實踐的升華和總結。 這一時期,社會上所表現出來的尚奢風氣、玄言清談以及唯美風尚等,造就了此時詩歌唯美化的獨特藝術特征,這從詩歌的辭藻、句式、聲韻以及構思方法等方面淋漓盡致地體現出來。用典亦是太康詩歌唯美追求的一大特點,此時文人在詩歌中對典故的運用已經達到相對嫻熟的地步,并為此后詩歌創作提供了很好的借鑒。這一時期,詩歌模擬現象突出,然這并非所謂 *** 詩風的發展,實是文人在“師其意不師其辭”模擬觀的影響下,對詩歌創作所進行的積極探索。此外,在詩歌內容方面,這一時期的贈答詩占據了較多的數量,招隱和哀挽等內容則與前代變化較大,通過對此詩歌內容的探討,可以揭示出動蕩社會環境下文人的復雜內心世界及其幻滅的生死觀念。
END,本文到此結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注本站哦!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