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的朱熹有哪些詩,宋代的朱熹有哪些詩集
大家好,今天來為大家解答關于宋代的朱熹有哪些詩這個問題的知識,還有對于宋代的朱熹有哪些詩集也是一樣,很多人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讓我來為大家分享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朱熹寫過哪些詩
以下三首詩都是朱熹寫的,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1、《春日》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譯文
風和日麗游春在泗水之濱,無邊無際的風光煥然一新。
誰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風吹得百花開放、萬紫千紅,到處都是春天的景致。
2、《秋月》
清溪流過碧山頭,空水澄鮮一色秋。
隔斷紅塵三十里,白云紅葉兩悠悠。
譯文
清澈的溪水流過碧綠的山頭,懸空一瀉而下,澄清的水與藍天在月色的映照下構成了一副空明澄澈的秋景畫卷。
這秋色把人世間隔在三十里之外,空中是悠閑自在的白云,山上是悠閑自在的紅葉。幽靜的秋色是多么令人陶醉啊!
3、《勸學詩》
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
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
譯文
青春的日子十分容易逝去,學問卻很難獲得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陰都不能輕易放過。
沒等池塘生春草的美夢醒來,臺階前的梧桐樹葉就已經在秋風里沙沙作響了。
朱熹的古詩
朱熹的古詩如下:
1、春日
朱熹〔宋代〕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2、觀書有感·其一
朱熹〔宋代〕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3、勸學詩
朱熹〔宋代〕
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
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
4、觀書有感·其二
朱熹〔宋代〕
昨夜江邊春水生,蒙沖巨艦一毛輕。
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5、偶成
朱熹〔宋代〕
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
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
6、讀書要三到
朱熹〔宋代〕
凡讀書須要讀得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牽強暗記,只是要多誦數遍,自然上口,久遠不忘。古人云,“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謂讀得熟,則不待解說,自曉其義也。
余嘗謂,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則眼不看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浪誦讀,決不能記,記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
朱熹的詩有哪些
朱熹的詩詞匯總如下
1.《觀書有感》宋朝·朱熹
其一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其二昨夜江邊春水生,艨艟巨艦一毛輕。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2.《朱子家訓》宋朝·朱熹
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外整潔, 既昏便息,關鎖門戶,必親自檢點。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 宜未雨而綢繆,毋臨渴而掘井。 自奉...
3.《春日》宋朝·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4.《南鄉子·落日照樓船》宋朝·朱熹
落日照樓船,穩過澄江一片天。珍重使君留客意,依然,風月從今別一川。離緒悄危弦,永夜清霜透幕氈。明日回頭江樹遠,懷賢,目斷晴空雁字連。
5.《菩薩蠻·呈秀野》宋朝·朱熹
晚紅飛盡春寒淺,淺寒春盡飛紅晚。尊酒綠陰繁,繁陰綠酒尊。 老仙詩句好,好句詩仙老。長恨送年
6.《好事近·春色欲來時》宋朝·朱熹
春色欲來時,先散滿天風雪。坐使七閩松竹,變珠幢玉節。 中原佳氣郁蔥蔥,河山壯宮闕。丞相功成千載,映黃流清澈。
7.《水調歌頭·隱括杜牧之齊山詩》宋朝·朱熹
江水浸云影,鴻雁欲南飛。攜壺結客何處?空翠渺煙霏。塵世難逢一笑,況有紫萸黃菊,堪插滿頭歸。風景今朝是,身世昔人非。酬佳節,須酩酊,莫相違。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
8.《水調歌頭·次袁仲機韻》宋朝·朱熹
長記與君別,丹鳳九重城。歸來故里,愁思悵望渺難平。今夕不知何夕,得共寒潭煙艇,一笑俯空明。有酒徑須醉,無事莫關情。 尋梅去,疏竹外,一枝橫。與君吟弄風月,端不...
9.《水調歌頭·富貴有馀樂》宋朝·朱熹
富貴有馀樂,貧賤不堪憂。誰知天路幽險,倚伏互相酬。請看東門黃犬,更聽華亭清唳,千古恨難收。何似鴟夷子,散發弄扁舟。 鴟夷子,成霸業,有馀謀。致身千乘卿相,歸把...
10.《水調歌頭·聯句問訊羅漢同張敬夫》宋朝·朱熹
雪月兩相映,水石互悲鳴。不知巖上枯木,今夜若為情。應見塵土膠擾,便道山間空曠,與么了平生。與么平生了,□水不流行。 熹起披衣,瞻碧漢,露華清。寥寥千載,此事本...
11.《水調歌頭·不見嚴夫子》宋朝·朱熹
不見嚴夫子,寂寞富春山。空馀千太危石,高插暮云端。想象羊裘披了,一笑兩忘身世,來把釣魚竿。不似林間翮,飛倦始知還。 中興主,功業就,鬢毛斑。馳驅一世豪杰,相與...
12.《西江月·睡處林風瑟瑟》宋朝·朱熹
睡處林風瑟瑟,覺來山月團團。身心無累久輕安,況有清池涼館。 句穩翻嫌白俗,情高卻笑郊寒。蘭膏元自少陵殘,好處金章不換。
13.《西江月·堂下水浮新綠》宋朝·朱熹
堂下水浮新綠,門前樹長交枝。晚涼快寫一篇詩,不說人間憂喜。 身老心閑益壯,形臞道勝還肥。軟輸加璧未應遲,莫道前非今是。
14.《念奴嬌·臨風一笑》宋朝·朱熹
臨風一笑,問群芳誰是,真香純白。獨立無朋,算只有、姑射山頭仙客。絕艷誰憐,真心自保,邈與塵緣隔。 天然殊勝,不關風露冰雪。應笑俗李麤桃,無言翻引得,狂蜂輕蝶。...
