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錦官城是哪里,詩中的錦官城是指哪里
大家好,關于杜甫錦官城是哪里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關于詩中的錦官城是指哪里的相關知識,文章篇幅可能較長,還望大家耐心閱讀,希望本篇文章對各位有所幫助!
古詩中的“錦官城”是指哪里
古詩中的錦官城是今四川省省會成都的別名,幼年時讀唐詩“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的句子,似乎能從詩里嗅到草木的清香,看到白露沾花清露欲垂的景色。尤其,一個城能被“錦”字形容,更讓腦袋里閃現色彩斑斕的錦繡。一簇簇艷麗如紅霞般的花云,被雨打濕后濡染開來,漫不經心低垂于城市。讀詩的搖頭晃腦中似乎那氣味、顏色、濕度縈繞舌尖、鼻下、眼前,心中戀慕上了這句詩,也戀慕上了這座城。
三國蜀漢在成都置錦官城,以集中織錦工匠,管理織錦而得名。在歷史上這里是蜀錦的主要產地與集散中心。南朝梁的李膺在其《益州記》里寫道:“錦城在益州南、笞橋西流江南岸,昔蜀時故錦官也。其處號錦里,城墉猶在。”唐宋時,成都的芙蓉繁花似錦,因此成都也稱作錦城。杜甫曾有詩云:“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p>
宋人《成都古今集記》里寫道:“孟蜀后主(孟昶)于成都城上,盡種芙蓉,每到深秋,四十里為錦,高下相照,因名錦城。”《蜀??杌》里記載:“蜀昶廣政十三年(950)九月……城上盡種芙蓉,九月盛開,望之皆為錦繡。” 昶謂左右曰:“自古以蜀為錦城,今日觀之,真錦城也?!?/p>
因此成都叫做錦官城、錦城、芙蓉城。
另外的說法是--錦城:四川是中國蠶桑產區,蜀錦在東漢是已負盛名,古人利用流經成都的流江濯錦,色澤鮮麗,又因濯錦者沿江不絕,致使江水呈現五光十色,艷麗似錦,故稱錦城。蜀漢時設管織錦之官,駐地稱錦官城,因而有錦城之稱,杜甫詩中“錦官城外柏森森”指錦城。
漢代沿襲秦制,成都仍為蜀郡的治所。漢武帝元封5年(公元前106年)時,以巴蜀地區為中心設置了益州,成都成為益州刺史的治所。在以后的兩千多年,成都一直是西南地區政治、經濟、
軍事
和文化中心,這一地位從未改變過。漢武帝時改筑成都城池,在原少城基礎上筑南小城,與之相對的蜀王城則稱為北小城,加上錦官城,三城連接成大城,稱為“新城”。西漢時期,成都絲織業盛況空前.
杜甫詩句中花重錦官城中的錦官城是哪里
古代成都的別稱,也可簡稱為錦城。在三國蜀漢時期,因成都蜀錦出名,成為蜀漢政權的重要財政收入,蜀漢王朝曾設錦官和建立錦官城以保護蜀錦生產,錦官城的稱呼由此產生而聲名遠揚。后世也常以錦城和錦官城為成都作為成都的別稱。
錦官城是今四川省省會成都的別名。三國蜀漢時期,成都的織錦手工業特別發達,被稱為蜀錦的絲織手工藝品馳譽全國,是蜀漢對外貿易的主要商品,成為蜀漢政權財政收入的大宗來源。因此蜀漢王朝專門設置錦官以管理蜀錦生產,并且特別筑城以保護蜀錦生產,被稱為錦官城。
南朝梁的李膺在其《益州記》里寫道:“錦城在益州南、笞橋西流江南岸,昔蜀時故錦官也。其處號錦里,城墉猶在?!碧扑螘r,成都的芙蓉繁花似錦,因此成都也稱作錦城。杜甫曾有詩云:“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p>
宋人《成都古今集記》里寫道:“孟蜀后主(孟昶)于成都城上,盡種芙蓉,每到深秋,四十里為錦,高下相照,因名錦城?!薄妒駰冭弧防镉涊d:“蜀昶廣政十三年(950)九月……城上盡種芙蓉,九月盛開,望之皆為錦繡。” 昶謂左右曰:“自古以蜀為錦城,今日觀之,真錦城也。”官以管理蜀錦生產,并且特別筑城以保護蜀錦生產,被稱為錦官城。
望采納,謝謝。
錦官城是哪個城市
錦官城是成都。
成都,四川省轄地級市,簡稱蓉,別稱蓉城、錦城,為四川省省會、副省級市。成都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古蜀文明發祥地,最佳旅游城市,境內金沙遺址有3000年歷史,周太王以“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故名成都。
