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性受,久久亚洲综合色,国产福利一区二区精品免费,99热这里都是精品

當前位置:詩詞問答 > 歷史 > 正文內容

如何描寫李煜,描寫李煜的句子

一抹淺念2023-02-10 01:20歷史28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如何描寫李煜,以及描寫李煜的句子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對李煜的評價

李煜在藝術方面,具有很高的成就。

書畫

他能書善畫,對其書法:陶谷《清異錄》曾云:“后主善書,作顫筆樛曲之狀,遒勁如寒松霜竹,謂之‘金錯刀’。作大字不事筆,卷帛書之,皆能如意,世謂‘撮襟書’”。對其的畫,宋代郭若虛的《圖書見聞志》曰:“江南后主李煜,才識清贍,書畫兼精。嘗觀所畫林石、飛鳥,遠過常流,高出意外”。惜無書畫傳世于后。

李煜的詞的風格可以以975年被俘分為兩個時期。

他前期的詞風格綺麗柔靡,不脫“花間”習氣。根據內容可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描寫富麗堂皇的宮廷生活和風花雪月的男女情事,

如《菩薩蠻》:

花明月暗籠輕霧,今朝好向郎邊去。刬襪下香階,手提金縷鞋。 畫堂南畔見,一晌偎人顫。奴為出來難,教郎恣意憐。

還有一類是在宋朝的壓力下感受到無力擺脫的命運時所流露的沉重哀愁,

如《相見歡》: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他后期的詞由于生活的巨變,以一首首泣盡以血的絕唱,使亡國之君成為千古詞壇的“南面王”(清沈雄《古今詞話》語),正是“國家不幸詩家幸,話到滄桑語始工”。這些后期詞作,凄涼悲壯,意境深遠,已為蘇辛所謂的“豪放”派打下了伏筆,為詞史上承前啟后的大宗師。至于其語句的清麗,音韻的和諧,更是空前絕后的了。

如《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浪淘沙令》: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王國維認為:“溫飛卿之詞,句秀也;韋端己之詞,骨秀也;李重光之詞,神秀也”。而且還說:“詞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周介存置諸溫、韋之下,可謂顛倒黑白矣”。此最后一句乃是針對周濟在《介存齋論詞雜著》中所道:“毛嬙、西施,天下美婦人也,嚴妝佳,淡妝亦佳,粗服亂頭不掩國色。飛卿,嚴妝也;端己,淡妝也;后主,則粗服亂頭矣。”。王氏認為此評乃揚溫、韋,抑后主。而學術界亦有觀點認為,周濟的本意是指李煜在詞句的工整對仗等修飾方面不如溫庭筠、韋莊,然而在詞作的生動和流暢度方面,則前者顯然更為生機勃發,渾然天成,“粗服亂頭不掩國色”。

李煜詞擺脫了《花間集》的浮靡,他的詞不假雕飾,語言明快,形象生動,性格鮮明,用情真摯,亡國后作更是題材廣闊,含意深沉,超過晚唐五代的詞,成為宋初婉約派詞的開山,后世尊稱他為“詞圣”。

李煜的詞,繼承了晚唐以來溫庭筠、韋莊等花間詞人的傳統,又受了李璟、馮延巳等的影響,將詞的創作向前推進了一大步。其主要成就表現在:

①擴大了詞的表現領域。在李煜之前,詞以艷情為主,內容淺薄,即使寄寓一點懷抱,也大都用比興手法,隱而不露。而李煜詞中多數作品則直抒胸臆,傾吐身世家國之感,情真語摯。所以王國維說:“詞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人間詞話》)

②具有較高的概括性。李煜的詞,往往通過具體可感的個性形象來反映現實生活中具有一般意義的某種境界。“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虞美人〕)、“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浪淘沙〕)、“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烏夜啼〕)、“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清平樂〕)等名句,深刻而生動地寫出了人生悲歡離合之情,引起后世許多讀者的共鳴。

