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性受,久久亚洲综合色,国产福利一区二区精品免费,99热这里都是精品

當前位置:詩詞問答 > 故事 > 正文內容

鷓鴣天晏幾道守得蓮,鷓鴣天·守得蓮開結伴游

藏匿2023-01-21 14:40故事54

大家好,今天來為大家解答關于鷓鴣天晏幾道守得蓮這個問題的知識,還有對于鷓鴣天·守得蓮開結伴游也是一樣,很多人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讓我來為大家分享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詞牌解釋『鷓鴣天』

鷓鴣天,詞牌名,又名“思佳客”“思越人”“醉梅花”“半死梧”“剪朝霞”等。定格為晏幾道《鷓鴣天·彩袖殷勤捧玉鐘》,此調雙調五十五字,前段四句三平韻,后段五句三平韻。代表作有蘇軾《鷓鴣天·林斷山明竹隱墻》等。

《樂章集》注“正平調”,《太和正音譜》注“大石調”,蔣氏《丸宮譜目》入仙呂引子。趙令畤詞名“思越人”,李元膺詞名“思佳客”。賀鑄詞有“剪刻朝霞釘露盤”句,名“剪朝霞”,又有“梧桐半死清霜后”句,名“半死桐”。韓淲詞有“只唱鸝歌一疊休”句,名“驪歌一疊”。盧祖皋詞有“人醉梅花臥未醒”句,名“醉梅花”。

唐人鄭嵎詩“春游雞鹿塞,家在鷓鴣天”,調名取此。鷓鴣,鳥名,形似母雞,頭如鶉,胸前有白圓點如珍珠,背毛有紫赤浪紋。俗象其鳴聲曰“行不得也哥哥”。此調為北宋初年新聲,始詞為夏竦所作。柳永詞屬正平調。此調僅此一體,無別體。北曲用作小令,或用于套曲。南曲列為“引子”,多用于傳奇劇的結尾處。

宋人作者極眾,題材亦極廣。晏幾道十九首,其中名篇頗多,如:“小令尊前見玉簫。銀燈一曲太妖嬈。歌中醉倒誰能恨,唱罷歸來酒未消。春悄悄,夜迢迢。碧云天共楚宮遙。夢魂慣得無拘檢,又踏楊花過謝橋。”晏幾道均寫花間尊前情事,宋人還用以敘事、寫景、祝頌、感懷、言志。無名氏一首寫閨情,甚為婉美:“枝上流鶯和淚聞。新啼痕間舊啼痕。一春魚鳥無消息,千里關山勞夢魂。無一語,對芳尊。安排腸斷到黃昏。甫能炙得燈兒了,雨打梨花深閉門。”黃庭堅抒寫江湖之趣:“西塞山邊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朝廷尚覓玄真子,何處如今更有詩。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人間底是無波處,一日風波十二時。”辛棄疾作豪氣詞:“壯歲旌旗擁萬夫。錦檐突騎渡江初。燕兵夜妮銀胡鞣,漢箭朝飛金仆姑。追往事,嘆今吾。春風不染白髭須。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劉克莊以作詞論:“詩變齊梁體已澆。香奩新制出唐朝。紛紛競奏桑間曲,寂寂誰知爨下焦。揮彩筆,展紅綃。十分峭措稱妖嬈。可憐才子如公瑾,未有佳人敵小喬。”賀鑄悼亡詞:“重過閶門萬事非。同來何事不同歸。梧桐半死清霜后,頭白鴛鴦失伴飛。原上草,露初唏。舊棲新垅兩依依。空床臥聽南窗雨,誰復挑燈夜補衣。”

朱敦儒在靖康之難后于江南重見北宋汴京名妓李師師而作感懷之詞:“唱得梨園絕代聲。前朝惟數李夫人。自從驚破霓裳后,楚奏吳歌扇里新。秦嶂雁,越溪砧。西風北客兩飄零。尊前忽聽當時曲,側帽停杯淚滿襟。”此調用平韻,為換頭曲,以七字句為主。但前段第二、四句,后段第三句均為平平仄仄仄平平式,并有兩個三字句,因此與七言律詩之音響格律絕不相同,而有流暢、響亮、諧美之藝術效應。前段三、四句以對偶為工,如晏幾道:“云隨綠水歌聲轉,雪繞紅綃舞袖垂”,“西樓酒面垂垂雪,南苑春衫細細風”,“年年陌上生秋草,日日樓中到夕陽”,“風凋碧柳秋眉淡,露染黃花笑靨深”。因此調多七言句,切勿以詩法入詞,宜流動婉美,善于以意象表現。

定格雙調,五十五字,前段四句,三平韻;后段五句,三平韻。宋人填此調者,字句韻悉同。趙長卿詞前段起句“新晴水暖藕花紅”,“新晴”二字俱平聲,“水暖”二字俱仄聲,“花”字平聲,與此平仄全異。又晏詞別首前段起句“一醉醒來春又殘”,“春”字平聲。高觀國詞第二句“最憐一曲鳳簫吟”,“最”字、“一”字俱仄聲。晏詞別首第三句“云隨綠水歌聲轉”,“云”字平聲,“綠”字仄聲。又“年年底事不歸去”,“不”字仄聲。第四句“怨月愁煙長為誰”,“怨”字仄聲,“長”字平聲。趙長卿詞后段第一、二句“憶攜手,遇階墀”,“憶”字仄聲,“攜”字平聲。黃庭堅詞第三句“斜風細雨不須歸”,“斜”字平聲,“細”字仄聲。柳永詞第四句“只因曾向前生里”,“只”字仄聲,“曾”字平聲。晏詞別首第五句“曼倩天涯猶未歸”,“曼”字仄聲,“猶”字平聲。俱與此詞平仄小異。譜內可平可仄據之。按《花草粹編》趙介之詞后段第五句“杜宇一聲腸斷人”,無名氏詞“圖得不知郎去時”,“一”字、“不”字俱仄聲,但宋元人此句第三字從無用仄聲者,此乃以入聲字替平聲,不可泛用上、去聲。

