鷓鴣天晏幾道翻譯,鷓鴣天晏幾道閱讀理解
今天給各位分享鷓鴣天晏幾道翻譯的知識,其中也會對鷓鴣天晏幾道閱讀理解進(jìn)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xiàn)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guān)注本站,現(xiàn)在開始吧!
晏幾道《鷓鴣天·彩袖慇勤捧玉鐘》原文及翻譯賞析
鷓鴣天·彩袖慇勤捧玉鐘原文:
彩袖慇勤捧玉鐘,當(dāng)年拼卻醉顏紅。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fēng)。從別后,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今宵剩把銀釭照,猶恐相逢是夢中。
鷓鴣天·彩袖慇勤捧玉鐘翻譯及注釋
翻譯 當(dāng)年首次相逢你酥手捧杯慇勤勸酒頻舉玉盅,是那么地溫柔美麗和多情,我開懷暢飲喝得酒醉臉通紅。翩翩起舞從月上柳梢的傍晚時分開始,直到樓頂月墜樓外樹梢的深夜,我們盡情地跳舞歌唱,筋疲力盡累到無力再把桃花扇搖動。自從那次離別后,我總是懷念那美好的相逢,多少回夢里與你相擁。今夜里我舉起銀燈把你細(xì)看,還怕這次相逢又是在夢中。
注釋 (1)鷓鴣天:詞牌名,又名「思佳客」,五十五字。 此詞黃升《花庵詞選》題作《佳會》。(2)彩袖:代指穿彩衣的歌女。(3)玉鐘:古時指珍貴的酒杯,是對酒杯的美稱。(4)拼(pan)卻:甘愿,不顧惜。卻:語氣助詞。(5)「舞低」二句:歌女舞姿曼妙,直舞到掛在楊柳樹梢照到樓心的一輪明月低沉下去;歌女清歌婉轉(zhuǎn),直唱到扇底兒風(fēng)消歇(累了停下來),極言歌舞時間之久。桃花扇,歌舞時用作道具的扇子,繪有桃花。歌扇風(fēng)盡,形容不停地?fù)]舞歌扇。這兩句是《小山詞》中的名句。「低」字為使動用法,使······低。(6)同:聚在一起。.(7)剩把:剩:通「盡(jǐn)」,只管。把:持,握。(8)銀釭(gāng):銀質(zhì)的燈臺,代指燈。
鷓鴣天·彩袖慇勤捧玉鐘賞析
言為心聲,有至情之人,才能有至情之文。一首《鷓鴣天》,寫悲感,寫歡情,都是那樣真摯深沉,撼人肺
腑,具有強(qiáng)烈的感 *** 彩。雖然這首詞的題材比較窄,不外乎傷離怨別,感悟懷舊,遣情遺恨之作,并沒有超出晚唐 五代 詞人的題材范圍。小晏寫情之作的動人處,在于它的委婉細(xì)膩,情深意濃而又風(fēng)流嫵媚,清新俊逸。白居易曰:「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古往今來,膾炙人口的詩詞,大抵不僅有情,而且情真。所謂「真字是詞骨。情真、景真,所作必佳,且易脫稿。」
彩袖慇勤捧玉鐘,當(dāng)年拼卻醉顏紅。舞低楊柳樓新月,歌盡桃花扇低風(fēng)。
一個是慇勤地勸酒,一個是拚命地喝,為伊消得人憔悴。當(dāng)年一夕初逢的傾心難忘,別后夢中的飄忽難尋,今宵突然重逢的恍惚難信,景境幾轉(zhuǎn),人事劇變,一切都「如幻如電,如昨夢前塵」。而重逢時的驚疑和驚喜之狀也就自然而然,毫無忸怩作態(tài)。
