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性受,久久亚洲综合色,国产福利一区二区精品免费,99热这里都是精品

當前位置:詩詞問答 > 詩詞 > 正文內容

柳宗元對于詞的貢獻有哪些 柳宗元的文學貢獻

妒火2023-01-06 13:10詩詞103

很多朋友對于柳宗元對于詞的貢獻有哪些和柳宗元的文學貢獻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韓俞柳宗元的詩詞奉獻

韓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稱“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政治家。

貞元八年(792年),韓愈登進士第,兩任節度推官,累官監察御史。后因論事而被貶陽山,歷都官員外郎、史館修撰、中書舍人等職。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軍司馬,參與討平“淮西之亂”。其后又因諫迎佛骨一事被貶至潮州。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稱“韓吏部”。長慶四年(824年),韓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贈禮部尚書,謚號“文”,故稱“韓文公”。元豐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伯,并從祀孔廟。[1]

韓愈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被后人尊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并稱“韓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將其與柳宗元、歐陽修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2] 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氣盛言宜”、“務去陳言”、“文從字順”等散文的寫作理論,對后人很有指導意義。著有《韓昌黎集》等。

唐朝詩人柳宗元擅長于寫什么 代表作有哪些

唐朝詩人柳宗元擅長于寫什么

柳宗元是著名的“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最擅長寫的還是散文體裁。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游記散文《永州八記》和敘事散文《捕蛇者說》。以《永州八記》為例,這是柳宗元最負盛名的山水游記散文,因此柳宗元也被稱為“游記之祖”。

《永州八記》不只是單純的描寫景色,柳宗元借以美景,抒發了內心深遠的感情。他給山水景色賦予了生機,讀他的游記作品,仿佛置身于其中。

《小石潭記》是柳宗元最負盛名的山水游記,也是《永州八記》中的一篇。在《小石潭記》中,柳宗元以描繪小石潭周邊的景色為主,突出了小石潭清澈、幽靜的環境。柳宗元用了大量生動的語句來描繪小石潭,反襯出作者閑適的心情,抒發了柳宗元熱愛山水,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在柳宗元的山水游記散文中,也有借美景抒發苦悶之情,他將志向寄托于山水,從側面體現大自然之美。

《捕蛇者說》是柳宗元敘事散文中一篇代表作品。柳宗元講述了柳州一帶捕蛇者的悲慘命運,他們祖祖輩輩以捕蛇為生,捕蛇者的祖父和父親被蛇咬死,深知捕蛇危險的捕蛇者們依然依靠捕蛇來維持生計。在文中,柳宗元用夾敘夾議的方式展現了捕蛇者的悲慘命運,揭露了國家苛捐雜稅的殘酷嚴苛。

柳宗元的散文語言精練簡短,多用短句使文章節奏明快;除此之外,柳宗元擅用虛實結合的手法讓文章生動有趣。

大文豪柳宗元墓在哪里

自“永貞革新”失敗后,柳宗元迎來了坎坷的仕途。公元805年,柳宗元遭到貶謫,到永州但熱司馬一職,柳宗元在永州擔任司馬一職已有十年。公元815年,柳宗元被朝廷召回為長安任職,經過一個多月的長途跋涉,柳宗元回到了長安。

但是,受到武元衡等同僚的仇視,一直沒有得到重用。隨后,柳宗元又被貶謫至柳州,擔任柳州刺史一職。公元819年,柳宗元在柳州病逝,享年四十七歲。

柳宗元去世后,埋葬于柳州。一年之后,柳宗元的靈柩從柳州運回至長安,但是柳宗元墓位于西安何處,還沒有具體考證。柳州百姓感念柳宗元在柳州所做的貢獻,修建了柳宗元紀念館。柳宗元紀念館位于廣西柳州市柳侯公園內。根據《柳州縣志》記載,人們用柳宗元的衣物修建了衣冠冢。現在,柳宗元紀念館有柳侯祠、柳宗元衣冠冢、柑香亭三個部門組成,是為后人緬懷柳宗元而修建。柳侯祠于公元822年開始動工修建,建成后原名叫羅池廟。后來,“柳侯祠”三個大字由著名詩人郭沫若所題寫,位于柳侯祠正門門額上方。門柱之上有一副對聯,對聯的內容為:“山水來歸,黃蕉丹荔;春秋報事,福我壽民”。

清代年間,柳宗元墓用石頭重新堆砌修葺,碑上題字為“唐刺史文惠侯柳公宗元之墓”。到了文革年間,柳宗元墓碑全被毀損,文革結束后,相關單位再次重修了柳宗元墓,碑文之上也由郭沫若題詞為:“唐代柳宗元衣冠墓”。

唐朝詩人柳宗元的主張有哪些

在文學上,柳宗元發動了古文運動,以倡導自己在文學上的主張。當時,唐代科舉考試的內容為多為駢體文。學子們為了追求華麗的語言,常常咬文嚼字賣弄文采,常常忽略了文章最本質的內容。隨后,倆人在文學上發起了一場古文運動,柳宗元和韓愈都是古文運動倡導者。

這次古文運動和歐洲文藝復興運動的性質十分相似,都是一次文學史上的進步。在“復古”的口號下,文學革命爆發,主要內容就是對儒學的復興。

先秦時代和漢朝的文章,最大的特點就是質樸真實。作者可以自由發揮自己的文采,不受句式和體裁限制。在文章中,可以讀出先秦時代和漢朝的文化風俗和社會背景。通過散文,可以反映出人民的疾苦和現實生活。散文發展至六朝時,人們漸漸從文章內容轉移到了對詞藻的要求。而后,駢體文應運而生,駢文講究對仗、對偶、文章要有音律和典故。作者們常常為了文采的華美而絞盡腦汁,忽略了文章的內容。學子們深受駢體文的影響,內容千篇一律,形式十分僵硬而單一。除此之外,散文常常華而不實,沒有內容填充,讀起來朗朗上口但是經不起仔細推敲。柳宗元和韓愈認識到駢體文的弊端,倆人在文學上一拍即合,準備發起一場古文運動,提倡形式和內容的多樣性。