③語言自然、精煉而又富有表現力。他的詞不鏤金錯彩,而文采動人;不隱約其詞,卻又情味雋永;形成既清新流麗又婉曲深致的藝術特色。

④在風格上有獨創性。《花間集》和南唐詞,一般以委婉密麗見長,而李煜則出之以疏宕。如《玉樓春》的“豪宕”,《烏夜啼》的“濡染大筆”,《浪淘沙》的“雄奇幽怨,乃兼二雄”(俱見譚獻《復堂詞話》)《虞美人》的“自然奔放”、“如生馬駒不受控捉”(周濟《介存齋論詞雜著》),兼有剛柔之美,確是不同于一般婉約之作,在晚唐五代詞中別樹一幟。正如納蘭性德所說:“花間之詞,如古玉器,貴重而不適用,宋詞適用而少質重,李后主兼有其美,饒煙水迷離之致。”(《淥水亭雜說》)

李煜本有集,已失傳。現存詞四十四首。其中幾首前期作品或為他人所作,可以確定者僅三十八首。

他的舊臣說他有《文集》30卷及“雜說”百篇。《郡齋讀書志》載《李煜集》10卷,《宋史·藝文志》也載《南唐李后主集》10卷,均佚。《直齋書錄解題》中載《南唐二主詞》1卷,現能見到的有明萬歷四十八年(1620)墨華齋本,錄李煜詞34首,其中《望江南》一首可分為二首。后清代邵長光又錄得 1首,近代王國維為《南唐二主詞》補遺,增加了9首,不過其中有問題的似不少。據近代多數學者的意見,能確定為李煜詞的不過32首。其詞集注本有清劉繼增的《南唐二主詞箋》、近人唐圭璋的《南唐二主詞匯箋》、王仲聞的《南唐二主詞校訂》等。詹安泰的《 李璟李煜詞》,注釋頗詳。事跡見《新五代史》、《宋史》及馬令、陸游二家《南唐書》,今人夏承燾《南唐二主年譜》。

用一句恰當的話形容李煜

用“粗服亂頭”來形容李煜的詞最恰當不過。 每每細讀李煜的詞作,不無覺得是在翻閱著一個帝王的成長與血淚史。從最初的《浣溪沙》(紅日已高三丈透)到《浪淘沙》(簾外雨潺潺),從一個江南大國的皇子,南唐屬國的皇帝,淪為破國亡家的降臣,四十二年間,李煜仿佛是做了一個繁華但又凄涼的夢。在這一場夢中,雖沒有身為帝王應有的魄力,但為后人留下了為數不多卻堪稱是詞壇不朽的詞作,國后的詞作尤其是其亡國后的詞作。李煜的詞作在詞壇上的影響力,不亞于唐朝杜甫。王國維《人間詞話》評價到:“詞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晚清王鵬運亦在《半塘老人遺稿》中所說:“蓋間氣所鐘,以謂詞中之帝,當之無愧色矣。”

李煜的亡國后的詞作,從字里行間不無透露著真率的情緒與血淚的傾述。因為真率,所以他的傾述毫無做作,因而即使是了了數語,亦能讓人忘卻他是一個亡國帝王,只記得他是一個詞中的苦情者。在詞作中,李煜是如何將性情中的真率融入不幸的命運遭際中,使得詞的情感深度加深,詞境與眾不同?本文將對李煜亡國后詞作進行探究分析。

一、巧用白描

周濟《介存齋論詞雜著》中說:“王嬙、西施,天下美婦人也,嚴妝佳,淡妝亦佳,粗服亂頭,不掩國色。飛卿,嚴妝也;端己,淡妝也;后主,則粗服亂頭矣。”用“粗服亂頭”來形容李煜的詞最恰當不過。細讀李煜的詞,不難發現,他極少用典,而多用平直的白描手法。白描手法絲毫沒有減少李煜詞作的風彩,反而更顯出他的“神秀”(王國維),因而使得他的真率和血淚自然流露。

《臨江仙》(櫻桃落盡春歸去)就是體現其白描手法的很好例子。

櫻桃落盡春歸去,蝶翻金粉雙飛。子規啼月小樓西。畫簾珠箔,惆悵卷金泥。

門巷寂寥人去后,望殘煙草低迷。爐香閑裊鳳凰兒,空持羅帶,回首恨依依

整首詞共寫了16種意象,通過對這16種意象的描寫串聯,將一副帝王與繁華盛景作最后告別的迷煙裊裊、欲語無言的別離圖形象地描寫出來。全詞不著一字華麗修辭,更無重文疊字,一切都是娓娓道來,全無人工砌鑿痕跡。這就是李煜的過人之處。詞中“櫻桃”、“金粉”、“鳳凰兒”等意象是生于深宮之中,長于婦人之手的李煜再熟悉不過的,因而運用起來如魚得水。