15.《活水亭觀書有感二首·其二》宋朝·朱熹
昨夜江邊春水生,艨艟巨艦一毛輕。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16.《百丈山記》宋朝·朱熹
登百丈山三里許,右俯絕壑,左控垂崖,壘石為磴,十余級乃得度。山之勝,蓋自此始。 循磴而東,即得小澗。石梁跨于其上。皆蒼藤古木,雖盛夏亭午無暑氣。水皆清...
17.《次韻雪后書事二首》宋朝·朱熹
惆悵江頭幾樹梅,杖藜行繞去還來。前時雪壓無尋處,昨夜月明依舊開。折寄遙憐人似玉,相思應恨劫成灰。沉吟日落寒鴉起,卻望柴荊獨自回。滿山殘雪對虛堂,想似當年輞口莊。...
18.《勸學詩》宋朝·朱熹
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一作:少年易學老難成)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
19.《偶題三首》宋朝·朱熹
門外青山翠紫堆,幅巾終日面崔嵬。只看云斷成飛雨,不道云從底處來。 擘開蒼峽吼奔雷,萬斛飛泉涌出來。斷梗枯槎無泊處,一川寒碧自縈回。 步隨流水覓溪源,行到源頭卻...
20.《奉同張敬夫城南二十詠》宋朝·朱熹
納湖詩筒連畫卷,坐看復行吟。想像南湖水,秋來幾許深。 東渚小山幽桂叢,歲暮靄佳色。花落洞庭
朱熹詩詞
朱熹的詩詞舉例如下:
1、春日? ?宋代·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 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面, 萬紫千紅總是春。
2、觀書有感(其一)? ?宋代·朱熹
半畝方塘一鑒開, 天光云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3、訓學齋規(節選)? ? 宋代·朱熹
余嘗謂: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則眼不看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浪誦讀,決不能記,記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
4、觀書有感(其二)? 宋代·朱熹
昨夜江邊春水生, 艨艟巨艦一毛輕。 向來枉費推移力, 此日中流自在行。
5、水口行舟二首? ?宋代·朱熹
昨夜扁舟雨一蓑, 滿江風浪夜如何? 今朝試卷孤篷看, 依舊青山綠樹多。 郁郁層巒夾岸青, 春山綠水去無聲。 煙波一棹知何許? 鶗鴃兩山相對鳴。
6、奉酬九日東峰道人溥公見贈之作? ?宋代·朱熹
幾年回首夢云關, 此日重來兩鬢斑。 點檢梁間新歲月, 招呼臺上舊溪山。 三生漫說終無據, 萬法由來本自閑。 一笑支郎又相惱, 新詩不落語言間。
朱熹代表詩
朱子現存著作共25種,600余卷,總字數在2000萬字左右。主要有《周易本義》《啟蒙》《蓍卦考誤》《詩集傳》等。
一、《泛舟》宋代朱熹。
昨夜江邊春水生,艨艟巨艦一毛輕;
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譯文:昨天夜晚江邊的春水大漲,那艘大船就像一片羽毛一般輕盈。以往花費許多力量也不能推動它,今天卻能在江水中央自在漂流。
二、《春日》宋代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譯文:風和日麗之時游覽在泗水之濱,無邊無際的風光讓人耳目一新。誰都可以看出春的面貌,萬紫千紅,到處都是百花開放的春景。
這是一首寫春之詩,它描寫了春天萬物新生、花團錦簇的特點。“新”暗指人們受到儒學熏陶之后的新氣象,“東風”指圣人之道如春風化人,“萬紫千紅”表達儒學內容豐富多彩、遍地開花。
三、《觀書有感》宋代朱熹。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譯文:半畝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鏡子一樣展現在眼前,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都在鏡子中一起移動。要問為何那方塘的水會這樣清澈呢?是因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頭為它源源不斷地輸送活水啊。
這首詩寫得生動形象,深入淺出,富有理趣。詩的一、二句寫景,“一鑒開”點明了湖面之平靜,“共徘徊”即進一步強調了湖水的清澈,又為湖水注入了一股活力。
詩人沒有單純地停留在寫景上,而是針對湖水之清展開思考,用一問一答把一個哲理性的問題闡述明白。后人經常用三、四兩句詩來比喻在工作或學習上要不斷汲取新鮮養分,才能取得不斷進步。
朱熹簡介:
朱熹(1130—1200),南宋思想家、哲學家和教育家,閩學派的代表人物,世稱朱子。字元晦,一字仲晦,又號晦翁,別稱紫陽。祖籍婺源,生于尤溪,長于建州。紹興十八年(1148)進士。任泉州同安縣主簿。淳熙時知南康軍,改提舉浙東茶鹽公事。
宋光宗時,歷知漳州、秘閣修撰等職。宋寧宗時任煥章閣待制。卒謚“文”。他廣注典籍,對經學、史學、文學、樂律乃至自然科學等都有不同程度的貢獻。
關于宋代的朱熹有哪些詩和宋代的朱熹有哪些詩集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