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一個愁字了得李清照,李清照是如何寫愁的
很多朋友對于怎一個愁字了得李清照和李清照是如何寫愁的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一個愁字怎了得?"的全詩是什么?
"一個愁字怎了得?"出自南宋李清照的《聲聲慢》,原文如下: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譯文:
如同是丟了什么,我在苦苦尋覓。只見一切景物都冷冷清清,使我的心情更加愁苦悲戚。忽冷忽熱的氣候,最難保養身體。雖然喝了幾杯淡酒,也無法抵擋傍晚時秋風的寒氣。正在傷心的時候,又有一群大雁,向南飛去。那身影,那叫聲,卻是舊時的相識。
曾經那么繁盛地開在枝頭的菊花,如今已憔悴不堪,誰還有興致把它摘來戴在頭上?守著窗戶,獨自一個人如何熬到天黑?梧桐樹上飄下一片片走完生命歷程的黃葉,細雨一點一滴打在梧桐葉上,如同苦淚滴在心頭。此情此影,哪是一個“愁”字概括得了的呀!
擴展資料:
《聲聲慢》賞析
李清照這首《聲聲慢》,膾炙人口數百年,就其內容而言,簡直是一篇悲秋賦。亦惟有以賦體讀之,乃得其旨。李清照的這首詞在作法上是有創造性的。原來的《聲聲慢》的曲調,韻腳押平聲字,調子相應地也比較徐緩。
而這首詞卻改押入聲韻,并屢用疊字和雙聲字,這就變舒緩為急促,變哀惋為凄厲。此詞以豪放縱恣之筆寫激動悲愴之懷,既不委婉,也不隱約,不能列入婉約體。
靖康之變后,李清照國破,家亡,夫死,傷于人事。這時期她的作品再沒有當年那種清新可人,淺斟低唱,而轉為沉郁凄婉,主要抒寫她對亡夫趙明誠的懷念和自己孤單凄涼的景況。《聲聲慢·尋尋覓覓》便是這時期的典型代表作品之一。
這首詞起句便不尋常,一連用七組疊詞。不但在填詞方面,即使在賦曲也絕無僅有。但好處不僅在此,這七組疊詞還極富音樂美。宋詞是用來演唱的,因此音調和諧是一個很重要的內容。李清照對音律有極深造詣,所以這七組疊詞朗讀起來,便有一種大珠小珠落玉盤的感覺。
只覺齒舌音來回反復吟唱,徘徊低迷,婉轉凄楚,有如聽到一個傷心之極的人在低聲傾訴,然而她還未開口已覺得已能使聽眾感覺到她的憂傷,而等她說完了,那種傷感的情緒還是沒有散去。一種莫名其妙的愁緒在心頭和空氣中彌漫開來,久久不散,余味無窮。
心情不好,再加上這種乍暖還寒天氣,詞人連覺也睡不著了。如果能沉沉睡去,那么還能在短暫的時間內逃離痛苦,可是越想入眠就越難以入眠,于是詞人就很自然想起亡夫來。披衣起床,喝一點酒暖暖身子再說吧。
可是寒冷是由是孤獨引起的,而飲酒與品茶一樣,獨自一人只會覺得分外凄涼。端著一杯淡酒,而在這天暗云低,冷風正勁的時節,卻突然聽到孤雁的一聲悲鳴,那種哀怨的聲音直劃破天際,也再次劃破了詞人未愈的傷口。
頭白鴛鴦夫伴飛,唉,雁兒,你叫得這樣凄涼幽怨,難道你也像我一樣,老年失偶了嗎?也像我一樣,余生要獨自一人面對萬里層山,千山暮雪嗎?胡思亂想之下,淚光迷蒙之中,驀然覺得那只孤雁正是以前為自己傳遞情書的那一只。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舊日傳情信使仍在,而秋娘與蕭郎已死生相隔,人鬼殊途了,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這一奇思妙想包含著多少無法訴說的哀愁啊!