典范作品

【北宋】夏竦《鷓鴣天·鎮日無心掃黛眉》

【北宋】柳永《鷓鴣天·吹破殘煙入夜風》

【北宋】蘇軾《鷓鴣天·林斷山明竹隱墻》

【北宋】晏幾道《鷓鴣天·一醉醒來春又殘》

【北宋】晏幾道《鷓鴣天·彩袖殷勤捧玉鐘》

【北宋】晏幾道《鷓鴣天·醉拍春衫惜舊香》

【北宋】晏幾道《鷓鴣天·守得蓮開結伴游》

【北宋】晏幾道《鷓鴣天·小令尊前見玉簫》

【北宋】晏幾道《鷓鴣天·十里樓臺倚翠微》

【北宋】秦觀《鷓鴣天·枝上流鶯和淚聞》

【北宋】黃庭堅《鷓鴣天·座中有眉山隱客史應之和前韻即席答之》

【北宋】賀鑄《鷓鴣天·重過閶門萬事非》

【北宋】朱敦儒《鷓鴣天·西都作》

【北宋】李清照《鷓鴣天·桂花》

【北宋】李清照《鷓鴣天·寒日蕭蕭上瑣窗》

【金】劉著《鷓鴣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南宋】辛棄疾《鷓鴣天·送人》

【南宋】辛棄疾《鷓鴣天·壯歲旌旗擁萬夫》

【南宋】辛棄疾《鷓鴣天·離豫章別司馬漢章大監》

【南宋】辛棄疾《鷓鴣天·代人賦》

【南宋】辛棄疾《鷓鴣天·鵝湖歸病起作》

【南宋】陸游《鷓鴣天·家住蒼煙落照間》

【南宋】張炎《鷓鴣天·樓上誰將玉笛吹》

“從別后 盼相逢 幾回魂夢 與君同 今宵勤把銀燭照 相逢尤恐是夢中”的原詩

這是北宋晏幾道的詞《鷓鴣天》的最后兩句,寫久別難忘及重逢之后的悲喜交集之情

從別后,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今宵剩把銀缸照,猶恐相逢是夢中。意思是:今晚再三把銀燈照,還擔心這相逢仍是在夢中。

晏幾道《鷓鴣天三首其一》全文。

鷓鴣天

彩袖殷勤捧玉鐘

當年拚卻醉顏紅

舞低楊柳樓心月

歌盡桃花扇底風

從別后,憶相逢

幾回魂夢與君同

今宵剩把銀〔钅工〕照

猶恐相逢是夢中

鷓鴣天

守得蓮開結伴游

約開萍葉上蘭舟

來時浦口云隨棹

采罷江邊月滿樓

花不語,水空流

年年拚得為花愁

明朝萬一西風勁

爭向朱顏不耐秋

鷓鴣天

醉拍春衫惜舊香

天將離恨惱疏狂

年年陌上生秋草

日日樓中到夕陽

云渺渺,水茫茫

征人歸路許多長

相思本是無憑語

莫向花箋費淚行

鷓鴣天

小令尊前見玉簫

銀燈一曲太妖嬈

歌中醉倒誰能恨

唱罷歸來酒未消

春悄悄,夜迢迢

碧云天共楚宮遙

夢魂慣得無拘檢

又踏楊花過謝橋

鷓鴣天

十里樓臺倚翠微

百花深處杜鵑啼

殷勤自與行人語

不似流鶯取次飛

驚夢覺,弄晴時

聲聲只道不如歸

天涯豈是無歸意

爭奈歸期未可期

鷓鷓天

陌上蒙蒙殘絮飛

杜鵑花里杜鵑啼

年年底事不歸去

怨月愁煙長為誰

梅雨細,曉風微

倚樓人聽欲沾衣

故園三度群花謝

曼倩天涯猶未歸

鷓鴣天

當日佳期鵲誤傳

至今猶作斷腸仙

橋成漢渚星波外

人在鶯歌鳳舞前

歡盡夜,別經年

別多歡少奈何天

情知此會無長計

咫尺涼蟾亦未圓

鷓鴣天

手拈香箋憶小蓮

欲將遺恨倩誰傳

歸來獨臥逍遙夜

夢里相逢酩酊天

花易落,月難圓

只應花月似歡緣

秦箏算有心情在

試寫離聲入舊弦

鷓鴣天·守得蓮開結伴游原文_翻譯及賞析

守得蓮開結伴游,約開萍葉上蘭舟。來時浦口云隨棹,采罷江邊月滿樓。花不語,水空流,年年拼得為花愁。明朝萬一西風動,爭向朱顏不耐秋。——宋代·晏幾道《鷓鴣天·守得蓮開結伴游》 鷓鴣天·守得蓮開結伴游 守得蓮開結伴游,約開萍葉上蘭舟。來時浦口云隨棹,采罷江邊月滿樓。

花不語,水空流,年年拼得為花愁。明朝萬一西風動,爭向朱顏不耐秋。 荷花 , 女子 , 惜花惜春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湖塘中長滿了浮萍,姑娘們相約來到湖中,一起撥開浮萍采蓮。來時,旭日初升,浦口水面上如煙的水汽,在長槳四周繚繞。采蓮后回到岸上,月光已照滿了高樓。

好花無語,流水無情,年年都為花落春去而傷愁。明天萬一西風驟然強勁,無奈蓮花抵抗不住秋寒,很快就會凋落。

鑒賞

此為采蓮詞。全詞不著重寫蓮花或采蓮女子的外表美,而著重寫采蓮的環境美和采蓮女的心靈美。整首詞兼具民歌的清新明凈和文人詞的雋雅含蓄,別具情韻而又楚楚動人。上片起首兩句寫一群女子為了采蓮,長時期地等候蓮花盛開,蓮花開了,她們便結伴去采;湖塘里長滿浮萍,她們要上船,得先輕輕地把它撥開。這兩句寫出了姑娘們蓮開前的耐心等待、采蓮前的細致動作。

“來時浦口云隨棹,采罷江邊月河樓”,則寫她們的采蓮過程、采蓮環境。夏天白晝云霧少,句中的“云”,當指曉云。這兩句寫的是采蓮人到了浦口,曉日初升,尚未消散的云氣籠罩她們船棹周圍;她們采蓮休工回到江邊,夜月已上,人家的樓臺上已照滿月光。作者把這從早到晚地采蓮勞動寫得很優美。過片以后展示采蓮女子心靈的美好。她們愛惜蓮花,為蓮花的遭遇擔憂。或許她們采蓮中,也從蓮花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晏幾道(1030-1106,一說1038—1110 ,一說1038-1112),男,漢族,字叔原,號小山,著名詞人,撫州臨川文港沙河(今屬江西省南昌市進賢縣)人。晏殊第七子。歷任潁昌府許田鎮監、乾寧軍通判、開封府判官等。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詞風哀感纏綿、清壯頓挫。一般講到北宋詞人時,稱晏殊為大晏,稱晏幾道為小晏。《雪浪齋日記》云:“晏叔原工小詞,不愧六朝宮掖體。”如《鷓鴣天》中的“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等等詞句,備受人們的贊賞。