多情似小晏,天下能有幾何?小晏詞工于言情而能真,故陳廷焯雖嫌其不免思涉于邪,有失風(fēng)人之旨,然又不能不稱其措辭婉妙,一時獨(dú)步。又言「淺處皆深」、「情詞并勝」、「曲折深婉,自有艷詞,更不得讓伊獨(dú)步。」小晏善寫風(fēng)流之情,歡娛之境,盡極沉郁之致,蕩氣回腸之勝,又能表現(xiàn)出純真無邪的品性,使人不覺其卑俗,不感其 *** ,雖百讀之而不厭。這一點(diǎn),小晏受 五代 詞尤其是后主詞的相當(dāng)影響。馮煦《宋六十家詞選例言》曰:「淮海、小山、古之傷心人也」。把小晏、李后主、秦少游并稱「詞中三位美少年」,可見其三人之風(fēng)格的確比較接近。陳廷焯《白雨齋詞話》云:「李后主、晏叔原皆非詞中正聲,而其詞則無人不愛,以其情勝也。情不深而為詞,雖雅不韻,何足感人?」王國維先生也說:「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小晏之作,已然近之。
從別后,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今宵剩把銀釭照,猶恐相逢是夢中。
回憶相會時的歡樂肆意,酣暢淋漓,正是為了反襯鐘情至深,相思至極,魂?duì)繅艨M,不免寤寐求之。而夢中的相會終歸是空,清醒后的相思卻越更深邃,越徹骨。以至于當(dāng)真正相會之時,分不清眼前是夢是真,害怕再次醒來更加痛徹心肺的相思。
小晏出身書香門第,不少婉雅佳言也化用了前人詩句。雖然前人言在,但是為己所用,和諧融貫,讀來仍是自然生輝,更自有別一番情趣含蘊(yùn)其中。夢的意境在小晏筆下,采用遞進(jìn)的方式,前一句的相思之情已是極限,后一句則遞進(jìn)一步,產(chǎn)生了循環(huán)往復(fù)的藝術(shù)效果,意象更為豐滿。可謂青出于藍(lán)而勝于藍(lán)。
晏幾道以其「淡語皆有味,淺語皆有致」的典雅風(fēng)格和「秀氣勝韻,得之天然」的清麗詞風(fēng)冠蓋一時。陳廷焯《白雨齋詞話》卷一云:「 北宋 晏小山工于言情,出元獻(xiàn)(晏殊),文忠(歐陽修)之右,然不免思涉于邪,有失風(fēng)人之旨。而措辭婉妙,則一時獨(dú)步。」陳振孫則贊曰:「其(叔原)詞在諸明勝中,獨(dú)可追逼花間,高處或過之。氣磊落,未可貶也。」毛晉在《跋小山詞》中稱小晏詞「字字娉娉,如攬嬙、施之袂,恨不能起蓮、鴻、蘋、云,按紅牙板,唱和一過」。可謂傾倒之至。而其「從別后,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今宵剩把銀釭照,猶恐相逢是夢中。」的佳句,千百年來一直為世人所傳唱,至今仍有鳧鳧不息的聲韻。
鷓鴣天·彩袖慇勤捧玉鐘點(diǎn)評
此詞表現(xiàn)的是一對戀人的「愛情三部曲」:初盟,別離,重逢。全詞不過五十幾個字,而能造成兩種境界,互相補(bǔ)充配合,或?qū)嵒蛱摚扔胁噬慕k爛,又有聲音的諧美,足見作者詞藝之高妙。
「彩袖慇勤」二句,著筆于對方,落墨于自身,既展現(xiàn)了二人初識時的特定情境,也披露了二人一見傾心、愿托終身之際的曲折心態(tài)。「彩袖」,說明對方并非與自已門第相配的大家閨秀,而不過是侑酒于華宴的歌女。但此時伊人慇勤捧杯勸飲,卻不僅僅是履行侑酒之責(zé),而欲借此暗通情愫。而心有屢犀的作者又何嘗不諳其意?為了報答她于已獨(dú)鐘的深情,他開懷暢飲,不惜一醉。這就寫出了感情的雙向交流。
