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艱難苦恨包含哪些寄寓 杜甫登高艱難苦恨包含哪些寓意
大家好,關于杜甫的艱難苦恨包含哪些寄寓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關于杜甫登高艱難苦恨包含哪些寓意的相關知識,文章篇幅可能較長,還望大家耐心閱讀,希望本篇文章對各位有所幫助!
杜甫《登高》尾聯苦恨是什么意思?
《登高》之“苦恨”亦即“苦憾”“甚憾”,意思是深深的遺憾、非常遺憾。作者遺憾什么呢?結合前三聯及尾聯的“艱難苦恨繁霜鬢”一句考察,杜甫的意思是:面對艱難的時局,雖有帶病登高的壯懷,卻無奈時光飛逝、身已暮齒,不得不深深遺憾自己兩鬢繁霜。這正如王俊鳴所說:“這是一個心比天高的要強者無助的痛苦,無奈的悲哀。”在這一點上,人教版高中教材《語文3》(必修)釋“苦恨”為“極其遺憾”,顯得更具體、準確。
杜甫《登高》 根據 艱難苦恨繁霜鬢 一句,聯系杜甫身世遭遇,分析杜甫 艱難苦恨 包含那些寄寓
作者在寫這首詩時患有嚴重的肺病,生活困頓、仕途坎坷,而且國勢艱危,作者的“艱難苦恨”
艱難在詩人多年漂泊不定的處境;苦在遠離故鄉,長期漂泊,而暮年多病,舉目無親;恨在國勢艱危,雖有萬般愁緒,也無以排遣,杜甫憂國傷時的情操,躍然紙上。
艱難苦恨繁霜鬢包含哪些寓意
艱難苦恨繁霜鬢包含的寓意:詩人備嘗艱難潦倒之苦,國難家愁,使自己白發日多,再加上因病斷酒,悲愁就更難排遣。本來興會盎然地登高望遠,此時卻平白無故地惹恨添悲,詩人的矛盾心情是容易理解的。
出自:唐·杜甫《登高》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譯文:天高風急猿聲凄切悲涼,清澈水中群鷗嬉戲盤旋。無窮無盡的樹葉紛紛飄落,長江滾滾涌來奔騰不息。悲對秋色感嘆漂泊在外,暮年多病我獨自登高臺。深為憾恨鬢發日益斑白,困頓潦倒病后停酒傷懷。
登高:農歷九月九日為重陽節,歷來有登高的習俗。
落木:指秋天飄落的樹葉。蕭蕭:風吹落葉的聲音。
萬里:指遠離故鄉。常作客:長期漂泊他鄉。
百年:猶言一生,這里借指晚年。
艱難:兼指國運和自身命運。苦恨:極恨,極其遺憾。苦,極。繁霜鬢:增多了白發,如鬢邊著霜雪。 繁,這里作動詞,增多。
擴展資料:
創作背景
此詩作于唐代宗大歷二年(767年)秋天,杜甫時在夔州。這是五十六歲的老詩人在極端困窘的情況下寫成的。當時安史之亂已經結束四年了,但地方軍閥又乘時而起,相互爭奪地盤。杜甫本入嚴武幕府,依托嚴武。
不久嚴武病逝,杜甫失去依靠,只好離開經營了五六年的成都草堂,買舟南下。本想直達夔門,卻因病魔纏身,在云安待了幾個月后才到夔州。如不是當地都督的照顧,他也不可能在此一住就是三個年頭。而就在這三年里,他的生活依然很困苦,身體也非常不好。
一天他獨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臺,登高臨眺,百感交集。望中所見,激起意中所觸;蕭瑟的秋江景色,引發了他身世飄零的感慨,滲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于是,就有了這首被譽為“七律之冠”的《登高》。
關于杜甫的艱難苦恨包含哪些寄寓和杜甫登高艱難苦恨包含哪些寓意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