晏幾道

裊裊水芝紅,脈脈蒹葭浦。淅淅西風淡淡煙,幾點疏疏雨。草草展杯觴,對此盈盈女。葉葉紅衣當酒船,細細流霞舉。——宋代·葛立方《卜運算元·席間再作》

卜運算元·席間再作

裊裊水芝紅,脈脈蒹葭浦。淅淅西風淡淡煙,幾點疏疏雨。

草草展杯觴,對此盈盈女。葉葉紅衣當酒船,細細流霞舉。 寫景 , 荷花 , 寫雨 , 宴飲抒情世間花葉不相倫,花入金盆葉作塵。惟有綠荷紅菡萏,卷舒開合任天真。此花此葉常相映,翠減紅衰愁殺人。(常相映 一作:長相映)——唐代·李商隱《贈荷花》

贈荷花

唐代 : 李商隱

贊美荷花碧荷生幽泉,朝日艷且鮮。秋花冒綠水,密葉羅青煙。秀色空絕世,馨香為誰傳。坐看飛霜滿,凋此紅芳年。結根未得所,愿托華池邊。——唐代·李白《古風·其五十九》

古風·其五十九

碧荷生幽泉,朝日艷且鮮。

秋花冒綠水,密葉羅青煙。

秀色空絕世,馨香為誰傳。

坐看飛霜滿,凋此紅芳年。

結根未得所,愿托華池邊。 詠物 , 荷花 , 述志組詩

鷓鴣天魏初(去年)翻譯

3.古城:當指黃州古城。

4.杖藜 :拄著藜杖。杜甫《漫興九首》其五:"杖藜徐步立芳洲"。

5.浮生:意為世事不定,人生短促。李涉《題鶴林寺僧舍》:"偶經竹院逢僧話,又得浮生半日閑。"

這首詞作于元豐六年(1083年),時蘇軾在黃州。描繪了一幅夏日雨后的農村小景。

上闋寫景。開首"林斷山明竹隱墻,亂蟬衰草小池塘",連用林、山、竹、墻、蟬、草、池塘七種典型意象描寫了夏日雨后的景物,給人以密不透風之感。最后以"翻空白鳥"與"照水紅蕖"相對,一個訴諸視覺:"時時現";一個訴諸嗅覺:"細細香"。充滿了詩情畫意。

下闋寫散步。江村小景繪好之后,視角則陡然一轉,步入畫中:"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轉斜陽"。通過作者的外部形象顯示其內心世界。最后兩句乃點睛之筆,"殷勤"二字是擬人化手法,含有自嘲的辛酸和詞人的感慨,"又得浮生一日涼"則又更進一層,超出世表。

二、鷓鴣天(西都作) ?朱敦儒

我是清都山水郎2,天教分付與疏狂。

曾批給雨支風券,累上留云借月章3。

詩萬首,酒千觴4。幾曾著眼看侯王。

玉樓金闕慵歸去5,且插梅花醉洛陽。

注釋

1.西都:指北宋的西京洛陽。

2.清都:道家傳謂紫薇天帝的居所,《列子?周穆王》:"王實以為清都紫薇,均天廣樂,帝之所居"。山水郎:作者虛構出來管理山水的神官。

3.券、章:均指公文。

4.觴:酒杯。

5.玉樓金闕:指神仙居住的樓閣宮殿。

此篇是朱敦儒前半生生活理想和自我形象的寫照。朱氏在詞中將自己塑造成一位管理天下妙水清山的神官,由上天賦予了狂放不羈的特權,不問人間俗務,只管風月雨云,成日價過著清詩萬首、美酒千杯的灑脫生活。對于俗世間的侯王將相自然不屑一顧,就算是天上的神仙府邸也懶得歸去,只愿頭上閑插著梅花,醉倒在繁華的西都洛陽城中。此詞塑造的藝術形象,與李白的"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杜甫《飲中八仙歌》)頗有幾分異曲同工之妙,讀之直覺曠達灑脫,正可見其"有神仙風致"處。只可惜,朱氏年輕時代這種傲視侯門、縱情山水的理想生活,卻不為現實所容。秦檜當權時,朱氏被迫出仕"久廢之官"鴻臚少卿,可謂是晚節未終,招致不少非議。《二老堂詩話》載:"蜀人武橫作詩譏之:'少室山人久掛冠,不知何事到長安。如何縱插梅花醉,未必王侯著眼看。'" 曾經的山水仙人,如此遭人奚落,真正令人扼腕。

三、鷓鴣天?正月十一日觀燈姜夔

巷陌風光縱賞時,籠紗未出馬兒嘶2。白頭居士無呵殿3,只有乘肩小女隨4。

花滿市5,月侵衣,少年情事老來悲。沙河塘上春寒淺6,看了游人緩緩歸。

注釋

1.正月十一日觀燈:周密武林舊事記載臨安元宵節前試燈,稱"預賞。

2.籠紗:紗制的燈籠。

3.白頭居士:作者自稱。呵殿:前呵后殿,即前呼后擁,指隨從。

4.乘肩小女:坐在大人肩上的小女兒。

5.花:花燈。

6.沙河塘:錢塘縣南五里,南宋時為繁華盛地。

這首詞寫正月觀燈,描繪出當時人們賞燈的盛況,"籠紗未出馬兒嘶的喧嘩,花滿市的壯麗,然而在擁擠的人群里,作者帶著小女兒在緩緩行走著,無呵殿的白頭居士是作者自嘲之情,乘肩小女是作者的自慰之情,兩種形象疊加在一起卻是詞中新穎的意象。但作者在這樣的繁華熱鬧里,仍然沒有擺脫憂傷,他那顆敏感的心在觀燈回來的路程中,在銀色的月光下,在忽然沉靜下來的深夜,觸景生情,回想起了少年情事,那就發生在許多年前同樣的美好的夜晚,然而往事亦已,歲月已逝,作者無可奈何之情在這熱鬧的節日里,在人們的歡聲笑語中,顯得更悲涼更凄惻。

四、《鷓鴣天》李清照

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

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應羞,畫欄開處冠中秋。

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

【注釋】:騷人句:騷人,此處措賦《離騷》之屈原。

【賞析】:此詞是詠桂花的。作者贊揚桂花“自是花中第一流”,不僅因為它的美麗,而是因為它長存濃列的芳香,反映了她的審美觀。上片采用直接描寫的方法,下面采用側面襯托的方法。通過議論贊美桂花,使主題深化。寄托遙深。

