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游抒情古詩有哪些,什么叫紀游詩
大家好,今天來為大家解答關于紀游抒情古詩有哪些這個問題的知識,還有對于什么叫紀游詩也是一樣,很多人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讓我來為大家分享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古詩《游山西村》的意思是什么?
古詩《游山西村》的意思是:
正值豐年,樸素的農家自釀臘酒,殺雞宰豬殷勤待客,可別笑話那酒漿渾濁,酒香中溢出的農家熱情早已使人心馳神往。
尋尋覓覓,山巒重重疊疊,溪流迂回曲折,似已無路可走,繼續前行,忽然柳樹茂密,山花鮮艷,又一村莊出現在眼前。
春社祭祀的日子近了,村里吹簫打鼓的熱鬧起來了,農家人布衣氈帽,淳厚的古風猶存,好一派清新古樸的鄉村風貌!
從今后,若是您同意我隨時來拜訪,閑來時我將會拄著拐杖,踏著月色,前來叩門。
1、原文
《游山西村》是宋代詩人陸游的作品,全詩如下: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2、簡介
這是一首紀游抒情詩,抒寫江南農村日常生活,詩人緊扣詩題“游”字,但又不具體描寫游村的過程,而是剪取游村的見聞,來體現不盡之游興。全詩首寫詩人出游到農家,次寫村外之景物,復寫村中之情事,末寫頻來夜游。所寫雖各有側重,但以游村貫穿,并把秀麗的山村自然風光與淳樸的村民習俗和諧地統一在完整的畫面上,構成了優美的意境和恬淡、雋永的格調。
陸游(1125年—1210年),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紹興)人,尚書右丞陸佃之孫,南宋文學家、史學家、愛國詩人。
陸游一生筆耕不輟,詩詞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詩語言平易曉暢、章法整飭謹嚴,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與杜甫的沉郁悲涼,尤以飽含愛國熱情對后世影響深遠。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放翁詞》、《渭南詞》等數十個文集傳世。
《游山西村》這首古詩的意思是什么?
游山西村 陸游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譯文
不要笑農家臘月里釀的酒渾濁不醇厚,豐收的年景農家待客菜肴非常豐盛。
山巒重疊水流曲折正擔心無路可走,忽然柳綠花艷間又出現一個山村。
吹著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經接近,布衣素冠,淳樸的古代風俗依舊保留。
今后如果還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閑游,我隨時會拄著拐杖來敲你的家門。
游山西村古詩賞析及原文翻譯
《游山西村》是宋代詩人陸游的作品。這是一首紀游抒情詩,抒寫江南農村日常生活,詩人緊扣詩題“游”字,但又不具體描寫游村的過程,而是剪取游村的見聞,來體現不盡之游興。全詩首寫詩人出游到農家,次寫村外之景物,復寫村中之情事,末寫頻來夜游。
游山西村
【作者】陸游【朝代】宋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譯文
不要笑農家臘月里釀的酒濁而又渾,在豐收嶼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豐繁。山巒重疊水流曲折正擔心無路可走,柳綠花艷忽然眼前又出現一個山村。吹著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經接近,村民們衣冠簡樸古代風氣仍然保存。今后如果還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閑游,我一定拄著拐杖隨時來敲你的家門。
賞析
這是一首紀游抒情詩,抒寫江南農村日常生活,詩人緊扣詩題“游”字,但又不具體描寫游村的過程,而是剪取游村的見聞,來體現不盡之游興。全詩首寫詩人出游到農家,次寫村外之景物,復寫村中之情事,末寫頻來夜游。所寫雖各有側重,但以游村貫穿,并把秀麗的山村自然風光與淳樸的村民習俗和諧地統一在完整的畫面上,構成了優美的意境和恬淡、雋永的格調。此詩題材比較普通,但立意新巧,手法白描,不用辭藻涂抹,而自然成趣。
關于古村落的唯美古詩有哪些?
