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憤詩人書了哪些事,書憤是敘事詩嗎
今天給各位分享書憤詩人書了哪些事的知識,其中也會對書憤是敘事詩嗎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陸游《書憤》的內容是什么?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
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鑒賞:
這詩是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陸游居家鄉山陰時所作。陸游時年六十有二,這分明是時不待我的年齡,然而詩人被黜,只能賦閑在鄉,想那山河破碎,中原未收而“報國欲死無戰場”,感于世事多艱,小人誤國而“書生無地效孤忠”,于是,詩人郁憤之情便噴薄而出?!皶鴳崱闭?,抒發胸中郁憤之情也。
“國仇未抱壯士老,匣中寶劍夜有聲?!碑斢⑿蹮o用武之地時,他會回到鐵馬金戈的記憶里去的。想當年,詩人北望中原,收復失地的壯心豪氣,有如山涌,何等氣魄!詩人何曾想過殺敵報國之路竟會如此艱難?以為我本無私,傾力報國,那么國必成全于我,孰料竟有奸人作梗、破壞以至于屢遭罷黜?詩人開篇一自問,問出多少郁憤?
“樓船”二句,寫宋兵在東南和西北抗擊金兵進犯事,也概括詩人過去游蹤所至。宋高宗紹興三十一年(1161)十一月,金主完顏亮南侵,宋軍在瓜洲一帶拒守,后金兵潰退。上句指此。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年),陸游正在南鄭參加王炎軍幕事,詩人與王炎積極籌劃進兵長安,曾強渡渭水,與金兵在大散關發生遭遇戰。下句指此。這兩句概括的輝煌的過去恰與“有心殺賊,無力回天”的眼前形成鮮明對比?!傲紩r恐作他年恨,大散關頭又一秋?!毕虢袢栈謴椭性畽C不再,詩人之心何啻于泣血?從詩藝角度看,這兩句詩也足見陸游浩蕩詩才。“樓船”(雄偉的戰艦)與“夜雪”,“鐵馬”與“秋風”,意象兩兩相合,便有兩幅開闊、壯盛的戰場畫卷。意象選取甚為干凈、典型。
“塞上長城”句,詩人用典明志。南朝時劉宋名將檀道濟曾自稱為“萬里長城”?;实垡獨⑺?,他說:“自毀汝萬里長城?!标懹我源俗栽S,可見其少時之磅礴大氣,捍衛國家,揚威邊地,舍我其誰?然而,如今呢?詩人壯志未酬的苦悶全懸于一個“空”字。大志落空,奮斗落空,一切落空,而攬鏡自照,卻是衰鬢先斑,皓首皤皤!兩相比照,何等悲愴?再想,這一結局,非我不盡志所致,非我不盡力所致,而是小人誤我,世事磨我!我有心,天不予。悲愴便為郁憤。
再看尾聯。亦用典明志。諸葛堅持北伐,雖“出師未捷身先死”,但終歸名滿天宇,“長使英雄淚滿襟”。千載而下,有誰可與相提并論呢?很明顯,詩人用典意在貶斥那朝野上下主降的碌碌小人,表明自己恢復中原之志亦將“名世”。詩人在現實里找不到安慰,便只好將渴求慰藉的靈魂放到未來,這自然是無奈之舉。而詩人一腔郁憤也就只好傾泄于這無奈了。
書憤中書了哪些事?
原文:
早歲那知世事艱,
中原北望氣如山。
樓船夜雪瓜洲渡,
鐵馬秋風大散關。
塞上長城空自許,
鏡中衰鬢已先斑。
《出師》一表真名世,
千載誰堪伯仲間。
譯文:
年輕時就立志北伐中原,
哪想到竟然是如此艱難。
我常常北望那中原大地,
熱血沸騰啊怨氣如山啊。
記得在瓜州渡痛擊金兵,
雪夜里飛奔著樓船戰艦。
秋風中跨戰馬縱橫馳騁,
收復了大散關捷報頻傳。
想當初我自比萬里長城,
立壯志為祖國掃除邊患。
到如今垂垂老鬢發如霜,
盼北伐盼恢復都成空談。
不由人緬懷那諸葛孔明,
出師表真可謂名不虛傳,
有誰像諸葛亮鞠躬盡瘁,
率三軍復漢室北定中原!
陸游的《書憤》書寫了那些事?
《書憤》是南宋詩人陸游創作的五首七言律詩,其中第一首是作者的經典作品之一.該詩系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陸游居家家鄉山陰時所作.陸游時年已六十二,想那山河破碎,中原未收而“報國欲死無戰場”,感于世事多艱,小人誤國而“書生無地效孤忠”,于是,詩人郁憤之情便噴薄而出,遂成此組詩.“書憤”者,抒發胸中郁憤之情.
書憤詩人書了哪些事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書憤是敘事詩嗎、書憤詩人書了哪些事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