四、《鷓鴣天》李清照

寒日蕭蕭上鎖窗,梧桐應恨夜來霜。

酒闌更喜團茶苦,夢斷偏宜瑞腦香。

秋已盡,日猶長,仲宣懷遠更凄涼。

不如隨分尊前醉,莫負東籬菊蕊黃。

【注釋】:

寒日:晚秋的霜晨,氣溫甚低,人們感覺不到陽光的熱量,故稱寒日。

瑣窗:窗欞作連鎖形的圖案,名瑣窗。瑣,即連環,亦兒鎖。

團茶:即壓緊茶之一種。宋朝多制茶團。

瑞腦:一種熏香的名字,也叫龍腦,即冰片。

仲宣懷遠:王粲,字仲宣,山陽高平人,建安七子之一。曾寫《登樓賦》,以抒懷鄉的情思。其中有“情眷眷而懷歸兮,孰憂思之可任!……悲舊鄉之壅隔分,涕橫墜而弗禁”之句。

隨分:照例。

【賞析】:此詞當為清照南渡后所作。李清照南渡之后,陷入了國破家亡、夫死流離的悲慘境地,心緒落寞,鄉情殷切,寫一些懷鄉詞。這詞寫晚愁霜晨庭院中凄寒肅殺的景象及女主人一醉解千愁的濃重家國之思。兩詞結句,如直抒胸臆,僵直枯燥,便缺乏了藝術的生機。宕開一筆,別出遠神,境界全出,更引起讀者冥想遐思。獲得特殊的美感享受。

五、《鷓鴣天》夏竦

鎮日無心掃黛眉,臨行愁見理征衣。

尊前只恐傷郎意,閣淚汪汪不敢垂。

停寶馬,捧瑤卮,相斟相勸忍分離?

不如飲待奴先醉,圖得不知郎去時。

此為送別詞。詞中托為一個女子的身口,抒寫她與愛人分別時的離情愁緒。全詞語淺情深,深婉曲折,凄美靈動。詞的上片寫女主人公愛人將行、行日及別宴上的種種情態,下片極言離別的痛苦。

上片起首一句,寫女主人公自愛人打算出行時就沒精打采,整天百無聊賴地描眉。第二句,寫她一見丈夫打點行裝就愁了。這“愁見”似不同于“愁看”,應是情緒的突然觸發,雖然行人即將出發,但何時理征衣,她并不是都有思想準備的。這樣看來,這個“愁”比前句“無心”就深入一層而且帶有一定程度的爆發性了。上片結尾兩句,寫男女雙方唯恐對方傷心,竭力控制自己的情緒,以至于別宴上,女主人公雖然難受得兩眼是淚,卻不敢讓自己的淚泉涌流出來。

過片三句,略作頓挫,氣氛稍緩,金玉的字面也顯示了情意的美好;下面的反問又轉入內心,“相斟相勸”表面的平靜下隱伏著痛苦的煎熬。結拍兩句,構思奇特,出語不凡,道出了女主人公深摯婉曲的內心獨白:正因為分別這般痛苦,不如自己先醉倒,不知分手情形或許好受些。自己強忍著眼淚想寬解心上人,但感情的自控總有個限度,說不定到分手時還會垂傷心,那只有求助于沉醉,庶幾可免兩傷。這兩句,把主人公的款款深情抒寫得感人肺腑,波瀾起伏。

六、《鷓鴣天》 晏幾道

彩袖殷勤捧玉鐘,當年拚卻醉顏紅。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

從別后,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今宵剩把銀釭照,猶恐相逢是夢中。

[譯文]

憶當年,你手捧玉盅把酒敬,衣著華麗人多情;我舉杯痛飲拼一醉,醉意醺醺臉通紅。縱情跳舞,直到樓頂月、挨著樹梢向下行;盡興唱歌,使得桃花扇、疲倦無力不扇風。

自從離別后,總想重相逢,多少次、你我重逢在夢中。今夜果真喜相逢,挑燈久坐敘別情,還恐怕、又是虛幻的夢中境。

[注釋]

(1)彩袖:借代手法,指歌女。

(2)拚(pàn判)卻:甘愿。

(3)剩:盡量,力求達到最大限度。釭(gāng剛):燈。

詞作鑒賞

這首詞是作者膾炙人口的名作,寫詞人與一個女子的久別重逢。上片回憶當年佳會,用重筆渲染,見初會時情重;過片寫別后思念,憶相逢實則盼重逢,相逢難再,結想成夢,見離別后情深;結尾寫久別重逢,竟然將真疑夢,足見重逢時情厚。通篇詞情婉麗,讀來沁人心脾。晁補之稱贊小晏不蹈襲人語,風度閑雅,自成一家,舉出“舞低楊柳樓心月”一聯,說“知此人必不生于三家村中者。”(見《侯鯖錄》)

劉體仁《七頌堂詞繹》中云:“‘夜闌更秉燭,相對如夢寐,叔厚云:”今宵剩把銀釭照,猶恐相逢是夢中。’此詩與詞之分疆也。“上片敘寫當年歡聚之時,歌女殷勤勸酒,自己拚命痛飲,歌女楊柳圍繞的高樓中翩翩起舞,搖動繪有桃花的團扇時緩緩而歌,直到月落風定,真是豪情歡暢,逸興遄飛。詞中用詞絢爛多彩,如”彩袖“、”玉鍾“、”醉顏紅“、”楊柳樓“、”桃花扇“等。但是,所有這一切又都是追憶往事,似實卻虛,所以更有了一種如夢如幻的美感。

下片敘寫久別重逢的驚喜之情。“銀釭”即是銀燈:“剩”,只管。末二句從杜甫《羌村》詩“夜闌更秉燭,相對如夢寐”兩句脫化而出,但表達更為輕靈婉折。這是因為晏幾道作此詞是承平之世,而久別重逢的對象亦是相愛的歌女,情況不同,則情致各異。詞中說,別離之后,回想歡聚時境況,常是夢中相見,而今番真的相遇了,反倒疑是夢中。情思委婉纏綿,辭句清空如話,而其妙處更于能用聲音配合之美,造成一種迷離惝恍的夢境,有情文相生之妙。

這首詞的藝術手法是上片利用彩色字面,描摹當年歡聚情況,似實而卻虛,當前一現,倏歸烏有;下片抒寫久別相思不期而遇的驚喜之情,似夢卻真,利用聲韻的配合,宛如一首樂曲,使聽者也仿佛進入夢境。全詞不過五十幾個字,而能造成兩種境界,互相補充配合,或實或虛,既有彩色的絢爛,又有聲音的諧美,足見晏幾道詞藝之高妙。