柳宗元高舉復古大旗,在社會廣泛提倡儒學復興,得到了大批擁護者。

柳宗元的主要貢獻

柳宗元一生留下600多篇詩文作品,文的成就大于詩。其駢文有近百篇,古文大致為六類。

(一)論說:包括哲學、政論等文及以議論為主的雜文。筆鋒犀利,論證精確。《天說》為哲學論文代表作。(《封建論》、《斷刑論》為長篇和中篇政論代表作。《晉文公問守原議》、《桐葉封弟辯》、《伊尹五就桀贊》等為短篇政論代表。)其哲學思想中具有樸素的唯物論成分。其政治思想主要表現為重“勢”的進步社會歷史觀和儒家的民本思想。但也受佛教影響,尤是政治失意時,往往向佛教尋找精神上的解脫。

(二)寓言:繼承并發展了《莊子》、《韓非子》、《呂氏春秋》、《列子》、《戰國策》傳統,多用來諷刺、抨擊當時社會的丑惡現象。推陳出新,造意奇特,善用各種動物擬人化的藝術形象寄寓哲理或表達政見。(代表作有《三戒》(《臨江之麋》、《黔之驢》、《永某氏之鼠》)、《傳》、《羆說》等篇。)嬉笑怒罵,因物肖形,表現了高度的幽默諷刺藝術。

(三)傳記:繼承了《史記》、《漢書》傳統,又有所創新,(代表作有《段太尉逸事狀》、《梓人傳》、《河間傳》、《捕蛇者說》等),有些作品在真人真事基礎上有夸張虛構,似寓言又似小說(如《宋清傳》、《種樹郭橐駝傳》)。

(四)山水游記:最為膾炙人口,均寫于被貶后,以永州之作更勝。(典范之作為《始得西山宴游記》、《鈷潭記》、《鈷潭西小丘記》、《至小丘西小石潭記》、《袁家渴記》、《石渠記》、《石澗記》、《小石城山記》)作品中既有借美好景物寄寓自己的遭遇和怨憤;也有作者幽靜心境的描寫,表現在極度苦悶中轉而追求精神的寄托。至于直接刻畫山水景色,則或峭拔峻潔,或清邃奇麗,以精巧的語言再現自然美。

(五)詩詞騷賦:獨具特色(代表作《懲咎賦》、《閔生賦》、《夢歸賦》、《囚山賦》等,均用《離騷》、《九章》體式。或直抒胸臆,或借古自傷,或寓言寄諷,幽思苦語,深得屈騷精髓。《天對》、《晉問》兩巨篇,則為另一種類型,形式仿照《天問》、《七發》,造語奇特深奧。此外,柳集中也有不少有關佛教的碑、銘、記、序、詩歌等作品,對禪宗、天臺宗、律宗等學說有所涉及。)柳詩現存140多首,均為貶謫后所作。前人把他與王維、孟浩然、韋應物并稱王孟韋柳。其部分五古思想內容近于陶淵明詩,語言樸素自然,風格淡雅而意味深長。另外一些五古則受謝靈運影響,造語精妙,間雜玄理,連制題也學謝詩。但柳詩能于清麗中蘊藏幽怨,同中有異。柳詩還有以慷慨悲健見長的律詩。(如《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為唐代七律名篇,《江雪》《漁翁》《溪居》在唐人絕句中也是不可多得之作)。

(六)作品集:劉禹錫始編柳集《河東先生集》。宋代注本較多,韓醇《詁訓柳先生文集》為現存柳集最早本子。明蔣之翹輯注有《柳河東集》。事跡見韓愈《柳子厚墓志銘》、新、舊《唐書》本傳、文安禮《柳先生年譜》。 哲學思想

柳宗元是一個政治革新的人,推崇“古文”運動。柳宗元的哲學論著中,對漢代大儒董仲舒鼓吹的“夏商周三代受命之符”的符命說持否定態度。他反對天諸說,批判神學,強調人事,用“人”來代替“神”。柳宗元把對神學的批判變成對政治的批判,用唯物主義觀點解說“天人之際”即天和人的關系,對唯心主義天命論進行批判。他的哲學思想,是同當時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自然科學所達到的水平相適應的。他把古代樸素唯物主義無神論思想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是中唐時代杰出的思想家。 柳宗元的哲學論著有《非國語》、《貞符》、《時令論》、《斷刑論》、《天說》、《天對》等。在這些論著中,柳宗元對漢代大儒董仲舒鼓吹的“夏商周三代受命之符”的符命說持否定態度,并反對天符、天命、天道諸說,批判神學,強調人事,用“人”來代替“砷”。柳宗元還把對神學的批判變成對政治的批判,用樸素唯物主義觀點解說“天人之際”即天和人的關系。

柳宗元所寫的一些關于社會政治的論著,是他的政治思想的具體反映,是他參與政治斗爭的一種手段。柳宗元認為整個社會歷史是一個自然發展的過程,有其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發展的必然趨勢。他的言論從折衷調和的立場,來對儒、法、釋、道等各家學說作調和的解說。

