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性受,久久亚洲综合色,国产福利一区二区精品免费,99热这里都是精品

當前位置:詩詞問答 > 詩詞 > 正文內容

漢書外戚傳有哪些人物,西漢外戚東漢宦官

舊相片2023-02-13 11:10詩詞60

今天給各位分享漢書外戚傳有哪些人物的知識,其中也會對西漢外戚東漢宦官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想知道竇太后的歷史

竇太后(公元前205-前135)名諱未詳,傳說有曰:漪、猗房、漪房,清河郡(今河北清河縣)人,竇氏出身貧寒,她的父親為了逃避秦亂,隱居于觀津釣魚,卻不幸墮河而死,遺下三個孤兒,漢初,朝廷到清河召募宮女,竇氏年幼應召入宮 西歷公元前195年,高祖劉邦駕崩,呂雉作為皇太后操縱國政。當時,呂后挑選一些宮女出宮賞賜給諸侯王,每個王五名,竇氏也在選中之列。 竇氏因家在清河,離趙國近,希望能到趙國去。她向主持派遣宮女的宦官請求,一定要把她的名字放到去趙國的花名冊里。這個宦官在分派宮女時卻把這件事忘了,把她的名字誤放到去代國的花名冊里了。她于是去了代國。雖然這不是她的心愿,但抵代國后,深得二十歲的代王劉恒喜歡,先與其生長女劉嫖,后又生了兩個兒子:劉啟和劉武。

編輯本段家族狀況

代王劉恒原來的代王后生了四個兒子后不久去世。等到代王成為漢文帝后,原王后生的四個兒子也相繼病故。 這樣,文帝即位不久,于前元元年(前180)長子劉啟立為太子后,三月薄太后封竇姬為皇后,劉嫖封為館陶長公主,幼子劉武先封為代王,后封為梁孝王。陳莎莉版竇太后(7張) 竇皇后雙親早亡,葬在觀津,薄太后下令追封竇后之父為安成侯,母親為安成夫人,并在家鄉清河郡安置陵園,其規格和儀式與薄太后父親的靈文園一樣。漢景帝登基以后,竇太后為表孝心,填其父所墜淵而筑起大墳于觀津城南,人間號為竇氏青山。(史記索隱引決錄注,北堂書鈔引作決錄) 竇后兄弟二人,兄竇長君,弟竇廣國。廣國字少君,在四五歲時,因家境貧困,被人擄掠販賣到外地,渺無音訊。后又被人輾轉販賣了十幾戶人家,最后到了宜陽(今河南宜陽西),在那里替人家進山挖石炭。一天黃昏,山崖邊有一百多人在睡覺,山崖突然崩塌,睡在崖邊的人都壓死了,只有少君脫險逃生。沒幾天,他跟隨主人到了長安,在那里他聽說新封的皇后姓竇,原籍在觀津。竇廣國離家的時候雖然年紀幼小,卻記得自己的籍貫和姓氏,還隱約記得與姊姊一起去采桑葉,從樹上摔下來的情景。他把歸亞蕾版竇太后(6張)這些事詳細的寫下來后,托人轉交給了竇后。竇后見到了這些材料后,把廣國召來并詳細問了其它一些情況,果然是她的親弟弟。皇后還要弟弟回憶一些過去的情景,少君回憶道:“姊姊離我西去的時候,我記得在驛站分別時,討來米湯水給我洗頭,臨走時又給我吃了飯才走的。”當竇后聽到此情時,握看弟弟的手已泣不成聲。竇皇后重賞兩個兄弟,都把他們安置在京師居住。后來又為他倆請了有德行的長者與他們住在一起,對他們進行教育。由于這樣,竇長君、竇少君兄弟倆后來成為謙讓有禮的君子,不敢以地位顯貴而盛氣凌人。

編輯本段左右朝政

竇皇后生病,失明。公元前157年,漢文帝駕崩,景帝劉啟即位,皇后竇氏成了皇太后,史稱:竇太后。竇太后過于溺愛幼子劉武,賞賜不可勝數,恨不得讓他登上皇位。最初,景帝對這位深得母親喜愛,且在平叛“七國之亂”中立下大功的皇弟,感情頗深,不僅同輦進出,且在一次家宴中夸下海口要將江山付托。 初元三年(前154),當時還未立太子,在一次家宴上,景帝曾從容對劉武說:“我千秋萬林心如版竇太后(11張)歲后,把皇位傳給你。”劉武口上辭謝,內心卻很歡喜,竇太后更是喜不勝收,后被竇嬰急阻,才作罷。過后,皇太后又提出欲立梁王為嗣,再次征求各大臣意見。袁盎等眾大臣皆一致反對。如此梁王繼位之事也就作罷。但同時也為日后諸反對大臣血濺京師,兄弟不容埋下了禍患。 其侄大將軍竇嬰,平七國亂,封魏其侯。文帝崩后,封竇氏一族侯:兄竇長君早死,其子竇彭祖封為南皮侯,其弟竇少君封為章武侯。 竇太后信奉黃老之學。景帝和竇姓宗族不得不讀《老子》,并推尊其學說,因此她在世時“故諸博士具官待問,未有進者”(《史記·儒林傳》)。景帝時她曾召博士轅固生問他《老子》是怎樣的一部書,轅固生不識時務,猝然答道:“這不過是部平常人家讀的書,沒什么道理。”竇太后大怒道:“難道一定要司空城旦書嗎?”話中譏諷儒教苛刻,比諸司空獄官,城旦刑法。轅固生一聽想轉身就走,不料被太后喝住,要他到豬圈里去與豬搏斗。當時還是太子的劉徹(漢武帝)見轅固生為一文弱書生,恐不敵豬,就投進一把匕首,才讓轅固生把豬刺死。因此景帝在位十六年,始終未用儒生。劉徹即位后,太皇太后聞他好儒,大為不然,常出面干預朝政。武帝也不便違忤祖母,所有朝廷政事,都隨時向她請示。當時御史大夫趙綰和郎中令王臧,迎魯耆儒申公來朝,并建議仿古制,設明堂辟雍,改歷易服,行巡狩封禪等禮儀,還建議今后政事“可不必事事請命東宮”。太皇太后聽罷,怒不可遏,命武帝下令革去趙綰、王臧官職。至她去世前,武帝不再敬重用儒生,可見她在政治上的影響。