鷓鴣天

無名氏

枝上流鶯和淚聞,新啼痕間舊啼痕。

一春魚鳥無消息,千里關山勞夢魂。

無一語,對芳尊。

安排腸斷到黃昏。

甫能炙得燈兒了,雨打梨花深閉門。

無名氏詞作鑒賞

詞的上片寫思婦凌晨在夢中被鶯聲喚醒,遠憶征人,淚流不止。“夢”是此片的關節。后兩句寫致夢之因,前兩句寫夢醒之果。致夢之因,詞中寫了兩點:一是丈夫征戌在外,遠隔千里,故而引起思婦魂牽夢縈,此就地點而言;一是整整一個春季,丈夫未寄一封家書,究竟平安與否,不得而知,故而引起思婦的憂慮與憶念,此就時間而言。從詞意推知,思婦的夢魂,本已縹緲千里,與丈夫客中相聚,現實中無法實現的愿望,在夢境中得到了滿足。這是何等的快慰,然而樹上黃鶯一大早就惱人地歌唱起來,把她從甜蜜的夢鄉中喚醒。她又回到雙雙分離的現實中,伊人不見,魚鳥音沉。于是,她失望了,痛哭了。

過片三句,寫女子在白天的思念。她一大早被鶯聲喚醒,哭干眼淚,默然無語,千愁萬怨似乎隨著兩行淚水咽入胸中。但是胸中的郁懣總得要排遣,于是就借酒澆愁。可是如李白所說:“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一懷愁怨,觸緒紛來,只得“無一語,對芳尊”,準備就這樣痛苦地熬到黃昏。李清照《聲聲慢》云:“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詞意相似。唯李詞音澀,聲情凄苦;此詞音滑,似滿心而發,肆口而成,然無限深愁卻蘊于淺語滑調之中,讀之令人凄然欲絕。

結尾兩句,融情入景,表達了綿綿無盡的相思。

“甫能”二字,宋時方言,猶今語剛才。這里是說,剛剛把燈油熬干了,又聽著一葉葉、一聲聲雨打梨花的凄楚之音,就這樣睜著眼睛挨到天明。詞人不是直說徹夜無眼,而是通過景物的變化,婉曲地表達長時間的憶念,用筆極為工巧。

這首詞有一個好處,就是因聲傳情,聲情并茂。詞人一開頭就抓住鳥鶯囀的動人旋律,巧妙地溶入詞調,通篇宛轉流暢,環環相扣,起優跌宕,一片官商。清人陳廷焯稱其“不經人力,自然合拍”,可謂知音。細細玩索,不是飛可以體會到其中的韻味嗎?

鷓鴣天

晏幾道

一醉醒來春又殘,野棠梨雨淚闌干。

玉笙聲里鸞空怨,羅幕香中燕未還。

終易散,且長閑。

莫教離恨損朱顏。

誰堪共展鴛鴦錦,同過西樓此夜寒!

晏幾道詞作鑒賞

此詞寫離愁別恨,哀婉動人。

起二句,寫的是昨夜里一番沉醉,今朝酒醒,又是春殘時候,只見野棠梨上的宿雨,恰似離人的悲淚一樣縱橫。“一醉”,寫昨夜借酒以遣寂寞之懷:“春又殘”,本與醉醒之事全無干涉,詞中把它們勾合一起,一謂酒醒之后,雨飄花落的情景,觸眼生悲,詞人驀地感到,春天真的過去了;再謂往日的歡娛,如昨夢前塵,一切美好的情事全都消失了。如小晏詞集自序云:“感光陰之易遷,嘆境緣之無實”。春殘,以“野棠梨雨”表之,而帶雨的棠梨又暗喻流淚的人。次句從白居易《長恨歌》“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化出,然情景交融,自有一番搖人心魄之獨特魅力。三、四句寫與情人別后的情景:悠揚的玉笙聲里,孤鸞空自哀怨;羅幕中余馥郁,去燕猶未歸來。“鸞”,謂孤鸞,失偶的鸞鳥,這里當為詞人自喻。又古樂曲有《孤鸞》之曲,其聲哀怨,故“鸞空怨”三字,語意相關。“羅幕”,指房中的帷幕。燕子穿過高樓的重重簾幕,回到舊日巢中,常用來喻游子回歸,而此詞謂“燕未還”,則指離別了的情人還未回來。這兩句寫的是簾下百無聊賴地吹笙,想念著遠別的情人,心中充滿了哀怨。

過片三句,拓開一筆,強自解慰,尤言:既已知道歡聚易散,不如暫且悠閑中度日吧,莫讓離愁別恨損害了青春美好的容顏。這里故作退讓,用表面豁達的語言來表現怨極而無可奈何的心境。可是這古之傷心人呢?能真正覺悟的他還是要讓那千萬縷割不斷的情絲去牽系著自己:“誰堪共展鴛鴦錦,同過西樓此夜寒!”這是一句徹骨情語。“鴛鴦錦”,指繡有鴛鴦圖案的錦被,象征著男女的和合。“西樓”,是詞人青年時歡會之地,小晏詞中屢見。春寒料峭,長夜漫漫,西樓悵臥,誰共晨夕?當初“共展鴛鴦錦”的美好時光,已一去不復返了,所余下的只是永久的孤獨和哀傷。

這首以長調章法入于小詞,處處呼應。“一醉醒來”,已伏下“西樓此夜寒”一筆:“鸞空怨”、“燕未還”,已伏下“誰堪共展鴛鴦錦”一筆。這一切又都和詞人內心的感覺一一對應。

鷓鴣天

晏幾道

醉拍春衫惜舊香。

天將離恨惱疏狂。

年年陌上生秋草,日日樓中到夕陽。

云渺渺,水茫茫。

征人歸路許多長。

相思本是無憑語,莫向花箋費淚行!

