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岳陽樓陳與義詩句如何斷句,登岳陽樓陳與義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登岳陽樓陳與義詩句如何斷句,以及登岳陽樓陳與義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情感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登岳陽樓(其一)陳與義 賞析、、、、
登岳陽樓(其一)賞析:
首聯寫岳陽樓的地理位置,先從大處著墨,以洞庭湖和長江為背景,在一個宏觀視野中隆重推出岳陽樓。
頷聯從靜態舒緩的景物描寫中振起,轉而為強烈的抒情。
頸聯終于以近于直呼的方式,發出了最高亢最強烈的吶喊,道出了一個亡國之臣心中的憤懣。
尾聯顧影自憐,以無限悲涼的身世之慨收束全篇。
全詩抒發了詩人輾轉江湘,顛沛流離之苦,國家甌缺,中原動蕩之憂,以及老大徒傷悲的落寞情懷。
擴展資料:
《登岳陽樓》(其一)
(宋) ?陳與義
洞庭之東江水西, ?簾旌不動夕陽遲。
登臨吳蜀橫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時。
萬里來游還望遠, ?三年多難更憑危。
白頭吊古風霜里, ?老木滄波無限悲。
參考譯文
巍巍岳陽樓矗立在洞庭之東長江之西,樓閣上的旌旗靜止,夕陽黃昏緩緩下降,我登臨的地方,是岳陽樓(吳國和蜀國的分界地)。我徘徊的時刻,使洞庭湖與君山籠罩在暮靄里,為避戰亂我奔波三年,行程萬里,今日登高遠望是什么心緒?登樓憑吊古人,我自己已是兩鬢如霜,看著遠山的古樹,青蒼中,隱含無限的傷悲。
〈歸園田居〉〈使至塞上〉〈渡荊門送別〉〈登岳陽樓〉如何斷句
《歸園田居》其三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
《使至塞上》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渡荊門送別》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登岳陽樓》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登岳陽樓陳與義原文及翻譯
陳與義《登岳陽樓》原文、注釋、翻譯、在線朗讀與賞析
【原詩】:
登岳陽樓
陳與義
洞庭之東江水西,簾旌不動夕陽遲。
登臨吳蜀橫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時。
萬里來游還望遠,三年多難更憑危。
白頭吊古風霜里,老木滄波無限悲。
【注釋】:
《登岳陽樓》共二首,這是其中一首。岳陽樓,湖南岳陽西門城樓,在長江南岸,瀕臨洞庭湖。始建於唐代,為江南四大名樓之一。
①簾旌:酒店或茶館的幌子。
②夕陽遲:夕陽緩慢地下沉。遲,緩慢。
③吳蜀橫分地:三國時吳國和蜀國爭奪荊州,吳將魯肅曾率兵萬人駐扎在岳陽。橫分,這里指瓜分。
④徙倚(xí?yǐ):徘徊。
⑤三年多難:1126年(宋欽宗靖康元年)春天北宋滅亡,到寫此詩時已有三年。
⑥憑危:指登樓。憑,靠著。危,指高處。
【作者簡介】:陳與義簡介
【朗讀節奏劃分】:
登岳陽樓
陳與義
洞庭之東/江水/西,簾旌/不動/夕陽/遲。
登臨/吳蜀/橫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時。
萬里/來游/還望遠,三年/多難/更憑危。
白頭/吊古/風霜里,老木/滄波無/限悲。
翻譯:
巍巍岳陽樓矗立在洞庭之東長江之西,夕陽黃昏,沒有晚風卷起,樓閣上的旌旗靜止。
登臨當年吳國和蜀國的分界之處,在湖山黃昏下徘徊。
為避戰亂我奔波三年,行程萬里,今日登高遠望是什么心緒?
登樓憑吊古人,我自己已是兩鬢如霜,看著遠山的古樹,青蒼中,隱含無限的傷悲。
登岳陽樓陳與義詩句如何斷句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登岳陽樓陳與義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情感、登岳陽樓陳與義詩句如何斷句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