編輯本段皇太后時期

在劉恒未稱帝前,他的結發妻子病逝,所生的四兒子在劉恒君臨天下后也先后病死。公元前180年,代王劉恒即位為漢文帝,即位不久,群臣上書,奏請立皇太子。這時諸子中,只有竇氏之子劉啟年齡大,劉啟便被立為太子。三月,有司請立皇后。薄太后曰:“諸侯皆同姓,立太子母為皇后。”皇后姓竇氏。《史記·孝文本紀》次子劉武先被封為代王,兩年后改封為淮陽王,女兒劉嫖,被封為“館陶長公主”。 由于竇氏出身貧苦,同情百姓的悲苦,與文帝同節儉,減輕百姓的負擔,文帝“即位二十三年,宮室苑囿車騎服御無所增益。”(《漢書·文帝紀》)后來,竇氏的兄弟竇長君,竇廣國到長安認親,漢文帝見到兩位國舅,十分高興,分了不少田地和房屋給他們,并留他們住在長安,宰相灌嬰和周勃認為兩位國舅出身寒微,沒有很好讀書,應選擇有品德的教師對他倆加強教育,以免重蹈呂氏外戚作亂的覆轍,竇氏兄弟“由些退讓君子,不敢以富貴驕人。”(漢書·外戚傳》) 竇氏年長色衰,大病后視力下降,遂漸失寵。對此,竇皇后自然也是無可奈何,只能暗自悲吧而已。 前169年梁懷王墮馬身故,劉武便在前168年改封為梁王,史稱:梁孝王。 前一五七年(漢文帝后元七年),漢文帝駕崩。皇太子劉啟即位,是為漢景帝,尊竇氏為皇太后, 景帝三年,爆發“七國之亂”,三月后平定。次年,梁王武入朝,景帝款宴,喝的興起時景帝對皇太后夸下海口說死后將帝位傳于劉武,太后聽了十分高興。因她極寵愛小兒子劉武。但其侄子竇嬰進諫道:“父子相傳,是漢代的祖制,怎可如此。”此言得罪了太后,沒幾天竇太后便下令把竇嬰從皇戚的名冊中除名。 竇太后一心想讓景帝立劉武為皇位繼承人。但景帝只酒后失言,并非真心,但不如此做又會違背母后的意愿,正左右為難之際,公卿大臣以古制、祖訓為由,堅決反對此事。景帝當機立長子劉榮為皇太子,但不到一年,劉榮含冤被廢,竇太后乘機再次進言,要立劉武為嗣。 大臣袁盎等上書言此事不妥,景帝乘機立劉徹為太子,竇太后愿望再次落空,而梁王劉武聽說袁盎等從中作梗,派刺客殺戮了袁盎等數十大臣。景帝龍顏大怒,嚴令緝捕真兇,事情敗露,劉武無奈,刺客自殺。幸托得館陶公主向太后說情,在竇太后的干預下,此事不了了之,但從此景帝心已容不下梁王。 公元前144年,梁王劉武病死。竇太后聞訊整日涕泣,不吃不喝,經常大罵:“皇上果然殺了吾兒!”景帝孝順,聞之有些手忙腳亂,不知如何是好,姐姐館陶長公主給景帝出主意,讓景帝把梁國一分為五,劉武的五個兒子都封王,五個女兒都賜給湯沐邑,太后方轉悲為喜。 這時,竇太后已失明,她喜歡黃老之術,景帝及竇氏兄弟也不得不讀《老子》而尊黃老之術。“黃老”是指黃帝和老子,道家也尊黃老為祖,主張無為而治,寬政待民,竇氏歷經文帝、景帝、武帝三朝,史家將文帝、景帝在位的時期稱為“文景之治”。 對于竇太后推行道家治國理念的前提,主要是西漢經歷過白登山之變之后,發現自己現行國力尚未強大到當時的北方匈奴政權進行對抗甚至滅掉對方的水平,國內剛剛經歷過戰爭,急需恢復國民經濟發展生產,因此,從曹參起,歷經呂后、文、景執政,西漢中央政府普遍在全國推行黃老治國的理念,全面實行輕徭賦墾荒地的國家經濟基本方針,后雖經過七國叛亂的干擾,但國家總體經濟形勢已經不可逆轉的走上良性發展的軌道,到了武帝時期,國家經濟實力已經空前強大,已經具備了和北方匈奴政權相抗衡的實力,但是此時,竇太后做出了一個判斷:如果此時開戰,不但無法取得勝利,反而可能將文景以來積累下來的成果毀于一旦。有大臣不解,太后接著進行了分析:國民經濟實力盡管大增,但是發展成果根基尚淺,很容易被大規模戰爭所動搖,而且當時的軍隊建設由于發展經濟為前提也有所懈怠,軍隊的訓練和將領的選拔有所松弛;況且此時匈奴的實力尚未削弱,其軍隊戰斗力非常強悍,而且如果北擊匈奴,沒有強大的騎兵部隊是無法剿滅的,而且當時西漢的養馬業更是比較松弛,馬也比不上匈奴的汗血寶馬,耐久力不行,更為重要的是,當時西漢尚未和西域取得聯系,一旦發兵必然是孤軍深入,而且對于匈奴內部的情報掌握也不穩定,綜合這些因素,盡管漢朝已經非常強悍,但是仍舊處于無法剿滅匈奴的階段上。漢武大帝幾次要求出兵均遭否決的原因也在這里。

