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的代表作是什么,李清照代表作有哪些?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李清照的代表作是什么,以及李清照代表作有哪些?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李清照的代表作及簡介
一、人物簡介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北宋齊州(今山東省濟南市)人,為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女詞人。自號易安居士,與辛幼安并稱“濟南二安”;又因其詞有“新來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鳳凰臺上憶吹簫》、“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如夢令》、“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醉花陰》三句,故人稱“李三瘦”。
李清照前后期作品風格迥異。宋室南渡前,李清照生活美滿,作品熱情活潑,明快天真,多寫少女生活的無憂無慮,以及婚后的離別相思,充分表現女性閨閣的感情。宋室南渡之后,丈夫病死,又逢國家破亡,都一一映入詞作之中,李清照多寫顛沛流離之苦,孤獨無依之悲,纏綿凄苦,而入于深沉的傷感。
李清照前期詞風婉約,委婉含蓄。后期因歷經國破家亡、喪夫等之痛,詞風轉為孤寂凄苦。作詞特點為音律和諧,善于白描,刻畫細膩,形象生動,比喻貼切,用典妥貼,善用疊字、疊句和對句,喜以淺白之字和尋常之語入詞,淺近自然。
二、人物代表作
1、《武陵春·風住塵香花已盡》
《武陵春·風住塵香花已盡》是宋代女詞人李清照所創作的一首詞。此詞上片極言眼前暮春景物的不堪入目和心情的凄苦之極;下片則進一步表現其悲愁之深重,并以舴艋舟載不動愁的新穎藝術手法來表達悲愁之多。全詞充滿了“物是人非事事休”的痛苦和對故國故人的憂思,寫得新穎奇巧,深沉哀婉,自然貼切,絲毫無矯揉造作之嫌,饒有特色。此詞借暮春之景,寫出了詞人內心深處的苦悶和憂愁,塑造了一個孤苦凄涼環中流蕩無一的才女形象。
2、《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
《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是宋代女詞人李清照的作品。這首詞是作者婚后所作,通過描述作者重陽節把酒賞菊的情景,烘托了一種凄涼寂寥的氛圍,表達了作者思念丈夫的孤獨與寂寞的心情。上片詠節令,寫別愁;下片寫賞菊情景。作者在自然景物的描寫中,加入自己濃重的感情色彩,使客觀環境和人物內心的情緒融和交織。尤其是結尾三句,用黃花比喻人的憔悴,以瘦暗示相思之深,含蓄深沉,言有盡而意無窮,歷來廣為傳誦。
3、《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
《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是宋代女詞人李清照的作品。此詞作于詞人與丈夫趙明誠離別之后,寄寓著詞人不忍離別的一腔深情,反映出初婚少婦沉溺于情海之中的純潔心靈。全詞以女性特有的沉摯情感,絲毫“不落俗套”的表現方式,展示出一種婉約之美,格調清新,意境幽美,稱得上是一首工致精巧的別情佳作。
4、《小重山·春到長門草青青》
《小重山·春到長門春草青》是宋代女詞人李清照早期在汴京所作的一首詞。此詞描寫初春之景和作者的閑適生活,以惜春為抒情線索,塑造了一個感情豐富而專注的女主人公形象。上片寫春晨,借景抒情;下片寫春夜,直抒胸臆。全詞寫景如畫,意境淡遠,將熱烈真摯的情感抒發得直率深切,表現出易安詞追求自然、不假雕飾的一貫風格。
5、《憶秦娥·臨高閣》
《憶秦娥·臨高閣》是宋代女詞人李清照的詞作。此詞乃是一首借景抒情之作。上片作者立筆高閣之外,描寫作者登樓所見所聞,并將所思之情打入其中;下片作者轉筆高閣之內,描寫作者登樓所思所感,并將所見之景繪入其中。全詞兩片均不脫出寫情繪景,寓情于景,情景交加的詩詞三昧,寫得極為高妙,體現了作者的藝術才華。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李清照
李清照代表作
李清照的代表作有《聲聲慢·尋尋覓覓》、《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篆秋》、《夏日絕句》等。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約1155年),號易安居士,漢族,齊州濟南(今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人。宋代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
李清照出生于一個愛好文學藝術的士大夫的家庭。父親李格非是濟南歷下人,進士出身,蘇軾的學生,官至提點刑獄、禮部員外郎。藏書甚富,善屬文,工于詞章。
現存于曲阜孔林思堂之東齋的北墻南起第一方石碣刻,上面寫有:“提點刑獄、歷下李格非,崇寧元年(1102年)正月二十八日率褐、過、迥、逅、遠、邁,恭拜林冢下?!蹦赣H是狀元王拱宸的孫女,很有文學修養。
出嫁后與夫趙明誠共同致力于書畫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據中原時,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后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能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不同。
李清照的代表作品
李清照的代表作有《聲聲慢·尋尋覓覓》、《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夏日絕句》等。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約1155年),號易安居士,漢族,齊州濟南(今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人。宋代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
李清照出生于書香門第,早期生活優裕,其父李格非藏書甚富,她小時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環境中打下文學基礎。出嫁后與夫趙明誠共同致力于書畫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據中原時,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后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
李清照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能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不同。
END,本文到此結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注本站哦!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