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陸游涉及到哪些人物 陸游做過哪些官
大家好,今天來為大家解答關(guān)于芋陸游涉及到哪些人物這個問題的知識,還有對于陸游做過哪些官也是一樣,很多人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讓我來為大家分享這個問題,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古代詩人陸游生平簡介
陸游(1125年—1210年),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紹興)人,南宋文學家、史學家、愛國詩人。 大家平時會關(guān)注古代詩人陸游嗎?關(guān)于古代詩人陸游你又知道多少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古代詩人陸游,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古代詩人陸游人物生平
陸游生逢北宋滅亡之際,少年時即深受家庭愛國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時,參加禮部考試,因受秦檜排斥而仕途不暢。宋孝宗即位后,賜進士出身,歷任福州寧德縣主簿、敕令所刪定官、隆興府通判等職,因堅持抗金,屢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應四川宣撫使王炎之邀,投身軍旅,任職于南鄭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陸游奉詔入蜀,與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繼位后,升為禮部郎中兼實錄院檢討官,不久即因“嘲詠風月”罷官歸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寧宗詔陸游入京,主持編修孝宗、光宗《兩朝實錄》和《三朝史》,官至寶章閣待制。書成后,陸游長期蟄居山陰,嘉定二年(1210年)與世長辭,留絕筆《示兒》。
陸游一生筆耕不輟,詩詞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詩語言平易曉暢、章法整飭謹嚴,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與杜甫的沉郁悲涼,尤以飽含愛國熱情對后世影響深遠。陸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書》,“簡核有法”,史評色彩鮮明,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
古代詩人陸游歷史評價
楊慎:(陸游詞)纖麗處似淮海,雄慨處似東坡。
朱熹:放翁老筆尤健,在當今推為第一流。
楊萬里:君詩如精金,入手知價重。
葉紹翁:天資慷慨,喜任俠,常以踞鞍草檄自任,且好結(jié)中原豪杰以滅敵。自商賈、仙釋、詩人、劍客,無不徧交游?;聞δ?,作為歌詩,皆寄意恢復。
陳訏:放翁一生精力盡于七律,故全集所載,最多最佳。
袁宗道:(陸詩)模寫事情俱透脫,品題花鳥亦清奇。
劉克莊:《三百篇》寂寂久,九千首句句新。譬宗門中初祖,自過江后一人。
趙翼:宋詩以蘇、陸為兩大家,后人震于東坡之名,往往謂蘇勝于陸,而不知陸實勝蘇也。(陸游詩)少工藻繪,中務宏肆,晚造平淡。朝廷之上,無不已劃疆守盟、息事寧人為上策,而放翁獨以復仇雪恥,長篇短詠,寓其悲憤。
吳寬:以六經(jīng)、左氏、莊、騷、班、馬、韓、曾為師匠,而天資工力,自得尤深。
蔣一葵:乾、淳間,詩人稱誠齋、范石湖及陸放翁為巨擘。
馮煦:劍南屏除纖絕,獨往獨來,其逋峭沉郁之概,求之有宋諸家,無可方比。
梁啟超:詩界千年靡靡風,兵魂銷盡國魂空。集中十九從軍樂,亙古男兒一放翁。
錢鐘書:除掉陸游的幾首,,宋代數(shù)目不多的愛情詩都淡薄,笨拙,套板。