佛學思想

柳宗元一生好佛,他曾說:“吾自幼好佛,求其道,積三十年。”這三十多年大致可分為幼時的盲目、為政時期的附會時尚和貶官后的自覺三個階段。 他在長安應舉和為政時期,曾與文暢等出入官場文壇的僧侶結交,很欣賞晉宋以來名家人與和尚支道林、釋道安、慧遠、慧休的關系,并極力稱贊那些與自己同時代人的那種“服勤圣人之教,尊禮浮圖之事”的亦儒亦佛的生活。 柳宗元認為“佛之道,大而多容,凡有志于物外而恥制于世者,則思入焉。” 這正是他改革失敗后被貶永州的真實心理狀態。于是,“自肆于山水間”,更有意識地從自然山水中尋找慰藉,以排解心中的郁結。

柳宗元絕不是生性淡泊之人,他對待人生的態度是積極執著的。他雖然好佛,但他的思想基本上還是儒家的。 他一生有兩項重大活動:一是參與永貞革新,一是領導古文運動。這二者都與他復興儒學、佐世致用的思想有關。 他既身體力行了“勵材能,興功力,致大康于民,垂不滅之聲”的政治理想, 又明確提出“文者以明道” “輔時及物” 的主張和以儒家經典為“取道之源”的原則。

盡管柳宗元自稱“自幼好佛”,天臺宗也把他列為重巽的俗家弟子。 但他卻不是一個虔誠的佛教徒,他博采眾家,蘇軾贊許他“儒釋兼通、道學純備。” 他對佛教的接受,主要是領會佛教義理,以圖“統合儒釋”,把佛教思想納入儒家思想體系。

......柳宗元生平,和他做出了貢獻?