意象的串聯,我們不難看出,這是一個帝王對過往酒醉金迷生活的不舍,對從此成為階下囚的恐慌。回首恨依依,不是恨人,只是恨從此太平不在。在自己命運如直墜地獄的時刻,李煜似乎沒太多的顧忌,只是一如既往地坦率地表達自己的心緒,沿襲了自己一貫的寫詞作風,真率之至。真率之余,卻又不可忽視其中的化不開的愁去慘淡。

如果說《臨江仙》是意象的白描,那《破陣子》(四十年來家國)就是其感情的白描。

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枝作煙蘿。幾曾識干戈。

一旦歸為臣虜,沈腰潘鬢消磨。最是他皇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垂淚對宮娥。

“幾曾識干戈”,試問世上有幾個帝王敢如此呼出這樣一句辯解?只有李煜,只有他才敢如此。面對國破家亡,自己的無力回天,歸為一句“幾曾識干戈”。我們即痛恨他的無能,未能深識亡國的本質,但又只能報以一個嘆息。 “幾曾識干戈”、“垂淚對宮娥”,這兩句李煜的性情寫真,后人多為不予贊同,認為這不是一個帝王該有的風貌。他生來本是詞人,而不應是帝王。而又因他的真率,讓我們在嘆息之余多了一份感同身受的憐惜。

二、比喻——化虛為實

運用比喻手法,往往能夠使詩中可意會不可言傳之情、之物能夠形象生動,躍然紙上。愁,本是人的一種情感,無形無影,但是在李煜的詞中,我們卻能真切地感知。這得益于李煜在詞中所運用的比喻手法。

《相見歡》中,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

離愁是什么,恐怕縱是千言萬語也無法說清。于是李煜就干脆把這離愁在心里的糾結比喻成某樣可感的事物,剪不斷,理還亂,成了他感情的真實表達。而這愁到底是比喻成了什么,李煜并沒有明說。因為已是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對于一個曾經的帝王,有什么能比成為階下囚,被獨自幽禁在清秋深院中更恥辱。平常、樸素而又富于表現力的語言,表現了深刻而真摯的思想感情,創造了一個和諧完美的藝術整體,讓我們看到了的一個帝王的無奈的凄苦。字里行間,沒有絲毫是為賦新詞強說愁之感,也沒有這個必要。

再看被大多數人認作是李煜的絕筆之作《虞美人》中對愁的刻畫。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闌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去國之痛,失國之悲,亡國之恨,這一切都融入一江春水中。李清照《武陵春》中把愁寄予在“只恐雙溪舴艋,載不動許多愁”。相比之下,李煜的愁來得更加猛然,因為是一江的春水波濤滾滾向東流去,情感的表達更加強烈。而且,一江春水向東流,又有讓人有過往一去不復返,此恨綿綿無絕期之感。神來幾筆,卻有語淺情深的藝術效果,是因為他敢于真率地披露自己的真實感受。身為階下囚,在宋皇帝的監視下,他仍敢呤出這樣曠古所無的對故國之思的愁緒,這完全是赤子之心使然。

王國維《人間詞話》說:“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寫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辭脫口而出,無矯柔妝來之態,以其所見者真,所知者深也。”大家之作,李煜是也。

因為真,所以情深;因為真,所以后人每讀,仍是痛心不已。

三、虛實并存

詩詞中運用虛實并存手法,可以使得詩詞更有層次感,內容更有厚實感。對于一個亡國帝王,李煜的生活前后有著前后的截然不同。由于這樣的特殊的命運遭際,所以在李煜生命的后期,他經常處于一種追憶過往與悲痛現實的時虛時實的精神狀態。因此,從他的詞作里我們可以看到他常運用虛實并存手法去表達自己的真切情感。