晏幾道詞作鑒賞

此詞對作者往日歡歌笑樂的回憶中,流露出他對落拓平生的無限感慨和微痛纖悲。

上片于室內的角度寫離恨。起首兩句抒寫離恨的無法排遣。“舊香”是往日與伊人歡樂的遺澤,乃勾起“離恨”之根源,其中凝聚著無限往昔的歡樂情事,自覺堪惜,“惜”字飽含著對舊情的深切留念。而“醉拍春衫”則是產生“惜舊香”情思的活動,因為“舊香”是存留“春衫”上的。句首用一“醉”字,可使人想見其縱恣情態,“醉”,更容易觸動心懷郁積的情思。次句乃因“惜舊香”而激起的無可奈何之情。

“疏狂”二字是作者個性及生活情態的自我寫照。“疏”為闊略世事之意。“狂”為作者生活情態的概括。他的《阮郎歸》曾說“殷勤理舊狂”,可見“狂”他并非偶然,而是生活中常有的表現。“莫問逢春能幾回,能歌能笑是多才”(《浣溪沙》),“彩袖殷勤捧玉鍾,當年拼卻醉顏紅。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鷓鴣天》),俱是其生活狂態的具體寫照。這句意謂以自己這個性情疏狂的人卻被離恨所煩惱而無法排遣,而句首著一“天”字,使人覺得他的無可奈何之情是無由開解的。“年年”兩句選取最常見的秋草、夕陽,烘托思婦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思念之情。路上秋草年年生,實寫征人久久不歸;日日樓中朝暮獨坐,實寫為離恨折磨之苦。

過片承“夕陽”而寫云、水,將視野擴展,從云水渺茫、征人歸路難尋中,突出相見無期。此二句即景生情,以景喻情,道出了主人公于樓上悵望時的情思。

結拍兩句是無可奈何的自慰,措辭無多,然而讀之使人更覺哀傷。“莫向花箋費淚行”雖是決絕之辭,卻是情至之語,從中帶出已往情事,當是曾向花箋多費淚行,如《西廂記》所說,把書信“修時和淚修,多管閣著筆尖兒未寫早淚先流”。既然離恨這般深重,非言辭所能申寫,如果再“向花箋費淚行”,那便是虛枉了。小晏也曾一首《采桑子》中寫道:“長情短恨難憑寄,枉費紅箋。”情意正同。此二句意謂此際相思之情,絕非言語所能表達得出來的。夏敬觀云:“叔原以貴人暮子,落拓一生,華屋山邱,身親經歷,哀絲號竹,寓其微痛纖悲,宜其造詣又過于父。”從此詞中,可以見出以上論述之深透。

全詞痛楚的往事追憶中流露出詞人親身經歷的慨嘆,意境深闊,感人至深,具有較強的藝術魅力。

鷓鴣天

晏幾道

守得蓮開結伴游,約開萍葉上蘭舟。

來時浦口云隨棹,采罷江邊月滿樓。

花不語,水空流,年年拚得為花愁。

明朝萬一西風動,爭奈朱顏不耐秋。

晏幾道詞作鑒賞

此為采蓮詞。全詞不著重寫蓮花或采蓮女子的外表美,而著重寫采蓮的環境美和采蓮女的心靈美。整首詞兼具民歌的清新明凈和文人詞的雋雅含蓄,別具情韻而又楚楚動人。

上片起首兩句寫一群女子為了采蓮,長時期地等候蓮花盛開,蓮花開了,她們便結伴去采;湖塘里長滿浮萍,她們要上船,得先輕輕地把它撥開。這兩句寫出了姑娘們蓮開前的耐心等待、采蓮前的細致動作。

“來時浦口隨棹,采罷江邊月河樓”,則寫她們的采蓮過程、采蓮環境。夏天白晝云霧少,句中的“云”,當指曉云。這兩句寫的是采蓮人到了浦口,曉日初升,尚未消散的云氣籠罩她們船棹周圍;她們采蓮休工回到江邊,夜月已上,人家的樓臺上已照滿月光。作者把這從早到晚地采蓮勞動寫得很優美。

過片以后展示采蓮女子心靈的美好。她們愛惜蓮花,為蓮花的遭遇擔憂。或許她們采蓮中,也從蓮花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好花易謝當然常用來象征少女青春易逝、好景不常。她們愛惜蓮花、關切蓮花,和愛惜自己的青春、關切自己的命運密切相關。“花不語,水空流”,好花無語,流水無情,深情無法傾訴,好景不斷流逝,人無可奈何,花也無可奈何,那就只有“年年拚得為花愁”了。而最急迫的愁是“明朝萬一西風動,爭奈朱顏不耐秋。”怕萬一西風聚然吹來,艷麗的蓮花抵擋不住,馬上就陷于飄零、憔悴。“朱顏”指花,用比擬寫法進一步人花合一了。

此片細膩地寫出采蓮人多情易感的內心世界。

鷓鴣天

晏幾道

斗鴨池南夜不歸,酒闌紈扇有新詩。

云隨碧玉歌聲轉,雪繞紅瓊舞袖回。

今感舊,欲沾衣。

可憐人似水東西。

回頭滿眼凄涼事,秋月春風豈得知!

晏幾道詞作鑒賞

此為感舊詞。作者詞中通過今昔對比,抒發了深沉悲涼的傷時感逝情懷和身世之慨。

詞的上片寫當年斗雞池邊征歌逐舞、飲酒賦詩的盛況。首兩句寫晝夜相繼的游賞歡宴。酒闌之后,興猶未盡,還歌女的紈扇上題遍綺麗的新詩,可以想見詞人的情意氣。這兩句用淡墨淺染,略點宴樂,然后用濃墨重彩鉤勒。“云隨”兩句寫的是天上的云,也像隨著碧玉的歌聲而飄轉;紅瓊的舞袖回旋,仿佛裹著一身飛雪。“碧玉”、“紅瓊”,是歌兒舞女的代稱。本詞中所指的或許是小晏最眷戀的小蓮。《小山詞》中尚有一首《鷓鴣天》,特為小蓮而作,亦有“云隨綠水歌聲轉,雪繞紅綃舞袖垂”之句,語意與本詞相仿。小晏寫歌聲高亢,不說“響遏行云”,而是易“遏”為“隨”為“轉”,賦予歌聲更大的感染力,可謂點鐵成金;寫舞態婆娑,如流風回雪,亦極生動形象。活色生香,酣歌暢舞,可知小晏此時之樂,自不免要紈扇題詩了。近世論者,嘗舉此聯與大晏的“重頭歌韻響錚琮,入破舞腰紅亂旋”相比,認為兩聯意同而小晏造語尤勝。

過片三句,點明詞旨為懷舊。詞人追懷往事,不禁淚下沾衣。最令人痛苦莫過于兩人象各向東西分流的水那樣,再也不能會合一起了。可能此時小蓮也不知去向了。詞人發出了深沉的嘆息:“回頭滿眼凄涼事,秋月春風豈得知!”依舊是那皎潔的秋月,依舊是那溫煦的春風,但那個人兒早已不眼前了,連同她清越的歌聲,連同她妙曼的舞態,所留下的只是滿眼凄涼。“秋月春風”四字,包涵了無限的哀思。“豈得知”三字,是孤寂的詞人絕望之語,屬反詰用法。

鷓鴣天

晏幾道

小令尊前見玉簫,銀燈一曲太妖嬈。

歌中醉倒誰能恨?

