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子譯本在哪里翻譯的 七十子譯本什么意思
大家好,今天來為大家解答關于七十子譯本在哪里翻譯的這個問題的知識,還有對于七十子譯本什么意思也是一樣,很多人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讓我來為大家分享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圣經》是誰寫的?
從圣經的成書來看,圣經不是一個人寫的,而是一個集子,不同宗教。
亞蘭文譯本:公元前586年猶大國滅亡,以色列人淪為巴比倫人的囚虜。此后他們長時期生活在異鄉,逐漸習慣了流行于巴比倫和波斯帝國的亞蘭語。
而對自己的希伯來母語日益生疏,以致在他們返國初期,以斯拉和利未人給百姓念律法書時,需要一面念一面用亞蘭語解釋,方能使之明了經文的含義。從公元前2世紀起,這種經口頭解釋的圣經被書寫下來,成為亞蘭文釋譯本圣經,統稱“他而根”(Targum)。
希臘文譯本:從公元3世紀俄利根(Origen)編纂的六經合編(Hexapla)可知,古代至少有七種希伯來圣經的希臘文譯本,分別是《七十子譯本》、亞居拉譯本、狄奧多田修正本、辛馬庫譯本、第五譯本、第六譯本和第七譯本。
由于原稿早已散佚,現在只能從古代教父的一些著作和敘利亞文譯本的六經合編中了解前四種譯本的一些情況。其中《七十子希臘文譯本》(Septuagint,簡寫為LXX),或稱《七十子譯本》,是最早的《舊約》譯本。
七十子希臘文本的地位
《七十子希臘文本圣經》是《希伯來圣經》最早的希臘文譯本。
中文名
七十子希臘文本圣經
別名
希伯來圣經
據傳其中《律法書》部分,是由72位猶太學者應埃及國王托勒密二世之請, 于公元前3世紀在亞歷山大城翻譯的, 其余部分至公元前150年完成, 后統稱全譯本為“七十子文本”或“七十賢士譯本”。公元前3至前2世紀間用流行的希臘文編譯而成。首先被不熟悉希伯來文的亞歷山大地方的猶太人應用
水滸傳最早在英國的譯名
《水滸傳》有個英文譯名就是《四海之內皆兄弟》,是賽珍珠翻譯的,《all men are brothers: blood of the leopard》 即:四海之內皆兄弟:豹子的血
七十士譯本的七十士譯本由來
中文譯為「七十士譯本」 (Septuagint) ,是拉丁文 Septuaginta ,簡寫 LXX 或「七十」這意思來的。公元前 280 年前后,埃及王托勒密二世 (Ptolemy II,Philadelphus 285-246 BC) 在位,他是一位喜愛看圖書的君王,他的圖書館官 Demetrius 說,猶太教的圣經對國王的圖書收藏是很有價值,所以去信耶路撒冷的大祭司,委派有能力將摩西五經譯為希臘文的文士為國王工作。
公元前 280 年前后,埃及王托勒密二世 (Ptolemy II,Philadelphus 285-246 BC) 在位,大祭司就選派了 72 位聰明的學者去埃及,托勒密二世將他們安置在靠近亞力山大城的法老島上(I sland of Pharos) ,用 72 天時間譯了五經的一部份。
當譯經工作完成后,這希臘文的五經譯本就成為埃及王宮庭和猶太社區的圣經讀本。然而,根據猶太教圣經注釋他勒目 (Talmud) ,此譯本是 72 位長老分開各人翻譯各自的部份,最后全部對照奠定為公認的版本。
他們認為這譯本不是埃及王托勒密二世所主持的,乃是在埃及的猶太社區人士需要希臘文的譯本而翻譯的。這種說法在亞力山大城的猶太會堂普遍流傳。
全部圣經 ( 舊約 ) ,公元于前 150 年前后寫成。「七十士譯本」最初只指摩西五經,后來才通指全部圣經( 舊約 )。圣經各卷的次序與希伯來原稿不一樣,此外還加上了 15 卷次經 (Apocrypha) 和偽經 (Pseudepigrapha)。
《七十子希臘文譯本》的創作有何意義?
隨著希臘化程度的不斷提高,鼓勵學希伯萊語無法與希臘語流行的趨勢相抗衡。許多希伯萊人用希臘語在會堂中學習與講解希伯萊律法。據說72位猶太學者聯手合作,將希伯萊圣經譯成希臘文即《七十子希臘文譯本》,不僅滿足了熟悉希臘語言的猶太教徒的要求,而且將猶太教中的概念與希臘思想中的概念進行了對照與融合,這使得希臘化程度較高的希伯萊人也能了解和學習祖先的律法和傳統。
《舊約》為什么被稱為“七十士譯本”?
《舊約》原文是希伯來文,本是猶太教的經典,是古希伯來文學遺產的總匯。公元前285至公元前249年之間,由70個學者在亞歷山大城圖書館將其譯成希臘文,稱為“七十士譯本”,它為基督教的產生鋪平了道路。
END,本文到此結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注本站哦!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