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樂府的詩有多少,漢樂府的詩有多少首
今天給各位分享漢樂府的詩有多少的知識,其中也會對漢樂府的詩有多少首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漢樂府詩大全
1、《陽春歌》
唐代·李白
長安白日照春空,綠楊結煙垂裊風。
披香殿前花始紅,流芳發色繡戶中。
繡戶中,相經過。
飛燕皇后輕身舞,紫宮夫人絕世歌。
圣君三萬六千日,歲歲年年奈樂何。
2、《采蓮曲》
唐代·李白
若耶溪傍采蓮女,笑隔荷花共人語。
日照新妝水底明,風飄香袂空中舉。
岸上誰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楊。
紫騮嘶入落花去,見此踟躕空斷腸。
3、《楊叛兒》
唐代·李白
君歌楊叛兒,妾勸新豐酒。
何許最關人,烏啼白門柳。
烏啼隱楊花,君醉留妾家。
博山爐中沉香火,雙煙一氣凌紫霞。
4、《玉樹后庭花》
南北朝·陳叔寶
麗宇芳林對高閣,新裝艷質本傾城。
映戶凝嬌乍不進,出帷含態笑相迎。
妖姬臉似花含露,玉樹流光照后庭。
花開花落不長久,落紅滿地歸寂中。
5、《七日夜女歌》
佚名
其一
三春怨離泣,九秋欣期歌。
駕鸞行日時,月明濟長河。
其二
長河起秋云,漢渚風涼發。
含欣出霄路,可笑向明月。
6、《東海有勇婦》
唐代·李白
梁山感杞妻,慟哭為之傾。
金石忽暫開,都由激深情。
東海有勇婦,何慚蘇子卿。
學劍越處子,超然若流星。
損軀報夫仇,萬死不顧生。
白刃耀素雪,蒼天感精誠。
十步兩躩躍,三呼一交兵。
斬首掉國門,蹴踏五藏行。
豁此伉儷憤,粲然大義明。
北海李使君,飛章奏天庭。
舍罪警風俗,流芳播滄瀛。
名在列女籍,竹帛已光榮。
淳于免詔獄,漢主為緹縈。
津妾一桌歌,脫父于嚴刑。
十子若不肖,不如一女英。
豫讓斬空衣,有心竟無成。
要離殺慶忌,壯夫所素輕。
妻子亦何辜,焚之買虛聲。
豈如東海婦,事立獨揚名。
7、《觀滄海/碣石篇》
兩漢·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8、《秋思》
唐代·李白
春陽如昨日,碧樹鳴黃鸝。
蕪然蕙草暮,颯爾涼風吹。
天秋木葉下,月冷莎雞悲。
坐愁群芳歇,白露凋華滋。
9、《飛龍引二首》
唐代·李白
其一
黃帝鑄鼎于荊山,煉丹砂。
丹砂成黃金,騎龍飛上太清家,云愁海思令人嗟。
宮中彩女顏如花,飄然揮手凌紫霞,從風縱體登鸞車。
登鸞車,侍軒轅,遨游青天中,其樂不可言。
其二
鼎湖流水清且閑,軒轅去時有弓劍,古人傳道留其間。
后宮嬋娟多花顏,乘鸞飛煙亦不還,騎龍攀天造天關。
造天關,聞天語,屯云河車載玉女。
載玉女,過紫皇,紫皇乃賜白兔所搗之藥方。
后天而老凋三光,下視瑤池見王母,蛾眉蕭颯如秋霜。
10、《幽澗泉》
唐代·李白
拂彼白石,彈吾素琴。
幽澗愀兮流泉深,善手明徽高張清。
心寂歷似千古,松颼飗兮萬尋。
中見愁猿吊影而危處兮,叫秋木而長吟。
客有哀時失職而聽者,淚淋浪以沾襟。
乃緝商綴羽,潺湲成音。
吾但寫聲發情于妙指,殊不知此曲之古今。
幽澗泉,鳴深林。
11、《雉朝飛》
唐代·李白
麥隴青青三月時,白雉朝飛挾兩雌。
錦衣繡翼何離褷,犢牧采薪感之悲。
春天和,白日暖。
啄食飲泉勇氣滿,爭雄斗死繡頸斷。
雉子班奏急管弦,傾心酒美盡玉碗。
枯楊枯楊爾生稊,我獨七十而孤棲。
彈弦寫恨意不盡,瞑目歸黃泥。
12、《出自薊北門行》
唐代·李白
虜陣橫北荒,胡星曜精芒。
羽書速驚電,烽火晝連光。
虎竹救邊急,戎車森已行。
明主不安席,按劍心飛揚。
推轂出猛將,連旗登戰場。
兵威沖絕漠,殺氣凌穹蒼。
列卒赤山下,開營紫塞傍。
途冬沙風緊,旌旗颯凋傷。
畫角悲海月,征衣卷天霜。
揮刃斬樓蘭,彎弓射賢王。