唱罷歸來酒未消。

春悄悄,夜迢迢。

碧云天共楚宮遙。

夢魂慣得無拘檢,又踏楊花過謝橋。

晏幾道詞作鑒賞

這首詞記述的是詞人一次春夜宴會上驚艷的情事。

起筆“小令”二句,寫兩人初逢的情境。“尊前”,點酒筵:“銀燈”,點夜晚:“玉簫”,指筵席上侑酒的歌女,典出唐范攄《云溪友議》,韋皋與姜輔家侍婢玉簫有情,韋歸,一別七年,玉簫遂絕食死,后再世,為韋侍妾。詞中以玉簫指稱,當意味著兩人筵前目成心許。華燈下清歌一曲,醉頰微酡,“嬌嬈”前著一“太”字,表露了詞人傾慕之情。

接下來“歌中”二句,從“一曲”生出。她優美的歌聲中痛飲至醉,誰又能感到遺恨啊!她唱完之后,余音耳,筵散歸來,酒意依然未消。“歌中醉倒”四字統攝全篇:表面看來,這是說一邊聽歌,一邊舉杯酣飲,不覺便酩酊大醉了;實際上是暗示自己被美妙的歌聲陶醉,被美艷的歌者迷醉了。一“醉”字,點明命意,情韻悠長,并提引下片寫的春夜夢尋。

“醉倒”,是心甘情愿的。“誰能恨”即無人能恨,與柳永《鳳棲梧》詞“衣帶漸寬終不悔”的“終不悔”,有異曲同工之妙。詞人醉得實是太深太沉了,以至宴會歸來,仍酒意未消,而“未消”的不僅是酒意,更有見玉簫而產生的綿綿情意。兩句實中有虛,沉著深婉。

過片后,緊接寫“歸來”的情事。小晏尚有《鷓鴣天》詞云:“歸來獨臥逍遙夜,夢里相逢酩酊天”,可作本詞下片的概括。“春悄悄,夜迢迢”意謂,春意悄悄地潛進了心中,春夜又是漫無際涯。“悄悄”二字,寫春夜的寂靜,也暗示詞人獨處時的心境。久不成寐,更覺春夜迢迢,與上片短暫的歡娛恰成強烈對照。“碧云”句,以天設喻,慨嘆由于人為的間阻,使兩人不能互通心愫,侯門如海,要想重見就更是困難了。一“遙”字,與《詩。鄭風。東門之墠》“其室則邇,其人甚遠”的“遠”字用意略同,并不是說兩人空間上相隔很遠,而是說時間上的長別的深意了。“楚宮”,楚王之宮,指代玉簫的居處,亦暗示女主人公“巫山神女”的身份。這三句寫宴罷歸來的刻骨相思,婉妙動人。

“夢魂”二語,是全詞中警策之語。今夜里,詞人的夢魂,迷蒙的夜色中,又踏著滿地楊花,悄悄地走過謝橋,去重會意中人了。“慣”,即慣常之意。

“謝橋”,謝娘家的橋。唐代有名妓謝秋娘。詞中以謝橋指女子所居之地。張泌《寄人》詩:“別夢依依到謝家,小廓回合曲闌斜。多情只有春庭月,猶為離人照落花。”晏詞暗用詩意。兩句宕開一筆,意味更深,以縹緲迷離的夢境反襯歌酒相歡的現實,以夢魂的無拘無束反襯生活中的迢遙間阻。末句“又”字,用意尤深,赴宴時踏楊花過謝橋的是現實生活中的人,再來卻是虛幻飄忽的夢魂了。這一結能生能新,情韻佳絕。據邵博《邵氏聞見后錄》載,與小晏同時的學者程頤,每聽到人誦“夢魂”兩句時,必笑曰:“鬼語也!”意甚賞之。

鷓鴣天

晏幾道

十里樓臺倚翠微,百花深處杜鵑啼。

殷勤自與行人語,不似流鶯取次飛。

驚夢覺,弄晴時。

聲聲只道不如歸。

天涯豈是無歸意,爭奈歸期未可期。

晏幾道詞作鑒賞

此詞吟詠詞人客中聞杜鵑啼聲而觸發的感慨,抒寫了浪跡外、有家難歸的浩嘆。詞之結尾兩句用反跌之筆表曲折之情,意境深遠,耐人尋味。

宋詞《鷓鴣天·守得蓮開結伴游》鑒賞

《鷓鴣天·守得蓮開結伴游》是北宋詞人晏幾道的所做。此詞里出現“蓮”、“萍”、“云”等字,似乎有意把四位歌女“結伴”在一起。自撰《小山詞序》中得知,熱戀的不外是沈、陳等朋友家的歌兒舞女而已。《小山詞》中關于蓮、鴻、蘋、云的形象以及她們與詞人的'戀情關系,均有生動反映。下面是我為大家帶來的宋詞《鷓鴣天·守得蓮開結伴游》鑒賞,歡迎閱讀。

【原文】

鷓鴣天

守得蓮開結伴游⑴,約開萍葉上蘭舟⑵。來時浦口云隨棹,采罷江邊月滿樓。

花不語,水空流,年年拚得為花愁⑶。明朝萬一西風勁,爭奈朱顏不耐秋⑷。

【注釋】

⑴結伴:這里指相約、邀約。

⑵約:攔阻。蘭舟:即木蘭舟,船的美稱。

⑶花愁:花落春去而傷愁

⑷朱顏:紅顏,明指蓮花,暗指采蓮女自己。

【白話譯文】

湖塘中長滿了浮萍,姑娘們相約來到湖中,一起撥開浮萍采蓮。來時,旭日初升,浦口水面上如煙的水汽,在長槳四周繚繞。采蓮后回到岸上,月光已照滿了高樓。

好花無語,流水無情,年年都為花落春去而傷愁。明天萬一西風驟然強勁,無奈蓮花抵抗不住秋寒,很快就會凋落。

【賞析】

此為采蓮詞。全詞不著重寫蓮花或采蓮女子的外表美,而著重寫采蓮的環境美和采蓮女的心靈美。整首詞兼具民歌的清新明凈和文人詞的雋雅含蓄,別具情韻而又楚楚動人。上片起首兩句寫一群女子為了采蓮,長時期地等候蓮花盛開,蓮花開了,她們便結伴去采;湖塘里長滿浮萍,她們要上船,得先輕輕地把它撥開。這兩句寫出了姑娘們蓮開前的耐心等待、采蓮前的細致動作。