這時看見那些菊花,才發覺花兒也已憔悴不堪,落紅滿地,再無當年那種"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的雅致了。以往丈夫在世時的日子多么美好,詩詞唱和,整理古籍,可現在呢?只剩下自己一個人在受這無邊無際的孤獨的煎熬了。
怎一個愁字了得是哪首詩
怎一個愁字了得出處:聲聲慢·尋尋覓覓。
聲聲慢·尋尋覓覓? ? 【作者】李清照?【朝代】宋
原文: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譯文:
空空蕩蕩無主張,冷冷清清好凄涼,悲悲慘慘好心傷。一時覺暖一時覺涼,身子如何得休養?飲三杯兩盞淡酒,怎能抵御它、傍晚之時來的冷風吹的緊急。向南避寒的大雁已飛過去了,傷心的是卻是原來的舊日相識。
不認當年舊同鄉。菊花委地盡枯黃,我引憂傷憔悴無心賞花惜花、如今花兒將敗還有誰能采摘?守著窗前挨時光,盼不到天黑好挹怏。梧桐葉上細雨淋漓,到黃昏時分、那雨聲還點點滴滴。此情此景,用一個愁字又怎么能說的夠?
賞析
靖康之變后李清照國破,家亡,夫死,傷于人事。這時期她的作品再沒有當年那種清新可人,淺斟低唱,而轉為沉郁凄婉,主要抒寫她對亡夫趙明誠的懷念和自己孤單凄涼的景況。此詞便是這時期的典型代表作品之一。
這首詞起句便不尋常,一連用七組疊詞。不但在填詞方面,即使在賦曲也絕無僅有。但好處不僅在此,這七組疊詞還極富音樂美。宋詞是用來演唱的,因此音調和諧是一個很重要的內容。李清照對音律有極深造詣,所以這七組疊詞朗讀起來,便有一種大珠小珠落玉盤的感覺。
李清照《聲聲慢》中“怎一個愁字了得”的藝術手法
李清照在《聲聲慢》中寫愁的藝術手法:
十四個疊字,何等細膩。“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詞的開頭用這十四個疊字,細細訴說她的心情。她渴望尋求安慰,但總是尋求不到,她感到冷漠、凄涼、悲痛。從渴望到失望到悲痛,這種復雜的感情在這十四個疊字中表達得極其細的一大特色。用如此簡練的語言,表達如此復雜的感情,不得不叫人驚嘆不已!難怪曾有人將此比作“大珠小珠落玉盤”,倒也恰當不過。三個“怎”字,何等強烈。“三杯兩杯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這個“怎”“字,表達了她借酒澆愁的無可奈何的心生得黑。”這個“怎”字,表達了她孤獨地看著窗外滿地黃花憔悴,目送空中飛過的雁群,萬種的凄涼的心情。“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這個“怎”字,表達她了那哀愁之情個“怎”字表達的都是愁,但渲染程度卻是一層比一層強烈。三個“怎”用得妙絕!一個“愁”字,何等深刻。詞末一句“怎一個愁字了得!”這個“愁”字到詞的末尾才出現,也是全詞中唯一的一個“愁”字。這個“愁”字正凝結了最強烈的感情。在這首詞中,作了一番低沉地細細訴說之后才出現的“愁”字,給人的印象是何等的深刻啊!想想她晚年的處境,想想國家的災難,“怎一個愁字了得”啊!這個“愁”字已包含了那么多的痛苦.這個“愁”字,使我們具體地感受到李清照的內心深處的那種無法再忍受煎熬的心情。情景交融,何等感人。觸景傷情,這正是《聲聲慢》又一特色。晚風、飛雁、黃花、細雨、梧桐,繪成了一幅觸目皆然的凄涼的秋色圖:秋天的黃昏,女詞人李清照煢煢孑立于窗前。她仰視飛翔的大雁群,不由的想起曾托大雁給丈夫捎過信,但如今人去樓空,無信可捎了。怎不使她觸景傷情呢!她再看看窗外的黃花,憔悴、損落,雨打梧桐,點點滴滴,無法抑制的淚水也就隨之打濕了衣襟。這種情景交融,情景相生的手法,這幅栩栩如生的畫面,實在是感人肺腑!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什么意思
這句話的意思是梧桐凄凄細雨淋瀝黃昏時分、那雨聲還點點滴滴。此情此景,用一個愁字又怎么能說的夠?