文學成就 柳宗元雖然活了不到50歲,卻在文學上創造了光輝的業績,在詩歌、辭賦、散文、游記、寓言、小說、雜文以及文學理論諸方面,都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柳宗元一生留下600多篇詩文作品,其詩多抒寫抑郁悲憤、思鄉懷友之情,幽峭峻郁,自成一路。最為世人稱道者,是那些清深意遠、疏淡峻潔的山水閑適之作。文的成就大于詩。其駢文有近百篇,不脫唐駢文習氣,但也有像《南霽云睢陽廟碑》那樣的佳作。 柳宗元的集子,為劉禹錫所編,題《河東先生集》,宋初穆修始為刊行。《四庫全書》所收宋韓醇《詁訓柳先生文集》45卷、外集 2卷、新編外集 1卷,為現存柳集最早的本子。宋童宗說音注、張敦頤音辨、潘緯音義的《增廣注釋音辨唐柳先生集》43卷、別集 2卷、外集2卷、附錄1卷,有《四部叢刊》影元刊本,為現行影印本之最早者。宋童宗說注《新刊增廣百家詳補注唐柳先生文集》45卷,宋建州刻本,現藏北京圖書館。宋魏懷忠編注《五百家注音辨柳先生文集》21卷、外集2卷、新編外集1卷、《龍城錄》2卷、附錄8卷,有《四庫全書珍本初集》影印文淵閣本。宋廖瑩中編注《河東先生集》45卷、外集 2卷、補遺、附錄等,為宋人注本中最后的一種,有□隱廬影印宋刻世□堂本,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曾據以排印,上海人民出版社有重印本。明蔣之翹輯注《柳河東集》45卷、外集 5卷、遺文、附錄等,雖采輯舊注,中多蔣氏自注的部分;有明 三徑藏書刻本、《四部備要》排印本。 柳宗元重視文章的內容,主張文以明道,認為“道”應于國于民有利,切實可行。他注重文學的社會功能,強調文須有益于世。他提倡思想內容與藝術形式的完美結合,指出寫作必須持認真嚴肅的態度,強調作家道德修養的重要性。他推崇先秦兩漢文章,提出要向儒家經典及《莊子》、《老子》、《離騷》、《史記》等學習借鑒,博觀約取,以為我用,但又不能厚古薄今。在詩歌理論方面,他繼承了劉勰標舉“比興”和陳子昂提倡“興寄”的傳統。與白居易《與元九書》中關于諷喻詩的主張一致。他的詩文理論,代表著當時文學運動的進步傾向。 詩歌 柳宗元的詩,共集中140余首,在大家輩出、百花爭艷的唐代詩壇上,是存詩較少的一個,但卻多有傳世之作。他在自己獨特的生活經歷和思想感受的基礎上,借鑒前人的藝術經驗,發揮自己的創作才華,創造出一種獨特的藝術風格,成為代表當時一個流派的杰出詩才。蘇軾評價說:“所貴乎枯談者,謂其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實美,淵明、子厚之流是也。”把柳宗元和陶淵明并列。現存柳宗元詩,絕大部分是貶官永州以后作品,題材廣泛,體裁多樣。他的敘事詩文筆質樸,描寫生動,寓言詩形象鮮明,寓意深刻,抒情詩更善于用清新峻爽的文筆,委婉深曲地抒寫自己的心情。不論何種體裁,都寫得精工密致,韻味深長,在簡淡的格調中表現極其沉厚的感情,呈現一種獨特的面貌。因他是一位關心現實、同情人民的詩人,所以無論寫什么題材,都能寫出具有社會意義和藝術價值的詩篇。 柳詩現存140多首,均為貶謫后所作。前人把他與王維、孟浩然、韋應物并稱王孟韋柳。其部分五古思想內容近于陶淵明詩,語言樸素自然,風格淡雅而意味深長。另外一些五古則受謝靈運影響,造語精妙,間雜玄理,連制題也學謝詩。但柳詩能于清麗中蘊藏幽怨,同中有異。另外,柳詩還有以慷慨悲健見長的律詩《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為唐代七律名篇,絕句《江雪》在唐人絕句中也是不可多得之作。 古文 柳宗元的散文,與韓愈齊名,韓柳二人與宋代的歐陽修、蘇軾等并稱為“唐宋八大家”,堪稱我國歷史上最杰出的散文家。唐中葉,柳宗元和韓愈在文壇上發起和領導了一場古文運動。他們提出了一系列思想理論和文學主張。在文章內容上,針對駢文不重內容、空洞無物的弊病,提出“文道合一”、“以文明道”。要求文章反映現實,“不平則鳴”,富于革除時弊的批判精神。文章形式上,提出要革新文體,突破駢文束縛,句式長短不拘,并要求革新語言“務去陳言”、“辭必己出”。此外,還指出先“立行”再“立言”。這是一種進步的文學主張。韓柳二人在創作實踐中身體力行,創作了許多內容豐富、技巧純熟、語言精練生動的優秀散文。韓柳的古文運動對后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在游記、寓言等方面,柳宗元同樣為后世留下了極其優秀的作品 。永州八記已成為我國古代山水游記名作 。這些優美的山水游記,生動表達了人對自然美的感受,豐富了古典散文反映生活的新領域,從而確立了山水記作為獨立的文學體裁在文學史上的地位。因其藝術上的成就,被人們千古傳誦、推崇備至。除寓言詩外,柳宗元還寫了不少寓言故事,《黔之驢》、《永某氏之鼠》等,也已成古代寓言名篇。“黔驢技窮”,已成成語,幾乎盡人皆知。有的寓言篇幅雖短,但也同他的山水記一樣,被千古傳誦。 論說 柳宗元的論說包括哲學、政論等文及以議論為主的雜文。筆鋒犀利,論證精確。《天說》為哲學論文代表作。《封建論》、《斷刑論》為長篇和中篇政論代表作。《晉文公問守原議》、《桐葉封弟辯》、《伊尹五就桀贊》等為短篇政論代表。 他的哲學思想中具有樸素的唯物論成分,在《天說》《天對》《非國語》《封建論》中集中反映了他的唯物主義思想:(1)否定神秘的天,宇宙是混沌的,運動的元氣構成的,所謂的天是大自然構成的冤死,根本不存在至高無上可以支配人的命運的天,天地萬物的變化都是元氣運動的結果。不存在神秘的外在力量。(2)天人不相預說。在天人關系上他認為天和人是互不相干涉的,主張重視人事而不空談天命鬼神。(3)對鬼神迷信從認識論的根源上做出了解釋,人們迷信鬼神是力量弱的表現。如果人們掌握了規范和瑰麗,人力足以支配自然,就不會相信鬼神了。 其政治思想主要表現為重“勢”的進步社會歷史觀和儒家的民本思想。但也受佛教影響,尤是政治失意時,往往向佛教尋找精神上的解脫。 寓言 柳宗元的寓言言繼承并發展了《莊子》、《韓非子》、《呂氏春秋》、《列子》、《戰國策》傳統,多用來諷刺、抨擊當時社會的丑惡現象。推陳出新,造意奇特,善用各種動物擬人化的藝術形象寄寓哲理或表達政見。代表作有《三戒》(《臨江之麋》、《黔之驢》、《永某氏之鼠》)、《傳》、《羆說》等篇。嬉笑怒罵,因物肖形,表現了高度的幽默諷刺藝術。 傳記 繼承了《史記》、《漢書》傳統,又有所創新。代表作有《段太尉逸事狀》、《梓人傳》、《河間傳》、《捕蛇者說》等。有些作品在真人真事基礎上有夸張虛構,似寓言又似小說。如《宋清傳》、《種樹郭橐駝傳》、《童區寄傳》。 山水游記 柳宗元的游記最為膾炙人口,均寫于被貶后,以永州之作更勝。典范之作為 《永州八記》:《始得西山宴游記》、《 鈷鉧潭記 》、《鈷鉧潭西小丘記》、《小石潭記》、《 袁家渴記 》、《 石渠記 》、《 石澗記 》、《 小石城山記 》。 這些作品,既有借美好景物寄寓自己的遭遇和怨憤;也有作者幽靜心境的描寫,表現在極度苦悶中轉而追求精神的寄托。至于直接刻畫山水景色,則或峭拔峻潔,或清邃奇麗,以精巧的語言再現自然美。 《永州八記》作于元和四年以后。那時,柳宗元因政治改革失敗被貶永州,即今湖南永州。文章寫的都是當時永州附近的一些山水風景,文章短小、輕靈,樸實、順暢,為歷代所傳頌。其中以《小石潭記》最為著名,作者通過他的筆向人們描述出了一個清幽寧靜的小石潭風景。文章引人入勝,雋詠無窮。開頭用未見其形,先聞其聲的寫法展示小石潭。以魚寫潭,則潭水之清澈可以想見;以魚寫人,則人羨魚樂之情溢于言表。作者狀形、傳神、布影、設色,筆墨經濟,手法高超。結尾以清寂幽邃之境寫凄寒悄愴之感,情景交融。 騷賦 宋人嚴羽說:“唐人惟子厚深得騷學。”此論相當中肯。柳宗元的辭賦繼承和發揚了屈原辭賦的傳統。他的辭賦,不僅利用了傳統的形式,而且繼承了屈原的精神。這或者是因為兩人雖隔千載,但無論是思想、遭遇,還是志向、品格,都有相通之處。《舊唐書》本傳云柳宗元“既罹竄逐,涉履蠻瘴,崎嶇堙(戶乙)。蘊騷人之郁悼,寫情敘事,動必以文,為騷文數十篇,覽之者為之凄惻。”與屈原之作辭賦,何其相似。柳宗元的“九賦”和“十騷”,確為唐代賦體文學作品中的佳作,無論側重于陳情,還是側重于詠物,都感情真摯,內容充實。 《懲咎賦》、《閔生賦》、《夢歸賦》、《囚山賦》等,均用《離騷》、《九章》體式。或直抒胸臆,或借古自傷,或寓言寄諷,幽思苦語,深得屈騷精髓。《天對》、《晉問》兩巨篇,則為另一種類型,形式仿照《天問》、《七發》,造語奇特深奧。此外,柳集中也有不少有關佛教的碑、銘、記、序、詩歌等作品,對禪宗、天臺宗、律宗等學說有所涉及。 教育成就 柳宗元認為天下萬物的生長,都有自身的發展規律,“順木之天,以致其性。”必須順應自然規律,否則不僅徒勞無益,還會造成損害。 柳宗元認為,育人和種樹的道理是一樣的,育人同樣要順應人的發展規律,而不能憑著主觀愿望和情感恣意干預和灌輸。 柳宗元贊賞韓愈的《師說》之論,也欽佩韓愈不顧流俗、勇于為師的精神,對當時社會上層士大夫“恥于相師”的風氣感到痛心。他說:“舉世不師,故道益離。”但他在師道觀上又有自己的見解和實施方式。他寫下了《師友箴》、《答韋中立論師道書》、《答嚴厚輿秀才論為師道書》等文章,闡述了自己的師道觀。其核心觀點就是“交以為師”。 柳宗元充分肯定教師的作用。他認為無師便無以明道,要“明道”必從師。 但是,對韓愈不顧世俗嘲罵而“抗顏為師”的作法,他表示自己沒有勇氣這樣做,但他又不是完全放棄為師,而是去為師之名,行為師之實。 柳宗元謝絕的是結成正式師生關系的名分,不敢受拜師之禮。但對來向他請教問道者,他無不盡其所知給予解答,誠懇地指導后學者,確有為師之實。他提出“交以為師”的主張,即師生之間應和朋友之間一樣,相互交流、切磋、幫助,在學術研討上是平等的,而不是單純的教導與被教導的關系。柳宗元的“師友”說是傳統師道觀中有很大影響的一種學說,尤其是在高層次的教學活動中,更有借鑒意義。