成都具有悠久而獨特的歷史始原,文化積淀極其深厚。早在距今約4500年至3700年,成都平原已出現被后世稱為寶墩文化的一系列古蜀先民的聚落中心。這些聚落中心均已夯筑了城墻,建筑了祭祀和集會的場所。
環境氣候
成都市地處四川盆地西部邊緣,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西部屬于四川盆地邊緣地區,以深丘和山地為主。東部屬于四川盆地盆底平原,為岷江、湔江等江河沖積而成,是成都平原的腹心地帶,主要由平原、臺地和部分低山丘陵組成。
成都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具有春早、夏熱、秋涼、冬暖的氣候特點,年平均氣溫16℃,年降雨量1000毫米左右。成都氣候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多云霧,日照時間短。民間諺語中的蜀犬吠日正是這一氣候特征的形象描述。成都氣候的另一個顯著特點是空氣潮濕,因此,夏天雖然氣溫不高,卻顯得悶熱,冬天氣溫平均在5℃以上,但由于陰天多,空氣潮濕,卻顯得很陰冷。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錦官城
杜甫名句“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中,“錦官城”指的是哪里?
錦官城
指今成都市南,亦稱錦城。三國蜀漢時管理織錦之官駐此,故名。后人有用作成都的別稱。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出自唐代杜甫的《春夜喜雨》
天剛亮時看著那雨水潤濕的花叢,嬌美紅艷,整個錦官城變成了繁花盛開的世界。
此句是詩人想象中的雨后情景,緊扣題中的“喜”字寫想象中的雨后之晨錦官城的迷人景象,透露出喜悅的氣息、明快的情調。
杜甫《春夜喜雨》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譯文
好雨知道下雨的節氣,正是在春天植物萌發生長的時候。
隨著春風在夜里悄悄落下,無聲地滋潤著春天萬物。
雨夜中田間小路黑茫茫一片,只有江船上的燈火獨自閃爍。
天剛亮時看著那雨水潤濕的花叢,嬌美紅艷,整個錦官城變成了繁花盛開的世界。
注釋
知:明白,知道。說雨知時節,是一種擬人化的寫法。
乃:就。
發生:萌發生長。
潛(qián):暗暗地,悄悄地。這里指春雨在夜里悄悄地隨風而至。
潤物:使萬物受到春雨的滋養。
野徑:田野間的小路。
曉:天剛亮的時候。
紅濕處:雨水濕潤的花叢。
花重:花沾上雨水而變得沉重。
重:讀作zhòng,沉重。
錦官城:成都的別稱。
花重錦官城是哪個城市
錦官城是指今四川省省會成都。成都古為蜀國地,秦并巴、蜀為蜀郡并建城。成都在西漢時期因織錦業發達,而專設錦官管理,故有“錦官城”之稱?,F在成都的旅游景點“錦里”,就是秦漢時期成都以織錦、售錦為主的一條古街。
該句出處
出自唐代杜甫的《春夜喜雨》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杜甫介紹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唐朝河南府鞏縣(河南鄭州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憂國憂民,人格高尚,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集為《杜工部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
杜甫錦官城是哪里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詩中的錦官城是指哪里、杜甫錦官城是哪里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