第一首、《小桃源》是唐代大詩人李白創作的一首詩。
黟縣小桃源,煙霞百里間。
地多靈草木,人尚古衣冠。
市向晡前散,山經夜后寒。
譯文:
黟縣有個小桃源,風景優美,有好多有靈性的花草樹木。
人們都崇尚古風,集市很早就散啦,夜里的山就冷冷清清的了。
第二首、《游山西村》是宋代詩人陸游創作的一首紀游抒情詩。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譯文:
不要笑農家臘月里釀的酒濁而又渾,在豐收嶼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豐繁。山巒重疊水流曲折正擔心無路可走,柳綠花艷忽然眼前又出現一個山村。吹著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經接近,村民們衣冠簡樸古代風氣仍然保存。今后如果還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閑游,我一定拄著拐杖隨時來敲你的家門。
第三首、《村居》是清代詩人高鼎晚年歸隱于上饒地區、閑居農村時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譯文:
農歷二月,村子前后的青草已經漸漸發芽生長,黃鶯飛來飛去。楊柳披著長長的綠枝條,隨風擺動,好像在輕輕地撫摸著堤岸。在水澤和草木間蒸發的水汽,如同煙霧般凝集著。楊柳似乎都陶醉在這濃麗的景色中。
村里的孩子們放了學急忙跑回家,趁著東風把風箏放上藍天。
第四首、《歸園田居》是晉宋時期(南朝宋)文學家陶淵明的詩作品。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
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
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
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
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戶庭無塵雜,虛室有余閑。
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
譯文:
少小時就沒有隨俗氣韻,自己的天性是熱愛自然。
偶失足落入了仕途羅網,轉眼間離田園已十余年。
籠中鳥常依戀往日山林,池里魚向往著從前深淵。
我愿在南野際開墾荒地,保持著拙樸性歸耕田園。
繞房宅方圓有十余畝地,還有那茅屋草舍八九間。
榆柳樹蔭蓋著房屋后檐,爭春的桃與李列滿院前。
遠處的鄰村舍依稀可見,村落里飄蕩著裊裊炊煙。
深巷中傳來了幾聲狗吠,桑樹頂有雄雞不停啼喚。
庭院內沒有那塵雜干擾,靜室里有的是安適悠閑。
久困于樊籠里毫無自由,我今日總算又歸返林山。
第五首、《過故人莊》是唐代詩人孟浩然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寫的是詩人應邀到一位農村老朋友家做客的經過。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譯文:
老朋友預備豐盛的飯菜,邀請我去他鄉村田家玩。
翠綠的樹林圍繞著村落,蒼青的山巒在城外橫臥。
推開窗戶面對谷場菜園,手舉酒杯閑談莊稼情況。
等到九九重陽節到來時,再請君來這里觀賞菊花。
古詩《題西林壁》和《游山西村》的詩意分別是什么
《題西林壁》是宋代文學家蘇軾的詩作。這是一首詩中有畫的寫景詩,又是一首哲理詩,哲理蘊含在對廬山景色的描繪之中。
全詩的字面意思:從正面、側面看廬山山嶺連綿起伏、山峰聳立,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看廬山,廬山呈現各種不同的樣子。我之所以認不清廬山真正的面目,是因為我自身處在廬山之中。
全詩如下: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賞析:
前兩句“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實寫游山所見。廬山是座丘壑縱橫、峰巒起伏的大山,游人所處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這兩句概括而形象地寫出了移步換形、千姿萬態的廬山風景。