編輯本段太皇太后時期

西歷前141年,景帝駕崩,太子劉徹即位,史稱:漢武帝,尊竇太后為太皇太后。

編輯本段逝世

竇太后死于西歷前135年(漢武帝建元六年)時年約七十一歲。太皇太后去世,與文帝合葬霸陵。

編輯本段名字

電視劇《漢武大帝》中,竇太后由歸亞蕾飾演,并給其起名漪;在電視劇《美人心計》中,竇太后由林心如飾演,并給其起名竇漪房。這是民間傳其名為竇漪之因,但《史記》和《漢書》中并沒有記載她的名字。唐代司馬貞所撰《史記索隱》稱:皇甫謐云名猗房。

編輯本段后世評價

竇太后是中華帝國最后一位擁附“黃老思想”的統治者,在她的影響下,西漢政權能繼續由劉邦時期定下的“以民生息”、“無為而治”的精神。把漢王朝推上了強盛的高峰。

希望被您采納!

后漢書中有衛夫人傳記嗎

后漢書中沒有衛夫人傳記。

《后漢書》“二十四史”之一,是一部記載東漢歷史的紀傳體史書,由中國南朝宋時期的歷史學家范曄編撰。與《史記》、《漢書》、《三國志》合稱“前四史”。

《后漢書》中分十紀、八十列傳和八志(取自司馬彪《續漢書》),全書主要記述了上起東漢的漢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下至漢獻帝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共195年的史事。

《漢書·外戚傳》衛皇后傳記篇:

衛子夫(前150年代-前91年9月9日),字子夫,河東郡平陽縣(今山西臨汾)人。衛子夫是漢武帝劉徹的第二任皇后,史稱孝武衛皇后,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擁有獨立謚號的皇后。

《漢書·外戚傳》衛皇后傳記篇為“詔遣宗正劉長樂、執金吾劉敢奉策收皇后璽綬,自殺”。可見,武帝之“策”的內容即為“收皇后璽綬”一項,而非“不可以承天命”、“罷退居某地”。

這就有兩種可能,一是收璽綬時衛子夫自殺,正式的廢后詔書還未來得及下,廢后程序終結;二是武帝只是暫時收回皇后實權,待太子起兵事塵埃落定后再做出是否廢后的決斷。

《漢書》卷九十七上·外戚傳第六十七上(2)

高祖薄姬,文帝母也。父吳人,秦時與故魏王宗女魏媼通,生薄姬。而薄姬父死山陰,因葬焉。及諸侯畔秦,魏豹立為王,而魏媼內其女於魏宮。許負相薄姬,當生天子。是時,項羽方與漢王相距滎陽,天下未有所定。豹初與漢擊楚,及聞許負言,心喜,因背漢而中立,與楚連和。漢使曹參等虜魏王豹,以其國為郡,而薄姬輸織室。豹已死,漢王入織室,見薄姬,有詔內后宮,歲馀不得幸。

始姬少時,與管夫人、趙子兒相愛,約曰“先貴毋相忘”已而管夫人、趙子兒先幸漢王。漢王四年,坐河南成皋靈臺,此兩美人侍,相與笑薄姬初時約。漢王問其故,兩人俱以實告。漢王心凄然憐薄姬,是日召,欲幸之。對曰“昨暮夢龍據妾胸”上曰“是貴征也,吾為汝成之”遂幸,有身。歲中生文帝,年八歲立為代王。自有子后,希見。高祖崩,諸幸姬戚夫人之屬,呂后怒,皆幽之不得出宮。而薄姬以希見故,得出從子之代,為代太后。太后弟薄昭從如代。

代王立十七年,高后崩。大臣議立后,疾外家呂氏強暴,皆稱薄氏仁善,故迎立代王為皇帝,尊太后為皇太后,封弟昭為軹侯。太后母亦前死,葬櫟陽北,乃追尊太后父為靈文侯,會稽郡致園邑三百家,長丞以下使奉守寢廟,上食祠如法。櫟陽亦置靈文夫人園,令如靈文侯園儀。太后蚤失父,其奉太后外家魏氏有力,乃召復魏氏,賞賜各以親疏受之。薄氏侯者一人。

太后后文帝二歲,孝景前二年崩,葬南陵。用呂后不合葬長陵,故特自起陵,近文帝。

孝文竇皇后,景帝母也,呂太后時以良家子選入宮。太后出宮人以賜諸王各五人,竇姬與在行中。家在清河,愿如趙,近家,請其主遣宦者吏“必置我籍趙之伍中”。宦者忘之,誤置籍代伍中。籍奏,詔可。當行,竇姬涕泣,怨其宦者,不欲往,相強乃肯行。至代,代王獨幸竇姬,生女嫖。孝惠七年,生景帝。

代王王后生四男,先代王未入立為帝而王后卒,乃代王為帝后,王后所生四男更病死。文帝立數月,公卿請立太子,而竇姬男最長,立為太子。竇姬為皇后,女為館陶長公主。明年,封少子武為代王,后徙梁,是為梁孝王。