張愛萍:懷壯志統(tǒng)一國土,含悲憤宿愿未酬。
羅哲文:祠前唯見楠柏高,劍南詩興尚依稀。
周恩來:宋詩陸游第一,不是蘇東坡第一。陸游的愛國性很突出,陸游不是為個人而憂傷,他憂的是國家、民族,他是個有骨氣的愛國詩人。
古代詩人陸游逸事典故
名字來源
《山陰陸氏族譜》載:“游字務觀,小字延憎,號放翁,晚號龜堂老人”,關(guān)于陸游的名字,宋人葉紹翁曾說,陸游母親唐氏于臨產(chǎn)前夢見了秦觀(字少游),于是取名為“游”,字“務觀”,并注說或許是因為陸游傾慕秦少游,提出陸游名字來歷的兩種說法。 元人韋居安在《梅磵詩話》卷中亦載夢生之說,后人在有關(guān)傳記或傳論中亦多遵從這兩種說法。但這兩種說法并不可信。
1、陸宰(1088年—1148年)小秦觀(1049年—1100年)四十歲,秦觀死時,陸宰不足十三歲。秦觀到越州時(1079年),陸宰尚未出生,陸游母親跟秦觀更不可能有什么交往。且陸游母親唐夫人為名門之后,即使真的夢見了秦觀,也決不會將此事張揚出去,故而“夢少游而生”,純屬想象之詞。
2、所謂陸游傾慕秦少游,多依據(jù)其詩作推斷。陸游在《出游歸臥得雜詩》曾說“一聯(lián)新句少游詩” ,在《題陳伯予主簿所藏秦少游像》亦說“晚生常恨不從公,忽拜英姿繪畫中。妄欲步趨端有意,我名公字正相同”。但陸詩只是抒發(fā)對秦觀的敬仰之情,“正相同”三字,恰恰透露出陸游的名字不是自己“慕少游”而取。
3、清人查慎行認為陸游之名出于《列子》,此說較為可信?!读凶印ぶ倌帷酚小皠胀庥?,不知務內(nèi)觀”一語,觀、游二字常連文,在意義上有相通之處。 古人取名,要求字與名在意義上有一定的內(nèi)在聯(lián)系 ,陸家為江南名門,家風又有濃郁的道家習氣 ,陸宰為兒子命名時想到《列子》,是不足為怪的。或許,這也正是秦觀名字的出處,二人同據(jù)此書命名起字, 所以才有這樣的巧合。
古代詩人陸游代表詩句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恫匪阕印ぴ伱贰?/p>
莫笑農(nóng)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游山西村》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妒緝骸?/p>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抖棺x書示子聿》
風卷江湖雨暗村,四山聲作海濤翻。——《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迢迢天漢西南落,喔喔鄰雞一再鳴?!肚镆箤猿龌h門迎涼有感二首》
紅酥手,黃縢酒,滿城春色宮墻柳?!垛O頭鳳·紅酥手》
北風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歲除。——《除夜雪》
文學成就
詩歌
陸游具有多方面文學才能,尤以詩的成就為最,自言“六十年間萬首詩”,存世有九千三百余首,大致可以分為三個時期:46歲入蜀以前,偏于文字形式;入蜀到64歲罷官東歸,是其詩歌創(chuàng)作的成熟期,也是詩風大變的時期,由早年專以“藻繪”為工變?yōu)樽非蠛晁帘挤诺娘L格,充滿戰(zhàn)斗氣息及愛國激情;晚年蟄居故鄉(xiāng)山陰后,詩風趨向質(zhì)樸而沉實,表現(xiàn)出一種清曠淡遠的田園風味,并不時流露著蒼涼的人生感慨。
1、詩歌內(nèi)容
陸游的詩歌涵蓋面非常廣泛,幾乎涉及到南宋前期社會生活的各個領(lǐng)域,按內(nèi)容大致可分為四個方面:
①堅持抗金,討伐投降派。陸游坦率直言“和親自古非長策”,“生逢和親最可傷,歲輦金絮輸胡羌”,并揭露“諸公尚守和親策,志士虛捐少壯年”。其樂府詩《關(guān)山月》高度概括了上層統(tǒng)治者和守邊士兵、淪陷區(qū)人民在主戰(zhàn)和主和立場上的矛盾,集中揭露了南宋統(tǒng)治集團的妥協(xié)求和政策造成的嚴重惡果。陸游的這類詩歌,以其鮮明的戰(zhàn)斗性、針對性,鼓舞了人們的抗金的斗志,得到志士仁人的推許。
