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散文詩人有哪些,中國散文十大家
今天給各位分享中國散文詩人有哪些的知識,其中也會對中國散文十大家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請問中國當代的"散文八大家"是誰?
1.余秋雨
余秋雨,1946年8月23日出生于浙江省寧波市余姚縣,中國著名當代文化學者,理論家、文化史學家、作家、散文家。代表作有《山居筆記》《霜冷長河》《千年一嘆》《文化苦旅》等。
2.金克木
金克木(1912年8月14日—2000年8月5日)字止默,安徽壽縣人。中國著名文學家,翻譯家,梵學研究、印度文化研究家,與季羨林、陳玉龍并稱“北大三支筆”。代表作品有《梵語文學史》《印度文化論集》《比較文化論集》等。
3.冰心
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原名謝婉瑩,福建長樂人。中國詩人,現代作家、翻譯家、兒童文學作家、社會活動家、散文家。《閑情》《繁星·春水》《小桔燈》等。
4.秦牧
秦牧,1919年生于香港,廣東澄海人。中國散文大家,中國作家、中華書局廣州編輯主任、《羊城晚報》副總編輯、中國作協廣東分會副主席。代表作有《土地》《長河浪花集》等。
5.汪曾祺
汪曾祺,江蘇高郵人,1920年3月5日出生,中國當代作家、散文家、戲劇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有《受戒》《晚飯花集》《逝水》《晚翠文談》等。
6.余光中
余光中(1928年10月21日-2017年12月14日),當代著名作家、詩人、學者、翻譯家,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代表作有《鄉愁》《聽聽那冷雨》《白玉苦瓜》《記憶像鐵軌一樣長》《分水嶺上》等。
7.季羨林
季羨林(1911年8月6日—2009年7月11日),中國山東省聊城市臨清人,字希逋,又字齊奘。國際著名東方學大師、語言學家、文學家、國學家、佛學家、史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代表作有《中印文化關系史論集》《佛教與中印文化交流》《牛棚雜憶》等。
8.張中行
張中行,原名張璇,學名張_,河北省香河縣河北屯鄉石莊人,著名學者、哲學家、散文家。主要從事語文、古典文學及思想史的研究。代表作品有《文言津逮》《順生論》《橫議集》等。
我國現代的著名散文家都有誰
有:史鐵生、畢淑敏、周作人、魯迅、林語堂、沈從文、朱自清、徐志摩、巴金、張曉風等。
1、巴金
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男,漢族,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興。巴金原名李堯棠,另有筆名佩竿、極樂、黑浪、春風等,字芾甘,中國作家、翻譯家、社會活動家、無黨派愛國民主人士。
巴金1904年11月生在四川成都一個封建官僚家庭里,五四運動后,巴金深受新潮思想的影響,并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開始了他個人的反封建斗爭。1923年巴金離家赴上海、南京等地求學,從此開始了他長達半個世紀的文學創作生涯。
巴金在文革后撰寫的《隨想錄》,內容樸實、感情真摯,充滿著作者的懺悔和自省,巴金因此被譽為“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的良心”。
2、周作人
周作人(1885年1月16日~1967年5月6日)原名櫆壽(后改為奎綬),字星杓,又名啟明、啟孟、起孟,筆名遐壽、仲密、豈明,號知堂、藥堂、獨應等,浙江紹興人。
是魯迅(周樹人)之弟,周建人之兄。中國現代著名散文家、文學理論家、評論家、詩人、翻譯家、思想家,中國民俗學開拓人,新文化運動的杰出代表。
歷任國立北京大學教授、東方文學系主任,燕京大學新文學系主任、客座教授。新文化運動中是《新青年》的重要同人作者,并曾任“新潮社”主任編輯。
“五四運動”之后,與鄭振鐸、沈雁冰、葉紹鈞、許地山等人發起成立“文學研究會”;并與魯迅、林語堂、孫伏園等創辦《語絲》周刊,任主編和主要撰稿人。曾經擔任北平世界語學會會長。
3、魯迅
魯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壽,后改名周樹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魯迅”是他1918年發表《狂人日記》時所用的筆名,也是他影響最為廣泛的筆名,浙江紹興人。著名文學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參與者,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
毛澤東曾評價:“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魯迅一生在文學創作、文學批評、思想研究、文學史研究、翻譯、美術理論引進、基礎科學介紹和古籍校勘與研究等多個領域具有重大貢獻。
他對于五四運動以后的中國社會思想文化發展具有重大影響,蜚聲世界文壇,尤其在韓國、日本思想文化領域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和影響,被譽為“二十世紀東亞文化地圖上占最大領土的作家”。
4、林語堂
林語堂(1895年10月10日-1976年3月26日),福建龍溪(今漳州)人,原名和樂,后改玉堂,又改語著,中國現代著名作家、學者、翻譯家、語言學家,新道家代表人物。
早年留學美國、德國,獲哈佛大學文學碩士,萊比錫大學語言學博士。回國后在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廈門大學任教。1945年赴新加坡籌建南洋大學,任校長。曾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美術與文學主任、國際筆會副會長等職。
林語堂于1940年和1950年先后兩度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曾創辦《論語》《人間世》《宇宙風》等刊物,作品包括小說《京華煙云》《啼笑皆非》。散文和雜文文集《人生的盛宴》《生活的藝術》以及譯著《東坡詩文選》《浮生六記》等。
1966年定居臺灣,1967年受聘為香港中文大學研究教授,主持編撰《林語堂當代漢英詞典》 。1976年在香港逝世,享年80歲。
5、沈從文
沈從文(1902-1988),男,原名沈岳煥,筆名休蕓蕓、甲辰、上官碧、璇若等,乳名茂林,字崇文,湖南鳳凰人,中國著名作家、歷史文物研究者。
14歲時,他投身行伍,浪跡湘川黔交界地區。1924年開始進行文學創作,撰寫出版了《長河》、《邊城》等小說。1931年-1933年在青島大學任教,抗戰爆發后到西南聯大任教。
1946年回到北京大學任教,建國后在中國歷史博物館和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工作,主要從事中國古代歷史與文物的研究,著有《中國古代服飾研究》。1988年病逝于北京,享年86歲。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沈從文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林語堂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魯迅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周作人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巴金
當代散文八大家是誰?