竇皇后親蚤卒,葬觀津。於是薄太后乃詔有司追封竇后父為安成侯,母曰安成夫人,令清河置園邑二百家,長丞奉守,比靈文園法。

竇后兄長君。弟廣國字少君,年四五歲時,家貧,為人所略賣,其家不知處。傳十馀家至宜陽,為其主人入山作炭。暮臥岸下百馀人,岸崩,盡壓殺臥者,少君獨脫不死。自卜,數日當為侯。從其家之長安,聞皇后新立,家在觀津,姓竇氏。廣國去時雖少,識其縣名及姓,又嘗與其姊采桑,墮,用為符信,上書自陳。皇后言帝,召見問之,具言其故。果是。復問其所識,曰“姊去我西時,與我決傳舍中,匄沐沐我,已,飯我,乃去”於是竇皇后持之而泣,侍御左右皆悲。乃厚賜之,家於長安。絳侯、灌將軍等曰“吾屬不死,命乃且縣此兩人。此兩人所出微,不可不為擇師傅,又復放呂氏大事也”於是乃選長者之有節行者與居。竇長君、少君由此為退讓君子,不敢以富貴驕人。

竇皇后疾,失明。文帝幸邯鄲慎夫人、尹姬,皆無子。文帝崩,景帝位,皇后為皇太后,乃封廣國為章武侯。長君先死,封其子彭祖為南皮侯。吳、楚反時,太后從昆弟子竇嬰俠,喜士,為大將軍,破吳、楚、封魏其侯。竇氏侯者凡三人。

竇太后好黃帝、老子言,景帝及諸竇不得不讀《老子》尊其術。太后后景帝六歲,凡立五十一年,元光六年崩,合葬霸陵。遺詔盡以東宮金錢財物賜長公主嫖。至武帝時,魏其侯竇嬰為丞相,后誅。

孝景薄皇后,孝文薄太后家女也。景帝為太子時,薄太后取以為太子妃。景帝立,立薄妃為皇后,無子無寵。立六年,薄太后崩,皇后廢。廢后四年薨,葬長安城東平望亭南。

孝景王皇后,武帝母也。父王仲,槐里人也。母臧兒,故燕王臧荼孫也,為仲妻,生男信與兩女。而仲死,臧兒更嫁為長陵田氏婦,生男蚡、勝。臧兒長女嫁為金王孫婦,生一女矣,而臧兒卜筮曰兩女當貴,欲倚兩女,奪金氏。金氏怒,不肯與決,乃內太子宮。太子幸愛子,生三女一男。男方在身時,王夫人夢日入其懷,以告太子,太子曰“此貴征也”未生而文帝崩,景帝即位,王夫人生男。是時,薄皇后無子。后數歲,景帝立齊栗姬男為太子,而王夫人男為膠東王。

《漢書》卷九十七上·外戚傳第六十七上(5)

安以后父封桑樂侯,食邑千五百戶,遷車騎將軍,日以驕淫。受賜殿中,出對賓客言“與我婿飲,大樂”見其服飾,使人歸,欲自燒物。安醉則裸行內,與后母及父諸良人、侍御皆亂。子病死,仰而罵天。數守大將軍光,為丁外人求侯,及桀欲妄官祿外人,光執正,皆不聽。又桀妻父所幸充國為太醫監,闌入殿中,下獄當死。冬月且盡,蓋主為充國入馬二十匹贖罪,乃得減死論。於是桀、安父子深怨光而重德蓋主。知燕王旦帝兄,不得立,亦怨望,桀、安即記光過失予燕王,令上書告之,又為丁外人求侯。燕王大喜,上書稱“子路喪姊,期而不除,孔子非之。子路曰:由不幸寡兄弟,不忍除之。故曰觀過知仁。今臣與陛下獨有長公主為姊,陛下幸使丁外人侍之,外人宜蒙爵號”書奏,上以問光,光執不許。及告光罪過,上又疑之,愈親光而疏桀、安。桀安浸恚,遂結黨與謀殺光,誘征燕王至而誅之,因廢帝而立桀。或曰“當如皇后何”安曰“逐麋之狗,當顧菟邪。且用皇后為尊,一旦人主意有所移,雖欲為家人亦不可得,此百世之一時也”事發覺,燕王、蓋主皆自殺。語在《霍光傳》。

桀、安宗族既滅,皇后以年少不與謀,亦光外孫,故得不廢。皇后母前死,葬茂陵郭東,追尊曰敬夫人,置園邑二百家,長丞奉守如法。皇后自使私奴婢守桀、安冢。

光欲皇后擅寵有子,帝時體不安,左右及醫皆阿意,言宜禁內,雖宮人使令皆為窮褲,多其帶,后宮莫有進者。

皇后立十歲而昭帝崩,后年十四五云。昌邑王賀征即位,尊皇后為皇太后。光與太后共廢王賀,立孝宣帝。宣帝好位,為太皇太后。凡立四十七年,年五十二,建昭二年崩,合葬平陵。

衛太子史良娣,宣帝祖母也。太子有妃,有良娣,有孺子,妻、妾凡三等,子皆稱皇孫。史良娣家本魯國,有母貞君,史恭。以元鼎四年人為良娣,生男進,號史皇孫。

武帝末,巫蠱事起,衛太子及良娣、史皇孫皆遭害。史皇孫有一男,號皇曾孫,時生數月,猶坐太子系獄,積五歲乃遭赦。治獄使者邴吉憐皇曾孫無所歸,載以付史恭。恭母貞君年老,見孫孤,甚哀之,自養視焉。

后曾孫收養於掖庭,遂登至尊位,是為宣帝。而貞君及恭已死,恭三子皆以舊恩封。長子高為樂陵侯,曾為將陵侯,玄為平臺侯,及高子丹以功德封武陽侯,侯者凡四人。高至大司馬車騎將軍,丹左將軍,自有傳。

史皇孫王夫人,宣帝母也,名翁須,太始中得幸於史皇孫。皇孫妻、妾無號位,皆稱家人子。征和二年,生宣帝。帝生數月,衛太子、皇孫敗,家人子皆坐誅,莫有收葬者,唯宣帝得全。即尊位后,追尊母五夫人謚曰悼后,祖母史良娣曰戾后,皆改葬,起園邑,長丞奉守。語在《戾太子傳》。地節三年,求得外祖母王媼,媼男無故,無故弟武皆隨使者詣闕。時乘黃牛車,故百姓謂之黃牛嫗。