《子夜歌》被歷代選家多選作是最能代表李煜詞白描風格的詞作。但我同時認為,它也能夠很好地體現了李煜虛實并存手法。

人生愁恨何能免,銷魂獨我情何限。故國夢重歸,覺來雙淚垂。

高樓誰與上,長記秋晴望。往事已成空,還如一夢中。

上下闕各有一“夢”字,但內涵各異。上闕的“夢”是思念故國而所作的重游故國之夢,下闕的“夢”是面對現實的落差,內心似乎一時還未反應過來,還未能接受。唐圭璋《唐宋詞簡釋》所言:上下兩“夢”字亦幻,上言夢似真,下言真似夢也。在這里,不是虛景與實景的交換,而是詞人內心情感的虛實交換,現實與夢境的交換。葉嘉瑩評價這首詞說,亡國哀思,詞明白如話,不加修飾,本色天然,讀來卻使人感到意味深長,令人黯然銷魂。確實,三千繁華瞬間消逝,讓這個曾經的帝王一時間恍如夢中。受制于人,仍能坦陳自己夢中的所思,夢醒后的不確定。因為這種坦陳,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只有李煜,也只有李煜,才使得我們在現實與夢的交疊并存中,能深切感受到李煜的苦楚,不能不為這真實情感、天成語言發出衷心的愛悅。

《浪淘沙》同樣也是能夠體現虛實并存手法的佳作。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里不知身是客,一餉貪歡。

獨自莫憑闌,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夢里昨日歡樂重現,夢醒獨對無限江山,卻是主人已易,自然是含思凄婉。夢境與現實的對比,不免突顯今日身陷囚牢的浩淼憾恨。有了這種對比,“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這種感慨來得非常自然。現實的不可逆,內心的徹底絕望,清陳廷焯說,一聲慟歌,如聞哀猿,嗚咽纏綿,滿紙血淚。“天上人間”,這明顯是家國仇恨情感的傾瀉,氣象之宏大,古時少之又少。

李煜之所以成為千古詞帝,不是因為他的身世所影響,而是他的真率情感全部投注在詞作中所致。作為一個亡國帝王,像李煜,不能痛痛快快地了結一身,反而還要過著備受凌辱階下囚生活的帝王,是何其的痛不欲生。可是他不算是一個真正的帝王,因此面對恥辱,他所選擇的抗爭不是帝王式的,而是文人式的(葉嘉瑩),這與他的生活性情有關。屈辱地茍活一生,用血與淚去喂養成那只字只句的詞作,最終在性情的徹底解放中——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完成自我的救贖。

怎么用一句話形容李煜?一定要形容貼切

子絕代君王薄命。江山玲瓏可惜卻無君王命

李煜光風流才子,誤作人主,至有入宋牽機之恨。其所作之詞,一字一珠,非他家所能及也。

千古詞帝

用“粗服亂頭”來形容李煜的詞最恰當不過。 每每細讀李煜的詞作,不無覺得是在翻閱著一個帝王的成長與血淚史。從最初的《浣溪沙》(紅日已高三丈透)到《浪淘沙》(簾外雨潺潺),從一個江南大國的皇子,南唐屬國的皇帝,淪為破國亡家的降臣,四十二年間,李煜仿佛是做了一個繁華但又凄涼的夢。在這一場夢中,雖沒有身為帝王應有的魄力,但為后人留下了為數不多卻堪稱是詞壇不朽的詞作,國后的詞作尤其是其亡國后的詞作。李煜的詞作在詞壇上的影響力,不亞于唐朝杜甫。王國維《人間詞話》評價到:“詞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晚清王鵬運亦在《半塘老人遺稿》中所說:“蓋間氣所鐘,以謂詞中之帝,當之無愧色矣。”

李煜的亡國后的詞作,從字里行間不無透露著真率的情緒與血淚的傾述。因為真率,所以他的傾述毫無做作,因而即使是了了數語,亦能讓人忘卻他是一個亡國帝王,只記得他是一個詞中的苦情者。在詞作中,李煜是如何將性情中的真率融入不幸的命運遭際中,使得詞的情感深度加深,詞境與眾不同?本文將對李煜亡國后詞作進行探究分析。