采納哦

柳宗元在文學上的成就、在柳州的主要政績及影響

●柳宗元在文學上的成就:

柳宗元在文學上,與韓愈齊名,同是唐朝古文運動的領袖,也同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

他創作豐富,可分為論說文、寓言、傳記、山水游記和詩歌五類,各具特色。

他主要成就在散文上,代表作有《三戒》、《蝜蝂傳》等。

柳宗元重視文章的內容,主張文以明道,認為“道”應于國于民有利,切實可行。他注重文學的社會功能,強調文須有益于世。他提倡思想內容與藝術形式的完美結合,指出寫作必須持認真嚴肅的態度,強調作家道德修養的重要性。他推崇先秦兩漢文章,提出要向儒家經典及《莊子》、《老子》、《離騷》、《史記》等學習借鑒,博觀約取,以為我用,但又不能厚古薄今。在詩歌理論方面,他繼承了劉勰標舉“比興”和陳子昂提倡“興寄”的傳統。與白居易《與元九書》中關于諷喻詩的主張一致。他的詩文理論,代表著當時文學運動的進步傾向。

柳宗元一生留下600多篇詩文作品,文的成就大于詩。其駢文有近百篇,不脫唐駢文習氣,但也有像《南霽云睢陽廟碑》那樣的佳作。古文大致為五類。

【論說】:包括哲學、政論等文及以議論為主的雜文。筆鋒犀利,論證精確。《天說》為哲學論文代表作。《封建論》、《斷刑論》為長篇和中篇政論代表作。《晉文公問守原議》、《桐葉封弟辯》、《伊尹五就桀贊》等為短篇政論代表。其哲學思想中具有樸素的唯物論成分。其政治思想主要表現為重“勢”的進步社會歷史觀和儒家的民本思想。但也受佛教影響,尤是政治失意時,往往向佛教尋找精神上的解脫。

【寓言】:繼承并發展了《莊子》、《韓非子》、《呂氏春秋》、《列子》、《戰國策》傳統,多用來諷刺、抨擊當時社會的丑惡現象。推陳出新,造意奇特,善用各種動物擬人化的藝術形象寄寓哲理或表達政見。代表作有《三戒》(《臨江之麋》、《黔之驢》、《永某氏之鼠》)、《傳》、《羆說》等篇。嬉笑怒罵,因物肖形,表現了高度的幽默諷刺藝術。

【傳記】:繼承了《史記》、《漢書》傳統,又有所創新。代表作有《段太尉逸事狀》、《梓人傳》、《河間傳》、《捕蛇者說》等。有些作品在真人真事基礎上有夸張虛構,似寓言又似小說。如《宋清傳》、《種樹郭橐駝傳》。

【山水游記】:最為膾炙人口,均寫于被貶后,以永州之作更勝。典范之作為永州八記:《始得西山宴游記》、《鈷姆潭記》、《鈷姆潭西小丘記》、《至小丘西小石潭記》、《袁家渴記》、《石渠記》、《石澗記》、《小石城山記》。這些作品,既有借美好景物寄寓自己的遭遇和怨憤;也有作者幽靜心境的描寫,表現在極度苦悶中轉而追求精神的寄托。至于直接刻畫山水景色,則或峭拔峻潔,或清邃奇麗,以精巧的語言再現自然美。

【騷賦】:獨具特色。《懲咎賦》、《閔生賦》、《夢歸賦》、《囚山賦》等,均用《離騷》、《九章》體式。或直抒胸臆,或借古自傷,或寓言寄諷,幽思苦語,深得屈騷精髓。《天對》、《晉問》兩巨篇,則為另一種類型,形式仿照《天問》、《七發》,造語奇特深奧。此外,柳集中也有不少有關佛教的碑、銘、記、序、詩歌等作品,對禪宗、天臺宗、律宗等學說有所涉及。柳詩現存140多首,均為貶謫后所作。前人把他與王維、孟浩然、韋應物并稱王孟韋柳。其部分五古思想內容近于陶淵明詩,語言樸素自然,風格淡雅而意味深長。另外一些五古則受謝靈運影響,造語精妙,間雜玄理,連制題也學謝詩。但柳詩能于清麗中蘊藏幽怨,同中有異。另外,柳詩還有以慷慨悲健見長的律詩《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為唐代七律名篇,絕句《江雪》在唐人絕句中也是不可多得之。