聲聲慢
(宋)李清照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曉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譯文
整天都在尋覓一切清冷慘淡,我不由感到極度的哀傷凄涼。乍暖還寒的秋季最難以調養。飲三杯兩盞淡酒怎能抵御它、傍晚之時來的冷風吹的緊急。向南避寒的大雁已飛過去了,傷心的是卻是原來的舊日相識。
家中的后園中已開滿了菊花,我引憂傷憔悴無心賞花惜花、如今花兒將敗還有誰能采摘?靜坐窗前獨自熬到天色昏黑?梧桐凄凄細雨淋瀝黃昏時分、那雨聲還點點滴滴。此情此景,用一個愁字又怎么能說的夠?
擴展資料:
評解
這是李清照南渡以后的一首震動詞壇的名作。通過秋景秋情的描繪,抒發國破家亡、天涯淪落的悲苦,具有時代色彩。在結構上打破了上下片的局限,全詞一氣貫注,著意渲染愁情,如泣如訴,感人至深。首句連下十四個疊字,形象地抒寫了作者的心情。
下文“點點滴滴”又前后照應,表現了作者孤獨寂寞的憂郁情緒和動蕩不安的心境。全詞一字一淚,纏綿哀怨,極富藝術感染力。
創作背景
此詞是李清照后期的作品,具體寫作時間待考。有人認為作于南渡以后,正值金兵入侵,北宋滅亡,丈夫去世,一連串的打擊使她嘗盡了國破家亡、顛沛流離的苦痛,亡國之恨,喪夫之哀,孀居之苦,凝集心頭,無法排遣,于是寫下了這首《聲聲慢》。有人則認為是中年時期所作。
作者簡介
李清照,宋代女詞人。號易安居士,齊州章丘(今屬山東)人。早期生活優裕,與夫趙明誠共同致力于書畫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據中原,流寓南方,明誠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后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也流露出對中原的懷念。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詩文之法作詞。并能作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不同。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詞》輯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聲聲慢
李清照在《聲聲慢》中寫道:“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她在愁什么?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即這情形,怎能用一個愁字寫得盡呢!這是對前文的概括,概括了“乍暖還寒、晚來風急、舊時雁過、滿地黃花、梧桐秋雨”等情景,這些情景,浸滿了作者凄苦的哀愁,然而作者的哀愁又何止這些呢?作者的愁太多太多了。身世之痛,家國之痛,孤獨之病等等,僅用一個“愁”字又如何包括得盡,概括得了。正如她的詞作《武陵春·風住塵香花已盡》中所寫:
“只
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全詞至此,戛然而止,既是收,又是放,自然而又別致,可謂言盡而意無窮,欲說又休,罷、罷、罷!愁情似水長,個中滋味只有自己慢慢咀嚼了。
綜觀全詞,作者以通俗自然的語言、鋪敘的手法寫景抒情,而抒情又比較含蓄曲折,心中極愁,景景含愁,通篇是愁,然而這一愁情作者卻始終不說破,只是極力烘托渲染,層層推進,營造出一種“一重未了一重添”的凄苦氛圍,給人留下更多的思索空間。全詞寫來盡管沒有一滴淚,然而給人們的感黨卻是“一字一淚,滿紙嗚咽”。這比直寫痛哭和淚水漣漣更為深刻、凄酸,也更能感染人。
要注意的是,這首詞中作者抒發的那種非比尋常的凄苦哀愁,格調看起來雖顯低沉,但分析此詞不能脫離作者所生活的環境和時代氛圍。聯系作者的遭遇,可知作者這一深重的哀愁不是那種閨怨閑愁,它是在金兵入侵、國土淪喪、人民流離失所、朝政腐敗這樣一個社會背景之下產生的,這就使這首詞的感情色彩有了一個時代依托,有了一定的現實性和社會意義。因此,我們可以說《聲聲慢》這首滿含凄苦情的詞。堪稱千古絕唱!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怎一個愁字了得! ——李清照詞中的“愁”
摘要: 宋代著名女詞人李清照在其詞作中頻頻提及其心中愁緒,具體可以分為她人生的不同階段,對其詞作中的“愁”進行不同分析。
關鍵詞: 李清照;哀怨詞;愁緒
李清照是眾所周知的宋代著名女詞人,她可以稱得上是中國古代文學史上最為光彩奪目的女性了。在中國歷史上婉約詞派的眾多詞人中,李清照可謂是“一代詞宗”。這位巾幗不讓須眉的女詞人,在她長達七十余年的漫長人生路上,歷經了許多坎坷。也正是她這百轉千回、跌宕起伏的人生經歷,造就了她的詞作中,千姿百態的“愁”。
一、豆蔻年華——誤入藕花深處
李清照出身于書香門第之家,從小就飽讀詩書,自幼便才華橫溢。年輕時的李清照和那個年代的所有的妙齡少女一樣,愛玩樂、愛喝酒、愛劃船。而李清照與別的女子所不同之處便在于,她不僅愛享樂,而且善于將她的快樂撰成詩文,因此能讓更多的人也體味到她的這份快樂。
既然如此,李清照的青年時代該是無憂無慮的啊,為什么說青年李清照也有“愁”呢?