后兩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說理,談游山的體會。之所以不能辨認廬山的真實面目,是因為身在廬山之中,視野為廬山的峰巒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廬山的一峰一嶺一丘一壑,局部而已,這必然帶有片面性。這兩句奇思妙發,整個意境渾然托出,為讀者提供了一個回味經驗、馳騁想象的空間。這不僅僅是游歷山水才有這種理性認識。游山所見如此,觀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這兩句詩有著豐富的內涵,它啟迪人們認識為人處事的一個哲理——由于人們所處的地位不同,看問題的出發點不同,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難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認識事物的真相與全貌,必須超越狹小的范圍,擺脫主觀成見。
《游山西村》是宋代詩人陸游創作的紀游抒情詩。
全詩的字面意思:不要笑農家臘月里釀的酒渾濁不醇厚,豐收的年景農家待客菜肴非常豐盛。山巒重疊水流曲折正擔心無路可走,忽然柳綠花艷間又出現一個山村。社日將近,一路上迎神的簫鼓聲隨處可聞,布衣素冠,淳樸的古代風俗依舊保留。今后如果還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閑游,我隨時會拄著拐杖來敲你的家門。
全詩如下: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賞析:
首聯渲染出豐收之年農村一片寧靜、歡悅的氣象。農家酒味雖薄,待客情意卻十分深厚。一個“足”字,表達了農家款客盡其所有的盛情?!澳Α倍?,道出詩人對農村淳樸民風的贊賞。
頷聯寫山間水畔的景色,寫景中寓含哲理,千百年來廣泛被人引用。“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比绱肆鲿辰k麗、開朗明快的詩句,仿佛可以看到詩人在青翠可掬的山巒間漫步,清碧的山泉在曲折溪流中汩汩穿行,草木愈見濃茂,蜿蜒的山徑也愈益依稀難認。正在迷惘之際,突然看見前面花明柳暗,幾間農家茅舍,隱現于花木扶疏之間,詩人頓覺豁然開朗。
頷聯展示了一幅春光明媚的山水圖;頸聯則由自然入人事,描摹了南宋初年的農村風俗畫卷,表達了詩人熱愛傳統文化的深情。
前三聯寫了外界情景,并和自己的情感相融。然而詩人似乎意猶未足,故而尾聯筆鋒一轉:“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痹娙艘选坝巍绷艘徽?,此時明月高懸,整個大地籠罩在一片淡淡的清光中,給春社過后的村莊也染上了一層靜謐的色彩,別有一番情趣。于是這兩句從胸中自然流出:但愿而今而后,能不時拄杖乘月,輕叩柴扉,與老農親切絮語,此情此景,不亦樂乎。一個熱愛家鄉與農民親密無間的詩人形象躍然紙上。
語文書四年級上冊人教版第七單元有哪四首古詩
《題西林壁》、《游山西村》、《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送元二使安西》。
1、《題西林壁》是宋代文學家蘇軾的詩作,這是一首詩中有畫的寫景詩,又是一首哲理詩,哲理蘊含在對廬山景色的描繪之中。
2、《游山西村》是宋代詩人陸游創作的一首紀游抒情詩,此詩抒寫江南農村日常生活,詩人緊扣詩題“游”字,但又不具體描寫游村的過程,而是剪取游村的見聞,來體現不盡之游興。
3、《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是唐代大詩人李白創作的一首送別詩,此詩雖為惜別之作,卻寫得飄逸靈動,情深而不滯,意永而不悲,辭美而不浮,韻遠而不虛。
4、《送元二使安西》是唐代詩人王維創作的七言絕句,全詩以洗盡雕飾、明朗自然語言抒發別情,寫得情景交融,韻味深永,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落成之后便被人披以管弦,殷勤傳唱,并成為流傳千古的名曲。
《送元二使安西》賞析
這是一首送別詩,被譜曲后成為傳唱的名曲,曲譜從唐朝一直流傳至今,如今我們還能聽到“陽關三疊”的悠悠琴音,表達了朋友之間依依惜別的深厚情誼。
清晨雨過后,路正好走;旅館前的楊柳依依留人,正好折柳送別。
已經喝了很多酒了,一杯又一杯,真的不想你走啊,但是沒有辦法,最后再干這一杯,因為出了陽關就沒有像我這樣的老朋友了,就讓這杯酒載著我的友情伴你長行,讓你不感到寂寞。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感情深長,情意綿綿。
END,本文到此結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注本站哦!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