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重錦官城是哪里 花重錦官城怎么樣
很多朋友對于花重錦官城是哪里和花重錦官城怎么樣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是哪個城市?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寫的是成都。
這首詩寫于上元二年(公元761年)春,作此詩時,他已在成都草堂定居兩年。杜甫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流離轉徙的生活后,終于來到成都定居。他親自耕作,種菜養花,與農民交往,對春雨之情很深,因而寫下了這首描寫春夜降雨、潤澤萬物的美景詩作。
賞析
詩歌描寫細膩、動人。詩的情節從概括的敘述到形象的描繪,由耳聞到目睹,自當晚到次晨,結構謹嚴。用詞講究。頗為難寫的夜雨景色,卻寫得十分耀眼突出,使人從字里行間。呼吸到一股令人喜悅的春天氣息。
這首詩題雖是《春夜喜雨》),但是全詩不露喜字,卻又始終充滿喜意。顯然,詩人這種感情的產生絕不是出于一時的沖動,而有其現實基礎。據史書記載,在他寫作此詩的前一年,京畿一帶就有嚴重災荒,“米斗至七千錢,人相食”(《資治通鑒·唐紀》)。因此,杜甫一聽到雨聲,就感到無限喜悅,這喜悅恰好反映了詩人關心人民疾苦的崇高的思想感情。
杜甫名句“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中,“錦官城”指的是哪里?
錦官城
指今成都市南,亦稱錦城。三國蜀漢時管理織錦之官駐此,故名。后人有用作成都的別稱。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出自唐代杜甫的《春夜喜雨》
天剛亮時看著那雨水潤濕的花叢,嬌美紅艷,整個錦官城變成了繁花盛開的世界。
此句是詩人想象中的雨后情景,緊扣題中的“喜”字寫想象中的雨后之晨錦官城的迷人景象,透露出喜悅的氣息、明快的情調。
杜甫《春夜喜雨》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譯文
好雨知道下雨的節氣,正是在春天植物萌發生長的時候。
隨著春風在夜里悄悄落下,無聲地滋潤著春天萬物。
雨夜中田間小路黑茫茫一片,只有江船上的燈火獨自閃爍。
天剛亮時看著那雨水潤濕的花叢,嬌美紅艷,整個錦官城變成了繁花盛開的世界。
注釋
知:明白,知道。說雨知時節,是一種擬人化的寫法。
乃:就。
發生:萌發生長。
潛(qián):暗暗地,悄悄地。這里指春雨在夜里悄悄地隨風而至。
潤物:使萬物受到春雨的滋養。
野徑:田野間的小路。
曉:天剛亮的時候。
紅濕處:雨水濕潤的花叢。
花重:花沾上雨水而變得沉重。
重:讀作zhòng,沉重。
錦官城:成都的別稱。
花重錦官城是哪個城市
錦官城是指今四川省省會成都。成都古為蜀國地,秦并巴、蜀為蜀郡并建城。成都在西漢時期因織錦業發達,而專設錦官管理,故有“錦官城”之稱。現在成都的旅游景點“錦里”,就是秦漢時期成都以織錦、售錦為主的一條古街。
該句出處
出自唐代杜甫的《春夜喜雨》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杜甫介紹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唐朝河南府鞏縣(河南鄭州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憂國憂民,人格高尚,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集為《杜工部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
關于花重錦官城是哪里和花重錦官城怎么樣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