「舞低楊柳」二句描寫歌舞場面,渲染歡樂氣氛,是對初識、亦即初盟時的情境的進(jìn)一步勾畫。不徑言伊人舞姿曼妙,歌聲婉轉(zhuǎn),而借時間的推移,從側(cè)面表現(xiàn)出其盡態(tài)極妍,是作者的獨(dú)出機(jī)杼之處。「舞低」句既點(diǎn)出了艷舞的持續(xù)之久,又將月升日沉的自然現(xiàn)象化為其動態(tài)效應(yīng)。「歌頸句由暗示伊人輕搖紉扇,盡興演唱,直至精被力竭,才暫歌喉——扇底風(fēng)盡,不正意味著歌喉暫歇?這種竟夜歌舞、通宵歡宴的情景,無疑從一個側(cè)面反映出 宋代 文人階層的生活情趣。
但作者之所以對它歷久難忘,卻不僅僅是出于對昔日歌舞生涯的眷念,更因?yàn)槟鞘撬c伊人相識相戀的契機(jī)。這兩句造語精麗,發(fā)想新奇,于織濃綺華中別見韶秀之美,因而深為后代詞論家所推賞。
下片一筆躍至別后的相思,而將初盟以迄別離的種種情事盡皆略去,頗見剪裁之工。「從別后」二句點(diǎn)明初逢的場面是其別后懷念的主要內(nèi)容。「幾回魂夢」句直訴魂?duì)繅艨M的相思情懷。「與君同」暗示不獨(dú)自已如此,對方亦復(fù)頻入夢境,想思無已,但夢中重逢的歡娛極其短暫,夢后獨(dú)處的凄愴卻格外深長。如是者三,必然既想入夢,又怕入夢,乃至將夢作真、將真作夢。這就逗出「今宵剩把」二句:作者以「剩把」、「猶恐」前后勾連,通過持燈反復(fù)照看而猶難以釋然這一對眷戀至深的情侶久別重逢的那種驚喜交集、喜極轉(zhuǎn)憂的特殊心態(tài)。 唯其眷戀至深才唯恐此番又是將夢作真。
陳廷焯《白雨齊詞話》評曰:「下半闋曲折深婉,自有艷詞,更不得不讓伊獨(dú)步。」這當(dāng)不是溢美之辭。當(dāng)然,末二句也許受到杜甫詩「夜闌更秉獨(dú),相對如夢寐」(《羌村三首》之一),及司空曙詩「乍見翻疑夢,相悲各問年」(《云陽館與韓紳宿別》)的啟發(fā)。
鷓鴣天·彩袖慇勤捧玉鐘創(chuàng)作背景
宋神宗熙寧二年(1069)二月以富弼為宰相,王安石為參知政事,議行新法,朝中政治風(fēng)云突變。而早在仁宗至和二年(1055)晏殊就已亡故,歐陽修則因反對新法,逐漸失勢,后于熙寧五年(1072)病故,這些親人或父執(zhí)的亡故或失勢,使晏幾道失去了政治上的依靠,兼之個性耿介、不愿阿附新貴,故仕途坎坷,陸沉下位,生活景況日趨惡化。在這段與先前富貴雍華的生活形成鮮明對比的日子里,晏幾道采用憶昔思今對比手法寫下了許多追溯當(dāng)年回憶的詞作,《鷓鴣天·彩袖慇勤捧玉鐘》便是這其中的佼佼之作。
鷓鴣天·彩袖慇勤捧玉鐘賞析二
上片回憶當(dāng)年佳會,用重筆渲染,見初會時情重;過片寫別后思念,憶相逢實(shí)則盼重逢,相逢難再,結(jié)想成夢,見離別后情深;結(jié)尾寫久別重逢,竟然將真疑夢,足見重逢時情厚。