初,上即位,數遣使者求外家。久遠,多似類而非是。既得王媼,令太中大夫任宣與丞相御史屬雜考問鄉里識知者,皆曰王嫗。嫗言名妄人,家本涿郡蠡吾平鄉。年十四嫁為同鄉王更得妻。更得死,嫁為廣望王歋婦,產子男無故、武,女翁須,翁須年八九歲時,寄居廣望節侯子劉仲卿宅,仲卿謂歋曰“予我翁須,自養長之”媼為翁須作縑單衣,送仲卿家。仲卿教翁須歌舞,往來歸取冬夏衣。居四五歲,翁須來言“邯鄲賈長兒求歌舞者,仲卿欲以我與之”媼即與翁須逃走,之平鄉。仲卿載歋共求媼,媼惶急,將翁須歸,曰“兒居君家,非受一錢也,奈何欲予它人”仲卿詐曰“不也”后數日,翁須乘長兒車馬過門,呼曰“我果見行,當之柳宿”媼與歋之柳宿,見翁須相對涕泣,謂曰“我欲為汝自言”翁須曰“母置之,何家不可以居。自言無益也”媼與歋還求錢用,隨逐至中山盧奴,見翁須與歌舞等比五人同處,媼與翁須共宿。明日,歋留視翁須,媼還求錢,欲隨至邯鄲。媼歸,糶買未具,歋來歸曰“翁須已去,我無錢用隨也”因絕至今,不聞其問。賈長兒妻貞及從者師遂辭“往二十歲,太子舍人侯明從長安來求歌舞者,請翁須等五人。長兒使遂送至長安,皆入太子家”及廣望三老更始、劉仲卿妻其等四十五人辭,皆驗。宣奏王媼悼后母明白,上皆召見,賜無故、武爵關內侯,旬月間,賞賜以巨萬計。頃之,制詔御史賜外祖母號為博平君,以博平、蠡吾兩縣戶萬一千為湯沐邑。封舅無故為平昌侯,武為樂昌侯,食邑各六千戶。

《漢書》卷九十七上·外戚傳第六十七上(6)

初,歋以本始四年病死,后三歲,家乃富貴,追賜謚曰思成侯。詔涿郡治冢室,置園邑四百家,長丞奉守如法。歲馀,博平君薨,謚曰思成夫人,詔徙思成侯合葬奉明顧成廟南,置園邑長丞,罷涿郡思成園。王氏侯者二人,無故子接為大司馬車騎將軍,而武子商至丞相,自有傳。

孝宣許皇后,元帝母也。父廣漢,昌邑人,少時為昌邑王郎。從武帝上甘泉,誤取它郎鞍以被其馬,發覺,吏劾從行而盜,當死,有詔募下蠶室。后為宦者丞。上官桀謀反時,廣漢部索,其殿中廬有索長數尺可以縛入者數千枚,滿一篋緘封,廣漢索不得,它吏往得之。廣漢坐論為鬼薪,輸掖庭,后為暴室嗇夫。時宣帝養於掖庭,號皇曾孫,與廣漢同寺居。時掖庭令張賀,本衛太子家吏,及太子敗,賀坐下刑,以舊恩養視皇曾孫甚厚。及曾孫壯大,賀欲以女孫妻之。是時,昭帝始冠,長八尺二寸。賀弟安世為右將軍,與霍將軍同心輔政,聞賀稱譽皇曾孫,欲妻以女,安世怒曰“曾孫乃衛太子后也,幸得以庶人衣食縣官,足矣,勿復言予女事”於是賀止。時許廣漢有女平君,年十四五,當為內者令歐侯氏子婦。臨當入,歐侯氏子死。其母將行卜相,言當大貴,母獨喜。賀聞許嗇夫有女,乃置酒請之,酒酣,為言“曾孫體近,下人,乃關內侯,可妻也”廣漢許諾。明日,嫗聞之,怒。廣漢重令為介,遂與曾孫,一歲生元帝。數月,曾孫立為帝,平君為婕妤。是時,霍將軍有小女,與皇太后有親。公卿議更立皇后,皆心儀霍將軍女,亦未有言。上乃詔求微時故劍,大臣知指,白立許婕妤為皇后。既立,霍光以后父廣漢刑人不宜君國,歲馀乃封為昌成君。

霍光夫人顯欲貴其小女,道無從。明年,許皇后當娠,病。女醫淳于衍者,霍氏所愛,嘗入宮侍皇后疾。衍夫賞為掖庭戶衛,謂衍“可過辭霍夫人行,為我求安池監”衍如言報顯。顯因生心,辟左右,字謂衍“少夫幸報我以事,我亦欲報少夫,可乎”衍曰“夫人所言,何等不可者”顯曰“將軍素愛小女成君,欲奇貴之,愿以累少夫”衍曰“何謂邪”顯曰“婦人免乳大故,十死一生。今皇后當免身,可因投毒藥去也,成君即得為皇后矣。如蒙力事成,富貴與少夫共之”衍曰“藥雜治,當先嘗,安寧”顯曰“在少夫為之耳,將軍領天下,誰敢言者。緩急相護,但恐少夫無意耳”衍良久曰“愿盡力”即搗附子,赍入長定宮。皇后免身后,衍取附子并合大醫大丸以飲皇后。有頃曰“我頭岑岑也,藥中得無有毒”對曰“無有”遂加煩懣,崩。衍出,過見顯,相勞問,亦未敢重謝衍。后人有上書告諸醫待疾無狀者,皆收系詔獄,劾不道。顯恐急,即以狀具語光,因曰“既失計為之,無令吏急衍”光驚鄂,默然不應。其后奏上,署衍勿論。