單于一平蕩,種落自奔亡。
收功報天子,行歌歸咸陽。
13、《君子有所思行》
唐代·李白
紫閣連終南,青冥天倪色。
憑崖望咸陽,宮闕羅北極。
萬井驚畫出,九衢如弦直。
渭水銀河清,橫天流不息。
朝野盛文物,衣冠何翕赩。
廄馬散連山,軍容威絕域。
伊皋運元化,衛霍輸筋力。
歌鐘樂未休,榮去老還逼。
圓光過滿缺,太陽移中昃。
不散東海金,何爭西飛匿。
無作牛山悲,惻愴淚沾臆。
14、《空城雀》
唐代·李白
嗷嗷空城雀,身計何戚促。
本與鷦鷯群,不隨鳳凰族。
提攜四黃口,飲乳未嘗足。
食君糠秕馀,嘗恐烏鳶逐。
恥涉太行險,羞營覆車粟。
天命有定端,守分絕所欲。
15、《妾薄命》
唐代·李白
漢帝重阿嬌,貯之黃金屋。咳唾落九天,隨風生珠玉。
寵極愛還歇,妒深情卻疏。長門一步地,不肯暫回車。
雨落不上天,水覆難再收。君情與妾意,各自東西流。
昔日芙蓉花,今成斷根草。以色事他人,能得幾時好。
16、《美女篇》
魏晉·曹植
美女妖且閑,采桑歧路間。
柔條紛冉冉,葉落何翩翩。
攘袖見素手,皓腕約金環。
頭上金爵釵,腰佩翠瑯玕。
明珠交玉體,珊瑚間木難。
羅衣何飄飄,輕裾隨風還。
顧盼遺光彩,長嘯氣若蘭。
行徒用息駕,休者以忘餐。
借問女安居,乃在城南端。
青樓臨大路,高門結重關。
容華耀朝日,誰不希令顏?
媒氏何所營?玉帛不時安。
佳人慕高義,求賢良獨難。
眾人徒嗷嗷,安知彼所觀?
盛年處房室,中夜起長嘆。
17、《白馬篇》
魏晉·曹植
白馬飾金羈,連翩西北馳。借問誰家子,幽并游俠兒。
少小去鄉邑,揚聲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參差。
控弦破左的,右發摧月支。仰手接飛猱,俯身散馬蹄。
狡捷過猴猿,勇剽若豹螭。邊城多警急,虜騎數遷移。
羽檄從北來,厲馬登高堤。長驅蹈匈奴,左顧凌鮮卑。
棄身鋒刃端,性命安可懷?父母且不顧,何言子與妻!
名編壯士籍,不得中顧私。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18、《發白馬》
唐代·李白
將軍發白馬,旌節度黃河。
簫鼓聒川岳,滄溟涌濤波。
武安有振瓦,易水無寒歌。
鐵騎若雪山,飲流涸滹沱。
揚兵獵月窟,轉戰略朝那。
倚劍登燕然,邊烽列嵯峨。
蕭條萬里外,耕作五原多。
一掃清大漠,包虎戢金戈。
19、《千里思》
唐代·李白
李陵沒胡沙,蘇武還漢家。
迢迢五原關,朔雪亂邊花。
一去隔絕國,思歸但長嗟。
鴻雁向西北,因書報天涯。
20、《傷歌行》
佚名
昭昭素明月,輝光燭我床。
憂人不能寐,耿耿夜何長。
微風吹閨闥,羅帷自飄揚。
攬衣曳長帶,屣履下高堂。
東西安所之,徘徊以彷徨。
春鳥翻南飛,翩翩獨翱翔。
悲聲命儔匹,哀鳴傷我腸。
感物懷所思,泣涕忽沾裳。
佇立吐高吟,舒憤訴穹蒼。
漢樂府共收入多少首詩歌
據《漢書?藝文志》所載篇目,西漢樂府民歌有一百三十八首,這數字已接*《詩經》的”國風”,東漢尚不在內,但現存的總共不過三四十首。
漢樂府的詩有那些
《江南》
江南可采蓮,
蓮葉何田田。
魚戲蓮葉間。
魚戲蓮葉東,
魚戲蓮葉西,
魚戲蓮葉南,
魚戲蓮葉北。
樂府雙璧:《孔雀東南飛》、《木蘭辭》
孔雀東南飛
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
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十七為君婦,心中常苦悲:
君既為府吏,守節情不移,賤妾留空房,相見常日稀。
雞鳴入機織,夜夜不得息,三日斷五匹,大人故嫌遲。
非為織作遲,君家婦難為,妾不堪驅使,徒留無所施
便可白公姥,及時相遣歸。
府吏得聞之,堂上啟阿母:兒已薄祿相,幸復得此婦,
結發同枕席,黃泉共為友,共事二三年,始而未為久
女行無偏斜,何意致不厚?