作品以時為序,上片回憶當(dāng)年酒宴時的觥籌交錯,兩人初次相逢,一見鐘情,盡歡盡興的情景。「彩袖慇勤捧玉鐘。當(dāng)年拼卻醉顏紅。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fēng)。」四句是回憶當(dāng)年的奢靡生活。「彩袖」的歌女「慇勤捧玉鐘」,此情此景,此人不惜「拼卻」為求「醉顏紅」也成了理所當(dāng)然,足可見當(dāng)時詞人與歌女的濃情蜜意,與詞人為求美人歡顏的豪情。而后句「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fēng)」,以月亮的升落極寫時間之長,又是以夸張的手法生動地描寫了舞宴歌席的環(huán)境,霓裳歌女舞姿妙曼,直到月兒低沉,歌聲婉轉(zhuǎn),直到桃花扇下回蕩的歌聲都消失了,言極其歌舞盛況。「「其中「楊柳」、「桃花」、「月」、「樓」都是那時春天夜晚的景色,但是「楊柳」和「月」是實(shí)景,「桃花」和「風(fēng)」則是虛寫。對仗精巧,似實(shí)卻虛,給人一種如夢如幻的美感。
下闋說道重逢之喜前先講相思之苦。作者以自述的方式,吐露了自從分別之后的思念,初遇的情景時常浮現(xiàn)眼前,「從別后,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是別后魂夢相思,其中「從別后,憶相逢」飽含了詞人與那位歌女何等的思念與無限的情愫,故而會產(chǎn)生「幾回魂夢與君同」這樣的夢中之憶,言極相思之深,常常魂?duì)繅衾@。詞人這是運(yùn)用了幾乎白描的手法,與上闋的「彩袖」、「玉鐘」、「楊柳」、「桃花」之著色濃艷成對比,反映了「君龍疾廢臥家,廉叔下世」后詞人心境的變化。「今宵剩把銀釭照,猶恐相逢是夢中。」是柄燭相對傷心夜談,從杜甫《羌村》詩「夜闌更秉燭,相對如夢寐」兩句脫化而出,但表達(dá)更為輕靈婉折。有多少回自己在睡夢里與戀人歡聚相見。今天真得重逢了,卻又難以相信這是真的,所以點(diǎn)亮銀燈,一次又一次地照看,唯恐還是在睡夢里相見。情思委婉纏綿,辭句清空如話,而其妙處更在于能用聲音配合之美,造成一種迷離惝恍的夢境,有情文相生之妙。而久別重逢,是人類普遍的生活現(xiàn)象之一,也是文學(xué)作品習(xí)見的表現(xiàn)題材。
這首詞的藝術(shù)手法是上片利用彩色字面,描摹當(dāng)年歡聚情況,似實(shí)而卻虛,當(dāng)前一現(xiàn),倏歸烏有;下片抒寫久別相思不期而遇的驚喜之情,似夢卻真,利用聲韻的配合,宛如一首樂曲,使聽者也仿佛進(jìn)入夢境。細(xì)品全篇,詞情婉麗,曲折深婉,濃情厚韻。尤其是這首作品同傳統(tǒng)的戀情詞大不相同,格調(diào)歡快,意境清新,語言活潑,具有極大的創(chuàng)新性。故成為傳誦千古、膾炙人口的名篇。
詩詞作品: 鷓鴣天·彩袖慇勤捧玉鐘 詩詞作者:【 宋代 】 晏幾道 詩詞歸類: 【宋詞三百首】、【愛情】、【婉約】
鷓鴣天晏幾道翻譯
鷓鴣天晏幾道翻譯如下:
晏幾道《鷓鴣天》翻譯:當(dāng)年首次相逢你酥手捧杯殷勤勸酒頻舉玉盅,是那么地溫柔美麗和多情,我開懷暢飲喝得酒醉臉通紅。翩翩起舞從月上柳梢的傍晚時分開始,直到樓頂月墜樓外樹梢的深夜,我們盡情地跳舞歌唱。
筋疲力盡累到無力再把桃花扇搖動,自從那次離別后,我總是懷念那美好的相逢。多少回夢里與你相擁。今夜里我舉起銀燈把你細(xì)看,還怕這次相逢又是在夢中。