●柳宗元在在柳州的主要政績及影響

柳宗元先貶永州司馬,后遷柳州刺史。“柳州柳刺史,種柳柳江邊”,柳宗元在柳州四年,釋放奴婢,設館倡學,興利除弊,政績昭彰。公元八一九年死于柳州,終年四十七歲,世稱“柳柳州”。今柳侯祠內有一絕世寶物“荔子碑”,為韓愈撰文,頌柳宗元事,蘇東坡書法,堪稱“三絕碑”。當地居民哀悼他,在羅池地方建廟紀念。現在柳州市柳侯公園內,還有柳宗元衣冠墓。

釋放奴婢

柳州原先是一個原始的荒蠻之地,當時沿襲一種殘酷的風俗,“以男女質錢,約不時贖,子本相侔,則淪為奴婢。”相當于欠錢不還則淪為奴婢,而一旦為奴則終身為奴。柳宗元發布政令,“革其鄉法”,使得那些淪為奴婢者,仍可出錢贖回。政令中制定了一套釋放奴婢的辦法,規定已經淪為奴婢的人,在為債主服役期間,都可以按勞動時間折算工錢。工錢抵完債后立即恢復人生自由,回家與親人團聚。這一舉動受到廣大貧困百姓的歡迎,后來推行到柳州以外的州縣。

設館倡學

由于地處偏僻的少數民族區域,遠離文明發達的都市,柳州一直以來處于封閉落后的環境里,弊風陋俗長期控制著人民的思想和心靈。柳宗元上任后,親手創辦了很多學堂,并采取各種方法鼓勵小孩積極念書,從根本上提高民族的素質。在政事之余,柳宗元還耐心接受青年學子的拜訪,對他們循循善誘。針對當地百姓迷信落后的習俗,柳宗元嚴令禁止江湖巫醫騙錢害人。同時推廣醫學,培養出當地自己的醫生為民眾服務。柳宗元不僅僅滿足于知識的傳播,更致力于改變陳舊的思想觀念和思維方式。他使從來不敢打井的柳州,接連打了好幾眼井,世世代代靠天吃飯,靠喝雨水和河水長大的柳州人,從此喝上了干凈甘甜的地下水,這不能不說是柳州人民的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喝水的方式改變是生活方式改變的反映,從而也帶動了人們思維方式的更新 。

興利除弊

柳州是丘陵地區,城外有著大片大片的荒地。看到百姓艱苦貧困的生活,柳宗元下決心改善這樣的面貌。他以父母官的身份,號召、組織鄉間的閑散勞力,開荒墾地,種樹種菜,鼓勵發展生產。有了足夠的土地才能生產出足夠的糧食和蔬菜,人民的生活才能走出饑餓和貧窮。在柳宗元的努力下,柳州可耕種土地面積大增。僅大云寺一處開出的荒地就種下了竹子三萬竿,種菜百畦。他為改造一方水土,立下了不滅的功勛。

此外,這位柳刺史還十分注重城市美化。他重視植樹造林,雖然身體不好也親自參加植樹活動。當時城里、河邊都種了許多柳樹。他的文明觀念還滲透到城市的建設和規劃上。柳宗元在位期間,整治了不少街巷,修筑了一些廟宇,并開發了不少自然景觀。

身為柳州刺史的柳宗元先生,幾乎讓人忘記了他還是一個著名的散文家。但是他在柳州歷史上寫下的這些篇章,閃爍著任何詞匯都描繪不出的光輝。就像與之齊名的散文家韓愈后來贊揚他的業績時說的:“凡令之期,民勸趨之,無有后先,比以其時。于是民也有經,公無負租……子嚴父詔,婦順夫指。嫁娶葬送,各有條法,出相弟長,入相慈孝。步時民貧,以男女相質,久不得贖,盡沒為隸。我候之至,按國之故,以俑除本,悉奪歸之。大修孔子廟,城郭巷道,皆治使端正,樹以木名,柳民既昏說喜”。

在柳州度過的余生最后的風雨四年里,柳宗元作為一個地方官,鞠躬盡瘁,用自己畢生的才華和心血,為當地人民鋪筑了一條通往文明社會的大道。柳宗元在柳州的四年,從他個人的角度來說,是他政治生涯中令人嘆息的結尾。但作為柳州歷史上名垂青史的好官,他付出的精力和做出的貢獻,卻是令人懷念,不能遺忘的。柳宗元就像一根風中的殘燭,頑強地燃燒自己,盡其所有的光芒,照亮了一方荒蕪。

詩人柳宗元的成就

柳宗元的論說包括哲學、政論等文及以議論為主的雜文。下面是由語文迷的我為大家整理提供的詩人柳宗元的成就,歡迎閱讀與借鑒。

人物簡介

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11月28日),字子厚,漢族,河東(現山西運城永濟一帶)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稱“柳河東”、 “河東先生”,因官終柳州刺史,又稱“柳柳州”。

出身河東柳氏。元與韓愈并稱為“韓柳”,與劉禹錫并稱“劉柳”,與王維、孟浩然、韋應物并稱“王孟韋柳”。柳宗元一生留詩文作品達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詩。駢文有近百篇,散文論說性強,筆鋒犀利,諷刺辛辣。游記寫景狀物,多所寄托,有《河東先生集》,代表作有《溪居》《江雪》《漁翁》。柳宗元遺族所建柳氏民居,現位于山西晉城市沁水縣文興村,為國家4A級景區。