阿母謂府吏:何乃太區區,此婦無禮節,舉動自專由。
吾意久懷忿,汝豈得自由。東家有賢女,自名秦羅敷,
可憐體無比,阿母為汝求,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
府吏長跪告,伏惟啟阿母,今若遣此婦,終老不復娶。
阿母得聞之,槌床便大怒,小子無所畏,何敢助婦語。
吾已失恩意,會不相從許。
府吏默無聲,再拜還入戶,舉言謂新婦,哽咽不能語。
我自不驅卿,逼迫有阿母,卿但暫還家,吾今且報府。
不久當歸還,還必相迎取,以此下心意,慎勿違我語。
新婦謂府吏,勿復重紛紜,往昔初陽歲,謝家來貴門,
奉事循公姥,進止敢自專,晝夜勤作息,伶俜縈苦辛。
謂言無罪過,供養卒大恩,仍更被驅遣,何言復來還?
妾有繡腰襦,葳蕤自生光,紅羅復斗帳,四角垂香囊。
箱簾六七十,綠碧青絲繩,物物各具異,種種在其中。
人賤物亦鄙,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遣施,于今無會因。
時時為安慰,久久莫相忘。
雞鳴外欲曙,新婦起嚴妝,著我繡夾裙,事事四五通;
足下躡絲履,頭上玳瑁光,腰若流紈素,耳著明月當,
指如削蔥根,口如含珠丹,纖纖作細步,精妙世無雙。
上堂謝阿母,母聽怒不止:昔作女兒時,生小出野里,
本自無教訓,兼愧貴家子,受母錢幣多,不堪母驅使
今日還家去,念母勞家里。
卻與小姑別,淚落連珠子,新婦初來時,小姑始扶床,
今日被驅遣,小姑如我長。勤心養公姥,好自相扶將,
初七及下九,嬉戲莫相忘。
出門登車去,涕落百余行。府吏馬在前,新婦車在后,
隱隱何甸甸,俱會大通口。下馬入車中,低頭共耳語,
誓不相隔卿,且暫還家去,吾今且赴府,不久當還歸,
誓天不相負。
新婦謂府吏,感君區區懷,君既若見錄,不久望君來。
君當作磐石,妾當作蒲葦,蒲葦韌如絲,磐石無轉移。
我有親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懷。
舉手長勞勞,二情同依依 。
入門上家堂,進退無顏儀,阿母大拊掌,不圖子自歸,
十三教汝織,十四能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知禮儀,
十七遣汝嫁。謂言無誓違。
汝今何罪過,不迎而自歸,蘭芝懟阿母,兒實無罪過,
阿母大悲摧。
還家十余日,縣令遣媒來,云有第三郎,窈窕世無雙,
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阿母謂阿女,汝可去應之,
阿女含淚答,蘭芝初還時,府吏見叮嚀,結誓不別離,
今日違情義,恐此事非奇,自可斷來信,徐徐更謂之。
阿母白媒人,貧賤有此女,始適還家門,不堪吏人婦。
豈合令郎君,幸可廣問訊,不得便相許。
媒人去數日,尋遣丞請還,說有蘭家女,丞籍有宦官,
云有第五郎,嬌逸未有婚,遣丞為媒人,主簿通語言。
直說太守家,有此令郎君,既欲結大義,故遣來貴門。
阿母謝媒人,女子先有誓,老姆豈敢言。
阿兄得聞之,悵然心中煩,舉言謂阿妹,作計何不量。
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榮汝身。
不嫁義郎體,其往欲何云。
蘭芝仰頭答,理實如兄言,謝家事夫君,中道還兄門,
處分適兄意,那得自任專,雖與府吏約,后會永無緣,
登即相許和,便可作婚姻 。
媒人下床去,諾諾復爾爾,還部白府君,下官奉使命,
言談大有緣,府君得聞之,心中大歡喜,視歷復開書,
便利此月內,六合正相應,良吉三十日,今已二十七,
卿可去成婚,交語速裝束,絡繹如浮云,青雀白鵠舫,