晏幾道《鷓鴣天》原文:彩袖殷勒捧玉鐘,當(dāng)年拚卻醉顏紅。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影風(fēng)。從別后,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今宵剩把銀釭照,猶恐相逢是夢中。晏兒道,北宋著名詞人。字叔原,號小山,撫州臨川文港沙河(今屬江西省南昌市進(jìn)賢縣)人。晏殊第七子。
歷任潁昌府許田鎮(zhèn)監(jiān)、乾寧軍通判、開封府判官等。性孤傲,中年家境中落。與其父晏殊合稱“二晏”。詞風(fēng),似父而造詣過之。工于言情,其小令語言清麗,感情深摯,尤負(fù)盛名。表達(dá)情感直率。多寫愛情生活,是婉約派的重要作家。有《小山詞》留世。
《鷓鴣天》原文及翻譯
以下是《鷓鴣天》的原文及翻譯:
鷓鴣天·彩袖殷勤捧玉鐘
宋 晏幾道
彩袖殷勤捧玉鐘,當(dāng)年拚卻醉顏紅。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fēng)。
從別后,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今宵剩把銀釭照,猶恐相逢是夢中。
譯:你揮舞彩袖手捧酒杯殷勤勸酒,回想當(dāng)年心甘情愿醉倒于顏紅。舞姿曼妙,直舞到掛在楊柳樹梢照到樓心的一輪明月低沉下去;歌女清歌婉轉(zhuǎn),直唱到扇底兒風(fēng)消歇。自從那次離別后,我總是懷念那美好的相逢,多少回夢里與你共同歡聚。今夜里我舉起銀燈把你細(xì)看,唯恐這次相逢又是在夢中。
注釋:鷓鴣天:詞牌名,又名“思佳客”,五十五字。此詞黃升《花庵詞選》題作《佳會》。彩袖:代指穿彩衣的歌女。玉鐘:古時指珍貴的酒杯,是對酒杯的美稱。拚(pàn)卻:甘愿,不顧惜。卻:語氣助詞。
“舞低”二句:歌女舞姿曼妙,直舞到掛在楊柳樹梢照到樓心的一輪明月低沉下去;歌女清歌婉轉(zhuǎn),直唱到扇底兒風(fēng)消歇(累了停下來),極言歌舞時間之久。桃花扇,歌舞時用作道具的扇子,繪有桃花。歌扇風(fēng)盡,形容不停地?fù)]舞歌扇。這兩句是《小山詞》中的名句。“低”字為使動用法,使······低。同:聚在一起。剩把:剩:通“盡(jǐn)”,只管。
把:持,握。銀釭(gāng):銀質(zhì)的燈臺,代指燈。賞析言為心聲,有至情之人,才能有至情之文。一首《鷓鴣天》,寫悲感,寫歡情,都是那樣真摯深沉,撼人肺腑,具有強(qiáng)烈的感情色彩。雖然這首詞的題材比較窄,不外乎傷離怨別,感悟懷舊,遣情遺恨之作,并沒有超出晚唐五代詞人的題材范圍。
小晏寫情之作的動人處,在于它的委婉細(xì)膩,情深意濃而又風(fēng)流嫵媚,清新俊逸。白居易曰:“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古往今來,膾炙人口的詩詞,大抵不僅有情,而且情真。所謂“真字是詞骨。情真、景真,所作必佳,且易脫稿。”
彩袖殷勤捧玉鐘,當(dāng)年拚卻醉顏紅。舞低楊柳樓新月,歌盡桃花扇低風(fēng)。一個是殷勤地勸酒,一個是拼命地喝,為伊消得人憔悴。當(dāng)年一夕初逢的傾心難忘,別后夢中的飄忽難尋,今宵突然重逢的恍惚難信,景境幾轉(zhuǎn),人事劇變,一切都“如幻如電,如昨夢前塵”。而重逢時的驚疑和驚喜之狀也就自然而然,毫無忸怩作態(tài)。多情似小晏,天下能有幾何?