當代散文八大家是林清玄、汪曾祺、余秋雨、張中行、冰心、余光中、賈平凹、陳所巨。
1、林清玄
林清玄(Lin Qingxuan,1953年2月26日—2019年1月23日),中國臺灣當代作家、散文家,筆名秦情、林漓、林大悲、林晚啼、俠安、晴軒、遠亭。
2、汪曾祺
汪曾祺(1920年3月5日—1997年5月16日),江蘇高郵人,中國當代作家、散文家、戲劇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
3、余秋雨
余秋雨,1946年8月23日出生于浙江省余姚縣橋頭鎮(今屬浙江省慈溪市),中國當代作家、學者。
4、張中行
張中行(1909年1月7日—2006年2月24日),原名張璇,學名張璿,字仲衡,河北省香河縣河北屯鄉石莊(今屬天津市武清區河北屯鎮)人,著名學者、哲學家、散文家。主要從事語文、古典文學及思想史的研究。
5、冰心
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女,原名謝婉瑩,福建省福州市長樂區人 ,中國民主促進會(民進)成員。 中國詩人,現代作家、翻譯家、兒童文學作家、社會活動家、散文家。筆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壺”。
6、余光中
余光中(1928年10月21日~2017年12月14日),當代著名作家、詩人、學者、翻譯家,出生于江蘇南京,祖籍福建泉州永春。
7、賈平凹
賈平凹,本名賈平娃,1952年2月21日出生于陜西省丹鳳縣棣花鎮,中國當代作家。
8、陳所巨
當代著名作家、詩人。生前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一級編劇,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著有《父子宰相》、《黑洞幽幽》、《文都墨痕》、《陽光·土地·人》、《玫瑰海》等著作17部。
中國當代5位散文大家,到底哪一位大家散文寫得最好呢?
自古以來有人常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所以散文寫得好與不好沒辦法具體判定,只能說他們各有千秋,這就好比吃菜一樣,有人喜歡淡口的,有人就喜歡咸的,所以挑自己喜歡的吃就好。
01、賈平凹
賈平凹先生所著之小說,鄙人有所拜讀,甚是喜歡,其實說他是小說家,只能說了解他的人不夠深刻。賈平凹先生本人更是一位散文家,他的散文特點透露著他對生活的淳樸之情,如果說賈平凹創作小說是小說界中的翹楚,那他的散文比他創作的小說更為優質,讀他的文章要學會細品。
02、余秋雨
余秋雨是我國著名散文家,但是他本人極易招黑,至于為啥招黑那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余秋雨的散文開創了散文創作的全新時代,藝術價值不同凡響,其作品《山居筆記》和《文化苦旅》是眾多散文作品里面難得的佳品,值得反復閱讀。
03、林清玄
林清玄先生已于2019年仙逝,奈何文學界少了一枚璀璨之星,他的文風優美,語言精練,樸實無華的文字里面充滿著對人生的哲理。林清玄的作品陪伴了不少讀者,說來有幾分可笑我一直以為林清玄是女性,直到后來才知道他是男兒之身,而且還有些禿頭。
04、余光中
余光中是一個愛國詩人,從我上學的時候起,就讀過他的詩作。他的散文作品跟他的詩歌作品一樣屬于優質文學,有時候讀余光中的散文,就像讀他的詩一樣,令人沁人心脾。可惜的是這位德高望重的文學創作者已于2017年去世了。
05、劉亮程
劉亮程作為我國著名作家,他行事向來低調,劉亮程所創作的散文作品中,向來以文字純樸見長,把他的作品與賈平凹相比,論純樸程度有過之而無不及。
中國散文詩人有哪些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中國散文十大家、中國散文詩人有哪些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