②抒發(fā)慷慨激昂的報國熱情和壯志未酬的悲憤。陸游年輕時就以慷慨報國為己任,把消滅入侵的敵人、收復淪陷的國土當作人生第一要旨,但是他的抗敵理想屢屢受挫。于是,他的大量詩歌,既表現(xiàn)了昂揚的斗志,也傾訴了深沉的悲憤之情。如《書憤》一詩,詩人一心報國卻壯志難酬,昂揚豪壯中帶著蒼涼悲愴,既是詩人個人的遭遇也是民族命運的縮影,是這類作品的典型代表。
③描寫田園風光、日常生活。陸游熱愛生活,善于從各種生活情景中發(fā)現(xiàn)詩材。無論是高山大川還是草木蟲魚,無論是農(nóng)村的平凡生活還是書齋的閑情逸趣,“凡一草、一木、一魚、一鳥,無不裁剪入詩”?!队紊轿鞔濉芬辉?,色彩明麗,并在景物的描寫中寓含哲理,其中“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因而成為廣泛流傳的名句。他的《臨安春雨初霽》,描寫江南春天,虛景實寫,細膩而優(yōu)美,意韻十足。
④愛情詩。由于宋代理學對士人思想感情的約束和宋詞的發(fā)展,宋詩言情的功能漸漸減弱,宋代的愛情詩在數(shù)量和質(zhì)量上,都難以和唐詩比肩,但陸游卻是個例外。陸游年輕時曾和前妻有著一段刻骨銘心的感情經(jīng)歷,他悼念前妻的詩歌,情真意切,令人動容,晚年創(chuàng)作的《沈園二首》,被后人稱作“絕等傷心之詩”,是古代愛情詩中不可多得的精品。
2、藝術(shù)特點
①藝術(shù)風格上,兼具現(xiàn)實主義特點,又有浪漫主義作風。陸游性格豪放,胸懷壯志,在詩歌風格上追求雄渾豪健而鄙棄纖巧細弱,形成了氣勢奔放、境界壯闊的詩風。陸游把在現(xiàn)實生活中無法實現(xiàn)的壯志豪情都傾瀉在詩中,常常憑借幻境、夢境來一吐胸中的壯懷英氣,陸游的夢境、幻境詩,飄逸奔放,被譽為“小李白”。然而對功名的熱望和當權(quán)者的阻力之間有著無法克服的矛盾,嚴酷的現(xiàn)實環(huán)境給詩人心靈壓上了無法擺脫的重負,因而陸游又崇尚杜甫,關(guān)懷現(xiàn)實,主張詩歌“工夫在詩外”,詩風又有近于杜甫的沉郁悲涼的一面。
②語言平易曉暢,章法整飭謹嚴。陸游反對雕琢辭藻和追求奇險,其詩語言“清空一氣,明白如話”。陸游重視鍛煉字句,他的對偶,新奇、工整,而不落于雕章琢句之嫌。趙翼曾評陸詩“看似奔放實則謹嚴”,劉克莊亦有“古人好對偶被放翁用盡”之嘆。陸游的七言古詩《長歌行》,筆力清壯頓挫,結(jié)構(gòu)波瀾迭起,寓恢宏雄放的氣勢于明朗曉暢的語言和整飭的句式之中,典型地體現(xiàn)出陸詩的'個性風格,被后人推為陸詩的壓卷之作。
3、陸詩的地位
陸游在南宋詩壇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南宋初年,雖然局勢危急,但士氣尚盛,詩壇風氣也頗為振作;隨著南宋偏安局面的形成,士大夫漸趨消極,詩壇風氣也變得萎靡不振,吟風弄月的題材走向和瑣細卑弱的風格日益明顯。陸游對這種情形痛心疾首,他高舉起前代屈、賈、李、杜和本朝歐、蘇及南渡諸人(呂本中、曾幾等)的旗幟與之對抗,以高揚愛國主題的黃鐘大呂振作詩風,對南宋后期詩歌產(chǎn)生了積極的影響,江湖詩派中的戴復古和劉克莊都師承陸游。到了宋末,國破家亡的時代背景更使陸游的愛國精神深入人心。
陸游的詩歌,對后代的影響也是深遠的。特別是清末以來,每當國勢傾危時,人們往往懷念陸游的愛國主義精神,陸詩的愛國情懷也因此成為鼓舞人民反抗外來侵略者的精神力量。陸游寫山水景物和書齋生活的詩篇,因描寫細膩生動、語言清新優(yōu)美,也頗受明、清詩人的喜愛。陸詩中對仗工麗的聯(lián)句常被用作書齋或亭臺的楹聯(lián),也說明陸游的這一類詩篇在后代擁有廣大的讀者。
詞
陸游一生的主要精力用于詩歌創(chuàng)作,“是有意要做詩人”,對作詞心存鄙視,因而,作為“辛派詞人”的中堅人物,與其詩相比,陸游的詞數(shù)量并不多,存世共約一百四十余首。但陸游才氣超然,并曾身歷西北前線,因此,陸游也創(chuàng)造出了稼軒詞所沒有的另一種藝術(shù)境界。