小晏詞工于言情能真,故陳廷焯雖嫌其不免思涉于邪,有失風(fēng)人之旨,然又不能不稱其措辭婉妙,一時獨(dú)步。又言“淺處皆深”、“情詞并勝”、“曲折深婉,自有艷詞,更不得讓伊獨(dú)步。”
小晏善寫風(fēng)流之情,歡娛之境,盡極沉郁之致,蕩氣回腸之勝,又能表現(xiàn)出純真無邪的品性,使人不覺其卑俗,不感其淫褻,雖百讀之而不厭。這一點(diǎn),小晏受五代詞尤其是后主詞的相當(dāng)影響。馮煦《宋六十家詞選例言》曰:“淮海、小山、古之傷心人也”。把小晏、李后主、秦少游并稱“詞中三位美少年”,可見其三人之風(fēng)格的確比較接近。
陳廷焯《白雨齋詞話》云:“李后主、晏叔原皆非詞中正聲,而其詞則無人不愛,以其情勝也。情不深而為詞,雖雅不韻,何足感人?”王國維先生也說:“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小晏之作,已然近之。從別后,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今宵剩把銀釭照,猶恐相逢是夢中。
回憶相會時的歡樂肆意,酣暢淋漓,正是為了反襯鐘情至深,相思至極,魂?duì)繅艨M,不免寤寐求之。而夢中的相會終歸是空,清醒后的相思卻越更深邃,越徹骨。以至于當(dāng)真正相會之時,分不清眼前是夢是真,害怕再次醒來更加痛徹心肺的相思。小晏出身書香門第,不少婉雅佳言也化用了前人詩句。
雖然前人言在,但是為己所用,和諧融貫,讀來仍是自然生輝,更自有別一番情趣含蘊(yùn)其中。夢的意境在小晏筆下,采用遞進(jìn)的方式,前一句的相思之情已是極限,后一句則遞進(jìn)一步,產(chǎn)生了循環(huán)往復(fù)的藝術(shù)效果,意象更為豐滿。可謂青出于藍(lán)而勝于藍(lán)。晏幾道以其“淡語皆有味,淺語皆有致”的典雅風(fēng)格和“秀氣勝韻,得之天然”的清麗詞風(fēng)冠蓋一時。
陳廷焯《白雨齋詞話》卷一云:“北宋晏小山工于言情,出元獻(xiàn)(晏殊),文忠(歐陽修)之右,然不免思涉于邪,有失風(fēng)人之旨。而措辭婉妙,則一時獨(dú)步。”陳振孫則贊曰:“其(叔原)詞在諸明勝中,獨(dú)可追逼花間,高處或過之。氣磊落,未可貶也。”毛晉在《跋小山詞》中稱小晏詞“字字娉娉,如攬嬙、施之袂,恨不能起蓮、鴻、蘋、云,按紅牙板,唱和一過”。
可謂傾倒之至。而其“從別后,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今宵剩把銀釭照,猶恐相逢是夢中。”的佳句,千百年來一直為世人所傳唱,至今仍有鳧鳧不息的聲韻。
古詩鷓鴣天原文翻譯及賞析
《鷓鴣天·十里樓臺倚翠微》作者為唐朝文學(xué)家晏幾道。其古詩全文如下:
十里樓臺倚翠微,百花深處杜鵑啼。殷勤自與行人語,不似流鶯取次飛。
驚夢覺,弄晴時。聲聲只道不如歸。天涯豈是無歸意,爭奈歸期未可期。
【前言】
《鷓鴣天·十里樓臺倚翠微》是北宋詞人晏幾道的作品。這首詞表現(xiàn)浪跡天涯的游子,急切盼歸卻又歸期難定的苦悶心情。上片初聞杜鵑啼叫,觸動情懷,感覺鳥兒在殷勤地與行人說話。下片寫不斷地聽杜鵑啼叫后,心情變得十分煩躁,埋怨鵑鳥在作弄人。其實(shí)作者借鵑鳥曲折地反映了生活對人的作弄,然而人是無法與命運(yùn)和生活抗?fàn)幍摹!疤煅呢M是無歸意,爭奈歸期未可期”。結(jié)尾說得十分直率真切,用反跌之筆,更加強(qiáng)化了游子有家難歸、孤獨(dú)煩悶的心態(tài)。