柳宗元雖然活了不到50歲,卻在文學上創造了光輝的業績,在詩歌、辭賦、散文、游記、寓言、小說、雜文以及文學理論諸方面,都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柳宗元一生留下600多篇詩文作品,其詩多抒寫抑郁悲憤、思鄉懷友之情,幽峭峻郁,自成一路。最為世人稱道者,是那些清深意遠、疏淡峻潔的山水閑適之作。文的成就大于詩。其駢文有近百篇,不脫唐駢文習氣,但也有像《南霽云睢陽廟碑》那樣的佳作。

柳宗元的集子,為劉禹錫所編,題《河東先生集》,宋初穆修始為刊行。《四庫全書》所收宋韓醇《詁訓柳先生文集》45卷、外集 2卷、新編外集 1卷,為現存柳集最早的本子。宋童宗說音注、張敦頤音辨、潘緯音義的《增廣注釋音辨唐柳先生集》43卷、別集 2卷、外集2卷、附錄1卷,有《四部叢刊》影元刊本,為現行影印本之最早者。宋童宗說注《新刊增廣百家詳補注唐柳先生文集》45卷,宋建州刻本,現藏北京圖書館。宋魏懷忠編注《五百家注音辨柳先生文集》21卷、外集2卷、新編外集1卷、《龍城錄》2卷、附錄8卷,有《四庫全書珍本初集》影印文淵閣本。宋廖瑩中編注《河東先生集》45卷、外集 2卷、補遺、附錄等,為宋人注本中最后的一種,有□隱廬影印宋刻世□堂本,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曾據以排印,上海人民出版社有重印本。明蔣之翹輯注《柳河東集》45卷、外集 5卷、遺文、附錄等,雖采輯舊注,中多蔣氏自注的部分;有明三徑藏書刻本、《四部備要》排印本。

柳宗元重視文章的內容,主張文以明道,認為“道”應于國于民有利,切實可行。他注重文學的社會功能,強調文須有益于世。他提倡思想內容與藝術形式的完美結合,指出寫作必須持認真嚴肅的態度,強調作家道德修養的重要性。他推崇先秦兩漢文章,提出要向儒家經典及《莊子》、《老子》、《離騷》、《史記》等學習借鑒,博觀約取,以為我用,但又不能厚古薄今。在詩歌理論方面,他繼承了劉勰標舉“比興”和陳子昂提倡“興寄”的傳統。與白居易《與元九書》中關于諷喻詩的主張一致。他的詩文理論,代表著當時文學運動的進步傾向。

[詩歌]

柳宗元的詩,共集中140余首,在大家輩出、百花爭艷的唐代詩壇上,是存詩較少的一個,但卻多有傳世之作。他在自己獨特的生活經歷和思想感受的基礎上,借鑒前人的藝術經驗,發揮自己的創作才華,創造出一種獨特的藝術風格,成為代表當時一個流派的杰出詩才。蘇軾評價說:“所貴乎枯談者,謂其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實美,淵明、子厚之流是也。”把柳宗元和陶淵明并列。現存柳宗元詩,絕大部分是貶官永州以后作品,題材廣泛,體裁多樣。他的敘事詩文筆質樸,描寫生動,寓言詩形象鮮明,寓意深刻,抒情詩更善于用清新峻爽的文筆,委婉深曲地抒寫自己的心情。不論何種體裁,都寫得精工密致,韻味深長,在簡淡的格調中表現極其沉厚的感情,呈現一種獨特的面貌。因他是一位關心現實、同情人民的詩人,所以無論寫什么題材,都能寫出具有社會意義和藝術價值的詩篇。

柳詩現存140多首,均為貶謫后所作。前人把他與王維、孟浩然、韋應物并稱王孟韋柳。其部分五古思想內容近于陶淵明詩,語言樸素自然,風格淡雅而意味深長。另外一些五古則受謝靈運影響,造語精妙,間雜玄理,連制題也學謝詩。但柳詩能于清麗中蘊藏幽怨,同中有異。另外,柳詩還有以慷慨悲健見長的律詩《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為唐代七律名篇,絕句《江雪》在唐人絕句中也是不可多得之作。

[古文]

柳宗元的散文,與韓愈齊名,韓柳二人與宋代的歐陽修、蘇軾等并稱為“唐宋八大家”,堪稱我國歷史上最杰出的`散文家。唐中葉,柳宗元和韓愈在文壇上發起和領導了一場古文運動。他們提出了一系列思想理論和文學主張。在文章內容上,針對駢文不重內容、空洞無物的弊病,提出“文道合一”、“以文明道”。要求文章反映現實,“不平則鳴”,富于革除時弊的批判精神。文章形式上,提出要革新文體,突破駢文束縛,句式長短不拘,并要求革新語言“務去陳言”、“辭必己出”。此外,還指出先“立行”再“立言”。這是一種進步的文學主張。韓柳二人在創作實踐中身體力行,創作了許多內容豐富、技巧純熟、語言精練生動的優秀散文。韓柳的古文運動對后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在游記、寓言等方面,柳宗元同樣為后世留下了極其優秀的作品。《永州八記》已成為我國古代山水游記名作。這些優美的山水游記,生動表達了人對自然美的感受,豐富了古典散文反映生活的新領域,從而確立了山水記作為獨立的文學體裁在文學史上的地位。因其藝術上的成就,被人們千古傳誦、推崇備至。除寓言詩外,柳宗元還寫了不少寓言故事,《黔之驢》、《永某氏之鼠》等,也已成古代寓言名篇。“黔驢技窮”,已成成語,幾乎盡人皆知。有的寓言篇幅雖短,但也同他的山水記一樣,被千古傳誦。