一、巧用白描

周濟《介存齋論詞雜著》中說:“王嬙、西施,天下美婦人也,嚴妝佳,淡妝亦佳,粗服亂頭,不掩國色。飛卿,嚴妝也;端己,淡妝也;后主,則粗服亂頭矣。”用“粗服亂頭”來形容李煜的詞最恰當不過。細讀李煜的詞,不難發現,他極少用典,而多用平直的白描手法。白描手法絲毫沒有減少李煜詞作的風彩,反而更顯出他的“神秀”(王國維),因而使得他的真率和血淚自然流露。

《臨江仙》(櫻桃落盡春歸去)就是體現其白描手法的很好例子。

櫻桃落盡春歸去,蝶翻金粉雙飛。子規啼月小樓西。畫簾珠箔,惆悵卷金泥。

門巷寂寥人去后,望殘煙草低迷。爐香閑裊鳳凰兒,空持羅帶,回首恨依依

整首詞共寫了16種意象,通過對這16種意象的描寫串聯,將一副帝王與繁華盛景作最后告別的迷煙裊裊、欲語無言的別離圖形象地描寫出來。全詞不著一字華麗修辭,更無重文疊字,一切都是娓娓道來,全無人工砌鑿痕跡。這就是李煜的過人之處。詞中“櫻桃”、“金粉”、“鳳凰兒”等意象是生于深宮之中,長于婦人之手的李煜再熟悉不過的,因而運用起來如魚得水。

意象的串聯,我們不難看出,這是一個帝王對過往酒醉金迷生活的不舍,對從此成為階下囚的恐慌。回首恨依依,不是恨人,只是恨從此太平不在。在自己命運如直墜地獄的時刻,李煜似乎沒太多的顧忌,只是一如既往地坦率地表達自己的心緒,沿襲了自己一貫的寫詞作風,真率之至。真率之余,卻又不可忽視其中的化不開的愁去慘淡。

如果說《臨江仙》是意象的白描,那《破陣子》(四十年來家國)就是其感情的白描。

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枝作煙蘿。幾曾識干戈。

一旦歸為臣虜,沈腰潘鬢消磨。最是他皇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垂淚對宮娥。

“幾曾識干戈”,試問世上有幾個帝王敢如此呼出這樣一句辯解?只有李煜,只有他才敢如此。面對國破家亡,自己的無力回天,歸為一句“幾曾識干戈”。我們即痛恨他的無能,未能深識亡國的本質,但又只能報以一個嘆息。 “幾曾識干戈”、“垂淚對宮娥”,這兩句李煜的性情寫真,后人多為不予贊同,認為這不是一個帝王該有的風貌。他生來本是詞人,而不應是帝王。而又因他的真率,讓我們在嘆息之余多了一份感同身受的憐惜。

二、比喻——化虛為實

運用比喻手法,往往能夠使詩中可意會不可言傳之情、之物能夠形象生動,躍然紙上。愁,本是人的一種情感,無形無影,但是在李煜的詞中,我們卻能真切地感知。這得益于李煜在詞中所運用的比喻手法。

《相見歡》中,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

離愁是什么,恐怕縱是千言萬語也無法說清。于是李煜就干脆把這離愁在心里的糾結比喻成某樣可感的事物,剪不斷,理還亂,成了他感情的真實表達。而這愁到底是比喻成了什么,李煜并沒有明說。因為已是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對于一個曾經的帝王,有什么能比成為階下囚,被獨自幽禁在清秋深院中更恥辱。平常、樸素而又富于表現力的語言,表現了深刻而真摯的思想感情,創造了一個和諧完美的藝術整體,讓我們看到了的一個帝王的無奈的凄苦。字里行間,沒有絲毫是為賦新詞強說愁之感,也沒有這個必要。

再看被大多數人認作是李煜的絕筆之作《虞美人》中對愁的刻畫。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闌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去國之痛,失國之悲,亡國之恨,這一切都融入一江春水中。李清照《武陵春》中把愁寄予在“只恐雙溪舴艋,載不動許多愁”。相比之下,李煜的愁來得更加猛然,因為是一江的春水波濤滾滾向東流去,情感的表達更加強烈。而且,一江春水向東流,又有讓人有過往一去不復返,此恨綿綿無絕期之感。神來幾筆,卻有語淺情深的藝術效果,是因為他敢于真率地披露自己的真實感受。身為階下囚,在宋皇帝的監視下,他仍敢呤出這樣曠古所無的對故國之思的愁緒,這完全是赤子之心使然。