【注釋】
①翠微:青翠的山氣,此指青翠掩映的山間幽深處。
②杜鵑:又名杜宇、子規(guī),叫聲像“不如歸去”;啼:叫。
③行人:離別在外的游子。
④流鶯:指黃鶯。取次:隨意、任意。
⑤驚夢覺:從睡夢中驚醒;弄晴時:弄指賣弄,杜鵑在晴明的春日賣弄自己的叫聲。
⑥不如歸:杜鵑的叫聲像“不如歸去”。
⑤爭奈:怎奈。驚夢”兩句:在晴朗溫和的.春日,杜鵑似乎在賣弄叫聲,將客人砂夢中驚醒。未可期:未可肯定的意思。 “期“,必韻意思。
【翻譯】
春日,詩人在偎依著青山的十里樓臺邊,聽見了從盛開的百花深處傳來的杜鵑啼叫聲。那聲聲杜鵑鳴就跟和行道中人說話似的,自與那隨意飛飛停停的流鶯不同。在晴明的春日,杜鵑不斷賣弄它那“不如歸去”的“殷勤”的叫聲,“行人”似從夢中驚醒。這“行人”豈是不想回家啊,只是回家的日子還不能期望定下啊。
【鑒賞】
此詞吟詠詞人客中聞杜鵑啼聲而觸發(fā)的感慨,抒寫了浪跡在外、有家難歸的浩嘆。詞之結(jié)尾兩句用反跌之筆表曲折之情,意境深遠(yuǎn),耐人尋味。
起首兩句寫鵑啼的環(huán)境和季節(jié)。翠微,青翠的山色,如何遜《仰贈從兄興寧寘南》:“高山郁翠微”;也用以指代青山,如杜牧《九日齊山登高》:“與客攜壺上翠微”。此處指青山,說在靠著青山的十里樓臺的旁邊,在春天百花盛開的深處,聽見了杜鵑啼叫。“殷勤自與行人語,不似流鶯取次飛。”說杜鵑在花間不斷地叫著,好象對“行人”很有情感,不惜“殷勤”相告,比諸黃鶯的隨意飛動,對人漠不關(guān)心,大不相同。取次,猶隨意,黃庭堅《次韻裴仲謀同年》:“煙沙篁竹江南岸,輸與鸕鶿取次眠。”也是用這個詞來寫鳥。“行人”走在**絢爛的優(yōu)美環(huán)境中,心情本來是會愉悅的,但因?yàn)殡x家作客,所以聽了杜鵑叫聲,不免會引起思念之情、作客之愁。那么,詞中所寫的美麗景色,又正好為杜鵑叫聲的感人作了反襯。
杜鵑,又名子規(guī)、杜宇、布谷等,歷代詩詞中有關(guān)杜鵑的吟詠甚夥,而因其叫聲如同“不如歸去”,所以其中表現(xiàn)鄉(xiāng)思的作品尤多。也就是說,在傳統(tǒng)的中國文化中“杜鵑”可以說是鄉(xiāng)思的代名詞,這就是本詞為什么要寫杜鵑啼叫聲的根本原因。其次從寫作上說,游子在**爛漫的優(yōu)美環(huán)境中,本來是應(yīng)該心情舒暢愉悅的,但是因?yàn)槁牭蕉霹N不停的叫聲,仍然勾起了強(qiáng)烈的思家情緒,這樣,美麗的景色又正好為杜鵑叫聲的感人做了反襯。
詞的下片由寫景轉(zhuǎn)為抒情,寫“行人”聞鵑啼的心理變化。過片后三句寫晴明的春日,杜鵑偏又賣弄它的叫聲,“行人”從夢中驚醒,聽到的還是聲聲的“不如歸去”。前面路上初聞鵑啼,感到“殷勤”;聽得太多,睡在床上也被叫得不安,叫的又是一句人所做不到的話,那“行人”心中自然也就變得有點(diǎn)煩躁了。“天涯豈是無歸意,爭奈歸期未可期。”直譯是:“身處天涯,哪里是沒有回家的心思!但是回家的日子連自己都無法預(yù)料,有什么辦法呢?”這兩句話表面上是對喋喋不休的杜鵑的埋怨,實(shí)際上可以說是游子對于無法掌握自己命運(yùn)的生活遭遇的憤慨不是自己不想回家,只是自己不能決定回去的日期,生活不能由自己主宰,有什么辦法呢?這是在煩躁中的思念,說是自言自語行,說是對杜鵑的回答也行。這里表面上有埋怨鵑鳥無知、強(qiáng)聒難耐的意思,但歸根到底,是對真正“作弄”人的生活遭遇的憤慨。
這片詞,話說得比較直致,但內(nèi)容還有曲折,特別是結(jié)句用反跌之筆表曲折之情,深婉感人。
鷓鴣天翻譯是什么?