“來時浦口云隨棹,采罷江邊月河樓”,則寫她們的采蓮過程、采蓮環境。夏天白晝云霧少,句中的“云”,當指曉云。這兩句寫的是采蓮人到了浦口,曉日初升,尚未消散的云氣籠罩她們船棹周圍;她們采蓮休工回到江邊,夜月已上,人家的樓臺上已照滿月光。作者把這從早到晚地采蓮勞動寫得很優美。過片以后展示采蓮女子心靈的美好。她們愛惜蓮花,為蓮花的遭遇擔憂。或許她們采蓮中,也從蓮花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花不語,水空流”,好花無語,流水無情,深情無法傾訴,好景不斷流逝,人無可奈何,花也無可奈何,那就只有“年年拚得為花愁”了。而最急迫的愁是“明朝萬一西風動,爭奈朱顏不耐秋。”怕萬一西風聚然吹來,艷麗的蓮花抵擋不住,馬上就陷于飄零、憔悴。“朱顏”指花,用比擬寫法進一步人花合一了。此片細膩地寫出采蓮人多情易感的內心世界。

【作者介紹】

晏幾道(約1030—約1106)北宋詞人。字叔原,號小山,撫州臨川(今屬江西)人,晏殊第七子。曾任太常寺太祝。熙寧七年以鄭俠上書反對王安石變法事,受株連下獄。元豐五年為潁昌府許田鎮監官,“年未至乞身,退居京師賜第”(《碧雞漫志》卷二)。晚年家境貧寒。文學與其父晏殊齊名,世稱“二晏”。詞風哀感纏綿、清壯婉麗。

END,本文到此結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注本站哦!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鏈接:http://www.pinswag.com/ask/20289.html

分享給朋友:

“鷓鴣天晏幾道守得蓮,鷓鴣天·守得蓮開結伴游” 的相關文章

寫兩句表達愛國的詩句有哪些(表達愛國的詩詞兩句)

寫兩句表達愛國的詩句有哪些(表達愛國的詩詞兩句)

大家好,關于寫兩句表達愛國的詩句有哪些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關于表達愛國的詩詞兩句的相關知識,文章篇幅可能較長,還望大家耐心閱讀,希望本篇文章對各位有所幫助! 有哪些愛國詩句寫兩句 1.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返。——荊軻《易水歌》2.想當年,金戈...

詩人游山西村有哪些感親切感受,游山西村表達了詩人怎樣的人生思考

詩人游山西村有哪些感親切感受,游山西村表達了詩人怎樣的人生思考

今天給各位分享詩人游山西村有哪些感親切感受的知識,其中也會對游山西村表達了詩人怎樣的人生思考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陸游寫的“ 游山西村”詩人有哪些親切感受 詩人用真摯的感情,明朗的筆調,描繪了山村景物和農家習俗,生活氣息十分濃郁。詩中生動地描繪了詩人...

屈原哀郢里哪些是名句,郢都 屈原

屈原哀郢里哪些是名句,郢都 屈原

大家好,關于屈原哀郢里哪些是名句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關于郢都 屈原的相關知識,文章篇幅可能較長,還望大家耐心閱讀,希望本篇文章對各位有所幫助! 屈原最有名的詩句 屈原名句:其實他的名句基本上不用分類只有兩個特點:1 悲己 悲國2 豪邁 大氣屈原的名句(...

思歸詩人是如何層層抒寫,這首詩是怎樣渲染作者的思鄉之情的

思歸詩人是如何層層抒寫,這首詩是怎樣渲染作者的思鄉之情的

很多朋友對于思歸詩人是如何層層抒寫和這首詩是怎樣渲染作者的思鄉之情的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思歸 王勃的簡析 賞析:這首抒寫旅愁鄉思的小詩,詩人在寥寥二十個字中,巧妙地借景抒情,表現出了一種悲涼渾壯的氣勢,創造了一個情景交融的開闊的意境。第一句是主觀...

氣吞云夢澤出自哪里,氣蒸云夢澤出自哪里

氣吞云夢澤出自哪里,氣蒸云夢澤出自哪里

今天給各位分享氣吞云夢澤出自哪里的知識,其中也會對氣蒸云夢澤出自哪里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孟浩然的岳陽樓 詩句的解析 解析:詩的前四句寫洞庭湖壯麗的景象和磅礴的氣勢,后四句是借此抒發自己的政治熱情和希望。開頭兩句交代了時間,寫出了浩瀚的湖水。湖水和天...

從軍行是一首什么詩,從軍行的整首詩的意思

從軍行是一首什么詩,從軍行的整首詩的意思

大家好,關于從軍行是一首什么詩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關于從軍行的整首詩的意思的相關知識,文章篇幅可能較長,還望大家耐心閱讀,希望本篇文章對各位有所幫助! 《從軍行》是一首什么詩? 《從軍行》是唐代詩人陳羽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是一首寫風雪行軍的仄韻絕句,...

古體詩歌如何登錄,如何登錄中國詩歌網

古體詩歌如何登錄,如何登錄中國詩歌網

大家好,今天來為大家解答關于古體詩歌如何登錄這個問題的知識,還有對于如何登錄中國詩歌網也是一樣,很多人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讓我來為大家分享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登幽州臺歌屬于什么詩,其他像這樣的詩句還有什么 屬于古體詩。這樣的詩句很少,但是要說情感表達上,我覺得《滿江紅》應該差不多...

阮遇哪里人,阮遇個人資料年齡

阮遇哪里人,阮遇個人資料年齡

很多朋友對于阮遇哪里人和阮遇個人資料年齡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人如風后入江云,情似雨余黏地絮,是什么意思 “人如風后入江云,情似雨余黏地絮”的意思是:人生好象隨風飄入江天的白云,離別的情緒好比雨后粘滿地面的花絮。這句話出自宋朝詞人周邦彥的《玉樓春·...

山幾千重的意思,數重山的數重是什么意思

山幾千重的意思,數重山的數重是什么意思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山幾千重的意思,以及數重山的數重是什么意思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從軍行》王昌齡翻譯及賞析是什么? 【作品概述】《從軍行七首》是唐代詩人王昌齡的組詩作品。第一首詩刻畫了邊疆戍卒懷鄉思親的情景;第二首詩...

發表評論

訪客

看不清,換一張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里發表您的看法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