王國維《人間詞話》說:“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寫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辭脫口而出,無矯柔妝來之態,以其所見者真,所知者深也。”大家之作,李煜是也。

因為真,所以情深;因為真,所以后人每讀,仍是痛心不已。

三、虛實并存

詩詞中運用虛實并存手法,可以使得詩詞更有層次感,內容更有厚實感。對于一個亡國帝王,李煜的生活前后有著前后的截然不同。由于這樣的特殊的命運遭際,所以在李煜生命的后期,他經常處于一種追憶過往與悲痛現實的時虛時實的精神狀態。因此,從他的詞作里我們可以看到他常運用虛實并存手法去表達自己的真切情感。

《子夜歌》被歷代選家多選作是最能代表李煜詞白描風格的詞作。但我同時認為,它也能夠很好地體現了李煜虛實并存手法。

人生愁恨何能免,銷魂獨我情何限。故國夢重歸,覺來雙淚垂。

高樓誰與上,長記秋晴望。往事已成空,還如一夢中。

上下闕各有一“夢”字,但內涵各異。上闕的“夢”是思念故國而所作的重游故國之夢,下闕的“夢”是面對現實的落差,內心似乎一時還未反應過來,還未能接受。唐圭璋《唐宋詞簡釋》所言:上下兩“夢”字亦幻,上言夢似真,下言真似夢也。在這里,不是虛景與實景的交換,而是詞人內心情感的虛實交換,現實與夢境的交換。葉嘉瑩評價這首詞說,亡國哀思,詞明白如話,不加修飾,本色天然,讀來卻使人感到意味深長,令人黯然銷魂。確實,三千繁華瞬間消逝,讓這個曾經的帝王一時間恍如夢中。受制于人,仍能坦陳自己夢中的所思,夢醒后的不確定。因為這種坦陳,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只有李煜,也只有李煜,才使得我們在現實與夢的交疊并存中,能深切感受到李煜的苦楚,不能不為這真實情感、天成語言發出衷心的愛悅。

《浪淘沙》同樣也是能夠體現虛實并存手法的佳作。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里不知身是客,一餉貪歡。

獨自莫憑闌,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夢里昨日歡樂重現,夢醒獨對無限江山,卻是主人已易,自然是含思凄婉。夢境與現實的對比,不免突顯今日身陷囚牢的浩淼憾恨。有了這種對比,“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這種感慨來得非常自然。現實的不可逆,內心的徹底絕望,清陳廷焯說,一聲慟歌,如聞哀猿,嗚咽纏綿,滿紙血淚。“天上人間”,這明顯是家國仇恨情感的傾瀉,氣象之宏大,古時少之又少。

李煜之所以成為千古詞帝,不是因為他的身世所影響,而是他的真率情感全部投注在詞作中所致。作為一個亡國帝王,像李煜,不能痛痛快快地了結一身,反而還要過著備受凌辱階下囚生活的帝王,是何其的痛不欲生。可是他不算是一個真正的帝王,因此面對恥辱,他所選擇的抗爭不是帝王式的,而是文人式的(葉嘉瑩),這與他的生活性情有關。屈辱地茍活一生,用血與淚去喂養成那只字只句的詞作,最終在性情的徹底解放中——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完成自我的救贖。

關于如何描寫李煜和描寫李煜的句子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鏈接:http://www.pinswag.com/ask/23089.html

分享給朋友:

“如何描寫李煜,描寫李煜的句子” 的相關文章

如何賞析文言文(文言文欣賞)

如何賞析文言文(文言文欣賞)

文言文的賞析方法 文言文的賞析方法 彧童 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如何提高語文文言文的賞析能力,就成了一道問題擺在我們面前。但是若能掌握一些文言文的賞析技巧,將會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現在,就和彧童一起來試一試——語文文言文的賞析方法吧! 賞析方法 一、明確解題步驟 1.把握觀點,理解選句。通過整體...