翻譯:
你揮舞彩袖手捧酒杯殷勤勸酒,回想當(dāng)年心甘情愿醉倒于顏紅。舞姿曼妙,直舞到掛在楊柳樹梢照到樓心的一輪明月低沉下去;歌女清歌婉轉(zhuǎn),直唱到扇底兒風(fēng)消歇。
自從那次離別后,我總是懷念那美好的相逢,多少回夢里與你共同歡聚。今夜里我舉起銀燈把你細(xì)看,唯恐這次相逢又是在夢中。
原文:
《鷓鴣天·彩袖殷勤捧玉鐘》晏幾道?〔宋代〕
彩袖殷勤捧玉鐘。當(dāng)年拚卻醉顏紅。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fēng)。
從別后,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今宵剩把銀釭照,猶恐相逢是夢中。
作品簡介與賞析
《鷓鴣天·彩袖殷勤捧玉鐘》是宋代詞人晏幾道的作品。
此詞寫詞人與一個女子久別重逢的情景,以相逢抒別恨。上片利用彩色字面,描摹當(dāng)年歡聚情況,似實(shí)而卻虛,當(dāng)前一現(xiàn),倏歸烏有;下片抒寫久別相思不期而遇的驚喜之情,似夢卻真,利用聲韻的配合,宛如一首樂曲,使聽者也仿佛進(jìn)入夢境。
全詞不過五十幾個字,而能造成兩種境界,互相補(bǔ)充配合,或?qū)嵒蛱摚扔胁噬慕k爛,又有聲音的諧美,故而使得這首詞成為作者膾炙人口的名作。
晏幾道的《鷓鴣天》 是什么意思?
《鷓鴣天·彩袖殷勤捧玉鐘》是宋代詞人晏幾道的作品。
此詞寫詞人與一個女子久別重逢的情景,以相逢抒別恨。上片利用彩色字面,描摹當(dāng)年歡聚情況,似實(shí)而卻虛,當(dāng)前一現(xiàn),倏歸烏有;下片抒寫久別相思不期而遇的驚喜之情,似夢卻真,利用聲韻的配合,宛如一首樂曲,使聽者也仿佛進(jìn)入夢境。全詞不過五十幾個字,而能造成兩種境界,互相補(bǔ)充配合,或?qū)嵒蛱摚扔胁噬慕k爛,又有聲音的諧美,故而使得這首詞成為作者膾炙人口的名作。
晏幾道:
晏幾道(1038年5月29日—1110年),北宋著名詞人。字叔原,號小山,撫州臨川文港沙河(今屬江西省南昌市進(jìn)賢縣)人。晏殊第七子。
歷任潁昌府許田鎮(zhèn)監(jiān)、乾寧軍通判、開封府判官等。性孤傲,中年家境中落。與其父晏殊合稱“二晏”。詞風(fēng)似父而造詣過之。工于言情,其小令語言清麗,感情深摯,尤負(fù)盛名。表達(dá)情感直率。多寫愛情生活,是婉約派的重要作家。有《小山詞》留世。
著有《小山詞》一卷,存詞260首,其中長調(diào)3首,其余均為小令。他的小令詞在宋初發(fā)展到一個高峰,用清壯頓挫的藝術(shù)性,揉合了晏殊詞典雅富貴與柳永詞旖旎流俗特性,既雅又俗的歌詞合樂的典型音樂形象,使詞這種藝術(shù)形式堂而皇之地登上大雅之堂,并取得扭轉(zhuǎn)雅歌盡廢的歷史性作用。
END,本文到此結(jié)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guān)注本站哦!
版權(quán)聲明:本站發(fā)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diǎn)和對其真實(shí)性負(fù)責(zé),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shí)相關(guān)內(nèi)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wù),不擁有所有權(quán),不承擔(dān)相關(guān)法律責(zé)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