陸游詞的主要內(nèi)容是書寫愛國情懷,抒發(fā)壯志未酬的幽憤,其詞境的特點是將理想化成夢境而與現(xiàn)實的悲涼構(gòu)成強烈的對比,如《訴衷情·當年萬里覓封侯》回想當年,滿腹愴然。陸游也有詠物詞和愛情詞,其《卜算子·詠梅》,上闋寫景、下闋表志,顯示出身處逆境而矢志不渝的崇高品格;《釵頭鳳·紅酥手》一詞,節(jié)奏急促,聲情凄緊,先后兩次感嘆,蕩氣回腸,凄婉動人。
陸游詞風格多樣,有不少詞寫得清麗纏綿,真摯動人,與宋詞中的婉約派比較接近;而有些詞常常抒發(fā)著深沉的人生感受,或寄寓著高超的襟懷,或寓意深刻,又和蘇軾比較接近。最能體現(xiàn)陸游的身世經(jīng)歷和個性特色的,是慷慨雄渾、蕩漾著愛國激情的詞作,風格與辛棄疾比較接近。但陸游詞亦因風格多樣而未能熔煉成獨特的個性,有集眾家之長、“而皆不能造其極”之感。
散文
陸游在散文上頗有造詣,兼善眾體,構(gòu)思奇巧,文筆精純。其中記銘序跋之類,或敘述生活經(jīng)歷,或抒發(fā)思想感情,或論文說詩,最能體現(xiàn)陸游散文的成就。同時也如在詩中一樣,不時地表現(xiàn)著愛國主義的情懷。陸游還有一些別具風格的散文,書寫鄉(xiāng)居生活之狀,淡雅雋永。
陸游的《入蜀記》是中國第一部長篇游記,內(nèi)容豐富,舉凡史事雜錄、考據(jù)辯證、詩文評論、小說故事等應有盡有,形式靈活,長短不拘、文字頗簡練;尤其過三峽的一部分,多有對自然風光、名勝古跡的歷史人物的描述和品評,字里行間浸透著愛國之情,又饒有趣味。隨筆式散文《老學庵筆記》,筆墨雖簡而內(nèi)容甚豐,所記多系軼聞,頗有史料價值,是南宋筆記的精品。同時,陸游還善于四六,文集中有不少四六文精品,如陸游的《祭雷池神文》語言淺切而氣勢雄放,與其詩風頗近。
史學成就
陸游還具有史才,陸游的史學成就,主要不在三作史官時所修的《兩朝實錄》和《三朝史》,而在于他私撰的《南唐書》。南宋時期,記述南唐歷史的史籍有薛居正領(lǐng)導史館所修的《舊五代史》、歐陽修私撰的《新五代史》等共計11個版本,陸游遍取諸本,按本紀、列傳,編為《南唐書》十八卷。
陸游編撰《南唐書》的目的在于借古鑒今,為南宋王朝樹一面歷史的鏡子。在本紀中,陸游肯定南唐烈祖李昪為“唐憲宗第八子建王恪之玄孫(李恪)”,糾正了以中原五代為正朔的觀念,并在書中多次使用“帝”、“我”等詞語,借記述南唐國君治國、治民及用兵之法,抒發(fā)強烈的愛國情感。
陸游《南唐書》的史學成就主要表現(xiàn)在:①體制創(chuàng)新。陸書只有本紀和列傳,成為紀傳體斷代史中的一個特例;尤其是其“類傳”,除人物以類相從外,又創(chuàng)設(shè)《雜藝、方士、節(jié)義列傳》(卷十七)、《浮屠、契丹、高麗列傳》(卷十八),歸類精當,史識更勝前人。②史評色彩鮮明。宋代理學興盛,陸游秉承以道德而不以政績作為評判人物的唯一準繩的觀點,如多數(shù)史家都批判后主李煜沉迷詩詞,不思政業(yè),坐失南唐基業(yè),陸游卻先贊后主“天資孝純”、“以愛民為急”,再對其“酷好浮屠”作簡單批駁,最后總結(jié)為“雖仁愛足以感其遺民,而卒不能保社稷”。③嚴謹?shù)闹问肪瘛j懹伪媲笆分`,補前史之失,其書卷數(shù)、人物雖不及馬令《南唐書》之多,但史料多經(jīng)考證,“簡核有法”,在史料的增補保存方面有巨大價值。
書法藝術(shù)
在陸游的一生中,除了詩文外,書法是他理想的寄托和永遠的追求。從其有關(guān)書法的詩作和存世的書法手跡、碑帖看,陸游擅長正、行、草三體書法,尤精于草書。陸游的正體書法,師從晉唐法帖,沉雄渾厚,極富神韻,有明顯的顏真卿楷書筆勢;其行書、草書,取法張旭、楊凝式,又受蘇軾、黃庭堅、米芾等人的影響,更多追求人品和精神上的契合,講究對比的變化和節(jié)奏。
陸游的書法簡札,善于行草相參,縱斂互用,秀潤挺拔,晚年筆力遒健奔放。朱熹稱其“筆札精妙,意致深遠”。其《自書詩卷》,仍然保留早年學習顏真卿、蘇軾書法的筆法風格和習慣用筆,但又明顯地融會楊凝式行書、張旭草書的長處,無論是用筆、結(jié)字和布白都與其詩渾然一體,明人程郇題跋為“詩甚流麗,字亦清勁”,是難得的書法佳作。
《芋》這首詩的作者是哪個朝代的
《芋》
【作者】陸游 【朝代】宋
陸生晝臥腹便便,嘆息何時食萬錢?