一斛珍珠是多少(一斛珍珠是多少克)

一斛珍珠是多少(一斛珍珠是多少克)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一斛珍珠是多少,以及一斛珍珠是多少克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一斛是多少 唐朝之前1斛=60kg,宋朝開始,1斛=30kg。唐朝之前,斛為民間對石的俗稱,1斛=1石,1石=10斗=120斤。宋朝開始,改為1斛=5斗,而1石=2斛。在蘇、浙、皖的很多地方...

方今失路欲如何(方今失路欲如何的意思)

方今失路欲如何(方今失路欲如何的意思)

今天給各位分享方今失路欲如何的知識,其中也會對方今失路欲如何的意思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方今吳外困于楚,而內空無骨鯁之臣,是無如我何”文言文翻譯 當前吳軍在外被楚國圍困,而國內沒有正直敢言的忠臣。這樣王僚還能把我們怎么樣呢。出自刺客列傳專諸者,吳堂...

中孚清酒二十年多少錢(中孚酒業30年價格)

中孚清酒二十年多少錢(中孚酒業30年價格)

今天給各位分享中孚清酒二十年多少錢的知識,其中也會對中孚酒業30年價格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山西中孚清酒業有限公司怎么樣? 山西中孚清酒業有限公司是2018-01-12在山西省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注冊地址位于山西省呂梁市文水縣...

走馬蘭臺類轉蓬中.有哪個人名和身份(蘭臺轉蓬什么意思)

走馬蘭臺類轉蓬中.有哪個人名和身份(蘭臺轉蓬什么意思)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走馬蘭臺類轉蓬中.有哪個人名和身份,以及蘭臺轉蓬什么意思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李商隱的詩,嗟余聽鼓應官去,走馬蘭臺類轉篷,是什么意思? 李商隱的詩,“嗟余聽鼓應官去,走馬蘭臺類轉蓬”意思是:嘆我聽更鼓...

鶴沖天是柳永多少歲所作(鶴沖天柳永)

鶴沖天是柳永多少歲所作(鶴沖天柳永)

大家好,今天來為大家解答關于鶴沖天是柳永多少歲所作這個問題的知識,還有對于鶴沖天柳永也是一樣,很多人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讓我來為大家分享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柳永《鶴沖天?黃金榜上》 和錢惟演一樣,柳永也曾有過一個失意的春天。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春闈,25歲的柳永初次進京,躊...

元稹哪個朝代的詩人(元稹什么朝代的詩人)

元稹哪個朝代的詩人(元稹什么朝代的詩人)

很多朋友對于元稹哪個朝代的詩人和元稹什么朝代的詩人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元稹在哪個朝代? 你好,很高興為你解答!元稹是唐朝的詩人,字微之,別字威明,河南府東都洛陽人,北魏宗室鮮卑族拓跋部后裔,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四世孫,唐朝著名詩人、文學家,詩作...

韻部有多少韻(韻,韻部,韻目)

韻部有多少韻(韻,韻部,韻目)

大家好,關于韻部有多少韻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關于韻,韻部,韻目的相關知識,文章篇幅可能較長,還望大家耐心閱讀,希望本篇文章對各位有所幫助! 中華新韻表十八韻十四韻有什么區別 十八韻和十四韻在內容、出版時間以及性質上有區別:一、內容不同1、十四韻有十七個...

春風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春花秋月何時了 往事知多少往事指什么)

春風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春花秋月何時了 往事知多少往事指什么)

今天給各位分享春風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的知識,其中也會對春花秋月何時了 往事知多少往事指什么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是什么意思 這句詞的意思是:這年的時光什么時候才能了結,往事知道有多少!原詞: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

哨遍有多少字(哨字有幾畫)

哨遍有多少字(哨字有幾畫)

今天給各位分享哨遍有多少字的知識,其中也會對哨字有幾畫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遍字怎么組詞是什么 答:遍組詞1、遍地[biàn dì]遍布各處。2、遍身[biàn shēn]滿身。3、遍布[biàn bù]分布到所有的地方;散布到每個地方。4、遍及[b...

發表評論

訪客

看不清,換一張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里發表您的看法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