許后立三年而崩,謚曰恭哀皇后,葬杜南,是為杜陵南園。后五年,立皇太子,乃封太子外祖父昌成君廣漢為平恩侯,位特進。后四年,復封廣漢兩弟,舜為博望侯,延壽為樂成侯。許氏侯者凡三人。廣漢薨,謚曰戴侯,無子,絕。葬南園旁,置邑三百家,長丞奉守如法。宣帝以延壽為大司馬車騎將軍,輔政。元帝即位,復封延壽中子嘉為平恩侯,奉戴侯后,亦為大司馬、車騎將軍。

孝宣霍皇后,大司馬、大將軍,博陸侯光女也。母顯,即使淳于衍陰殺許后,顯因為成君衣補,治入宮具,勸光內之,果立為皇后。

初,許后起微賤,登至尊日淺,從官車服甚節儉,五日一朝皇太后於長樂宮,親奉案上食,以婦道共養。及霍后立,亦修許后故事。而皇太后親霍后之姊子,故常竦體,敬而禮之。皇后轝駕侍從甚盛,賞賜官屬以千萬計,與許后時縣絕矣。上亦寵之,顓房燕。立三歲而光薨。后一歲,上立許后男為太子,昌成君者為平恩侯。顯怒恚不食,嘔血,曰“此乃民間時子,安得立。即后有子,反為王邪”復教皇后令毒太子。皇后數召太子賜食,保阿輒先嘗之,后挾毒不得行。后殺許后事頗泄,顯遂與諸婿昆弟謀反,發覺,諧誅滅。使有司賜皇后策曰“皇后熒惑失道,懷不德,挾毒與母博陸宣成侯夫人顯謀欲危太子,無人母之恩,不宜奉宗廟衣服,不可以承天命。嗚呼傷哉。其退避宮,上璽綬有司”霍后立五年,廢處昭臺宮。后十二歲,徙云林館,乃自殺,葬昆吾亭東。

初,霍光及兄驃騎將軍去病皆自以功伐封侯居位,宣帝以光故,封去病孫山、山弟云,皆為列侯,侯者前后四人。

《漢書》研讀505:外戚傳(八)

漢宣帝的第一任皇后叫做許平君,她是漢元帝的母親。許平君的父親叫做許廣漢,昌邑人,在年少時擔任昌邑王劉賀的郎官。他曾經跟隨漢武帝前往甘泉宮,誤拿了其他郎官的馬鞍配在自己的馬上,被發覺后,官吏彈劾他跟隨皇帝出行卻涉嫌盜竊,應當被處死,漢武帝下詔令處以腐刑。許廣漢后來擔任宦者丞。上官杰在謀反時,許廣漢在搜索證據中,上官杰家的殿中有幾千條可以綁人的繩索,裝滿了一筐子并加封,許廣漢沒有發現,其他官吏到了后找到。許廣漢因此又犯罪罰為鬼薪從事勞役,被送進掖庭中,后來成為暴室嗇夫。

這時的漢宣帝劉病已被收養在掖庭,號稱為皇曾孫,和許廣漢在一間房中居住。這時的掖庭令是張賀,他本來是衛太子劉據的家吏,在劉據敗亡后受牽連被處以腐刑,因為劉據對自己的舊恩,撫養劉病已時非常盡力。等到劉病已成年后,張賀欲想要把自己的孫女嫁給他。

這時,劉病已滿十六歲,身高長到八尺二寸。張賀的弟弟張安世擔任右將軍,和霍光同心輔政,聽張賀稱贊劉病已,想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他,聽張賀要把孫女嫁給劉病已,馬上大怒對張賀說:“曾皇孫是衛太子的后人,萬幸能以普通百姓的身份在官府中享受衣食,應該知足了,你再不要再提把自己的孫子女嫁給他的事情了。”張賀只好打消這個想法。

這時,許廣漢有個女兒叫做許平君,這年十四五歲,應當嫁給內者令歐侯氏的兒子為妻。到了出嫁的時候,歐侯氏的兒子卻意外去世了。許平君的母親找人給許平君相面,說她將來會大富大貴,母親暗自歡喜。

張賀聽說許廣漢有個女兒,就擺酒為劉病已說媒。在酒酣耳熱時,他對許廣漢說:“曾皇孫和皇帝是近親,就是能力再不濟,至少也能封個關內侯,你要把女兒嫁給他為妻。”許廣漢當場答應下來。

第二天,許廣漢的母親聽說后大怒。但許廣漢仍然重新找人保媒,把許平君嫁給了劉病已,一年后下漢元帝劉奭。幾個月后,劉病已被立為皇帝,許平君封為婕妤。這時,霍光有個小女兒沒有出嫁,和皇太后上官氏還有親戚。公卿大臣們在商議冊立皇后時,都心儀于霍光的女兒,但沒有人提議。

漢宣帝下詔令,尋找自己在為百姓時的舊劍,大臣們知道了漢宣帝的意思,就上奏立許婕妤為皇后。許平君被立后,霍光認為許廣漢是受刑之人,不應當再封諸侯,一年多后才封為昌成君。

霍光的夫人霍顯想要讓自己的小女兒成為皇后,卻想不出辦法。第二年,許皇后在臨產時生病。宮中的女醫生淳于衍字少夫,她和霍氏家關系親密,曾經入宮侍奉許皇后看病。淳于衍的丈夫賞擔任掖庭戶衛,想再升官,就對淳于衍說:“你去向霍夫人辭行,借機為我討個安池監干干。”