莫誚蹲鴟少風味,賴渠撐拄過兇年。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xiāng)。其一生筆耕不輟,今存九千多首,內(nèi)容極為豐富。與王安石、蘇軾、黃庭堅并稱“宋代四大詩人”,又與楊萬里、范成大、尤袤合稱“南宋四大家”。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和陸游有關(guān)系的人?
輩分 關(guān)系 姓名 人物簡介
家世
高祖
陸軫
字齊卿,官至吏部郎中,追贈太傅。[151]
祖父
陸佃
字農(nóng)師,官至尚書右丞,著有《陶山集》十四卷
父親
陸宰
歷任淮西提舉常平、淮南東路轉(zhuǎn)運判官等職,有藏書樓“雙清堂”。[152]
母親
唐氏
熙寧初年參知政事唐介的孫女。
配偶
前妻
唐婉
字蕙仙,陸游母舅唐閎女兒,紹興十四年成婚,后改嫁趙士程。[153]
后妻
王氏
陸游第二任妻子
子嗣
長子
陸子虞
淳熙十五年出仕,官至淮西濠州通判。
次子
陸子龍
慶元三年出仕武康尉,官至東陽丞。
第三子
陸子修
嘉泰四年,出仕閩縣。
第四子
陸子坦
嘉泰四年春, 出仕臨安。
第五子
陸子布
生于淳熙元年(1174),陸游生前未曾作官。
第六子
陸子聿
生于淳熙六年(1178),陸游生前未曾作官。[154]
女兒
名不詳
史載,陸游有二女,名不詳。
孫子
陸元廷
聞宋軍兵敗崖山憂憤而死。
曾孫
陸傳義
崖山兵敗后絕食而亡。
玄孫
陸天騏
在崖山戰(zhàn)斗中不屈于元,投海自盡。
收起
史料記載
南宋·葉紹翁《四朝聞見錄》乙集
元·脫脫等《宋史》卷三百九十五[155]
清·錢大昕《陸放翁先生年譜》
清·趙翼《陸放翁年譜》
逸事考證
名字來源
《山陰陸氏族譜》載:“游字務觀,小字延憎,號放翁,晚號龜堂老人”,關(guān)于陸游的名字,宋人葉紹翁曾說,陸游母親唐氏于臨產(chǎn)前夢見了秦觀(字少游),于是取名為“游”,字“務觀”,并注說或許是因為陸游傾慕秦少游,提出陸游名字來歷的兩種說法。[156] 元人韋居安在《梅磵詩話》卷中亦載夢生之說,后人在有關(guān)傳記或傳論中亦多遵從這兩種說法。但這兩種說法并不可信。
1、陸宰(1088年—1148年)小秦觀(1049年—1100年)四十歲,秦觀死時,陸宰不足十三歲。秦觀到越州時(1079年),陸宰尚未出生,陸游母親跟秦觀更不可能有什么交往。且陸游母親唐夫人為名門之后,即使真的夢見了秦觀,也決不會將此事張揚出去,故而“夢少游而生”,純屬想象之詞。
2、所謂陸游傾慕秦少游,多依據(jù)其詩作推斷。陸游在《出游歸臥得雜詩》曾說“一聯(lián)新句少游詩”[157] ,在《題陳伯予主簿所藏秦少游像》亦說“晚生常恨不從公,忽拜英姿繪畫中。妄欲步趨端有意,我名公字正相同”。但陸詩只是抒發(fā)對秦觀的敬仰之情,“正相同”三字,恰恰透露出陸游的名字不是自己“慕少游”而取。
3、清人查慎行認為陸游之名出于《列子》,此說較為可信?!读凶印ぶ倌帷酚小皠胀庥危恢獎諆?nèi)觀”一語,觀、游二字常連文,在意義上有相通之處。[158] 古人取名,要求字與名在意義上有一定的內(nèi)在聯(lián)系[159] ,陸家為江南名門,家風又有濃郁的道家習氣[160] ,陸宰為兒子命名時想到《列子》,是不足為怪的。或許,這也正是秦觀名字的出處,二人同據(jù)此書命名起字, 所以才有這樣的巧合。
沈園詩謎
據(jù)傳,陸游初娶表妹唐琬,夫妻恩愛,因唐琬不孕,為陸母所不喜,陸游被迫與唐琬分離。陸游依母親心意,另娶王氏為妻,唐琬也迫于父命改嫁同郡趙士程。
OK,本文到此結(jié)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版權(quán)聲明:本站發(fā)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guān)內(nèi)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quán),不承擔相關(guān)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