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有哪些宋詞 范仲淹的詞有多少首
大家好,關于范仲淹有哪些宋詞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關于范仲淹的詞有多少首的相關知識,文章篇幅可能較長,還望大家耐心閱讀,希望本篇文章對各位有所幫助!
范仲淹的代表作有哪些?
范仲淹有很多著名的作評,只能舉例幾首:
古文:《岳陽樓記》
《岳陽樓記》是范仲淹最出名的代表作,“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等語句更出自此處。是范仲淹的政治主張和博大胸懷的最佳體現。
詞:《漁家傲-秋思》《蘇幕遮(碧云天)》《御街行》
范仲淹一共存詞五首,但里面有三首是非常出名的,尤其是《漁家傲-秋思》。但是似乎《蘇幕遮》和《御街行》被收入了《宋詞三百首》。
詩:《江上漁者》
范仲淹的存詩數量很多,這是其中相對來說較為著名的。
范仲淹的宋詞《蘇幕遮·懷舊》賞析
朱熹評范仲淹說:“范文正杰出之才。”“本朝道學之盛……亦有其漸,自范文正以來已有好議論,如山東有孫明復,徂徠有石守道,湖州有胡安定,到后來遂有周子、程子、張子出。”下面我為大家帶來關于范仲淹的思念宋詞——《蘇幕遮·懷舊》,希望大家喜歡!
《蘇幕遮·懷舊》
朝代:宋代
作者:范仲淹
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譯文
白云滿天,黃葉遍地。秋天的景色映進江上的碧波,水波上籠罩著寒煙一片蒼翠。遠山沐浴著夕陽天空連接江水。岸邊的芳草似是無情,又在西斜的太陽之外。
黯然感傷的他鄉之魂,追逐旅居異地的愁思,每天夜里除非是美夢才能留人入睡。當明月照射高樓時不要獨自依倚。端起酒來洗滌愁腸,可是都化作相思的眼淚。
注釋
蘇幕遮:詞牌名。此調為西域傳入的唐教坊曲。宋代詞家用此調是另度新曲。又名《云霧斂》《鬢云松令》。雙調,六十二字,上下片各五句。
碧云天,黃葉地:大意是藍天白云映襯下的金秋大地,一片金黃。黃葉,落葉。
秋色連波:秋色仿佛與波濤連在一起。
波上寒煙翠:遠遠望去,水波映著的藍天翠云青煙。
山映斜陽天接水:夕陽的余暉映射在山上,仿佛與遠處的水天相接。
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草地延伸到天涯,所到之處比斜陽更遙遠。
黯鄉魂:心神因懷念故鄉而悲傷。黯,黯然,形容心情憂郁,悲傷。
追旅思:撇不開羈旅的愁思。追,緊隨,可引申為糾纏。旅思,旅途中的愁苦。
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每天夜里,只有做返回故鄉的好夢才得以安睡。夜夜除非,即“除非夜夜”的倒裝。按本文意應作“除非夜夜好夢留人睡”。
鑒賞
這首《蘇幕遮》,《全宋詞》題為“懷舊”,可以窺見詞的命意。
這首詞的主要特點在于能以沉郁雄健之筆力抒寫低回宛轉的愁思,聲情并茂,意境宏深,與一般婉約派的詞風確乎有所不同。清人譚獻譽之為“大筆振迅”之作(《譚評詞辨》),實屬確有見地的公允評價。王實甫《西廂記》《長亭送別》一折,直接使用這首詞的'起首兩句,衍為曲子,竟成千古絕唱。
上片描寫秋景:湛湛藍天,嵌綴朵朵湛青的碧云;茫茫大地,鋪滿片片枯萎的黃葉。無邊的秋色綿延伸展,融匯進流動不已的江水;浩渺波光的江面,籠罩著寒意凄清的煙霧,一片空濛,一派青翠。山峰,映照著落日的余輝;天宇,連接著大江的流水。無情的芳草啊,無邊無際,綿延伸展,直到那連落日余輝都照射不到的遙遙無際的遠方。