四角龍子幡,婀娜隨風轉,金車玉作輪,躑躅青驄馬,
流蘇金縷鞍,齋錢三百萬,皆用青絲穿,雜采三百疋,
交廣市鮭珍,從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門。
阿母謂阿女,適得府君書,明日來迎汝,何不作衣裳,
莫令事不舉。阿女默無聲,手巾掩口啼,淚落便如瀉,
移我琉璃榻,出置前廳下,左手持刀尺,右手執綾羅,
朝成繡夾裙,晚成單羅衫,暗暗日欲暝,愁思出門啼。
府吏聞此變,因求假暫歸,未至二三里,摧藏馬悲哀。
新婦識馬聲,躡履相逢迎,悵然遙相望,知是故人來。
舉手拍馬鞍,嗟嘆使心傷,自君別我后,人事不可量,
果不如先愿,又非君所詳。我有親父母,逼迫兼弟兄,
以我應他人,君還何所望。
府吏謂新婦,賀君得高遷,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
蒲葦一時韌,便作旦夕間。卿當日勝貴,吾獨向黃泉。
新婦謂府吏,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爾妾亦然
黃泉下相見,勿違今日言 。
執手分道去,各各還家門,生人作死別,恨恨那可論。
念與世間辭,千萬不復全。
府吏還家去,上堂拜阿母,今日大風寒,寒風摧樹木,
嚴霜結庭蘭,兒今日冥冥,令母在后單,故作不良計,
勿復怨鬼神。命如南山石,四體康且直。
阿母得聞之,零淚應聲落,汝是大家子,仕宦于臺閣,
慎勿為婦死,貴賤情何薄,東家有賢女,窈窕艷城郭,
阿母為汝求,便復在旦夕。
府吏再拜還,長嘆空房中,作計乃爾立,轉頭向戶里,
漸見愁煎迫。
其日牛馬嘶,新婦入青廬,奄奄黃昏后,寂寂人定初,我命絕今日,魂去尸長留。攬裙脫絲履,舉身赴清池。
府吏聞此事,心知長別離,徘徊庭樹下,自掛東南枝。
兩家求合葬,合葬華山傍,東西植松柏,左右種梧桐。
枝枝相覆蓋,葉葉相交通,中有雙飛鳥,自名為鴛鴦。
仰頭相向鳴,夜夜達五更,行人駐足聽,寡婦起彷徨。
多謝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有哪些漢樂府的詩歌
漢樂府就是指漢時樂府官署所采制的詩歌。漢樂府掌管的詩歌一部分是供執政者祭祀祖先神明使用的效廟歌辭,其性質與《詩經》中“頌”相同;另一部分則是采集民間流傳的無主名的俗樂,世稱之為樂府民歌。據《漢書。藝文志》載,“有代,趙之謳,秦,楚之風,皆感于哀樂,緣事而發,亦可以觀風俗,知薄厚云”。可見這部分作品乃是漢樂府之精華。宋人郭茂倩所編《樂府詩集》100卷,分12類(郊廟歌辭,燕射歌辭,鼓吹歌辭,橫吹歌辭,相和歌辭,清商曲辭,舞曲歌辭,琴曲歌辭,雜曲歌辭,近氏曲辭,雜歌謠辭,新樂府辭)著錄,是收羅漢迄五代樂府最為完備的一部詩集。《樂府詩集》現存漢樂府民歌40余篇,多為東漢時期作品,反映當時的社會現實與人民生活,用犀利的言辭表現愛恨情感,較為傾向現實主義風格。
漢樂府是繼《詩經》之后,古代民歌的又一次大匯集,不同《詩經》的浪漫主義手法,它開詩歌現實主義新風。漢樂府民歌中女性題材作品占重要位置,它用通俗的語言構造貼近生活的作品,由雜言漸趨向五言,采用斜事寫法,刻畫人物細致入微,創造人物性格鮮明,故事情節較為完整,而且能突出思想內涵著重描繪典型細節,開拓斜事詩發展成熟的新階段,是中國詩史五言詩體發展的一個重要階段。
漢樂府的詩有多少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漢樂府的詩有多少首、漢樂府的詩有多少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