淳于衍如實向霍顯說了。霍顯這時突然生出個想法,她屏退左右,對淳于衍說道:“很榮幸少夫能求我辦事,我也想求少夫做一件事情,可以嗎?”淳于衍說道:“夫人所說,哪里有什么可不可以的!”霍顯說:“大將軍平時最喜愛他的小女兒霍成君,想要尊貴成為皇后,希望少夫受累去辦一下。”淳于衍問:“我怎么去辦呢?”霍顯說:“女人分娩是人生大事,屬于九死一生。現在許皇后馬上要分娩了,你可以借機去投毒藥,那樣霍成君就會立即能成為皇后了。如果蒙你全力辦成,我愿意和你共享富貴。”淳于衍說:“藥是由各位太醫共同配制的,還必須先行品嘗,我怎么能辦得到呢?”顯霍說:“這事全在少夫愿不愿意去做。大將軍統領天下,有誰敢把這事說出來?即使有事你也會受到保護的,只是看少夫敢不敢去做罷了!”淳于衍沉思很久才說:“我愿意盡力。”

淳于衍馬上搗碎附子,帶到長定宮中。許皇后在分娩后,淳于衍偷偷取出附子,摻合在各太醫配制的大丸中讓許皇后喝下。許皇后不一會說道:“我頭疼難受,剛才喝的藥中該不會有毒吧?”太醫們回答說:“沒有。”許皇后隨后更加煩悶痛苦,不一會就去世了。

淳于衍出宮去見霍顯,相互慰問,但當時沒有敢重謝賞賜淳于衍。后來有人上書,狀告那些醫生在為許皇后治病時沒起作用,這些人都被逮捕入獄,彈劾為大逆不道罪。

霍顯非常驚恐著急,就把實情告訴了霍光,并且說道:“既然已經辦錯了這件事情,你趕快下令不要再追查了!”霍光聽完非常驚愕,默然不作聲,然后起身去奏報漢宣帝,不再追究淳于衍等人的罪責。

許后被立三年后去世,謚號為恭哀皇后,安葬在杜南,這就是杜陵南園。以后五年,漢宣帝冊立劉奭為皇太子,加封昌成君許廣漢為平恩侯,位特進。以后四年,又加封許廣漢的兩個弟弟為列侯:許舜為博望侯,許延壽為樂成侯,許氏中共有三人封侯。許廣漢去世后,謚號為戴侯,他沒有子嗣,爵位斷絕,安葬在南園旁邊,設置三百家戶人家,由長丞供奉守衛。

漢宣帝任命許延壽為大司馬、車騎將軍,輔佐朝政。漢元帝在繼位后,又封許延壽的二兒子許嘉為平恩侯,以繼承許廣漢的祭祀,他擔任了大司馬、車騎將軍。

漢宣帝的第二任皇后叫做霍成君,她是大司馬、大將軍、博陸侯霍光的小女兒,她的母親名叫顯,在指使淳于衍暗中害死許皇后后,霍顯就為霍成君準備出嫁衣物,準備入宮用具,勸霍光前去辦理,后來霍成君果然被立為皇后。

當初時,許皇后出身微賤,被封為皇后時間也很短,所以其官車服飾都十分節儉,每隔五天一次到長樂宮拜見皇太后,親自擺放桌案上的飯食,極盡媳婦的供養孝道。霍皇后被立后,開始也學著許皇后的做法。皇太后上官氏是霍皇后姐姐的女兒,所以對皇后非常小心謹慎,平時以禮相待。霍皇后的車駕侍從非常氣派,動不動就給官屬賞賜上千萬,和許皇后那時簡直是天壤之別。漢宣帝也很寵幸霍皇后,她一人獨占了漢宣帝。霍皇后被立三年居霍光去世。以后一年,漢宣帝立許皇后所生的男孩劉奭為太子,許廣漢由昌成君成為平恩侯。

霍顯生氣得不能吃飯,經常吐血。她說道:“這個孩子是皇帝在民間時生下的,怎么能立為太子呢?如果皇后以后有了兒子,反而只能被封為王侯嗎!”她教唆霍皇后毒殺太子。許皇后多次召令賞賜劉奭飲食,但漢宣帝安排先由保姆品嘗,所以下毒的辦法沒法施行。后來,霍顯殺害許皇后的事情泄露出去,霍顯就和自己的各個女婿、兄弟們謀劃叛亂,被發覺后全遭誅滅。

漢宣帝派有關部門賞賜霍皇后策書說:“皇后熒惑失道,心懷不德,挾毒和母親博陸宣成侯夫人顯謀劃危害太子,缺少母親之恩,不應當再奉守宗廟衣服,更不能繼承天命。嗚呼傷哉!應當退避冷宮,交回璽綬給有關部門。”霍皇后被立五年,遭廢掉皇后位置住在昭臺宮中。以后十二年,她又被遷徙前往云林館,最后選擇自殺,安葬在昆吾亭以東。

當初,霍光和他的哥哥驃騎將軍霍去病都因軍功征伐封侯居位,漢宣帝因為霍光的緣故,封霍去病的孫子霍山、霍山的弟弟霍云都成為列侯,霍氏前后共有四人封侯。

漢宣帝的第三任皇后王氏,她的先祖在漢高祖時期因功被賞賜關內侯爵位,從沛縣遷徙到了長陵,爵位一直傳到王皇后的父親王奉光。王奉光在年少時喜歡斗雞走狗,漢宣帝在民間時多次和王奉光相會,彼此非常熟悉。王奉光有個女兒這時十多歲,每次要嫁人時,那人馬上就會死掉,所以很久也沒有嫁出。漢宣帝繼位后,就召她進入后宮,慢慢升任為婕妤。這時,館陶王的母親華婕妤、淮陽憲王的母親張婕妤、楚王的母親衛婕妤,都受到漢宣帝寵幸。

霍皇后被廢后,漢宣帝非常憐憫太子早年喪母,還差點被霍氏害死,于是在挑選皇后時非常小心,傾向于那些行事謹慎并沒有子嗣的,這樣就立王婕妤為皇后,讓他以母親的身份撫養。王皇后自從受封后,很少能見到漢宣帝,也不受寵幸,漢宣帝封王奉光為邛成侯。