這幅巨景,物象典型,境界宏大,空靈氣象,畫筆難描,因而不同凡響。更妙在內蘊個性,中藏巧用。“景無情不發,情無景不生”(范晞文《對床夜語》)。眼前的秋景觸發心中的憂思,于是“物皆動我之情懷”;同時,心中的憂思情化眼前的秋景,于是,“物皆著我之色彩”。如此內外交感,始能物我相諧。秋景之凄清衰颯,與憂思的寥落悲愴完全合拍;秋景之寥廓蒼茫,則與憂思的悵惆無際若合符節;而秋景之綿延不絕,又與憂思之悠悠無窮息息相通。所以“丹誠入秀句,萬物無遁情”(宋邵雍《詩畫吟》)。這里,明明從天、地、江、山層層鋪寫,暗暗為思鄉懷舊步步墊底,直到把“芳草無情”推向極頂高峰,形成情感聚焦之點。芳草懷遠,興寄離愁,本已司空見慣,但本詞憑詞人內在的“丹誠”,借“無情”襯出有情,“化景物為情思”,因而“別有一番滋味”。
下片直抒離愁:望家鄉,渺不可見;懷故舊,黯然神傷;羈旅愁思,追逐而來,離鄉愈久,鄉思愈深。除非每天晚上,作看回鄉好夢,才可以得到安慰,睡得安穩。但這卻不可能,愁思難解,企盼更切,從夕陽西下一直望到明月當空,望來望去,依然形單影只,莫要再倚樓眺望。憂從中來,更增惆悵,“何以解憂,唯有杜康”。然而“舉杯消愁愁更愁”,愁情之濃豈是杜康所能排解。“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意新語工,設想奇特,比“愁更愁”更為形象生動。
如此抒情,妙在跳擲騰挪,跌宕多變。望而思,思而夢,夢無寐,寐而倚,倚而獨,獨而愁,愁而酒,酒而淚。一步一個轉折,一轉一次深化;雖然多方自慰,終于無法排解。愁思之濃,躍然紙上。其連綿不絕、充盈天地之狀,與景物描寫融洽無間,構成深邃沉摯、完美融徹的藝術境界。
詩人簡介
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漢族,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文學家,世稱“范文正公”。范仲淹文學素養很高,寫有著名的《岳陽樓記》。
宋代范仲淹的宋詞有那些
1、《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
這首邊塞詞既表現將軍的英雄氣概及征夫的艱苦生活,也暗寓對宋王朝重內輕外政策的不滿。同時,范仲淹以其守邊的實際經歷首創邊塞詞,一掃花間派柔靡無骨的詞風,為蘇辛豪放詞首開先河。
2、《蘇幕遮·碧云天》
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這首詞的特殊性在于麗景與柔情的統一,即闊遠之境、秾麗之景與深摯之情的統一。寫鄉思離愁的詞,往往借蕭瑟的秋景來表達,這首詞卻反其道而行之 ,景色寫得闊遠而秾麗 。它一方面顯示了詞人胸襟的廣闊和對生活對自然的熱愛,反過來襯托了離情的可傷,另一方面又使下片所抒之情顯得柔而有骨,深摯而不流于頹靡。
3、《御街行·紛紛墜葉飄香砌》
紛紛墜葉飄香砌。夜寂靜,寒聲碎。真珠簾卷玉樓空,天淡銀河垂地。年年今夜,月華如練,長是人千里。
愁腸已斷無由醉,酒未到,先成淚。殘燈明滅枕頭欹,諳盡孤眠滋味。都來此事,眉間心上,無計相回避。
這是一首寫秋夜離人相思的詞。歷來評詞者都認為本詞情景兼容。上片主要寫景,而寓情其中。下片全部抒情。末三句一往情深。李清照的“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一剪梅》)即從這里脫胎。
4、《定風波·羅綺滿城春欲暮》
羅綺滿城春欲暮。百花洲上尋芳去。浦映□花花映浦。無盡處。恍然身入桃源路。
莫怪山翁聊逸豫。功名得喪歸時數。鶯解新聲蝶解舞。天賦與。爭教我悲無歡緒。
“浦映□花花映浦。”中第三個字乃“缺字”,具體應為哪個字尚未有定論!
5、《剔銀燈 與歐陽公席上分題》
昨夜因看蜀志,笑曹操孫權劉備。用盡機關,徒勞心力,只得三分天地。屈指細尋思,爭如共、劉伶一醉?
人世都無百歲。少癡騃、老成尪悴。只有中間,些子少年,忍把浮名牽系?一品與千金,問白發、如何回避?
范仲淹的這首詞寫的是對歷史的評價、對人生的看法,是為詞之別調。然而,作者尚未完全擺脫詞為“小道”、“末技”的世俗之見的影響,這就決定了本篇的風格必然是戲謔的。
關于范仲淹有哪些宋詞和范仲淹的詞有多少首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