[辭賦]

宋人嚴羽說:“唐人惟子厚深得騷學。”此論相當中肯。柳宗元的辭賦繼承和發揚了屈原辭賦的傳統。他的辭賦,不僅利用了傳統的形式,而且繼承了屈原的精神。這或者是因為兩人雖隔千載,但無論是思想、遭遇,還是志向、品格,都有相通之處。《舊唐書》本傳云柳宗元“既罹竄逐,涉履蠻瘴,崎嶇堙厄。蘊騷人之郁悼,寫情敘事,動必以文,為騷文數十篇,覽之者為之凄惻。”與屈原之作辭賦,何其相似。柳宗元的“九賦”和“十騷”,確為唐代賦體文學作品中的佳作,無論側重于陳情,還是側重于詠物,都感情真摯,內容充實。

END,本文到此結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注本站哦!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鏈接:http://www.pinswag.com/ask/18120.html

分享給朋友:

“柳宗元對于詞的貢獻有哪些 柳宗元的文學貢獻” 的相關文章

溪居柳宗元閱讀答案如何抒發思想感情的(溪居柳宗元古詩意思)

溪居柳宗元閱讀答案如何抒發思想感情的(溪居柳宗元古詩意思)

大家好,今天來為大家解答關于溪居柳宗元閱讀答案如何抒發思想感情的這個問題的知識,還有對于溪居柳宗元古詩意思也是一樣,很多人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讓我來為大家分享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柳宗元的溪居描寫了一種怎樣的生活?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抒發了作者面對現實的生活的無奈,但依然堅持面...

詩人的賞析有哪些(詩歌鑒賞詩人)

詩人的賞析有哪些(詩歌鑒賞詩人)

很多朋友對于詩人的賞析有哪些和詩歌鑒賞詩人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經典古詩文賞析是什么? 經典古詩文賞析如下:1、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趙翼《論詩》)詩句意思:祖國的大好河山代代都孕育出許多杰出人物,他們都以創造性的詩篇各自領導詩壇幾百年...

柳宗元寫的詩有哪些(柳宗元的詩作有哪些)

柳宗元寫的詩有哪些(柳宗元的詩作有哪些)

大家好,關于柳宗元寫的詩有哪些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關于柳宗元的詩作有哪些的相關知識,文章篇幅可能較長,還望大家耐心閱讀,希望本篇文章對各位有所幫助! 柳宗元的詩句有哪些 1、《江雪》唐代:柳宗元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釋義:所有...

柳宗元的詩有多少 柳宗元的詩有多少字

柳宗元的詩有多少 柳宗元的詩有多少字

很多朋友對于柳宗元的詩有多少和柳宗元的詩有多少字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唐代詩人柳宗元的古詩有哪些 01、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則凡數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02、激濁而揚清,廢貪而立廉。03、聰明正直者為神。——《罵尸蟲文》04、海畔尖山似劍铓,秋來...

柳宗元多少詩寫到漁翁 漁翁柳宗元詩意

柳宗元多少詩寫到漁翁 漁翁柳宗元詩意

很多朋友對于柳宗元多少詩寫到漁翁和漁翁柳宗元詩意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如何理解柳宗元《江雪》中的“漁翁”這一形象? 【古詩原文】《江雪》柳宗元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創作背景】:《江雪》是唐代詩人柳宗元被貶到永州之后所作的...

龂龂然怎么讀,慭慭然怎么讀

龂龂然怎么讀,慭慭然怎么讀

今天給各位分享龂龂然怎么讀的知識,其中也會對慭慭然怎么讀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愚溪詩序文言文及翻譯 《愚溪詩序》是唐代文學家柳宗元創作的一篇散文。這篇文章是借述愚溪而對自我的寫照,表達自己濟世之愿不能實現的滿腔孤憤郁結。下面是關于愚溪詩序文言文及翻...

柳宗元多少詩寫到漁翁,柳宗元多少詩寫到漁翁里

柳宗元多少詩寫到漁翁,柳宗元多少詩寫到漁翁里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柳宗元多少詩寫到漁翁,以及柳宗元多少詩寫到漁翁里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柳宗元的什么詩是寫漁翁垂釣的 江雪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寫漁翁的詩 第1首,《江雪》:千山鳥...

柳宗元的古詩有哪些,柳宗元的古詩有哪些詩配畫

柳宗元的古詩有哪些,柳宗元的古詩有哪些詩配畫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柳宗元的古詩有哪些,以及柳宗元的古詩有哪些詩配畫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柳宗元最有名的詩有哪些 柳宗元,字子厚,河東(現山西運城永濟一帶)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稱“柳...

柳宗元是詩什么,柳宗元的詩有哪些

柳宗元是詩什么,柳宗元的詩有哪些

今天給各位分享柳宗元是詩什么的知識,其中也會對柳宗元的詩有哪些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柳宗元寫過哪些詩? 1.《江雪》年代:?唐?作者:?柳宗元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2.《溪居》年代:?唐?作者:?柳宗元久為簪組束,幸此南夷謫...

江雪這首詩怎么寫,江雪這首詩怎么寫給我弄一個圖片

江雪這首詩怎么寫,江雪這首詩怎么寫給我弄一個圖片

今天給各位分享江雪這首詩怎么寫的知識,其中也會對江雪這首詩怎么寫給我弄一個圖片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江雪古詩 《江雪》是唐代詩柳宗元寫的山水詩。詩人只用了二十個字,就描繪了一幅幽靜寒冷的畫面:在下著大雪的江面上,一葉小舟,一個老漁翁,獨自在寒冷的江心...

發表評論

訪客

看不清,換一張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里發表您的看法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