其實李清照這一時代的“愁”不能算是真正意義上的“愁”,頂多只能算是“為賦新詞強說愁”(辛棄疾《丑奴兒·書博山道中壁》)罷了。
年輕的時候,李清照和她的小姐妹出去劃船,因喝多了酒,竟找不到回去的路了。詞(指《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中沒有提到“愁”字,也難以見得這個時候的李清照在“發愁”。可試想一下,這樣一個醉得微醺的臉紅撲撲的少女,在“誤入藕花深處”后,她“沉醉不知歸路”,一個美麗少女不忍顰蹙的樣子是不是就躍然紙上了呢?這時候她的“愁”,不是滿面愁容、形容枯槁,而是歡喜中的愁,也是令人覺得可愛的愁。
二、初為人婦——紅藕香殘玉簟秋
經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李清照嫁給了門當戶對的一位叫做趙明誠的才子。新婚初期,小兩口的生活可謂是甜似蜜糖。作為一個初婚少婦,李清照沉浸在新婚的甜蜜里,也常常享受“賭書消得潑茶香”(納蘭性德《浣溪沙·誰念西風獨自涼》)的快樂。
可好景不長,李清照深愛著的丈夫陷入黨派之爭,他的家族也因此受到株連。自此,夫婦倆屏居青州鄉里十四年。在這期間,李清照無止息地思念著遠在天涯的丈夫,寫下了眾多感時傷懷的詩篇。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這是李清照等候丈夫的書信時不忍離別的一腔深情;“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這是李清照獨自度過重陽佳節時憔悴凄涼的哀嘆;“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武陵春·風住塵香花已盡》),這是孤苦無依的李清照極盡表達內心深處的愁緒之重。
而誰又能說,與丈夫的離別對李清照的打擊不是沉重的呢?
三、人到暮年——怎一個愁字了得
晚年的李清照,境遇寒酸得令人唏噓。
夫死、再嫁、離婚、國破、家亡。所有的苦難一擁而上,重重地落在了這個暮年的女子柔弱的雙肩上。此時李清照詞作里的千絲萬縷的“愁”,已經能讓人清楚地看到一個顛沛流離的瀕臨絕望的蒼老婦女,在苦苦哀嚎命運的不公。
她不再有心情“也擬泛輕舟”(《武陵春·風住塵香花已盡》),而是“謝他酒朋詩侶”(《永遇樂·落日熔金》)。她不再喜愛出去劃船,不再期待和朋友們飲酒做詩,而是一一婉拒他們熱情的邀約。誰又會知道在她這謝絕朋友們的寥寥數語之中,還暗含這多少的無奈、傷感與愁緒。
她說她老了。她說她“如今憔悴,風鬟霜鬢,怕見夜間出去”(《永遇樂·落日熔金》),她沒有親人可以依靠,沒有至愛的丈夫可以等待和想念,只能兀自哀嘆自己殘花敗柳的容顏,更已再無出門玩樂的興致了。
李清照關于自身身世的無盡哀嘆,最終轉變為了對于國運衰微的愁苦心緒。“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聲聲慢·尋尋覓覓》),一字一句都愁得斷人心腸,語言深沉凝重,哀婉凄苦。而如今落到這種境況,她無須再“為賦新詞強說愁”(辛棄疾《丑奴兒·書博山道中壁》),也不再有閑情抒寫自己閨中的哀怨了。晚年的李清照,渾身上下只剩一句話:“怎一個愁字了得!”(《聲聲慢·尋尋覓覓》)
END,本文到此結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注本站哦!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