王皇后被立十六年后,漢宣帝去世,漢元帝繼位,王皇后尊稱為皇太后,漢元帝封皇太后的哥哥王舜為安平侯。以后兩年,王奉光去世,謚號為恭侯,安葬在長門以南,設置二百戶人家守墓,由長丞奉供守衛。

漢元帝去世后,漢成帝繼位,王太后尊稱為太皇太后。漢成帝又封太皇太后的弟弟王駿為關內侯爵位,食邑一千戶。王氏中兩人封為列侯,一人封為關內侯。王舜的兒子王章,王章的堂弟王咸,都官至左右將軍。這時,漢成帝的母親也姓王氏,所以稱呼太皇太后為邛成太后。

邛成太后被立共計四十九年,在七十多歲時,于永始元年(公元前16年)去世,和漢宣帝合葬在杜陵,稱為東園。王奉光的孫子王勛因為犯法被免掉爵位。元始年間,漢成帝王太后下達詔書說:“孝宣王皇后是朕的姑姑,我深深想念她的撫養教育恩義,一直牢記在心。邛成恭侯的封國廢祭祀斷絕,朕感覺非常憐憫,特加封恭侯的曾孫王堅固為邛成侯。”爵位到王莽時期斷絕。

黃其軍

? ? ? 作于2022年4月19日(古歷壬寅年三月十九)

外戚傳(七)

外戚傳(六)

外戚傳(五)

外戚傳(四)

外戚傳(三)

OK,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鏈接:http://www.pinswag.com/ask/23580.html

分享給朋友:

“漢書外戚傳有哪些人物,西漢外戚東漢宦官” 的相關文章

如何挑選青蛾(青蛾怎么選)

如何挑選青蛾(青蛾怎么選)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如何挑選青蛾,以及青蛾怎么選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找一部武俠連續劇,名字叫什么我忘記了 鳳在江湖。主要演員趙鴻飛 飾 云瀟瀟曹 穎 飾 青 蜓曹 穎 飾 青 蛾戴嬌倩 飾 鳳 凰周里京 飾 楊行密黃壘...

楚王衛君的做法有哪些(楚王衛君的做法有哪些呢)

楚王衛君的做法有哪些(楚王衛君的做法有哪些呢)

很多朋友對于楚王衛君的做法有哪些和楚王衛君的做法有哪些呢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研讀》265:春申君列傳(二) 黃歇和秦國訂立盟約后返回楚國。為履行盟約,楚王再派黃歇和太子完到秦國作為人質,秦國把他們扣留了多年。楚頃襄王病重,太子卻無法返回。楚國太...

多少級出太史 多少級掉太古

多少級出太史 多少級掉太古

很多朋友對于多少級出太史和多少級掉太古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古代官職中,品級是按照什么劃分的 古代官員的品級一般分為九品十八級1.正一品1)文京內官:太師、太傅、太保、殿閣大學士文京外官:無2)武京內官:領侍衛內大臣、掌鑾儀衛事大臣。武京外官:無2...

魯隱公多少歲死 魯隱公謚號

魯隱公多少歲死 魯隱公謚號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魯隱公多少歲死,以及魯隱公謚號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春秋中 魯國十二公都是誰? 隱公、桓公、莊公、閔公、僖公、文公、宣公、成公、 襄公、 昭公、 定公、 哀公。1、隱公魯隱公,名息姑,魯國第十四代國君...

如何用詩詞評價玄武門之變,玄武門之變古文

如何用詩詞評價玄武門之變,玄武門之變古文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如何用詩詞評價玄武門之變,以及玄武門之變古文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關于玄武門詩句 1.關于玄武門的詩句 1、《玄武門侍射》 唐 張說 射觀通玄闕,兵欄辟御筵。雕弧月半上,畫的暈重圓。 羿后神幽贊...

淖姬死時多少歲,淖姬的一生

淖姬死時多少歲,淖姬的一生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淖姬死時多少歲,以及淖姬的一生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漢朝趙王 西漢趙王張敖張敖(?—前182),秦末漢初人。張耳之子。秦末隨父參加陳勝、吳廣起義,曾封成都君。漢高祖五年(前202年)嗣爵為趙王,娶高祖...

雜歌謠辭多少詩 雜曲歌辭古詩帶拼音

雜歌謠辭多少詩 雜曲歌辭古詩帶拼音

大家好,今天來為大家解答關于雜歌謠辭多少詩這個問題的知識,還有對于雜曲歌辭古詩帶拼音也是一樣,很多人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讓我來為大家分享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樂府詩集》卷八十三 雜歌謠辭一(3) 【紫玉歌】 《樂府詩集》曰:“紫玉,吳王夫差女也。作歌詩以與韓重。...

隱公元年是哪一年 隱公三年是公元多少年

隱公元年是哪一年 隱公三年是公元多少年

很多朋友對于隱公元年是哪一年和隱公三年是公元多少年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左傳》隱公元年~十一年 傳 惠公元妃孟子。孟子卒,繼室以聲子,生隱公。宋武公生仲子,仲子生而有文在其手,曰為魯夫人,故仲子歸于我。生桓公而惠公薨,是以隱公立而奉之。...

報任安書出自哪里 報任安書最有名的一句

報任安書出自哪里 報任安書最有名的一句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報任安書出自哪里,以及報任安書最有名的一句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報任安書出自哪里 《古文觀止》里有,是司馬遷給任安回的一封信。《報任安書》始見于《漢書·司馬遷傳》,其后重要版本為南朝梁昭明太子蕭統所編...

發表評論

訪客

看不清,換一張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里發表您的看法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